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911》

《華氏911》

《華氏911》,是一部紀錄片,但不是所謂的譁眾取寵以重現911慘烈的紀錄片,它是一個左派導演對這段歷史的紀錄,一封另類的信函。它取自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之名,是美國導演麥可·摩爾於2004年拍攝的紀錄片。影片片長:122。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華氏911》 《華氏911》

 更多中文片名: 
華氏九一一 
更多外文片名: 
Fahrenheit 11 de Setembro.....Brazil 
Fahrenheit 911.....USA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 
紀錄片   /   戰爭   /   喜劇   /   歷史   
片長:
122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   阿拉伯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MPAA評級:
Rated R for some violent and disturbing images, and for language. 
級別:
Portugal:M/12 / Canada:G / 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Netherlands:12 / UK:15 / Sweden:11 / France:U / Iceland:L / Peru:14 / Spain:13 / USA:R / Hong Kong:IIB / Singapore:NC-16 / Chile:14 / Canada:14 / Norway:11 / Germany:12 / Iceland:12 / Brazil:12 / Ireland:15 / South Korea:15 / Canada:14A / Denmark:11 / Switzerland:12 / Finland:K-15 / Philippines:PG-13 / Switzerland:14 / Malaysia:18PL / Czech Republic:12 / Kuwait:(Banned) / Italy:T 
製作成本:
$6,000,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Westside Productions LLC, 2004/(on print)) 
攝影機: 
Sony HDC-F950 
攝製格式: 
Video .....(HDTV) 
洗印格式: 
35 mm 

演職員表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製作人 | 原創音樂 | 剪輯 | 美術設計

導演 Director:
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

編劇 Writer:

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  ....(written by)

演員 Actor:

喬治·W· 布希 George W. Bush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斯蒂夫·旺達 Stevie Wond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James Baker III  ....Himself -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archive footage)

理察·蓋法特 Richard Gephardt  ....Himself - Congressman (archive footage)Tom Daschle  ....Himself - Senator (archive footage)Jeffrey Toobin  ....Himself - Author of "Too Close to Call" (archive footage)

阿爾·戈爾 Al Gore  ....Himself - U.S. Vice President and Senate President (archive footage)Condoleezza Rice  ....Herself -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archive footage)Donald Rumsfeld  ....Himself (archive footage)Saddam Hussei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喬治·布希 George Bush  ....Himself - Former U.S. President (archive footage)

瑞奇·馬丁 Ricky Marti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Byron Dorgan  ....Himself - Senator in subcommittee on Aviation (archive footage)Osama bin Lade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Craig Unger  ....Himself - interviewee

拉里·金 Larry King  ....Himself - On "Larry King Live" (archive footage)Bandar bin Sultan bin Abdulaziz  ....Himself - Ambassador of Saudi Arabia to USA (archive footage) (as Prince Bandar bin Sultan)Jack Cloonan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Retired FBI Agent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James C. Moore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Investigative Reporter and Author (as James Moore)RObert Jordan  ....Himself - James Baker's Law Partner (archive footage)Dan Briody  ....Himself - Inteviewee as Author of "The Halliburton Agenda"John Majo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Helen Thomas  ....Herself -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 (voice) (archive sound)Carol Ashley  ....Herself -Interviewee as Mother of 9 / 11 VictimThomas Kean  ....Himself - Chairman of 9 / 11 Commission (archive footage) (as Thomas H. Kean)Rosemary Dillard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Widow of 9 / 11 VictimRichard Clarke  ....Himself (archive footage)Paul Wolfowitz  ....Himself (archive footage)迪克·切內伊 Dick Cheney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托尼·布萊爾 Tony Blai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Martha Brill Olcott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Unocal Project ConsultantKenneth Lay  ....Himself (archive footage)Sayed Rahmatullah Hashimi  ....Himself - Taliban Minister (archive footage)Hamid Karzai  ....Himself (archive footage)Zalmay Khalilzad  ....Himself (archive footage)Jim McDermott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Psychiatrist (as Congressman Jim McDermott)John Rivers  ....Himself - CEO of Executive chute Corporation (archive footage)Dave Bondy  ....Himself (archive footage)Frances Stroik  ....Herself (archive footage)Mel Stroik  ....Himself (archive footage)Roy Gladding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Mayor of TappahannockStanley Clarke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County Sheriff of TappahannockJohn Ashcroft  ....Himself - Attorney General and Songwriter (archive footage)Thomas Pickard  ....Himself - Acting FBI Director (archive footage)Aaron Kiln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Richard Pierce  ....Himself - Fresno County Sheriff (as Sheriff Pierce)Barry Reingold  ....Himself - IntervieweePorter Goss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Chairman of 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 (as Congressman Porter Goss)John Conyers  ....Himself -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Member (also archive footage)Tammy Baldwin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Member (as congresswoman Tammy Baldwin)

