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電影]

《先知》[電影]
《先知》[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先知》是一部美國科幻片,由亞歷克斯·普洛亞斯導演,主演是尼古拉斯·凱奇,於2009年3月20日在美國上演。

基本信息

相關信息

電影<<先知>>封面電影<<先知>>封面

先知 Knowing
片名:Knowing
譯名:災難先知/預難大逃亡
導演:亞歷克斯·普洛亞斯 Alex Proyas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羅絲·巴瑞恩 Rose Byrne
 錢德勒·坎特布瑞 Chandler Canterbury
 蘿拉·羅賓遜 Lara Robinson
 本·門德爾森 Ben Mendelsohn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片長:115分鐘
級別:PG-13級(有吸毒鏡頭和髒話)
官方網站:knowing-themovie.com/
發行:頂峰娛樂
上映日期:2009年3月20日(美國)

劇情簡介

1958年,在慶祝一所國小的建成儀式上,孩子們將自己作的畫放在了文物密封容器里,然後把這個容器埋在地基下,其中一個看起來頗為神秘的小女孩在她的畫上寫下了一行行看起來毫無規律的數字。

50年後的一群學生髮現並打開了這些密封容器,那個神秘小女孩的繪紙到了一個叫卡利布·柯斯勒(錢德勒·坎特布瑞飾)的孩子手裡,這張繪紙並引起了卡利布的父親柯斯勒教授(尼古拉斯·凱奇飾)的注意。柯斯勒教授發現,這張繪紙上的數字精確地記載了過去50年間所發生的重大災難的日期;令他更為驚訝的是:上面還記載了將要發生的三起災難事件,其中最後一件更是涉及全球的重大災難,而他與他的兒子也將捲入其中。柯斯勒教授試圖通過當局來化解即將到來的危機,但是其他人認為他是杞人憂天,他只能選擇孤軍奮戰。

在黛安娜·韋蘭(羅絲·巴瑞恩飾)與其女兒阿比·韋蘭(蘿拉·羅賓遜飾)的幫助下,柯斯勒教授不斷的努力,與時間賽跑,直到不得不面對終極災難與犧牲……

幕後製作

精心準備的導演

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是一個對電影肯下功夫的人,他的每一部電影從研讀劇本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都是一個精心準備的系統工程。《極光追殺令》是這樣,《我,機器人》是這樣,《先知》更不會例外。他表示,“我和我的創作團隊對每一次電影的拍攝都會很用心地去準備,我們會盡力去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而這往往會花上很多時間,我堅信在將劇本變成影像之前是需要花力氣去打磨的,所以作為一名電影導演,我的作品不多,但我希望我的每部作品都是我盡力之後向觀眾呈現最好的作品。”

“當我讀到一個有意思的劇本時,我不僅僅只看到它有沒有拍成影片的基本架構,我會考慮得比較長遠:如果要把它搬上銀幕我會遇到哪些問題,我會找誰跟我一起合作,怎么樣才能把它拍得好看。好比我看到《先知》的小說原形時,其實那是10年前的事,但那時我並沒有打算將它搬上銀幕,因為我覺得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把握它。5年後,當我再一次去重溫這部有意思的小說,由於自己在成熟、外部條件也在改變,而當我再次閱讀這部小說時依然使我震撼,於是我開始思考,慢慢地思路越來越清晰,我知道拍攝它的時間到了。隨後,我開始搭建自己的創作團隊,同時也對劇本做了改動。”

普羅亞斯還說,“一個故事、一部小說到底值不值得我付出艱辛把它變成影像,通常而言,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們能影響觀眾嗎?我們能感動觀眾嗎?我們能取悅觀眾並能為他們帶去全新的體驗嗎?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就會去做,這就是我的原則。而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通常既站在觀眾的角度又要站在影評家的角度,還要站在導演的角度去思考。”

惺惺相惜的導演與主演

說到尼古拉斯·凱奇這個縱橫影壇多年的巨星,無人不佩服他的演技,就連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也自稱是他的超級冬粉。“我很喜歡甚至迷戀凱奇,一直都想尋找機會與他合作。我知道他十分喜歡喜劇小說,對電影也十分地熱愛,並對科幻類電影有他獨到的見解,而這與我極其相似,於是我們有了合作的基礎。”

