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越劇團

虹口越劇團

虹口越劇團是上海的越劇團隊,1979年成立於上海,全團有演職員70人,其前身為飛鳴越劇團和東風越劇團;1979年10月,定名為虹口越劇團,屬國營性質;1988年,劇團與上海東南對外房產發展公司掛鈎,實行“文聯姻”,劇團更名為東南虹口越劇團。 虹口越劇團的團長相繼有李明、王鈞全、尹小芳、都麗芳等,劇團演出劇目50餘台,主要演員先後有陸錦娟、尹小芳、蕭雅、韓婷婷等人。其中陸錦娟、尹小芳、蕭雅、韓婷婷4名演員,以及劇團中陳曼、潘祖德(偉異)、陳必華3名業務人員,名列《中國越劇大典》“名人卷”。

劇團簡史

1978年10月,“飛鳴”、“東風”的骨幹被召集進行籌建虹口的工作。

1979年2月,虹口區越劇演出隊成立,在區工人俱樂部和區文化館劇場排演《珍珠塔》(《見姑》、《贈塔》等選場)和《九斤姑娘》等折子戲,主演為朱惠芳,沈愛蓮。

接著,由60年代畢業於虹口區專業劇團學館的中年演員排演《盤夫索夫》,演出於國光劇場。

1979年5月,特邀“青山”的筱一峰和筱麟童,上海越劇院的吳天芳會同原有骨幹,於6月在解放劇場演出《狸貓換太子》,此劇有薄膜唱片存世。之後,演出《雲中落繡鞋》。

1979年10月,定名為虹口越劇團,屬國營性質,初任團長為李明。虹口越劇團正式成立。

1980年初,在虹口區委一位副書記的同情和支持下,陸錦娟歸隊加入虹口越劇團。

1980年2月16日起,虹口越劇團在徐匯劇場演出《山河戀》,劇本由南薇、韓義等改編,導演南薇、鳳鳴,陸錦娟、朱惠芳主演,很受觀眾歡迎。尤其是其《送信》一折,陸設計之動作別具一格,風流而又雅致,極為動人心魄。

1980年5月,虹口越劇團在上海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陸錦娟飾梁玉書,受到追捧。“由陸錦娟領銜演出傳統劇《盤妻索妻》,其時僅在共舞台上演日場,居然場場暴滿,連演兩個月上座率不衰,甚至出現通宵排隊購票、每人限購張數的熱潮,其受到觀眾的青睞程度於此可見。” 5月底,虹口越劇團在延安劇場連演《盤妻索妻》三十場,均由陸錦娟主演,其因疲勞過度和飲食不當而致病,請假未果,區文化課副科長強令其隨團同去金山,陸錦娟遂抱病演出,回來後又在解放劇場堅持演出。

1980年7月1日,虹口越劇團在解放劇場演出《盤妻索妻》,亦由陸錦娟主演,又有觀眾獻花,此前也一直有觀眾向陸錦娟獻花,民眾獻花的事情被區文化課副科長認為是不正之風,而要求團長做陸錦娟的工作,讓其向觀眾呼籲不要獻花。

1980年7月11日,虹口越劇團《盤妻索妻》演出60餘場,陸錦娟因過度疲勞而失音,由備角尹美娣頂替其角色繼續演出,陸隨團壓陣。7月15日,陸錦娟病情好轉,要求演出,但被拒絕,後只允其演後半場。當晚,因劇團事先未與劇場講明陸只演後半場,也未能像原先一樣打出通告,再加演出前打幻燈,在陸錦娟名字上停留時間過長,尹美娣的名字一晃而過,使不少觀眾認為此場為陸錦娟主演,故而在尹美娣出場後,觀眾倍覺受騙而譁然起鬨,在團長廣播說明情況後,劇場恢復平靜。之後,陸錦娟被禁演。