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  ....Himself - NarratorPatrick Hamilton  ....Himself - Baby (as Little Patrick Hamilton)Trooper Brooks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Oregon State TrooperTrooper Kenyon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Oregon State Trooper

布蘭妮·斯皮爾斯 BrITNey Spears  ....Herself - Interviewee (archive footage)Thomas Hamill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Halliburton Fuel Tanker Driver (archive footage)Lila Lipscomb  ....Herself - Interviewee as Executive Assistant of Career AllianceDale Cortman  ....Himself - Marine Staff SergeantRaymond Flower  ....Himself - Marine SergeantAbdul Henderson  ....Himself - as Marine Who Served in Iraq (as Cpl. Abdul Henderson USMC)Howard Lipscomb  ....Himself - IntervieweeDave Lesar  ....Himself - CEO of Halliburton (archive footage)Michael Mele  ....Himself -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archive footage)Youssef Sleiman  ....Himself - from Iraq Initiatives (archive footage)Sam Kubba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American Iraqi Chamber of Commerce (archive footage) (as Dr. Sam Kubba)George Sigalos  ....Himself - Interviewee as Vice President of Halliburton (archive footage)Gordon Bobbitt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KALMAR RT Center (archive footage)Grant Haber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American Innovations Inc. (archive footage)Blaine Ober  ....Himself - Interviewee from High Protection Company (archive footage)John Tanner  ....Himself (as Congressman John Tanner)Michael Castle  ....Himself - Interviewee (archive footage) (as Congressman Castle)John T. Doolittle  ....Himself (as Congressman Doolittle)Nick Berg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scenes deleted)Khalil Bin Lade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Ruth Bader Ginsburg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Richard Ben-Veniste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Wolf Blitzer  ....Himself (voice)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喬恩·邦·喬維 Jon Bon Jovi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Stephen G. Brey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om Brokaw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Barbara Bush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Barbara Bush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eb Bush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enna Bush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Laura Bush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ucker Carlso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Neil Cavuto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凱蒂·柯麗克 Katie Couric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Peter Damon  ....Himself - soldier in hospital (uncredited)

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Kenneth 'Babyface' Edmond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ohn Edward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Mike Emanuel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Ari Fleisch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ommy Frank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Charles Gibso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ipper Gore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eff Greenfield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Katherine Harris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Dennis Hastert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Brit Hume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esse Jackson J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Peter Jenning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Anthony M. Kennedy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泰德·科佩爾 Ted Koppel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馬特·勞厄爾 Matt Lau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Cynthia McKinney  ....Herself (uncredited) (archive footage)Timothy McVeigh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Rep. Patsy Mink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ohn Negroponte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Sandra Day O'Connor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Colin Powell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Dan Rath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William Rehnquist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om Ridge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ohn Robert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Tim Russert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Antonin Scalia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馬科斯·夏瑞克 Max Schreck  ....Graf Orlok - from 'Nosferatu'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Bernard Shaw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David H. Sout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George Tenet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Clarence Thomas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Maxine Waters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Judy Woodruff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Paula Zahn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卡爾·迪爾 Carl Deal

提亞·萊辛 Tia Lessin

麥可·摩爾 Michael Moore  ....producer

鮑伯·韋恩斯坦 Bob Weinstein  ....executive producer

哈維·韋恩斯坦 Harvey Weinstein  ....executive producerJim Czarnecki  ....producerRita Dagher  ....associate producerJoanne Doroshow  ....associate producerKurt Engfehr  ....co-producerJeff Gibbs  ....co-producerKathleen Glynn  ....producerMonica Hampton  ....line producerNicky LazarJay MartelAgnès Mentre  ....executive producer (as Agnes Mentre)Meghan O'HaraAnne Moore  ....associate producerRachelle Murway  ....onlin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Jeff Gibbs

剪輯 Film Editing:

