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是2002年以來國內首推的主鏇律大片。影片以1998年抗洪為背景,以詩化的手法,表現了中華民族在危難之際體現出來的感人至深的奉獻精神與真摯情感。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驚濤駭浪驚濤駭浪

導演|演員

導演Director:

翟俊傑JunjieZhai

演員Actor:

寧靜JingNing

巫剛GangWu

李幼斌LiYoubin

潘粵明YuemingPan

趙有亮YouliangZhao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令人難忘的1998年夏天。

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準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長江洪水暴漲,龍嘴灣民垸突然潰堤。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一萬多民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剛剛回家與妻子韓梅團聚的團長周尚武奉命回隊。常委會總工程師韓盛元院士向周副省長匯報,長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

軍區李司令和許政委趕赴災區,向抗洪部隊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指出抗洪已成為全黨全軍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軍長張子明得知四連代理連長趙建平等6名官兵犧牲的訊息,深感內疚,因其所代理的正是兒子張成文的崗位。他趕到四連駐地,看到張成文正率大學生後援隊來支援抗洪,當即命令兒子:以列兵身份歸隊參戰。江岸村民眾歡迎子弟兵到來,魏老兵見到盲奶奶,她用數玉米粒的方法鼓勵開車的孫子多拉快跑。韓總工程師教訓兒子韓松,擔心他承包的江堤工程有問題。

長江第四次洪峰來臨,沙市水位高過54年分洪時的水位。韓盛元力主不分洪,數萬軍民艱苦奮戰,使洪峰安全通過林水。張成文表現出色,紅軍團黨委決定恢復他四連連長職務。

九江大堤決口,周尚武奉命率紅軍團星夜馳援,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協助大部隊堵住了決口。九江民眾為紅軍團送別,兩位老戰士看到一雙雙血手,感慨道:“九十年代的兵也能打仗,我們放心了。”

面對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來,韓盛元提出用水庫泄洪蓄水的辦法錯過洪峰。同時要求集團軍必須在48小時內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在加高子堤的奮戰中,林為群勞累過度,犧牲在大堤上。林同生夫婦悲痛欲絕深明大義的他們卻將撫恤傘轉給孤兒小虎子。

為防萬一,國家防總要求做好分洪準備,災區民眾顧全大局,舍小家,為大家。

魏老兵在分洪區意外發現管涌,他奮力抱起一麻袋玉米,縱身跳入江中壯烈犧牲。韓盛元怒斥兒子……魏老兵的遺體返回江岸村時,他的戰友們不約而同的摁響汽車喇叭,向魏婆婆致敬。長鳴的喇叭聲使盲婆婆老淚縱橫。

在抗洪鬥爭最關鍵的時刻,江澤民同志親臨大堤視察,慰問抗洪部隊,發表重要講話,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鬥志。林同生在電視裡看到江主席上了長江大堤,深受感動,毅然穿上兒子的軍裝來到抗洪前線“父承子業”,在生死牌上莊重地寫下了一個老兵的名字。

特大洪峰到來之前的深夜,軍長張子明接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電話:“請你告訴我能不能守住大堤?”三分鐘的沉默之後,張子明低沉然而堅定地回答:“能守住。”江主席發布命令:“全體抗洪軍民一律上堤,嚴防死守,確保長江乾堤安全。”在大堤即將決口的情況下,張子明果斷地指揮紅軍團用載重大卡車堵決口,一輛、二輛、三輛……千鈞一髮之時,周尚武飛車沖向決口……大堤終於保住了!受傷的周尚武被直升機救起……

江天一線處——紅日冉冉升起。數萬軍民在江堤上靜靜地睡了。孤兒小虎子迎著第一縷朝霞,在人築的長堤上蹣跚地走著。

“人的長堤”象徵著一種民族精神在延伸……

電影特色

(圖)《驚濤駭浪》《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講述了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面前,全國軍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英勇抗洪的壯舉。執導過《血戰台兒莊》、《長征》等片的著名導演翟俊傑執導該片,演員陣容更是“首次在主鏇律影片中啟用這么多影視明星”。

除了可歌可泣的抗洪故事,翟俊傑介紹,該片運用了大量最新的電腦高科技手段,營造出氣勢宏大的抗洪場景。“片中演員扛的沙袋都貨真價實,絕對不是什麼泡沫塑膠做的道具,我就是要拍出他們腦門上暴出的青筋,真實再現抗洪場景。”

