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著重講述了在轉移途中失散的三個犯人與一個警察的生死抉擇。退休的獄警老馬在特大洪水襲來之際臨危受命,負責押解三名不服調命的人犯轉移。而三名人犯一個是被判死刑的殺人犯,一個是在外面隱匿了巨額資產的貪污犯,還有一個是即將刑滿釋放的慣偷。途中,他們遭遇了特大洪水襲擊,與大隊失散後,陷入了死亡的絕境之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五顆子彈》 宣傳海報

更多中文片名:

仁槍.....原名

大水.....原名

五顆子彈

更多外文片名:

WuKeZiDan

導演:

蕭鋒FengXiao

編劇:

魏時煜ShiyuWei

李魯柯LukeLi

蕭融RongXiao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92分鐘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國語

色彩:

彩色

製作成本:

近4000萬元人民幣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攝影

導演Director:

蕭鋒FengXiao

編劇Writer:

魏時煜ShiyuWei

李魯柯LukeLi

蕭融RongXiao

演員Actor:

劉佩琦LiuPeiqi....退休獄警老馬

姜武JiangWu....犯人

吳大維DavidWu....犯人

李濱BinLi....小偷

曹穎YingCao

製作人Producedby:

叢珊ShanCong....監製

蕭鋒FengXiao...

製片攝影Cinematography:

梁明MingLiang

故事梗概

《五顆子彈》《五顆子彈》

影片著重講述了在轉移途中失散的三個犯人與一個警察的生死抉擇。退休的獄警老馬在特大洪水襲來之際臨危受命,負責押解三名不服調命的人犯轉移。而三名人犯一個是被判死刑的殺人犯,一個是在外面隱匿了巨額資產的貪污犯,還有一個是即將刑滿釋放的慣偷。途中,他們遭遇了特大洪水襲擊,與大隊失散後,陷入了死亡的絕境之中。

四個人不同的命運不同的人格共同面對生與死,人性中的善與惡產生了強烈的碰撞。他們時而彼此依存、互相關愛,齊心合力地和死亡搏鬥;時而私慾膨脹,相互傾扎,冷酷殘忍地和老獄警抗爭試圖逃跑。執意要給自己的警察生涯畫上一個圓滿句號的獄警老馬崇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仁槍境界。警察和人犯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洪水的災難中表現的尤為激烈。一路上,圍繞老獄警槍中的五顆子彈的擊發懸念,時刻想逃跑的犯人和老獄警在絕境中用心智和意志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

幕後花絮

七次開機:“災難”電影災難重重

《仁槍》最早在浙江麗水悄然開機,先後拍下了“海棠”等颱風肆虐、洪水滔天的“災難”鏡頭。2006年十月,《仁槍》又進行了第二次拍攝。結果拍攝剛過半,又因天氣寒冷演員沒法下水而再度中止拍攝。於是,《仁槍》不得不冒著演員檔期衝突、成本加大、有可能前功盡棄等諸多風險,暫時停機,等待來年的洪水到來。2006年5月,《仁槍》重新開拍,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拍攝,完成了主要演員的戲份而停...

幕後故事

姜武在影片裡演犯人,受盡牢獄之苦。五年沒有演電影的姜武,終於等來了他想演的角色,這個角色讓他可受了不少罪。很早以前,姜武就想演一個特別的反面人物,這次逮到機會,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為演好這么個人物,姜武努力從自己接觸過的犯人那裡找感覺。

別看姜武身材魁梧,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因為有腰傷怕泡;因為近視怕跑;還有恐高。可是拍攝《仁槍》的時候,“哪裡危險我們去哪裡;哪裡滑我們去哪裡;哪裡不是人呆的地方我們去哪裡。”

姜武說,他的視力雙眼加起來才0.2,摘下眼睛眼前就一片迷茫。而演《仁槍》,基本上是從頭跑到尾。所以導演一喊開始他就緊張出汗,因為大家都銬在一起,還要基本同步。“姜武恐高卻要吊雲梯;近視卻要走路;腰有傷卻要經常泡在水裡,這次運氣真是好呀!”,在影片中扮演貪污犯的吳大維對此一臉壞笑地說。

接受記者採訪時姜武說,這是他第一次演死刑犯,也將是最後一次。“能夠讓我自己堅持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劇本好。”而對於自己的表演,他表示作為一個死刑犯,一個等死的死刑犯,眼神是他表演過程中最重要的武器,“等死的滋味不好受。”