Kurt EngfehrTodd Woody Richman  ....(as T. Woody Richman)Chris Seward  ....(as Christopher Seward)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Dina Varano  ....(uncredited)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台灣 
Taiwan 2004年10月22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10月14日 法國 
France 2004年5月17日......(Cannes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4年6月22日......(Los Angeles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4年6月23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國 
USA 2004年6月23日......(Los Angeles, California) 加拿大 
Canada 2004年6月25日 美國 
USA 2004年6月25日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2004年7月7日 盧森堡 
Luxembourg 2004年7月7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7月7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比利時 
Belgium 2004年7月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7月7日......(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4年7月7日 以色列 
Israel 2004年7月8日 愛爾蘭 
Ireland 2004年7月8日 英國 
UK 2004年7月9日 阿聯 
United Arab Emirates 2004年7月14日 巴林 
Bahrain 2004年7月14日 拉脫維亞 
Latvia 2004年7月15日 立陶宛 
Lithuania 2004年7月15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4年7月15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4年7月15日......(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烏拉圭 
Uruguay 2004年7月16日 巴拉圭 
Paraguay 2004年7月16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4年7月20日......(Auck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4年7月20日......(Wellington Film Festival) 韓國 
South Korea 2004年7月22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4年7月22日......(Duned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 
Netherlands 2004年7月22日 西班牙 
Spain 2004年7月23日 波蘭 
Poland 2004年7月23日 哥倫比亞 
Colombia 2004年7月2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4年7月29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4年7月29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4年7月29日 德國 
Germany 2004年7月29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7月30日 冰島 
Iceland 2004年8月6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4年8月6日 芬蘭 
Finland 2004年8月6日 奧地利 
Austria 2004年8月6日 丹麥 
Denmark 2004年8月6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8月12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日本 
Japan 2004年8月14日......(Tokyo) 埃及 
Egypt 2004年8月18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4年8月26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8月27日 瑞典 
Sweden 2004年8月27日 義大利 
Italy 2004年8月27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04年9月2日 阿爾巴尼亞 
Albania 2004年9月2日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2004年9月9日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04年9月9日 土耳其 
Turkey 2004年9月10日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9月1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9月11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04年9月11日 馬爾他 
Malta 2004年9月21日 俄羅斯 
Russia 2004年9月23日 智利 
Chile 2004年9月23日 希臘 
Greece 2004年9月24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4年9月29日......(Manila)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4年10月20日......(Davao) 喬治亞 
Georgia 2004年10月21日 泰國 
Thailand 2004年10月28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4年12月13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獅門電影公司 (presented by) 
IFC Films [美國] (presented by) 
Fellowship Adventure Group [美國] (presented by) 
Dog Eat Dog Films [美國] 
Westside Production Services [美國] (copyright owners)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美國] (uncredited) 
發行公司:
Alliance Atlantis Vivafilm [加拿大] (2004) (Canada) (theatrical) 
Alta Films S.A. [西班牙] (2004) (Spain) (theatrical)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2004) (Argentina) (DVD)/(2004) (Argentina) (VHS)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2004) (Italy) (theatrical) 
Bontonfilm [捷克] (2004)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Cameo Media [西班牙] (2004) (Spain) (DVD)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2004) (USA) (DVD) 
Danmarks Radio (DR) [丹麥] (200?) (Denmark) (TV)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Europa Filmes [巴西] (2004) (Brazil) (theatrical) 
Falcom Media [德國]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Fellowship Adventure Group LLC [美國] (2004) (USA) (theatrical)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2004) (Portugal) (theatrical) 
Filmladen [奧地利] (2004) (Austria) (theatrical) 
frenetic Films [瑞士]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GAGA Communications [日本] (2004) (Japan) (theatrical) 
Gateno Films [秘魯] (2004) (Peru) (all media) 
Herald Film Company [日本] (2004) (Japan) (theatrical) 
hopscotch Entertainment (2004) (Australia) (theatrical) 
Hopscotch Entertainment (2004) (New Zealand) (theatrical) 
IFC Films [美國] (2004) (USA) (theatrical) 
Kino Swiat [波蘭] (2004) (Poland) (theatrical) 
獅門電影公司 (2004) (USA) (theatrical) 
Mars Distribution [法國] (2004) (France) (theatrical) 
OPENPICTURES AG [德國] (2004) (Bulgaria) (all media)/(2005) (Albania) (all media)/(2004) (Slovakia) (all media)/(2004) (Czech Republic) (all media) 
Paradiso Entertainment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Paradiso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2004) (Netherlands) (DVD) (VHS) 
ROSEBUD (2004) (Greece) (theatrical) 
Scanbox Danmark [丹麥] (2004) (Denmark) (theatrical) 
Scanbox Finland [芬蘭] (2004) (Finland) (theatrical) 
Scanbox Sweden [瑞典] (2004) (Sweden) (theatrical) 
Shaw Organisation [新加坡]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Solar Films [菲律賓] (2004) (Philippines) (theatrical) 
Umut Sanat [土耳其] (2004) (Turkey)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2004) (Hong Kong)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2004) (Taiwan) (theatrical) 
Universum Film A.G. (UFA) [德國] (2004) (Germany) (DVD) 
Videocine S.A. de C.V. [墨西哥] (2004) (Mexico) (theatrical) 
Vrijzinnig Protestantse Radio Omroep (VPRO) (2006) (Netherlands) (TV)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2004) (Switzerland) (DVD) 
其他公司:
ABC News Video Source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as ABCNews Videosource) 
Air Power Video and Film Stock Library archival footage 
Al-Arabiyya Network/M.E.N. archival footage 
Al-Jazeera archival footage (as Al-Jazeera Satellite Channel) 
Alchymedia archival footag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CLU) [美國] thank you 
Answer Technologies thank you 
Arbeitsgemeinschaft der öffentlich-rechtlichen Rundfunkanstalt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ARD [德國] archival footage (as ARD/German Television) 
Archive Films by Getty Image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Associated Press Television New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Associated Production Music (APM) [美國] stock music (uncredited) 
BBC Worldwide [英國] archival footage 
BDP/Midland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Bexel Corporation [美國]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as Bexel) 
Big Noise Films archival footage 
CBS News Archive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uncredited) 
CONUS Communication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有線電視新聞網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uncredited) 
Camera Planet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as Camera Planet Archiv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Television Archives [加拿大] archival footage (as CBC Television Archives) 
Cine Finance [美國] bond company (as Cinefinance) 
Corbis Corporation [美國]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as Corbis) 
CorpWatch archival footage 
Creation Films archival footage 
D.R. Reiff & Associates [美國] insurance 
DHA archival footage 
Dallas Morning News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Deep Dish TV thank you 
Digital Cinema sound mixing (as Digital Cinema, LLC) 
Epstein, Levinsohn, Bodine, Hurwitz & Weinstein legal services 
FILM Archives archival footage 
Fairbanks - Film archival footage 
Film Sales Company foreign sales 
FlickerLab [美國] graphics and animation 
Footagefinders/Global Imageworks archival footage 
Four Corners Media archival footage 
Fox News Channel archival footage (uncredited) 
GRS Systems technical services: HD 
George Bush Presidential Library archival footage 
Getty Images [美國]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Greater Talent Network thank you 
ITN Archive/Reuters [英國] archival footage 
Image Bank Films by Getty Image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Journeyman Films Ltd. [英國] archival footage 
Lipscomb/Pedersen Family, The thanks 
Mike Vasilinda Productions archival footage 
Military Families Speak Out thank you 
NBC News Archive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National Security News Service thank you 
New York City Mayor's Office of Film, Theater and Broadcasting [美國] thank you (as NYC Mayor's Office for Film, Theatre & Broadcasting) 
Orbit Digital [美國] technical support: Avid 
Petriken Family, The thanks 
Plank Design thank you 
Questar Picture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Real Television International archival footage 
Retna Pictures Ltd.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as Retna Ltd.) 
Rhino Records [美國]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uncredited) 
Rhinoceros Post thank you 
Richman Cohen Family Archive archival footage 
Salter Street Films International [加拿大] archival footage 
September 11th Families for Peaceful Tomorrows thank you 
Skywalker Sound [美國] post-production sound services 
Sonnenschein, Nath & Rosenthal fact checking/legal counsel 
Streamline Film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Sun Mt. Environmental - Multimedia Center archival footage 
technicolor Digital Intermediates [美國] thank you (as Technicolor Digital Intermediate) 
Technicolor New York thank you 
Technicolor North Hollywood thank you 
Texas Air National Guard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Texas Military Forces Museum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The Education Channel archival footage 
Third Millenium Films Inc.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Transition Productions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Universal Studios Licensing Inc.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WBTV Charlotte archival footage 
WESH archival footage 
WPA Film Library [美國] archival footage (as The WPA Film Library) 
WebCore Labs thank you 
AP/Worldwide Photos [美國] photographs courtesy of (as AP/Wide World Photos) 
Zytech Engineering archival footage 