為了這部“帶有災難片元素的史詩影片”,參與拍攝的大多數主創人員都沒有接新戲,而是把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宣傳,“這部作品表現的團隊精神精神,對現代人來說也許是最應該上的一課。”

影片內涵

影片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描寫了在百年不遇的嚴重災害面前,全國軍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下,團結奮戰、英勇抗洪的偉大壯舉。影片真實藝術地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抗洪場景,精心塑造了一批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群像。影片熱情謳歌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謳歌了偉大的抗

洪精神,謳歌了軍民團結,謳歌了軍魂和民族魂。

影片主創

《驚濤駭浪》的導演翟俊傑,是一位有著45年軍齡的老人,曾執導《血戰台兒莊》、《長征》、《大決戰》等多部影片,面對《影視同期聲》記者的採訪,這位62歲的老人動情地說:“軍人,對我而言,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使命。軍旅情節讓我一生在做人、從藝上受益無窮。”

演員巫剛在這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觀眾也許不知道,他也是一個有著20年軍齡的老兵。從1979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入伍了。四年的軍旅生活後,他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一乾就是二十年。在《驚濤駭浪》的拍攝過程中,他始終在以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讓他不管在什麼地方拍攝,都和當地的官兵沒有任何距離。他說,這源於當兵二十多年來自然流成的一種軍人情感。

影片《驚濤駭浪》還讓一個人圓了舊夢,那就是演員李幼斌,他在影片拍攝結束後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這位年近五十的新兵在年輕時就總想參軍,可種種原因讓他沒能實現這個夢想,這次他終於如願以償了。首映式上,李幼斌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青年演員潘粵明、王海波也在這部電影中任主要角色,這兩個年輕的小伙子在拍攝中被參加演出的當地官兵所表現出的軍人風範深深打動,通過這次拍攝,他們坦言自己對軍人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他們骨子中的軍人情節也又重了許多。

影片賞析

在這部《驚濤駭浪》中,抗洪救災如同一場和平時期的戰爭,其“殘酷性”表現在軍民共同保衛大堤時艱苦卓絕的精神。影片中有戰士們爭分奪秒以肩扛手搬的方式將大堤不斷加高,泥里雨里億萬富翁之子、小戰士林為群因過度勞累而殉職的場面;有為了防止決堤,“魏老兵”在水下用身體堵住大堤的滲漏直至犧牲的情節;有為了保衛大堤堵住決口,從連長張成文到團長周尚武駕駛軍車沖向波濤洶湧的大堤決口的驚險鏡頭。這些不僅構成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閃光點,同時在恢弘場面和視覺震撼上,也絲毫不輸於好萊塢大片。

表現宏大英雄主義主題的同時,《驚濤駭浪》並沒忘記細膩情節的描繪。場面恢弘時,洪水爆發的鏡頭慘烈而壯觀,淹沒了農舍沖走了牛羊。而情感細膩時,小戰士彌留時刻看到跳上手臂的青蛙露出的微笑。二者渾然一體,使這部影片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影片段預告絮

該片從6月6日在山西壺口開拍,到9月24日在湖北荊州停機,先後轉戰江西南昌、湖北武漢、荊州等地,歷時111天。拍攝期間,攝製人員戰高溫,斗酷暑,始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澎湃的藝術激情,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嚴肅認真地進行創作。攝製組從9月28日開始,加緊進行影片的剪輯、錄音、洗印和高科技製作,到10月27日完成混合雙片,待總政首長審查。

影片《驚濤駭浪》的拍攝,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當年險象環生的荊江大堤,現已整修加高,雄偉漂亮,固若金湯。為此,攝製組在荊州口村人工搭造了一個供拍攝用的長800餘米、寬20餘米的堤壩,並利用水庫的泄洪閘製造決口和被淹村落,再現當年人與洪魔鬥爭的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

影片《驚濤駭浪》的拍攝,動用於廣州軍區湖北軍區舟橋75310部隊;濟南軍區71897部隊;南京軍區73052部隊,以及陸軍航空兵61887、61267部隊,空軍95118、95021部隊。共動用部隊兵力18萬人次。最大場面動用部隊4000人,民工3000人。汽車百餘輛和多架次飛機等,參拍部隊中有的就是當年參加抗洪被軍委授予稱號的英雄部隊。部隊官兵以當年參加抗洪的精神拍攝抗洪影片,再現抗洪景觀。他們與攝製組一道,吃大苦,耐大勞,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為影片爭光添彩。

