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主義

蘇菲主義

蘇菲派是伊斯蘭偉大的神秘主義運動,又稱蘇菲派(Sufeiyah),10-11世紀伊斯蘭教中出出現的一種神秘主義和禁慾主義的派別。

詞條簡介

蘇菲派 - 伊斯蘭偉大的神秘主義運動
伊斯蘭在起初的時候主要是一個教條主義的宗教,而它擺在信徒面前的只是一些道德規範加上一套宗 教儀式。他們認為只要忠心地遵守這一切就足以滿足每一個人的信仰需求,並能確保他在樂園裡占有一席之 地。他們既不要求有像基督教信仰那種通過重生的經歷和聖靈的內住而有的心靈更新復活的經歷,也不要有 屬靈上崇高的委身 - 令敬拜者以個人的方式親近神 (真主) 或認識他的恩典和愛。
在伍麥葉王朝時期,自從伊斯蘭與東方的基督教和其它東方的宗教有直接的接觸後,在伊斯蘭的領域 里就發起了一場非常神秘的運動,從它的動機和原理來看,它在許多方面或許是受到這些宗教信仰的影響,雖 然如此,仍然是一個純粹在伊斯蘭的社會和傳統的框架內發展起來的獨立的通靈學派。這個運動被稱為蘇菲主 義( tasawwuf ) ,它的信徒被稱為蘇菲派。蘇菲 ( Sufi ) 這個單詞幾乎可以確定是來自阿拉伯文的 suf ,意思是 “羊毛”,表示蘇菲派是穿著羊毛做的衣服的人。在伊斯蘭之前的時期,苦行者經常穿著用羊毛制 成的衣服作為他們特殊生活行為的象徵,早期修練苦行的穆斯林也就立即被稱為“蘇菲派” 。後來,當伊斯 蘭的禁慾主義被神秘主義所取代時,這個名字被用來稱呼那些通過不同階段的精神上的自我克制來尋求認識真 主的人。
蘇菲派主要是追求活潑地認識至高的主。對傳統的穆斯林來說,安拉是世界的主,他的本質和屬性都是 獨一無二的,他統治著宇宙萬物,與他所創造的任何事物都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對蘇菲派來說:“真主是支撐 住所有現象的那獨一真實生命” (尼科爾森,伊斯蘭的神秘主義者,80頁) 。他是所有的一切,除了他再沒有 任何其他事物。人類的目的就是甩掉他那獨立於他的創造主的身份意識,取而代之的專注於對他的知識,直到他 與真主在意識上不再有區別。通過一系列階段( maqamat ) 和個人的經歷 ( ahwal ) ,這個專注的過程就 得以發展,直到個人完全毀滅 ( fana ) ,這個敬拜者就變成了一個 al-insanul-kamil “完美的人” 。
蘇菲派對真主的概念是 “在一切之內” 。這與傳統的信念 - 認為他離他所造之物越遠,他就越榮耀 - 有著根本上的區別。從歷史的觀點來看,蘇菲派在伊斯蘭的基礎之外發展起來確實是一個奇蹟,但是它的發 展卻不會令基督徒感到驚訝,因為基督徒相信人是根據神(真主) 的形象造的,他最高的榮耀就是變得與神 (真主) 的形象一致,並藉著內住的聖靈,得著神 (真主) 的性情。在伊斯蘭中這種奧秘的追求,也許就是 可以預料得到的,因為(正如有人說過的)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 “有神 (真主) 形象的空間” ,這個空 間是任何宗教單單靠道德規範和拘泥的宗教儀式所根本無法填滿的。
一個穆斯林要成為蘇菲派教徒,他就必須加入蘇菲派一個叫 tariqah 的修道會,還要服從一個 pir (大師) ,正如我們已經提過的。只有當這位大師給這位門徒穿上一件 khirqah - 一種吸收他入修道會的長 袍,他才正式成為了一個被認可的蘇菲派,然後他才能夠開始有效的朝拜,通過不同的階段達到與真主結合的 目的。
因此,每當一個無名的苦修僧進入一座修道院裡面或希望結交蘇菲派的一個同伴,他們會問他: “哪 一位 Pir 大師教導你?” 以及 “你從誰的手裡接受這件 khirqa 的?” 蘇菲派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不承認任何關係。他們不允許任何人與他們結交,除非他能夠向他們證明自己是透過這兩點直接地 聯繫到一位完全可信任的 Pir 大師。 (尼科爾森,對伊斯蘭神秘主義的研究,23頁)
新接納一個門徒加入這個特殊的修道會的盟約稱為 bay'ah ,這個盟約使他歸於他的主人以及來自這位 主人自己的一系列 ( silsilah ) 勢力 ( barakah ) 和權威 (類似藉著一次次的按手授予羅馬天主教神 父的 “使徒權力” ,而羅馬天主教稱這種授權可以追溯到西門彼得那個時代)。
蘇菲派教徒開頭的經歷並不像一個真正基督徒的重生經歷。因為基督徒雖然曾經從肉身生,如今卻是從 聖靈生,與神 (真主) 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並且認識他,得以在聖靈里與神(真主) 聯合,發展這種關係 。但是蘇菲派真正追求的只是 “去意識一個人從永恆 ( azal ) 就已經有的身份,人之前對此不認識,直到 他經歷了轉化”(奈斯爾,活力的蘇菲派,7頁) 。
蘇菲派的主要修道會有∶ Suhrawardiyya ( 由 as-Suhrawardi 創立) 、 Qadiriyya (歸因於蘇菲 派最著名的人物 Abdul Qadir al-Jilani ) 、 Chishtiyya (它的大師 Mu'iniddin Chishti 葬在印度的 Ajmer ) 、 Shadhiliyya 和 Mawlawiyya (由 Jalaluddin Rumi 創立的一個土耳其修道會,他被葬在土耳其 的 Konya ) 、以及 Naqshabandiyya (它在伊朗和亞洲的其他國家是顯著的) 。
藝術,信仰啟示。