影片簡介

2001年9月11日美國尤其是紐約歷史上黑暗的一天,以至於現在還有很多美國人不願面對那慘痛的一天。《華氏911》是一部紀錄片,但不是所謂的譁眾取寵以重現911慘烈的紀錄片,它是一個左派導演對這段歷史的紀錄,一封另類的信函。華氏911,取自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之名,是美國導演麥可·摩爾於2004年拍攝的紀錄片。影片針對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的反恐戰爭等政策進行批判。本片在坎城影展獲得金棕櫚獎,在美國本土也有很好的票房。

名字原因

這部紀錄片取名源自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小說描繪了一個醜陋的未來世界:縱火者燒毀了圖書館和民居,搗毀裡面的書籍,從而讓人們無法獨立思考,華氏451就是書本燃燒的溫度。借鑑這層意思,導演摩爾為紀錄片取名《華氏911》,意為“在這個溫度下,自由也會燃燒”。

影片內涵

“刺頭”導演麥可-摩爾的新作,涉及美國911事件的一部紀錄片。麥可-摩爾在影片中直接批評布希政府在反恐怖主義上的態度,表明布希取得的所謂"成就"不過是符合了他的自身利益。同時,他還揭露了布希家族拉登家族之間不同尋常的政治和金融關係。影片有一半是在伊拉克實地拍攝的,敘述了美國士兵因為錯誤的戰爭理由而混淆了自己在伊拉克所扮演的角色……