該片全片為同期錄音,用數字高科技製作了部分特技畫面,聲畫效果逼真。現片長為104分鐘。

幕後製作

(圖)《驚濤駭浪》《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是1999年國內首推的主鏇律大片,耗資達2600萬以上,1998年抗洪搶險的動人事跡為背景,用藝術化的手法,謳歌了廣大軍民在危難之際體現出來的奉獻精神和真情實感。影片運用了大量特技,將洪水決口、直升機救人等場面細緻、逼真的表現出來,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並使場面更加動人心魄,使作品真正實現了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達到了主鏇律影片的一個新高度。

該片全片為同期錄音,用數字高科技製作了部分特技畫面,聲畫效果逼真。現片長為104分鐘。影片從6月6日在山西壺口開拍,到9月24日在湖北荊州停機,先後轉戰江西南昌、湖北武漢、荊州等地,歷時111天。拍攝期間,攝製人員戰高溫,斗酷暑,始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澎湃的藝術激情,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嚴肅認真地進行創作。攝製組從9月28日開始,加緊進行影片的剪輯、錄音、洗印和高科技製作,到10月27日完成混合雙片,待總政首長審查

該片全片為同期錄音,用數字高科技製作了部分特技畫面,聲畫效果逼真。現片長為104分鐘。

相關評論

(圖)《驚濤駭浪》《驚濤駭浪》

媒體評論

在這部以1998年抗洪為背景的影片中,眾多演員通過各自精彩的演繹,將影片的內容和情感表現得格外感人。展現1998年抗洪事跡 ,影片表現出的戰友情、官兵情、夫妻情、父子情、戀人情可謂感人至深。其中張子明 李幼斌飾 和張成文 潘粵明飾 的官兵和父子交織的感情貫穿了影片始終,而企業家林同生的兒子林為群 高天飾 因勞累而犧牲在大堤上的情節也催人淚下,現場的不少觀眾都留下熱淚。

執導《驚濤駭浪》的是拍攝過《長征》、《血戰台兒莊》、《共和國不會忘記》等一系列優秀戰爭影片的八一廠著名導演翟俊傑。過去人們常常感嘆好萊塢大片中的西方英雄主義和恢弘場面的完美融合,認為這是好萊塢大片成功的原動力。如今,這種原動力在《驚濤駭浪》中也有了很好的體現。雖然《驚濤駭浪》表現出的價值觀與美國好萊塢大片多有區別,但通過先進的電影技術手段,我們的主鏇律影片可以像好萊塢大片一樣製造視覺奇觀,而且更加激動人心、催人奮進。

好萊塢的戰爭片通常表現的是英雄主義,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宏大的場面與戰火硝煙的瀰漫把戰爭的殘酷描寫得淋漓盡致,而美國軍人為了救出一個被圍困的士兵前仆後繼、捨生忘死,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一種美國式的英雄主義。在這部《驚濤駭浪》中,抗洪救災如同一場和平時期的戰爭,其“殘酷性”表現在軍民共同保衛大堤時艱苦卓絕的精神。影片中有戰士們爭分奪秒以肩扛手搬的方式將大堤不斷加高,泥里雨里億萬富翁之子、小戰士林為群因過度勞累而殉職的場面;有為了防止決堤,“魏老兵”在水下用身體堵住大堤的滲漏直至犧牲的情節;有為了保衛大堤堵住決口,從連長張成文到團長周尚武駕駛軍車沖向波濤洶湧的大堤決口的驚險鏡頭。這些不僅構成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閃光點,同時在恢弘場面和視覺震撼上,也絲毫不輸於好萊塢大片。

表現宏大英雄主義主題的同時,《驚濤駭浪》並沒忘記細膩情節的描繪。場面恢弘時,洪水爆發的鏡頭慘烈而壯觀,淹沒了農舍沖走了牛羊。而情感細膩時,小戰士彌留時刻看到跳上手臂的青蛙露出的微笑。二者渾然一體,使這部影片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專家評論

