痢疾醋蔥姜蒜療法

痢疾是夏秋季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表現以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

膿血粘液為主症。見於現代醫學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

痢疾 醋蔥姜蒜療法

正文

痢疾是夏秋季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表現以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
膿血粘液為主症。見於現代醫學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
方1
【組成】生薑9 克、雞蛋1 枚。
【用法】生薑搗碎打入雞蛋相和蒸熟,空腹頓服,日2 次。
【主治】痢疾初起而兼有惡寒發熱表證者。
方2
【組成】大黃12 克、白酒250 毫升。
【用法】浸泡1~2 日,去渣飲酒,每日1~2 次,每次飯前飲1 小杯。
【主治】痢疾初起。
方3
【組成】綠茶葉6 克(研為細末)、生雞蛋2 只。
【用法】調勻炒熟即可。日服2 次,連服3 日。
【主治】急性菌痢。
方4
【組成】山楂30 克,紅、白糖各15 克,細茶30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痢疾初起。
方5
【組成】細茶、生薑各9 克。
【用法】加水500 毫升煎至300 毫升。重者各15 克煎服,不愈再服。
【主治】痢疾初起。
方6
【組成】鮮馬齒莧1000 克、白蜜30 毫升。
【用法】馬齒莧用溫開水洗淨取汁,加白蜜調勻,1 次服下,日服2 次。
【主治】濕熱痢。證見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小便短赤,舌
苔黃膩,脈滑數。
方7
【組成】綠茶100 克、醋100 毫升。
【用法】綠茶煎取濃汁300 毫升,每次服100 毫升,加醋10 毫升熱飲,
每日3 次。另取綠茶未12 克,白痢以薑湯送服,赤痢以甘草水送服。每日3
次,症狀消失後,連服3 日,以鞏固療效。
【主治】濕熱痢。
【說明】虛寒久痢者勿用。有失眠症者,晚上勿服。
方8
【組成】大蔥100 克、牙皂6 克、細辛27 克、田螺2 個、神曲12 克。
【用法】先將牙皂,細辛,神曲烘乾,研為細末,再和大蔥,田螺肉共
搗成膏,取藥膏適量,紗布包裹,壓成餅狀,敷神闕穴,然後用紗布覆蓋,
膠布固定,藥乾即換,病癒停用。
【主治】濕熱痢、噤口痢。
【說明】噤口痢指下痢不能進食,或嘔不能食者。
方9
【用法】將乾薑、附子共研為極細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後,
加入藥末、蔥白及紅糖同煮為稀粥。早晚各食1 次。
【主治】虛寒痢,證見下痢稀薄,帶有白凍,甚則滑脫不禁,或腹部隱
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溫,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方10
【組成】乾薑60 克。
【用法】切如大豆大,每服6~7 粒,米湯送服,每日4 次。
【主治】寒痢,痢下赤白粘凍,白多赤少,或純為白凍,腹痛、里急後
重,脘悶納呆等症。
方11
【組成】鮮藕節1 段、米酒250 克。
【用法】鮮藕節搗爛置杯或碗中,加入米酒,隔水蒸煮,飲酒食藕,或
熱酒調下。
【主治】冷痢。
方12
【組成】煨姜、乾薑各等份。
【用法】共研細末,醋面調和為丸,每次6 克,米湯送服每天3 次。
【主治】寒痢不止。
方13
【組成】乾薑15 克、炙甘草15 克、蔥白60 克、附子12 克。
【用法】水煎去渣,早晚各服1 次。
【主治】寒痢不止。
方14
【組成】酸石榴2 個、蜂蜜30 克。
【用法】石榴搗爛取汁,與蜂蜜調勻,溫開水沖服。每天2 次,連服數
天。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15
【組成】酸石榴皮30 克、紅糖50 克。
【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調入紅糖溫服,每天1~2 次,連服數天。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16
【組成】生薑、肉豆蔻各6 克,粳米適量。
【用法】生薑切碎,肉豆寇研為細末,用粳米煮粥,待煎沸後加入肉豆
蔻末及生薑,同煮為粥,早晚各服1 次。
【主治】虛寒痢。
方17
【組成】炮姜、煅赤石脂各等量。
【用法】共研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6 克,米湯送眼
每日3 次。
【主治】寒痢。
方18
【組成】生薑(去皮)、茶葉各6 克。
【用法】水煎分服。
【主治】寒痢。
方19
【組成】胡葵子(炒、研末)、生薑。
【用法】每取6 克胡妥子,薑湯送下。
【主治】白痢。
方20
【組成】大蒜1 瓣。
【用法】將蒜瓣挖空,將旱煙屎(即煙油)少許填入蒜內,火燒熟後煎
服。