大事記

2004年

(圖)《華氏911》 《華氏911》

5月初,發行商迪斯尼明令禁止《華氏911》登上美國院線,怕惹惱布希弟弟。
5月17日,《華氏911》正式在坎城影展亮相,並成為本屆影展大熱。
5月22日,《華氏911》獲得金棕櫚大獎,也是第一次有紀錄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
5月24日,坎城影展評審團成曾嚴肅考慮過是否要頒給美國總統布希“坎城影帝”的稱號。
6月2日,在奪得坎城大獎後,《華氏911》得以擺脫原本“禁映”的命運。
6月14日,《華氏911》紐約試映破單日票房紀錄
6月15日,《華氏911》被美國電影協會定為R級,即意味著17歲以下青少年不被允許單獨觀看。摩爾提出抗議。
6月22日,美國電影協會仍維持原先決定,《華氏911》未能從R級降為PG-13級。同日,流行音樂天后麥當娜公開呼籲歌迷買票觀看《華氏911》。
6月25日,《華氏911》在全美公映。
6月29日,《華氏911》攝氏100度 爭議影片北美大熱奪冠。
6月30日,《華氏911》有望成首部進口紀錄片 拷貝已送審。

主創介紹

(圖)《華氏911》 《華氏911》導演麥可·摩爾

麥可·摩爾,出生於美國北部密西根州弗林特小鎮的一個愛爾蘭家庭。弗林特雖然不大,但在美國卻非常有名。因為那裡是對美國現代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世界聞名的超大型企業通用汽車公司的重要生產基地。小鎮上大部分的居民都靠著給通用打工過活,他的父親和祖父也都是通用汽車廠的工人。在從事紀錄片製作工作之前,摩爾已經是有名的筆桿子。他先後在美國中西部受好評的一份非主流刊物《密西根之聲》以及知名的左翼雜誌《瓊斯母親》等擔任編輯,期間已經開始撰寫文章反映底層工人階級生活的艱辛。後來,因為他自作主張用一名普通的通用汽車廠男工人的肖像做為舊金山某著名雜誌的封面,被老闆打發回了老家弗林特。

影視作品及獲獎記錄:

1989年,紀錄片《羅傑和我》 (《Roge r&Me》)
2002年,《哥倫拜恩的保齡球》(Bowling for Columbine)被國際紀錄片協會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紀錄片。《羅傑和我》(Roger & Me)位居第三。
2004年,《華氏911》(Fahrenheit 9/11)獲第5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劇作《電視之國》和《可怕的真相》曾獲艾美獎提名(1994年《電視之國》獲艾美獎)。

 書籍作品:

《白人笨蛋》(Stupid White Men), 2002
《花花公子,我的國家在哪裡》( Dude Where's My Country?),2003
《愚笨的白人音像書》(Stupid White Men Audio Book )
《電視之國的奇遇》(Adventures in a TV Nation)

影片看點

布希的首次出影
(圖)《華氏911》 《華氏911》

麥可·摩爾是個連看起來都很美國的大塊頭,他紀錄的也是很美國的事件。從反思槍枝管制與校園暴力的《科倫拜恩的保齡》,到這個繼1956年雅克·庫斯托《寂靜的世界》後第二部以紀錄片奪得金棕櫚的《華氏911》,他需要的除了勇氣還有很多。

布希,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眾多國會議員,出現在紀錄片裡的大牌不少,他們的“表演”也絕對真實傑出。以至於坎城評審團曾嚴肅考慮過,是否要頒給美國總統布希“坎城影帝”的稱號。可激進的題材不知是不是戳到了布希政府的痛處,本片在美國卻差點上映無望--這開始幾乎讓摩爾發狂--他在坎城頒獎禮上曾激動的表示:“全世界都能看到這部電影了!除了一個國家!”

而現在的摩爾更直截了當地表示,他不在意影片口碑如何,他只是希望這部影片可以改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如果有人在看完影片後,放棄投布希的票,電影就算成功了。”

製作花絮

這部紀錄片共投資600萬美元,但是題材的過於敏感讓迪斯尼公司禁止米拉麥克斯影業在夏季院線上映此片,好在麥可-摩爾是一個能在大庭廣眾直斥總統的人,去年的《科拜恩的保齡》讓他名聲大造,收入頗豐,想來炒作會更合他的想法。而且法國一向站在美國的對立面,尤其是對伊拉克的問題上,麥可-摩爾這樣的作品正好合了法國人的胃口,當然還有他的勇氣。