高爾純:最初看劇本時我擔心導演會遇到幾個挑戰:一是1998年抗洪參與人數多,場面大,這個重大題材怎樣把握?二是當時拍攝的紀錄片《揮師三江》,打動過很多人,新拍攝一部故事片怎樣超過紀錄片?三是作為主鏇律電影,如何才能既歌頌第三代領導人指揮若定,又與一般的影片相區別,很好看、很真實?現在看來,影片經過反覆修改,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的總體感覺是:既受到強烈震撼又受到深深感動。

首先,影片沒有直接寫高層領導如何決策,而是視點下移,以普通軍人和百姓在抗洪中的表現來體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抗洪精神;其次,影片由以往主鏇律影片側重展示事件的慣常做法改變為側重表現人物,而把事件的交代集中在幾場戲,如加高堤壩、堵管涌等,下力氣進行藝術加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是細節的成功,如老太太數玉米粒、小孩從勞累睡著的士兵身旁走過等,顯示了編導的匠心和才華;最後,在常規的技術手段外,影片中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增加了抗洪中驚濤駭浪的氣勢,渲染了軍民鏖戰洪水的壯舉。

梁光第:十六大提出了文藝作品怎樣培育民族精神和先進文化與創新的問題,《驚濤駭浪》就是一部能夠真正培養激勵民族精神、體現文化創新的影片。1998年抗洪後出現過一些文藝節目、小品、報告文學、話劇、電視劇等,但成功的不太多。《驚濤駭浪》的成功還在於寫活了抗洪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命運和人物感情,但又與西方“災難片”主要描寫個人行為形成對比,影片不但寫了個人,還塑造了英雄群像,同時凸現了個人的血肉、性格。正像翟俊傑導演絮語裡說的那樣:“情節要有情,細節要細膩。”如巫剛與寧靜飾演的一對夫妻因為抗洪任務屢屢“好事多磨”,表現了真摯的夫妻情。再比如戰士們搬得動百十斤沙袋的雙手卻端不動慶功酒杯,李幼斌飾演的軍長和兒子躺在軍車上時的父子柔情等,都感人至深。

王迪:我認為,這部影片具有史詩電影的氣勢和內容,是一部與《大轉折》、《大進軍》和《衝出亞馬孫》不同的新電影。《大轉折》、《大進軍》雖然也是成功的影片,但畢竟在刻畫人物方面有所欠缺,藝術上稍嫌不足,而《衝出亞馬孫》則多少帶有模仿外國大片的痕跡,在某種意義上說,《驚濤駭浪》恰是真正的、我們民族的史詩電影。這個劇之所以好,歸根結蒂我覺得是後來劇本改得好,畢竟翟俊傑是學編劇出身的。我認為,一個導演沒有好的編劇功底,是難以取得很高成就的。

鄭國恩: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是沒有採取單線講故事的方式,單線的講述可能片面深刻,但震撼力不足,現在這樣以塑造群像為主,在斷續講故事的同時,觀眾完全可以經過想像自己貫穿情節,在高層次上完成一種升華和組接,不但重要的情節沒有忽略,而且可以透過細節體會到紀錄片一樣的驚心動魄和藝術片特有的動人神魄,使人不能自已,產生強烈的共鳴,在更高的審美層面上得到滿足,不只是受到簡單的視覺衝擊。不足之處是,影片結尾轉換色調有點突然,是一處敗筆。

此片攝影之一穆德遠近期得過些獎項,取得了一些成績,我曾擔心他能否在藝術上再上層樓。看過影片後,感到他的手法自然質樸,卻比較完美,運動、景別都恰到好處,韻律、場面展示和細節突出上都恰當地體現了導演的構思,運用高速攝影和技巧表現抒情場面時比較準確,水下攝影不多,但很好地體現了堵管涌犧牲的英雄的高尚情操。

美國版

基本信息

片名:驚濤駭浪

主演:喬治?克魯尼馬克?瓦爾伯格凱倫?阿蘭

日期:2000年7月4日

影片簡介

《驚濤駭浪》是根據作家Sebastian Junger熱賣的同名紀實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艘捕魚船在北太平洋上遭遇百年罕見的風暴,船員們在船長Billy Tyne的帶領下,頑強地與風暴搏鬥的故事。