這部影片的演員中,吳大維最不怕冷。用導演蕭鋒的話說,吳大維是劇組唯一吃牛肉喝牛奶長大的,體格最好。不過相比其他演員,吳大維怕的是《五顆子彈》“壓制”他的個性:“我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平時就愛說笑。但是在這部影片裡,我扮演經濟犯,導演嚴格壓制我的個性,不能有絲毫的說笑和幽默。這使我非常難受,想突也突不出角色。”

吳大維說,這是他第一次扮演囚犯,也是第一次詮釋個性壓抑、心機頗重的角色。此外,他還是首次嘗試水下戴著手銬拍攝,感覺很不方便。不過雖然戲路不對,他還是欣然克服種種困難,留在《仁槍》劇組受折磨:“我很喜歡這個電影的劇本,人物形象比較飽滿,人物之間關係也很複雜、微妙,會給觀眾多多的懸念。”他表示,《五顆子彈》是自己畢生難忘的電影,他對已經拍完的樣片很滿意。

在《仁槍》中,李濱扮演機靈油滑的“小偷”,其中有一場戲,是小偷在囚車落入水中之後,要偷獄警的鑰匙打開手銬逃跑。拍攝中,李濱把導演蕭鋒差點氣瘋,而自己也差點命喪黃泉。

原來,答應出演之前,導演問李濱是否熟悉水性,他口氣很大,表示沒有做不到的事,何況游泳這碟小菜。可是等到拍攝水下逃跑這場大戲,導演才發現李濱根本就是個“旱鴨子”。好在天生悟性很高的他推下水兩撲騰就學會了游泳。

不過就他那點水性,要在潛到水下拍攝,還得NG好多次,實在是勉為其難。果不其然,戴著手銬的李濱在水下的車中呆了一會,氧氣就已經用完,此時他的手銬又意外被卡住,他出不了水直撲騰,又喊不出救命。而在一旁進行水下攝影的攝影師,以為是劇情需要,演員表演真實,不僅不拔刀相助,還露出愜意的壞笑。後來李濱回想起此事就氣不打一處來:“當時我真想罵那個水下攝影師。這邊都出人命了,他還袖手旁觀、看我笑話!”

命大福大造化大。過了這一劫,李濱就在片場看起別人笑話。劉佩琦年紀大,腰身不好;姜武不熟水性,腰也不怎么靈。就是李濱年輕,可塑性和抗摔打能力強。就在劇組拍拍停停的期間,他忙裡偷閒,經常偷跑到拍攝地浙江雲和縣城,把縣城逛了個夠,以至劇組其他人開玩笑地說:“李濱可以留在雲和縣當導遊啦!”

在拍攝一場衝出大火的戲時,為追求拍攝效果的導演蕭鋒要求火燒得很大,曹穎要從這熊熊烈火中突出重圍。在一旁的劉佩琦語重心長地告誡導演:“這火是不是大了點兒?”姜武則說:“恐怕咱老爺們都難衝過,不要為難人家嬌小姐了吧!”

誰知曹穎聽完導演說戲,連磕巴都沒有打:直接拍!導演當然高興了,不過也暗暗捏了一把汗。因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兼任製片人的他,肯定要吃不了兜著走。影響拍攝進度、賠償大筆損失,再說曹穎的親朋好友和廣大“冬粉”也不答應呀!

另劇組所有人吃驚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曹穎就楞是衝過去了,拍攝也很順利,導演不忍心也沒有必要再NG。拍完這個鏡頭後,導演稱讚曹穎是“膽子最大的女演員”。曹穎則說:“唉!其實真的老咯!以後還是別這么拼了……”

不過她又補充說,“說說而已,還是要努力拚幾年吧!”

這可不是光說不練空耍嘴的。在影片最後拍攝階段,曹穎已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亦或是“身在曹營心在汗”,她急著拍完自己的戲份,還要匆忙趕往長沙主持挑選瓊瑤戲女主角的電視節目。最後那天,幾位大腕要在冰冷的水庫中拍水中脫險的戲。曹穎回憶說:“那天真的很冷,泡在水中一上午,大家都有點受不住了。不過最後一天了,咬咬牙,終於挺過來了!”導演蕭鋒也嘖嘖稱嘆:“想不到曹穎是最能吃苦的,她在水下待的時間最長!”

相比之下,不會游泳,腰身又不好的姜武可是丟了老臉。不過他打趣地說:“誰讓我扮演的是死刑犯,一個將死的人,萬念俱灰,哪裡有什麼勁頭受那份罪!”