尹桂芳因尹小芳閒賦在家,而虹口頭肩小生位置空懸,遂托人向虹口越劇團引薦尹小芳,後者於1982年進虹口越劇團。

1982年,尹派傳人尹小芳和編劇陳曼受邀加盟“虹口”,區政府為劇團特聘尹桂芳作藝術顧問,又特請了崑劇前輩鄭傳鑒、上海戲劇學院舞美教授徐渠作藝術指導。

1982年1月25日,開排了《沙漠王子》,並公演於中國劇場和民眾劇場,連滿60場,觀眾達84079人次。為讓尹小芳邊演邊傳,此後又演出《何文秀》、《張羽煮海》、《浪子成龍》、《毛遂自薦》等劇目。

1982年,徐派小生丁育之主演《玉觀音》,尹派小生尹美娣主演《芙蓉屏》、《三鬧喜堂》、《盤妻索妻》、及學習原飛鳴時期陸錦娟常演劇目《靈堂成親》。

1982年7月,上海越劇院和靜安、盧灣、虹口三區的越劇團,委託上海市戲曲學校培訓的演員訓練班,經過1年半的訓練後結業,俞振飛校長向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虹口越劇團的結業學員有肖雅、韓婷婷等。他們結業回團後排演《沉香扇》。

1984年8月,江浙滬越劇電視大獎賽及上海市文化局舉辦的戲曲青年演員會演,蕭雅和韓婷婷分獲三等獎和新苗獎,自1985年夏起,她們挑起大梁,成為劇團的台柱。

1985年5月,虹口區文化局和福建省莆田市僑友實業總公司聯合攝製2集越劇電視劇《毛遂自薦》,由尹小芳、李金鳳等主演。

1985年在尹小芳拍攝《毛遂自薦》電視劇期間,肖雅、韓嬸嬸排練和主演了《畫龍點睛》,在上海各主要劇場及郊縣連演近百場。報紙傳媒不斷發表評論文章,兩佐青年演員迅速成長,挑起了劇團演出大梁。接著又主演了《沙漠王子》、《天長地久》等大型劇目。

1986年6月,陸錦娟受邀回“虹口”在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觀眾踴躍,座無虛席,獻花觀眾絡繹不絕,袁雪芬到場觀看演出,並至後台予以誇讚。

1986年7月,全國越劇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舉行,上海虹口越劇團肖雅獲演唱獎。

1986年9月,江浙滬電視大獎賽再次舉行,蕭雅獲二等獎,韓婷婷和王曉瑩獲三等獎。蕭雅還多次在歌曲比賽中獲獎,成為戲曲、歌曲兩棲演員。

1986年,國光劇場劃歸劇團,經營錄像放印業務,實行“以副養文”,用創收彌補經費的不足。

1988年7月,越劇折子戲寶靈杯大獎賽舉辦,上海虹口越劇團以《一枝梅》參賽,由於決賽的9個折子戲都未達到95分的標準線,從而使“三新”大獎空缺。參加決賽的9個折子戲,均獲優秀獎,《一枝梅》列於其中。

1988年10月9日,虹口越劇團青年演員“肖雅演唱專場”在中國劇場舉行,肖雅演唱了《沙漠王子》、《流浪王子》、《一枝梅》等唱腔選段及歌曲《月亮走,我也走》等。上海市副市長劉振元致信祝賀,傅全香、戚雅仙等前輩演員出席觀賞。

1988年2月20日,劇團與合資企業上海東南對外房產發展公司掛鈎,實行“文聯姻”,劇團更名為東南虹口越劇團。

1989年11月,應邀赴香港參加葵青區第二屆藝術節交流演出,劇團帶《盤妻索妻》和《天長地久》(此劇目至1989年以來,3年中演出200多場。 )訪問香港。蕭雅專攻尹派,韓婷婷師承范派。除她們各自繼承流派藝術而先後搬演《沙漠王子》、《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優秀劇目外,又排演了根據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的《天長地久》和根據瓊瑤原著改編的《一枝梅》等劇目,使她們在觀眾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劇團深受香港地區觀眾歡迎,被譽為最受歡迎的表演團體之一。