“凱奇拍過無數部電影,飾演過無數種類型的角色,他在眾多角色中自由遊走穿梭但又超越了這些所有的角色。他有太多太多的稜角,這些都使他成為了真正的演員而不僅僅只是電影明星。”

普羅亞斯繼續說道,“在拍攝過程中我倆就像兩個講故事的人,用自己的理解和技巧去講給對方聽。我們只要一工作,就完全沉浸在這部電影中,沉浸在故事情節中,而我們所努力的無非都是想要塑造一個可信的角色,向觀眾講一個精彩的故事。能和凱奇合作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完人,他有他的弱點,也有他的缺陷,但正因為這樣,使他顯得更真實、更富有激情。他帶著極大的勇氣去探索和理解角色,使整部電影更加有豐滿。”

尼古拉斯·凱奇對導演也大加讚賞:“普羅亞斯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導演,總是很認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和方法,拍攝過程中也時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例如我們在拍我要去阻止飛機失事那場戲時,他為了追求那種真實感和現場感,就要求攝像師使用單手拍攝的方法,場面晃動甚至有些凌亂,但那真的很棒,他的確很有創意。”

精彩對白

Diana Whelan: What happens when the numbers run out?

John Koestler: Stay with me. I know how this sounds, but I've mapped these numbers to the dates of every major global disaster from the last 50 years in perfect sequence. Earthquakes, fires, tsunamis... The next number on the chain predicts that tomorrow, somewhere on the planet, 81 people are going to die, in some kind of tragedy.

Phil Bergman: Whoa. Just step back. Have another look at it! Systems that find meaning in numbers are a dime in dozen. Why? Because people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

黛安娜·威蘭:當這些數字出現時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約翰·凱斯特勒: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數字吧,我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我跟著這些數字追尋溯跡,發現每個數字都與這50年間世界發生的災難時間精確吻合。地震、火災、海嘯……而這些數字鏈中的下一個數字就與明天的時間相應和。在地球上,有81個人將在這場巨大的災難中喪生。

菲爾·伯格曼:喔,停止這種瘋狂的解釋吧,除了你之外誰還會有這種想法?我們所有人眼裡這些數字都極其普通,除了你,為什麼?因為人們總是看見他們想看見的。

幕後花絮

《先知》是好萊塢巨星尼古拉斯·凱奇的一部科幻新作,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兩年前主演的類似題材的影片《預見未來》遭遇了慘敗。不過,本片的埃及裔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給了他強大的信心,普羅亞斯曾執導過科幻動作佳作《我,機器人》,該片票房也頗為不俗。而這次捲土重來,凱奇沒有讓觀眾失望,影片首周票房2480萬,而且力壓朱莉婭·羅伯茨和克里夫·歐文主演的浪漫喜劇《口是心非》,在低迷的春季檔,這個成績可以令人滿意,也可以讓影評人的不滿之聲顯得不那么刺耳。

《先知》本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項目,小說家萊恩·皮爾森撰寫了影片劇本,導演由羅德·拉里和理察·凱利(作品有《南方故事》)共同擔任,但由於種種原因,拍攝計畫竟然擱淺。直到Escape Artists製作公司重新啟動了這個項目,而實力更強的頂峰娛樂(因去年秋冬檔發行了賣座片《暮光之城》而備受業界矚目)負責資金投入以及整體發行工作。新公司接手後,找來斯戴爾斯·懷特與朱麗葉·斯諾頓重新編寫了劇本,而導演一職落到了亞歷克斯·普羅亞斯手中。普羅亞斯希望,這部影片可以在現實主義與奇幻融合上,達到《驅魔人》的高度。

故事的發生地是波士頓,但劇組大部分是在澳大利亞取景拍攝,包括季隆環路,墨爾本博物館,馬其頓山,以及柯林斯大街;除此之外,還在英國坎伯威爾高中(建立於1958年,後轉變為約翰·亞當國小),美國麻薩諸塞州韋斯特福德市的哈斯塔克天文台,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等地拍攝影片中涉及的天象觀察鏡頭。