拍攝花絮

不讓說話是要吳大維命的最好辦法
吳大維曾在關機時表示,參與這部影片的拍攝對自己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首次出演一個囚犯,也是第一次詮釋個性壓抑、心機頗重的角色,感覺挑戰很大,要表現一個第一次帶上手銬的經濟犯那種失去自由的無助感覺還是不容易的。劇中人物在

被警察押送轉移的過程中,遇到了翻車,他面臨激烈的思想鬥爭,到底要不要逃跑?怎么逃跑?這些內心掙扎的過程都要細緻地表現出來,對我來說真的很費了一番琢磨”。

此外,吳大維還首次嘗試水下戴著手銬拍攝,感覺很不方便。他笑言,“更讓我壓抑的是,我已經習慣了在鏡頭前嘻嘻哈哈,可是這次導演卻反覆要求我適應劇中人物需要壓抑個性。”雖然戲路不對,他還是演得非常投入:“因為我很喜歡這個電影的劇本,人物形象比較飽滿,人物之間關係也很複雜、微妙,會給觀眾更多的懸念。”

但最終喜歡惡搞的吳大維還是露出了本來嘴臉,惡狠狠地說:“這組裡最壞的人是蕭導,為了讓我憋出城府、忍出心計!在片場他規定不許我說笑,別人笑罰我錢!他規定每天我只能說100個字,包括在戲裡!還讓助理數著,超過罰錢!這戲再拍多一個禮拜,我會被生生憋死!”

李濱逞強導演順水推舟片場上演水下“生死一線”
在片中,曾經出演《17歲腳踏車》和《青紅》的李濱扮演了一個機靈油滑的“小偷”,其中有一場戲,是小偷在囚車落入水中之後,要偷獄警的鑰匙打開手銬逃跑。拍攝中,李濱把導演蕭鋒差點氣瘋,而自己也差點命喪黃泉。原來,答應出演之前,導演問李濱是否熟悉水性,狂熱喜歡錶演的他口氣很大,表示沒有做不到的事,何況游泳這碟小菜。可是等到拍攝水下逃跑這場大戲,導演才發現李濱根本就是個“旱鴨子”。好在天生悟性很高的他被導演推下水後兩撲騰就“學會了”游泳。

不過就他那點水性,要潛到水下拍攝,還得NG好多次,實在是勉為其難。果不其然,戴著手銬的李濱在水下的車中呆了一會,氧氣就已經用完,此時他的手銬又意外被卡住,他出不了水直撲騰,又喊不出救命。而在一旁進行水下攝影的海外攝影師,以為是劇情需要,演員表演真實,不僅不拔刀相助,還露出愜意的壞笑。後來李濱回想起此事就氣不打一處來:“當時我真想罵那個水下攝影師。這邊都出人命了,他還袖手旁觀、看我笑話!”

欲破曹公需用火攻逼瘋曹穎要用蕭鋒
在這個“法西斯專制”的劇組裡如果說還有敢於出聲的正義人士,那就莫過於曹穎了,導演跟曹穎說我給你量身訂做的角色、非你莫屬!曹穎很興奮地進了組裡,發現雖然和姜武也有很多對手戲,可基本沒什麼台詞,央視金牌主持人出身的曹穎找到導演質疑:我是吃“開口飯”的,您讓我閉著嘴這戲我怎么演啊?誰知導演不慌不忙地說:我覺得你的眼睛很漂亮啊曹穎!還不等曹穎說話,導演接著說:用眼睛!然後就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快地消失在忙碌的人群中了。

接下來,導演安排她的重頭戲就是:幾乎“淹死”在滔滔洪水裡,僥倖被路過的死刑犯救活,而她和他之間又有非常擰巴的糾葛,但不能用台詞……曹穎終於這樣一天天地被導演逼瘋了。

但確定馬拉松一樣的拍攝終於結束、確實可以告別劇組的早晨,曹穎終於把“變態狂”的稱號通過劇組工作人員轉贈給導演,比當初導演還快地消失在奔向機場的路上。

影片賞析

影片著重講述了在轉移途中失散的三個犯人與一個警察的生死抉擇。馬上就要退休的獄警老馬(由劉佩琦飾演)在特大洪水襲來之際臨危受命,負責押解三名不服調命的人犯轉移。而三名人犯一個是被判死刑的殺人犯胡志軍(姜武飾演),一個是在外面隱匿了巨額資產的貪污犯(吳大維飾演),還有一個是即將刑滿釋放的慣偷郭小柳(李濱飾演)。途中,他們遭遇了特大洪水襲擊,與大隊失散後,陷入了死亡的絕境之中。於是五顆情深意重的子彈相繼出膛。警車被困洪水之中,年輕的慣偷最先鑽出了警車,試圖逃跑,老馬窮最不捨,無奈之際舉起了槍,槍響了,第一顆子彈擊中了慣偷郭小柳的腿部,郭小柳未逃跑成。