1989年3月華東六省一市"紅燈杯"戲曲演員歌曲大賽舉行,上海虹口越劇團青年演員肖雅名列第一,獲特等獎。

1990年1月12日至14日,由虹口區文化局、《新民晚報》文藝部等聯合主辦的“韓婷婷演唱藝術專場”,在中國劇場舉行。

1990年8月,霞飛杯越劇演員電視大賽舉辦,虹口越劇團參賽,蕭雅與韓婷婷被授予“越劇之星”稱號。

1990年9月至10月,東南虹口越劇團的《顛倒姻緣》參加“1989上海文化藝術節”的演出。

1991年,虹口越劇團《再度鵲橋》的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991年,蕭雅赴美定居。

1993年3月12日,韓婷婷主演《三世奇緣》獲上海市第四屆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

1993年3月30日,上海東南虹口越劇團學習陸錦娟演出劇目《靈堂成親》,在大眾劇場獻演《火燒鳳樓》,尹派新人肖晨曦飾演姜斌。

1993年10月17日,“ '93上海新劇目展演”頒獎儀式,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舉行,虹口越劇團的《沈園絕唱》獲紀念獎。

1993年,超達杯越劇雙十佳青年演員大賽舉行,虹口越劇團蔣士英獲專業組十佳稱號。

1994年4月8日至11日,由東方電視台和上海弘韻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東方弘韻--'94越劇精英大會演”,在人民大舞台舉行,虹口越劇團的韓婷婷名列主演者。

1994年8月9月,上海虹口越劇團首演《沈園絕唱》於曲陽文化館劇場。9月參加1994年上海新劇目展演獲紀念獎。導演彭安娜,作曲何占豪,舞美設計崔可迪,燈光設計潘家瑜,服裝設計張豫美。韓嬸嬸領銜主演飾陸游,蔣仕英飾唐蕙仙,該劇作者應范瑞娟所願,先改成電視劇,於1993年春由上海電視台、上海越劇院聯合攝成4集越劇電視劇播放。許諾導演,范瑞娟飾陸游,呂瑞英飾演唐蕙仙。

1995年2月6日,上海電視台與虹口越劇團,聯合攝製的4集越劇電視連續劇《蝴蝶的傳說》,由上海電視台播出。該劇由楊銳編劇,張佩俐、龐茂忠導演,韓婷婷飾梁山伯、方亞芬飾祝英台。

1995年10月27日,虹口越劇團在無錫唐城開拍電視劇《金縷衣》,該劇1996年2-3月間分別在上海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播放。後獲第11屆全國戲曲電視劇“STV獎”三等獎。

1995年上海電視台攝製播映了由蕭雅主演的越劇電視劇《玉蜻蜓》,該劇榮獲第15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1995年,韓婷婷任虹口越劇團副團長。

1996年1月,由上海電視台與虹口越劇團聯合攝製的3集越劇電視劇《金縷曲》開拍。傅駿編劇,張佩俐、顧建中導演。韓婷婷一飾兩角,以范派表演東宮太子、書生崔真,以尹派表演西宮太子、皇帝李純;傅幸文以戚派飾演杜秋娘。

1996年9月14至16日,日發杯全國越劇青年演員大獎賽舉辦,虹口越劇團青年演員沈海冰以《楊開慧》中的《忠魂曲》獲得一等獎,劇中毛岸英扮演者陶卉獲三等獎。

1996年6月9日,虹口越劇團在逸夫舞台推出一台大戲《三世奇緣》,及一台折子戲精品專場。折子戲由韓婷婷、方雪雯、華怡青、陳嵐、謝群英、周艷、陶卉等滬、浙、黔的青年演員演出,劇目為《樓台會》、《十八相送》、《黛玉焚稿》、《歸寧》等。