本片的拍攝,普羅亞斯使用了Red One數碼攝影機進行拍攝,這具有標誌性的意義,他希望將影片拍出現實凜冽的風格,譬如使用2分鐘的長鏡頭拍攝尼古拉斯凱奇試圖去拯救剛剛墜機的乘客。拍攝過程非常艱苦,導演希望可以藉此增強鏡頭的表現力,使觀眾感同身受。

導演為了使情節更加逼真,在片裡採用了大量紀錄片的手法。

本片的原創小說多年前由哥倫比亞公司買下,但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未投入拍攝。

影片評論

科幻片題材已經屢見不鮮,但《先知》在原有基礎中加入了新鮮元素,影片所呈現出的新形式有可能使觀眾感到驚艷。

本片在表現了科幻片的基本要素—恢弘的動作場面上相當優秀,相信不會辜負人們的期望,但《先知》的中心思想似乎更傾向於表現人在混亂與災難中的強大,而故事本身也是一波三折。《先知》的中心思想比較特殊,並不像之前的好萊塢傳統科幻災難片意欲表現的個人英雄主義,例如“拯救世界”等諸如此類的思想;導演似乎想要證明他不會泛泛地去複製一部“好萊塢式”的電影,而是會做出一部具有獨特性與創造性的作品,甚至說尼古拉斯·凱奇可憑此片重新立足於頂尖影星之列也不足為過。而影片結尾也使人印象深刻,必定會引起爭論。

整體而言,《先知》是相當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不足的地方,是影片中間部分有些拖沓,當然,瑕不掩瑜,《先知》還是會帶給影迷足夠的驚喜。

盤點全球災難題材電影

災難題材電影是全球電影人普遍感興趣的話題,海嘯、颱風、沉船、病毒,甚至是怪物,酷愛自虐的災難愛好者,就這樣在熒幕上製造一次又一次的視覺衝擊,給予觀眾的,不止是當下,更多是指向永恆,不止是個體的心靈震撼和宣洩的愉悅,而且是人類眾生一體永恆的思考和對生命力的體悟。
《太陽危機》
《龍出生天》
《死亡航班》
《世界大戰》[電影]
《絕世天劫》
《地球風暴》
《龍捲風暴》
《唐山大地震》[電影]
《緊急迫降》
《山崩地裂》
《完美風暴》
《火燒摩天樓》
《彗星撞地球》
《極度深寒》
《救生艇》
《鳳凰劫》
《空軍一號》
《水嘯霧都》
《超強颱風》
《地火危城》
《驚濤駭浪》
《幽靈船》
《先知》[電影]
《驚天動地》[電影]
《感染列島》
《華氏911》
《日本沉沒》
《龍捲風》
《深淵》
《毀滅之日》
《海雲台》
《潘多拉航班》
《勢不兩立》
《地心毀滅》
《93號航班》
《插翅難飛》
《最高危機》
《加州大地震》
《機組乘務員》
《空中驚魂》
《國際機場》
《巔峰殺戮》
《火燒舊金山》
《12猴子》
《極度恐慌》[電影]
《雷電》
《極地營救》
《倖存日》
《海神號遇險記》
《突發事件》
《天崩地裂》
《冰海沉船》
《海猿2》
《捷運大爆炸》
《零下911》
《超級火山》
《地陷危機》
《閃電風暴》
《地球危機》
《隕石噩夢》
《衝出地獄海》
《地心崩裂》
《冰河末世紀》
《紐約地震》
《滑坡》
《絕命大北極》
《九宵驚魂》
《活火熔城》
《風暴大火》
《紐約火山》
《火爆大油城》
《巔峰任務》
《原子風暴》
《攔截暴風眼》
《緊急降落174》
《空降危機》
《颶風襲擊美國》
《冰原空難》
《布列坦尼號》
《1997火燒摩天樓》
《驚天大火災》
《時間裂縫》
《地心危機》
《巡弋悍將》
《絕命時刻》
《火山危情》
《空中蛇患》
《人命如天》
《風雪同行》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奪金暴潮》
《萬劫餘生》
《月隕天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