心念具灰的殺人犯胡志軍不是因為洪水,早就被執行槍決了,途中殺人犯胡志軍從老馬手中搶到手槍,企圖自殺,老馬奮力搶奪,於是第二顆子彈從殺人犯胡志軍頭頂飛過。老馬一行被困山中,土石流洶湧而來,情急之下老馬舉起槍打出第三顆子彈,子彈打斷山澗邊吊橋的繩索,老馬一行危急時刻又一次化險為夷。頗有心計的貪污犯以過去曾經在這一帶山區打過獵為由,把老馬一行引入一個寨子的煙花廠,企圖炸死除去他以外的老馬幾個,最終事情敗露,逃跑之際誤踩上獵人捕捉獵物的夾子,恰在此時一條毒蛇正在貪污犯的頭頂向他襲來。老馬毫不猶豫,舉槍擊斃毒蛇,第四顆子彈又救了貪污犯的一命。最後,當老獄警用完最後一顆具有威懾力的子彈(為防止再出現意外,老馬把子彈偷偷含在了口中)陷入昏迷後,三名人犯徹底被老馬偉大的人格所征服,最終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

子彈是用來殺人的,是用來結束生命的。然而,在本片中,子彈卻擔負起了拯救生命喚醒良知的作用。在一聲聲清脆的子彈的響聲中,人性的真善美一次次被喚醒,被昭示:山村國小教師(曹穎飾演),為了尋找失落的學生深陷波濤湍急的漩渦,殺人不眨眼的殺人犯跳入水中,終於把女教師救起;已多半個身子懸于山下的老馬給殺人犯打開手銬(以便讓其脫離洪水猛漲的險境),而殺人犯立即把自己的手和老馬的手銬在了一起,眾人合力把老馬拖上山坡……正是仁愛與人性之天然壯美的一次次體現與延展,從而才使這部影片一次次把廣大觀眾感動。

總起來說,我認為這部影片是成功的,具體來說,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影片的主題符合中國歷來所推崇的傳統道德理念。仁愛、博愛,人性的真善美,是我們很多成功藝術品一直以來所孜孜以求的出發點和歸結點,而《五顆子彈》恰恰較好的把握住了這個主鏇律。其次,恰當的運用對比,也是本片較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大自然界洪水暴發的肆虐與參雜著太多溫情的仁愛的對比,人犯僥倖逃跑的失去理性與老馬自始至終的忠於職守仁愛在胸的對比,犯人前前後後判若兩人的對比……正是這種一次次鮮明的對比,才讓影片的主題得到了恰如其分的突出與釋放。另外,鮮明的敘述框架也是本片的特色之一。“一•三•五”式的框架——一個獄警、三個罪犯、五顆子彈,且每顆子彈將要產生前的字幕提示,給影片平添了幾分流暢,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激發了觀眾們的觀看欲。

當然,影片最終取得成功與劉佩琦、姜武、吳大維、李濱和曹穎等演員到位的演繹密不可分。還是那句話——實力決定演技。

影片評析

《五顆子彈》:哪一顆最精彩?

《五顆子彈》是根據魯迅文學獎一等獎的報告文學《生死一線》改編的電影,故事反映的是在一次特大洪水災難中,某監獄需轉移近萬名犯人,在轉移過程中,馬警官(劉佩琦飾演)和三名在押犯人途中失散,一路上,圍繞老獄警槍中的五顆子彈的擊發懸念,時刻想逃跑的犯人和老獄警在絕境中用心智和意志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根據故事內容來看,該片和原報告文學相比,內容進行大量的改編,特別是將集體大行動濃縮成馬警官和三個犯人的警匪故事,故事重點也轉移到馬警官的五顆子彈的擊發上,每一顆子彈的擊發,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在電影中就是一個獨立的章節,這“五顆子彈”的故事,如果要進行一個評判,哪一顆最精彩呢?很多人有可能會說是最後一顆“壓軸”的子彈,這一顆固然是精彩,但我個人認為最精彩的還是第三顆子彈。