1996年以來,韓嬸嬸新編越劇《三世奇緣》,她一人塑造了秦遜、孫芹兩個人物,並採用彈琵琶、舞劍揚其所長,得到了專家的好評:“奇緣奇人奇事,范派新生別開一面。”憑此劇中的出色演出。她榮獲了第四屆白玉蘭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1997年2月12日,上海虹口越劇團首演《顛倒姻緣》於江蘇靖江市工人文化宮,編劇陳曼,導演謝文芳,主演韓婷婷、沈海冰。

2000年,韓婷婷創意策劃並主演了新戲《梅花魂》,飾演了忠良之子梅良玉。

2001年,韓婷婷自籌資金聯合靜安越劇團、盧灣越劇團和她所在的虹口越劇團舉辦了“越劇--情緣未了”系列演出。

2004年.虹口越劇團改制。2005年成立韓婷婷文化藝術傳播發展有限公司。

劇團成員

虹口越劇團的班底,一部分來自於飛鳴越劇團,另一部分來自於“東風越劇團”。“飛鳴”由陸錦娟創立,先後吃下了晨光越劇團和光明越劇團的成員。而東風越劇團是由原來的振奮越劇團和藝華越劇團合併而成的。

掛牌的主要演員

小生陸錦娟、朱惠芳、筱一峰(特邀)、丁育之、尹美娣,花旦李蓉芳、張蓓麗、程心如、王美芳、陸蘇美、劉麗明,老生沈愛蓮、劉艷芳、孫菊琴,小丑何笑笑、錢飛英等,後有尹小芳、蕭雅、韓婷婷陸續加入,挑起大梁。

主要業務人員

編劇盛燮、陳曼、曹弘英,導演謝洪林,作曲金笳、潘祖德(偉異)、梁國祥,舞美設計陳必華、吳國梁等。

演出劇目

劇團排練演出大戲50餘台。新編劇目有陳曼編寫的《張羽煮海》、《浪子成龍》、《顛倒姻緣》等,此外《沙漠王子》、《盤妻索妻》先後各由三代人演出,既保留了劇目,又培養了人才。依據《中國越劇大典》“名人卷”列表整理劇目如下:

陸錦娟主演劇目

《山河戀》、《盤妻索妻》。

尹小芳主演劇目

《何文秀》、《沙漠王子》、《張羽煮海》、《浪子成龍》、《毛遂自薦》。

蕭雅主演劇目

《沙漠王子》、《盤妻索妻》、《三女審子》、《沉香扇》、《畫龍點睛》、《天長地久》、《青峰劍》、《青雲夢》、《流浪王子》、《綠林奇緣》、《破鏡重圓》、《重陽山恩仇記》、《血緣恩仇》、《玉蜻蜓》、《江南情》、《一枝梅》、《漢文皇后》、《青鋒劍》、《青雲夢》等十多台大戲。 其中,《一枝梅》、《流浪王子》等劇,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和上海音像公司錄製成音帶出版。

韓婷婷主演劇目

《天長地久》、《審子》、《梁祝》、《畫龍點睛》、《雙龍杯》、《顛倒姻緣》、《沈園絕唱》、《三世奇緣》、《梅花魂》等十多部大戲,拍攝了《蝴蝶的傳說》、《金縷曲》、《梅花魂》等多部越劇電視劇。其中《天長地久》、《梁祝》、《沈園絕唱》(韓婷婷配唱)有VCD存世。