【主治】寒痢。
方21
【組成】當歸15 克、積殼1 克、乾薑3 克。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寒痢。
方22
【組成】乾薑(燒黑存性)30 克。
【用法】研為細末,每服3~6 克,米湯送下,每日2 次。
【主治】血痢不止,證見痢下赤色,身熱腹痛,里急後重,煩渴引飲,
小便熱赤,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方23
【組成】狼把草50~100 克、白蜜適量。
【用法】先將狼把草加水煎30 分鐘,去渣,後入白蜜和勻服。
【主治】血痢。
方24
【組成】茶葉10 克、鹽水梅(除核研碎)1 枚、醋適量。
【用法】沸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血痢。
方25
【組成】炮姜、煅京墨各等量。
【用法】共研細末,麵糊為丸,如捂桐子大,每服30~50 粒,米湯送下,
每日3 次。
【主治】赤白痢。
方26
【組成】桃樹葉15 克、雞蛋1 枚,酒。
【用法】桃樹葉,雞蛋用酒淹沒,煮至酒干,每日3 次,每次1 枚,去
蛋殼空腹食。
【主治】赤白痢疾。
方27
【組成】楊梅、陳酒(愈陳愈佳)。
【用法】浸泡,每日食1~2 枚,每日2 次。
【主治】痢疾。
方28
【組成】韭菜,黃酒。
【用法】韭菜連根搗汁1 杯,加黃酒半杯同飲,每日服2 次。
【主治】下痢鮮血。
方29
【組成】山楂60 克、白酒30 毫升。
【用法】山楂文火炒略焦,離火加白酒,攪拌,再置火炒至酒干,加水
200 毫升,煎15 分鐘,去渣,加入紅糖煎沸,趁溫服下,每日1 劑,1 次服
完。
【主治】痢疾。
方30
【組成】玫瑰花(去蒂)、黃酒適量。
【用法】玫瑰花焙燥研細未,黃酒送服,每日2~3 次,每服2 克。
【主治】赤白痢疾。
方31
【組成】黃瓜、酒、糖。
【用法】黃瓜浸酒中21 天,切成每段3 厘米,白痢加紅糖9 克,赤痢加
【主治】赤白痢疾。
方32
【組成】龜蛋、白酒各適量。
【用法】蛋煮熟沖酒服。
【主治】痢疾。
方33
【組成】白面150 克、雞蛋3 個、米醋30 毫升。
【用法】將雞蛋與白面和作餅,切碎用米醋炒熟,當主食吃,日二次,
以愈為度。
【主治】水痢而兼臍腹癘痛者。
方34
【組成】紫皮大蒜30 克、粳米100 克。
【用法】將大蒜去皮,放入沸水中煮2 分鐘後撈出,然後將粳米淘淨放
入大蒜水中煮粥,視米開時,把大蒜放入粥中,煮至粥稠即可。每日早晚各
1 次,空腹熱食,10~15 天為一療程,間隔3~5 天再行第二療程。
【主治】慢性痢疾。
方35
【組成】綠茶100 克、白酒25 毫升。
【用法】綠茶加水700 毫升,煮沸20 分鐘去渣,濃縮至75 毫升,待冷
後加入白酒。每4~6 小時服1 次,每次2 毫升,治癒為度。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36
【組成】新鮮豬血200 毫升、米醋15 毫升。
【用法】豬血加適量水煮熟後稍涼,再加入米醋,每日1 次,空腹服用。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37
【組成】生蘿蔔、米醋、白糖各適量。
【用法】削去蘿蔔表皮,用涼開水沖洗後切成薄片,加入米醋和白糖各
適量,拌勻食用,每日2 次。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38
【組成】蔥頭、黃酒適量。
【用法】新鮮蔥頭剝去外皮,將鱗莖磨碎榨汁,然後用細棉布濾除渣滓,
即可獲得純汁,將蔥頭純汁和同量黃酒煮開,飲服上述汁液。
【主治】痢疾。
方39
【組成】生大蒜頭若干。
【用法】每日3 次,每次嚼食1 只,連吃7 天,亦可和其他食物同食。
如能用大蒜1 只搗爛,置溫開水100 毫升中浸1 小時後,去渣保留灌腸,每
日1 次,則更佳。
【主治】阿米巴痢疾。
方40
【組成】牛膝75 克,白酒1000 毫升。
【用法】牛膝搗碎浸酒1 宿,每日3 次,每服1~2 杯。
【主治】痢疾。
方41
【組成】2 %溫鹽水、10 %大蒜浸液。
【用法】先以2 %溫鹽水灌腸,然後以大蒜液100~200 毫升,作保留灌
腸。
【主治】痢疾。
方42
【組成】茶葉10 克、粳米50 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茶葉加水適量煎濃汁,入粳米煮至米花粥稠,調入白糖拌勻,
待溫熱服食,每日2 次,連服數日。
【主治】急慢性痢疾。
方43
【組成】蘿蔔汁150 克、薑汁25 克、蜂蜜50 克、濃茶1 杯。
【用法】和勻蒸熱一次服。
【主治】痢疾里急後重。
方44
【組成】茶葉15 克、馬齒莧50 克、紅糖30 克。
【用法】水煎代茶飲,連服3~8 天。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45
【組成】綠菜5 克、生薑10 克、烏梅肉30 克。
【用法】烏梅剪碎,生薑細切,與茶共放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浸
半小時,再加紅糖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 次。