<愛的信仰---蘇菲之神啟>
傾聽,喔傾聽
讓你那深藏的靈魂怦然而動,
我們的聲音在地獄中把你追尋,
喔,那失去的唯一的愛。
對虛幻的愛的渴慕排斥了你,
消耗了你的活力。
甜蜜的理想在你身邊消逝,
又從我們這裡興起。
在你的音樂中,
我們的小小的哀怨,
從你的耳邊飄過。
一切稟賦都只會讓你記憶起先知,
還有那片無言的失落。
人們迷失了方向,
在狂喜中,一座現世的聖壇出現了,
那只是上帝的靈光一現。
不必等到那神秘的美麗從萊拉的面頰上出現,
她才會將瑪吉南的愛情之火點燃……
因為愛與被愛都取決於你,
不是那世間的美麗,而是帷幕,
將神秘的天國深掩……
對於你這獨特的哈利姆而言,沒有任何出路,
——找不到“這”和“那”的字眼。
自我即是本源,
與上帝合而為一!
給我留出空間,
就在那隻容易個人睡臥的沙發上面。
沒有誰能不用我的語言講述他的故事,
沒有誰能不用我的雙眼觀看這大千世界。
沒有誰能不靠我而聆聽,
一切都靠我來把握。
在這一切造物中,
只有我,
在說,在看,在聽。
我就是那我的所愛,我所愛的就是我。
兩個靈魂,同棲一個軀殼。
你看到了我,就等於看到了他。
你見到了他,就等於見到了我兩個。
我瘋狂了,因為我的愛人。
管他們在說什麼!
不要介意!
他們是不是高興!
與我毫無關係!
我只要那“唯一”,
對別的一切全不在意。
教長漫步在他的聖地,
我神壇上卻供奉著自己,
可以稱它為神殿,也可以稱之為茅屋,
隨你叫什麼都可以,只要你願意。
他們在說什麼?
何必介意。
凝視著愛人容光煥發的臉,
我像一隻飛蛾。
撲向那神火,再無禁忌。
我醉了,帶著二十分的醉意。
他們再說什麼?
何必介意!

相關詞條

蘇菲瑪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