獲獎履歷

金酸梅獎  2005
 最差銀幕搭檔 Condoleezza Rice
最差男主角 喬治·W· 布希
最差銀幕搭檔 喬治·W· 布希
最差女配角 布蘭妮·斯皮爾斯
最差男配角 Donald Rumsfeld
最差女配角 (提名) Condoleezza Rice
金衛星獎(Golden Satellite Award)  2005
 Best Documentary DVD (提名)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FCA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Freedom of Expression Award)  2004
 美國人民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  2005
 Favorite Motion Picture 
愛爾蘭電視電影獎(Audience Award)  2004
 Best International Film (提名)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2004
 Screen International Award (提名) 麥可·摩爾
坎城電影節  2004
 金棕櫚 麥可·摩爾
Competition 麥可·摩爾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Critics Choice Award)  2005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線上影評人協會獎(OFCS Award)  2005
 最佳紀錄片 
凱撒獎  2005
 最佳外語片 (提名) 麥可·摩爾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FFCC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WAFCA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Vancouver Film Critics Circle(VFCC Award)  2005
 最佳紀錄片 
Southeaster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SEFCA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Sarajevo Film Festival  2004
 Audience Award 麥可·摩爾
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SFFCC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Robert Festival(Robert)  2005
 Best American Film (Årets amerikanske film) (提名) 麥可·摩爾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PFCS Award)  2004
 最佳紀錄片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NYFCC Award)  2004
 Best Non-Fiction Film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Sierra Award)  2005
 最佳紀錄片 
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KCFCC Award)  2005
 最佳紀錄片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ssociation(IDA Award)  2004
 Feature Documentaries Jim Czarnecki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ssociation  2004
 Feature Documentaries Kathleen Glynn
Feature Documentaries 麥可·摩爾
Image Awards(Image Award)  2005
 Outstanding Motion Picture (提名) 
Golden Trailer Awards(Golden Trailer)  2005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2005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Documentary (提名) 麥可·摩爾
Dallas-Fort Wort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DFWFCA Award)  2005
 最佳紀錄片 
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  2004
 Best Foreign Film (提名) 
American Cinema Editors, USA(Eddie)  2005
 Best Edited Documentary Film (提名) Chris Seward
Best Edited Documentary Film (提名) Todd Woody Richman
Best Edited Documentary Film (提名) Kurt Engfehr
ASCAP Film and Television Music Awards(ASCAP Award)  2005
 Top Box Office Films Jeff Gibbs

媒體報導

(圖)《華氏911》 《華氏911》

它是美國政治電影的里程碑。《華氏911》與梅爾-吉普森的《耶穌受難記》一樣,改寫了美國人看電影的規則。”——《洛杉磯時報》

這部電影製造了一個奇蹟,先是它的原發行商迪斯尼公司以“政治性太強”為由拒絕發行這部剛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影片。接著,白宮及布希的支持者因擔心該片的放映將直接影響11月總統大選時布希的選票,試圖阻止它在全美上映。

6月25日《華氏911》在全美首映。僅一個周末的放映,就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紀錄片。美國各個城市出現了人們在電影院外排隊買票的罕見景觀。

影片放映兩天后,美國在伊拉克前線士兵的家屬組織和9-11死難者家屬組織發表公開聲明,呼籲布希總統看這部影片。

部紀錄片電影到底因何內容引起如此大的社會反響?

(圖)《華氏911》 美國前總統布希

《華氏911》是一部由真實素材製作而成,以美國總統布希為靶子的紀錄片。開片是4年前布希與戈爾競選總統期間戈爾在幾個州獲勝的鏡頭。那時媒體紛紛預測戈爾將獲勝。CBS甚至斷言“戈爾,又一個美國總統的誕生”。然後是戲劇性的佛羅里達選票結果使戈爾以微弱票數失去總統座席,布希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製作人兼導演邁克-摩爾自己配的旁白說,“布希偷去了這屆總統職務”。接著,鏡頭出現了人們從未看到過的畫面:布希的車隊在首都華盛頓遇到的不是歡迎和慶祝的人群,而是陣容龐大的抗議示威者。雞蛋投向總統的坐車——布希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後門溜進白宮上任的總統。

影片隨即轉入黑場。沒有圖像,只有聲音。那些熟悉的在過去幾年裡被媒體頻繁播放的聲音:9-11爆炸的聲音。伴隨著聲音,每個觀眾都在腦子裡“看到”了第一架飛機撞入世貿中心,伴隨而來的混亂和不知所措的曼哈頓;接著是第二架飛機撞進大樓……當鏡頭再次出現時,聲音沒有了。你看見了震驚和悲痛中的街頭的人們,他們難以置信的眼神,張大的哭泣的嘴,悲痛地垂下的頭。所有一切都沒有聲音,只剩悲痛。