【主治】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方46
【組成】綠茶、金銀花各10 克,玫瑰花和陳皮各6 克,茉莉花和甘草各
3 克。
【用法】沸水浸泡蓋密10~20 分鐘後可飲,每日分3~5 次頻飲之。小
兒用量酌減。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47
【組成】茶葉9 克、白葡萄汁60 毫升、生薑汁10 毫升、蜂蜜30 克。
【用法】茶葉水煎1 小時取汁100 毫升,與其他各汁混合1 次服用。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48
【組成】綠茶15 克、雞蛋2 只。
【用法】水約300 毫升同煮至蛋熟,去殼,再煎至水乾,吃蛋,不拘時。
【主治】痢疾。
方49
【組成】茶葉10 克、山楂60 克、生薑3 片。
【用法】水煎沖糖服用,每日1 劑,分2~3 次服完。
【主治】痢疾及細菌性食物中毒。
方50
【組成】青茶葉15~20 克。
【用法】泡茶飲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 粒,鹽少許一起用鍋炒至黃,加
水煎熬,使味苦鹹,可將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 次,輕者服2 次,重者服2~
4 次。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51
【組成】茶葉、生薑各等份。
【用法】清水沖泡代茶頻飲。
【主治】輕症痢疾。
方52
【組成】蔥適量
【用法】煮粥日日食之。宜粥將熟再入蔥煮。
【主治】赤白痢腹痛。
方53
【組成】生薑、綠豆各12 克。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赤白痢。
方54
【組成】大蒜15~60 克,藿香6~9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赤白痢。
方55
【組成】炮姜15 克,赤石脂30 克,白朮12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久痢不止,形休消瘦,食欲不振。
方56
【組成】老生薑、茶葉、韭菜連根各適量。
【用法】共搗爛取汁,溫酒送服,每日2 次。
【主治】久痢不止。
方57
【組成】自豆腐500 克、醋適量。
【用法】豆腐煎醋食用。
【主治】久痢不止。
方58
【組成】綠茶10 克、黃連6 克、薑汁適量。
【用法】茶、黃連用開水沖泡,5 分鐘後倒入薑汁調服。
【主治】白痢。
方59
【組成】茶葉30 克、槐花60 克(蜜炒)。
【用法】水煎服,連服3 日。
【主治】久痢。
方60
【組成】茶葉5 克、蓮子30 克。
【用法】蓮子用溫水浸泡數小時後加冰糖20 克燉爛,倒入預先泡好的茶
汁拌勻,即可食用。
【主治】久痢。
方61
【組成】龍井茶60 克、大蒜1 只。
【用法】大蒜去皮搗成泥狀,與茶葉同時入茶壺以沸水沖泡當茶飲,日
服2~3 次,一般治療4~5 日。
【主治】慢性痢疾。
方62
【組成】炮姜30 克、薑汁炙桑白皮60 克。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服6 克,米湯送下,每日2~3 次。
【主治】久痢不止。
方63
【組成】於姜、赤石脂、粳米各適量。
【用法】煮米熟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赤石脂、乾薑未,分3 次溫服。
【主治】久痢。
方64
【組成】生薑粗皮6 克、山植肉30 克。
【用法】水煎去渣,紅糖適量比入服。
【主治】痢疾。
方65
【組成】赤石脂、乾薑各39 克,附子15 克。
【用法】水煎去渣分服。
【主治】久痢。
方66
【組成】大蒜頭12 個、馬齒克60 克、陳細茶30 克。
【用法】馬齒苑、陳細茶共研細未,大蒜搗成泥拌和,入米糊為丸,如
龍眼核大。春未夏初時,早晚各服1 丸,連服7 天。
【主治】預防痢疾。
方67
【組成】獨頭大蒜、黃連各等份。
【用法】共為細未,米糊為丸。每服3~6 克,1 日3 次。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68
【組成】鮮鯽魚1 條、大蒜3 頭。
【用法】魚去鱗及腸雜後切片與去皮大蒜同煮湯服食。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69
【組成】紫皮大蒜50 克、糖漿適量。
【用法】大蒜去皮搗如泥狀,浸入100 毫升溫水中2 小時,紗布過濾,
加入半量糖漿。成人日服80~100 毫升,分4 次服,兒童日服15~40 毫升,
分3 次服。
【主治】細菌性痢疾。
方70
【組成】生蒜頭適量。
【用法】切碎裝入膠囊,每日服6 粒,連服:周。
【主治】休息痢。證見下痢時發時止,日久難愈,食少倦怠,怕冷,臨
廁腹痛里急。
方71
【組成】醋浸蒜頭適量。
【用法】每次吃1 頭,每日吃3 次。
【主治】噤口痢,下痢日久不能食,或嘔不能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