另有《淚灑相思地》、《狸貓換太子》、《雲中落繡鞋》、《盤夫索夫》、《寶蓮燈》、《何必西廂》、《焚鳳冠》、《三鬧喜堂》、《玉連環》、《玉樓怨》、《玉觀音》、《賣油郎》、《芙蓉屏》、《假子傳奇》、《火燒鳳樓》等劇。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高瑾越劇團
凱歌越劇團
中華越劇團
虎風越劇團
香港特區越劇院
四平專區越劇團
兵團越劇團
青海省越劇團
寧夏越劇團
開封市越劇團
貴陽市越劇團
重慶市越劇團
全香劇團
酒泉市越劇團
丹桂劇團
紅藝北方越劇團
群星北方越劇團
紅雲北方越劇團
互助北方越劇團
天星劇團
紅旗越劇團
天然舞台
耒陽縣越劇團
合肥市越劇團
蕪湖市越劇團
鷹潭市越劇團
標準劇團
玉山縣越劇團
橫峰越劇團
上饒市越劇團
贛州市越劇團
九江市越劇團
南昌市越劇團
建寧縣越劇團
清流縣越劇團
將樂縣越劇團
政和縣越劇團
松谿縣越劇團
廈門市越劇團
光澤縣越劇團
寧化縣越劇團
柘榮縣越劇團
崇安縣越劇團
沙縣越劇團
邵武縣越劇團
長汀縣越劇團
福鼎縣越劇團
建陽縣越劇團
越華劇團
蘇州市越劇團
民生劇社
鎮江市越劇團
南通市越劇團
水雲劇團
溫嶺市青年越劇團
玉環縣越劇團
天台縣越劇團
仙居越劇團
黃巖縣越劇團
溫嶺縣越劇團
三門縣越劇團
台州越劇團
慶元縣越劇團
雲和縣越劇團
青田縣越劇團
遂昌縣越劇團
龍泉縣越劇團
麗水市越劇團
常山縣越劇團
開化越劇團
永康越劇團
蘭溪越劇團
衢州市越劇團
金華專區越劇團
金華市越劇團
永嘉縣越劇團
洞頭縣越劇團
泰順縣越劇團
平陽縣小百花越劇團
瑞安市越劇團
溫州市越劇團
上虞市小百花越劇團
嵊縣越劇團
諸暨市越劇團
新昌越劇團
越吟舞台
嵊縣趙馬業餘越劇團
魯迅越劇團
普陀縣越劇團
定海縣越劇團
嵊泗縣越劇團
岱山縣越劇團
朝民越劇團
榮藝越劇團
舟山小百花越劇團
寧海縣越劇團
象山縣越劇團
奉化縣越劇團
慈谿縣越劇團
鎮海縣越劇團
餘姚市越劇團
鄞縣越劇團
寧波小百花越劇團
第一舞台
湖州市越劇團
長興縣越劇團
海寧縣越劇團
昌化越劇團
嘉善縣越劇團
桐鄉縣越劇團
德清縣越劇團
平湖越劇團
海鹽縣越劇團
安吉縣越劇團
嘉興市越劇團
杭州黃龍越劇團
建德越劇團
蕭山越劇團
素鳳舞台
淳安越劇團
富陽越劇團
臨安越劇團
桐廬越劇團
民藝劇社
越升舞台
杭州越劇團
浙江越劇院三團
瑞雲舞台
鴻慶堂
鴻禧堂
鴻福堂
浙江省越劇實驗劇團
靜安越劇團
盧灣越劇團
慶升社
崇明縣越劇團
南匯縣越劇團
松江縣越劇團
川沙縣越劇團
奉賢縣越劇團
上海市青年越劇團
袁生木戲班
梅朵阿順班
振奮越劇團
天鵝越藝社
合眾越劇團
華東越劇實驗劇團
合作越劇團
復興越劇團
春光越劇團
玉蘭劇團
雲華劇團
少壯劇團
東山越藝社
芳華劇團
天紅劇團
紅星劇團
錢景松李世泉班
廣豐縣越劇團
武漢市越劇團
寧波市越劇團
西安市越劇團
蘭州市越劇團
天津市越劇團
杭州越劇院
浙江越劇改革劇組
飛鳴越劇團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
福建省芳華越劇團
無錫市越劇團
浙江越劇二團
雪聲劇團
南京市越劇團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浙江越劇一團
虹口越劇團
上海越劇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