待聲音和畫面再次融入一體時,出現的是度假中的布希。旁白告訴你,上任8個月裡,布希40%的時間是在度假;而9月11日這一天,總統在佛羅里達的一所國小給國小生們念書並拍照。這是一組第一次向公眾披露的鏡頭,它讓所有美國人永遠難忘——他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總統在9月11日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的那一刻的真實反應。“就在布希剛要上前給孩子們開始念書時,助手走過來對他耳語了一句。後來公開的資料表明,這個助手告訴布希:美國受到了攻擊。”鏡頭中的布希一臉的茫然不知所措。邁克-摩爾的旁白變得刻薄,“沒有助手告訴他該怎么做,沒有保衛人員前後簇擁,布希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決定繼續給孩子們念‘我的寵物山羊’。”鏡頭就這樣停在布希惶惑的不知所措的眼神上。

《華氏911》 《華氏911》

據邁克·摩爾的透露,這盤錄像資料是這所國小的一個教師提供給他的,這個教師當時用家庭攝像機錄下了布希的訪問過程。

這些只是這部長達2個小時紀錄片讓人難忘的若干片段之一。整部影片的主題和大量資料鏡頭重在揭露布希家族及與布希家族利益相關的一些美國政界人士,與本-拉登家族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室間的千絲萬縷的商業關係。

邁克·摩爾的聲音又一次在影片中出現,“我想像不出來比一個總統用謊言把一個國家拉進一場戰爭更糟糕的事。而這場戰爭,是普通的美國人民,普通的年輕人在付出犧牲。”

接下來,邁克·摩爾把觀眾帶到他的家鄉——密西根州的小鎮弗林特,一個被失業重重打擊的成百上千的美國普通小鎮之一。在那裡,麗拉-利普斯考姆(Lila Lipscomb),一個普通的美國婦女,一個士兵的母親。她幾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把美國國旗插在旗桿上,她自豪自己是一個美國人,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當兵,希望他有一個好的前程。在伊拉克,她兒子的直升機被擊落。對著攝像機,麗拉念了兒子給她的最後一封信。信中說,“媽媽,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到這來。不知道還要讓我們在這場毫無意義戰爭中打多久。希望下次選舉時,布希這個笨蛋不會再次被選上。”這封信讓電影院裡的觀眾流下了眼淚

相關評價

《華氏911》 《華氏911》
1)“為什麼我們要去聽關於屍體袋、死亡、多少人、哪一天發生、推測的死亡數?喔,我的意思是,所有這些都是不相干的。我為什麼要浪費自己美麗的思想在這樣的事情上面?為什麼要看著他痛苦?” —— 芭芭拉-布希在2003年3月18日“早安美國”節目中的講話《紐約時報》評論

2)打動我們的並不是摩爾偏激的政治觀點,也不是他讓人既愛且恨的詼諧和幽默,真正打動我們的是他強大而真誠的說服力。儘管這么多事情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但摩爾把它們以自己的方式放到一起後,我們卻從中看到了新的東西。影片指出了布希家族和阿拉伯富豪之間的由來已久的社會經濟聯繫,其中甚至包括本-拉登家族。 ——《華盛頓郵報》

3)“這部電影旨在贏得美國主流觀眾的心,我才不在乎那些自由派人士會如何評判我的電影,他們可能會認為我的拍攝手法過於粗糙,但那又怎么樣呢?在紀錄片當中,內容本來就應該重於風格。” ——《莫斯科時報》

視頻播放

【抱歉,不支持flash】


相關信息

熱愛政治活動的紀錄片大導演麥可·摩爾將要再次重拳出擊,推出《華氏911》的續集,這部電影被摩爾形容成是“燙手和刺激人的”,將在明年春天上映。

本片的片名仍未確定,作為《華氏911》的續集,它將“紀錄”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時期直到今天的“事實”。這部電影將由“Overture”電影公司和派拉蒙“Vantage”這兩個獨立製片公司投資製作和發行,是地地道道的獨立製作影片。摩爾一直就表示他的電影有人看就可以,賺不賺錢無所謂,所以不介意和小公司合作。

“Overture”電影公司的營運長丹尼·羅賽特說,摩爾同意立即開始製作這部電影,並且有意選在明年春天上映,此時美國新總統選舉已經完成,不會對選舉產生影響。

狂批布希和他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紀錄片《華氏911》在北美拿到了1.19億美元的票房,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政治類紀錄片。羅賽特說摩爾的新片將會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待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國作為一個工業化國家和世界強權國家在世界上的作用。他說,“摩爾想要審視8年來美國在世界上地位的變化”,他不想讓人們認為這是一部“帶有政治目的的電影”,所以摩爾非常強烈地反對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出台之前推出本片。 

作為鮮明對比的是,《華氏911》在2004年總統大選開始前一個月推出,摩爾明確表示他希望能用這部電影幫助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凱利打敗布希。雖然最終布希還是獲勝,但是摩爾表示他和別人的政治活動幫助民主黨避免了更慘重的失敗。