劇情介紹  

每年的獨立日前後(七月四日)歷來是好萊塢瞄準的黃金檔期,所以早在正式開拍之前,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空軍一號》)就將新作《驚濤駭浪》的上映期定在了六月底。華納公司更是為該片的製作投資超過1億美元,對撼同期上映的《愛國者》(梅爾吉布森)。梅爾吉布森本來也是《驚濤駭浪》的主演人選,由於其漫天要價而遭華納公司棄用,所以這次雙方都要在票房上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影片幕後

繼《龍捲風》大獲成功之後,災難片曾在好萊塢大行其道(《烈焰狂峰》、《天地大衝撞》等),不過今年的排片表中,《驚濤駭浪》是作為僅有的兩部災難電影之一上映的。儘管好萊塢對於災難片的熱度下降,但是華納公司還是對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寄予厚望,因為後者近年來的作品,《空軍一號》《極度恐慌》《火線阻擊》等無一例外都是票房佳作。

主創人員

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在《驚濤駭浪》中啟用了一批相當有天份的演員,包括主演喬治?克魯尼(《蝙蝠俠》、《奪金三王》),馬克?阿保(《一舉成名》、《再戰邊緣》),凱倫阿蘭(《聖戰奇兵》),Mary Elizabeth Mastrantonio(《深淵》),其中喬治?克魯尼被西方傳媒譽為現代加里格蘭特,稱其演技自《蝙蝠俠》以來日趨成熟,近作《奪金三王》更是獲得好評無數。

影片視點

作為一部災難電影,特技效果自然是賣點,《驚濤駭浪》當然不例外,特製的巨大水箱,漁船模型,高壓水喉加上CG技術,每一位看過預告片的影迷都不得不承認這是真正的令人身臨其境的效果。

相關報導

紀念建黨90周年影片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鬥,取得了新民族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在迎接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之際,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光明院線有限公司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 周年電影展映活動”。

盤點全球災難題材電影

災難題材電影是全球電影人普遍感興趣的話題,海嘯、颱風、沉船、病毒,甚至是怪物,酷愛自虐的災難愛好者,就這樣在熒幕上製造一次又一次的視覺衝擊,給予觀眾的,不止是當下,更多是指向永恆,不止是個體的心靈震撼和宣洩的愉悅,而且是人類眾生一體永恆的思考和對生命力的體悟。
《太陽危機》
《龍出生天》
《死亡航班》
《世界大戰》[電影]
《絕世天劫》
《地球風暴》
《龍捲風暴》
《唐山大地震》[電影]
《緊急迫降》
《山崩地裂》
《完美風暴》
《火燒摩天樓》
《彗星撞地球》
《極度深寒》
《救生艇》
《鳳凰劫》
《空軍一號》
《水嘯霧都》
《超強颱風》
《地火危城》
《驚濤駭浪》
《幽靈船》
《先知》[電影]
《驚天動地》[電影]
《感染列島》
《華氏911》
《日本沉沒》
《龍捲風》
《深淵》
《毀滅之日》
《海雲台》
《潘多拉航班》
《勢不兩立》
《地心毀滅》
《93號航班》
《插翅難飛》
《最高危機》
《加州大地震》
《機組乘務員》
《空中驚魂》
《國際機場》
《巔峰殺戮》
《火燒舊金山》
《12猴子》
《極度恐慌》[電影]
《雷電》
《極地營救》
《倖存日》
《海神號遇險記》
《突發事件》
《天崩地裂》
《冰海沉船》
《海猿2》
《捷運大爆炸》
《零下911》
《超級火山》
《地陷危機》
《閃電風暴》
《地球危機》
《隕石噩夢》
《衝出地獄海》
《地心崩裂》
《冰河末世紀》
《紐約地震》
《滑坡》
《絕命大北極》
《九宵驚魂》
《活火熔城》
《風暴大火》
《紐約火山》
《火爆大油城》
《巔峰任務》
《原子風暴》
《攔截暴風眼》
《緊急降落174》
《空降危機》
《颶風襲擊美國》
《冰原空難》
《布列坦尼號》
《1997火燒摩天樓》
《驚天大火災》
《時間裂縫》
《地心危機》
《巡弋悍將》
《絕命時刻》
《火山危情》
《空中蛇患》
《人命如天》
《風雪同行》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奪金暴潮》
《萬劫餘生》
《月隕天劫》

歷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