羅伯特·德尼羅影視作品

羅伯特·德尼羅是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被公認為美國演員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1980年,憑藉著《憤怒的公牛》奪得了奧斯卡影帝,彪炳影史。2010年11月,獲得第68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天倫之旅》
《拜見岳父大人2》
《獵鹿人》
《特務風雲》
《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盜火線》
《老大靠邊閃2》
《作大英雄》
《恐怖角》
《鐵面無私》
《美國往事》
《公眾之敵》
《大買賣》
《拜見岳父大人》
《老大靠邊閃》
《冷血悍將》
《華氏911》
《賭城風雲》
《捉迷藏》
《星塵》
《天賜》
《憤怒的公牛》  
《拜見岳父大人3》
《教父2》
《窮街陋巷》
《一切從心開始》
《永無止境》
《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瘋狗和格洛麗》
《火線特攻》
《喚醒》
《午夜狂奔》
《即時發生》
《戰火浮生》
《信是有緣》
《怒海潛將》
《舞台麗人》
《彎刀》
《一九零零》
《36總局》
《狂迷》
《我們不是天使》
《警察帝國》
《飛鼠洛基冒險記》
《天使心》
《單親插班生》
《101夜》
《千鈞一刻》
《完美無瑕》
《疑雲重重》
《布朗克斯的故事》
《烈愛風雲》
《聖路伊斯大橋》
《男孩的生活》
《黑暗之心》
《第一人》
《史丹利與愛莉絲》
《黑豹》
《四海本色》
《雷霆之心》
《紐約夜月情》
《嫌疑犯》
《黑幫終結令》
《危獄驚情》
《殺手精英》
《水手刀》 
《吉米·法倫深夜秀》
《弗蘭克·麥肖恩》
《親愛的美利堅:越南來信》
《紅燈》
《異常快樂愛妻事件》
《情人主角》
《聽說你刷房子了》
《真正的懺悔》
《教父傳奇》
《貝斯蒂和帝王》
《野花的芳香》
《熵》
《阿涅斯的海灘》
《戰鼓輕悄》
《夢街》
《我心愛的珍妮弗》
《我的子彈會拐彎》
《天生大贏家》
《血腥媽媽》
《嗨,媽媽!》
《婚禮宴會》
《山姆之歌》
《帥氣逃兵》 

盤點全球災難題材電影

災難題材電影是全球電影人普遍感興趣的話題,海嘯、颱風、沉船、病毒,甚至是怪物,酷愛自虐的災難愛好者,就這樣在熒幕上製造一次又一次的視覺衝擊,給予觀眾的,不止是當下,更多是指向永恆,不止是個體的心靈震撼和宣洩的愉悅,而且是人類眾生一體永恆的思考和對生命力的體悟。 
《太陽危機》
《龍出生天》
《死亡航班》
《世界大戰》[電影]
《絕世天劫》
《地球風暴》
《龍捲風暴》
《唐山大地震》[電影]
《緊急迫降》
《山崩地裂》
《完美風暴》
《火燒摩天樓》
《彗星撞地球》
《極度深寒》
《救生艇》
《鳳凰劫》
《空軍一號》
《水嘯霧都》
《超強颱風》
《地火危城》
《驚濤駭浪》
《幽靈船》
《先知》[電影]  
《驚天動地》[電影]
《感染列島》
《華氏911》
《日本沉沒》
《龍捲風》
《深淵》
《毀滅之日》
《海雲台》
《潘多拉航班》
《勢不兩立》
《地心毀滅》
《93號航班》
《插翅難飛》
《最高危機》
《加州大地震》
《機組乘務員》
《空中驚魂》
《國際機場》
《巔峰殺戮》
《火燒舊金山》
《12猴子》
《極度恐慌》[電影]
《雷電》 
《極地營救》
《倖存日》
《海神號遇險記》
《突發事件》
《天崩地裂》
《冰海沉船》
《海猿2》
《捷運大爆炸》
《零下911》
《超級火山》
《地陷危機》
《閃電風暴》
《地球危機》
《隕石噩夢》
《衝出地獄海》
《地心崩裂》
《冰河末世紀》
《紐約地震》
《滑坡》
《絕命大北極》
《九宵驚魂》
《活火熔城》
《風暴大火》
《紐約火山》 
《火爆大油城》
《巔峰任務》
《原子風暴》
《攔截暴風眼》
《緊急降落174》
《空降危機》
《颶風襲擊美國》
《冰原空難》
《布列坦尼號》
《1997火燒摩天樓》
《驚天大火災》
《時間裂縫》
《地心危機》
《巡弋悍將》
《絕命時刻》
《火山危情》
《空中蛇患》
《人命如天》
《風雪同行》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奪金暴潮》
《萬劫餘生》
《月隕天劫》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 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