本片中劉佩琦塑造的老馬警官,是一個很特別的警官,因為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這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執行任務,也許他一生作警察,重未開槍殺死過人,所以他也不想在最後一次行動中破了這個先例,所以就有了“仁槍”一說,即“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只想用槍來震攝犯人,並不想用槍和子彈來結束犯人的生命,但三個犯人遇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怎么可能沒有想法,但他們唯一畏懼的也是“馬大爺”手中的那把槍和槍中的子彈,所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計算著“馬大爺”還剩下幾顆子彈。馬警官一共就只有五顆子彈,要想完成這艱難的任務,這五顆子彈可以說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通常他是用來結束膽敢逃跑犯人的生命的,但劇中的“馬大爺”的五顆子彈都被用來營救犯人的生命,所以說這五顆子彈的故事個個都不簡單。

回顧一下這五顆子彈的故事,第一顆子彈是一開始囚車通過即將跨踢的大橋時,慣偷犯人驚嚇準備逃跑,馬警官無耐舉槍射擊,但子彈並沒有打中,觀眾也許多覺得馬警官的槍法不咋樣;第二顆子彈是被姜武飾演的殺人犯,槍奪了老馬的槍要自殺,最後被浪費了一顆子彈;五顆子彈用掉兩顆,還剩下三顆,恰好壓送的犯人也是三人,可以說這三顆子彈,對老馬來說每一顆都是至關重要的了,都必須用到他原本需要用上的地方,如果每消耗一顆子彈並不是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就有可能意味著一個犯人將有機會逃跑。但第三顆子彈的擊發,並不是射向某一個犯人,而是因為遭遇到土石流時,為了開路,馬警官用槍打下了山澗上的吊橋,最後大家順利逃生,這場戲中,馬警官可以說是毫不猶豫地開槍射擊,而且一槍就命中細繩,這說明他的槍法很好,第一顆子彈沒有命中目標,完全是其個人不願意而為之,這說明馬警察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用槍和子彈來對付在壓的犯人,所以我說這第三槍是最精彩,因為它打出了本片故事主題思想“仁槍”。後面第四顆子彈射向毒蛇也就順理成章了。

前四顆子彈都是被手槍擊發的,最後一顆子彈沒有被射擊,而且在片中一度成為迷,當吳大維飾演的貪污犯,搶到馬警官的手槍時,他朝著馬警官開了一槍,但卻沒有子彈射出。原來是“馬大爺”在自己身體不行,意味著無法掌控自己的槍時,將第五顆子彈含在自己的口中了,這說明“馬大爺”自己雖然主張“仁槍”,但他是完全知道槍枝的危害的,以及對警察來槍枝的重要性,所以他並沒有讓槍失去控制,馬大爺對槍的態度,有點像毛主席所說的一句話“在戰略上藐視它,但在戰術上要重視它”。如果“馬大爺”的“仁槍”是“厭槍”、不“重視槍”,那他就有可能成為“農夫和蛇”的翻版了,要知道他所保護的“三條蛇”,個個都是兇狠毒辣的。

本片中唯一的女人,就是曹穎飾演的一位鄉村女教師,這人角色我相信在原報告文學中肯定是沒有的,完全是編導添加的一個角色,也許編導也是用她來作為故事的點綴吧,畢竟只有幾個大老爺們演的戲,缺少了一些趣味性,只是曹穎在片中,還被要求裸露後背,就完全是迎合某些觀眾了,我個人看法是露的完全沒有價值。

導演談劇本

蕭鋒導演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是一次“讓主鏇律電影儒學化”的嘗試過程。

《五顆子彈》最初的劇本根據獲魯迅文學獎的報告文學《生死一線》改編,以真實的事件為背景,寫南方一個監獄在被特大洪水淹沒的極其困難情況下,轉移一萬多名服刑人犯,無一逃跑無一死亡,在國際上產生轟動影響的故事。

蕭鋒透露,現在這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卻是先後找了8個編劇、寫了8個不同的版本才得來的。影片裡後來留下的和報告文學有關聯的唯一一句台詞就是:“一萬多犯人轉移,無一逃跑、無一死亡。”

蕭鋒對這個題材情有獨鍾,他表示:“對我來講各種類型的片子都能拍,但心中有一個心結,就是沒有拍過一部真正讓自己激動的電影。作為男性導演,我喜歡大氣的、豪情的,所以拍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激情的驅使,我沒有更多地考慮後果。”

在這樣一部建立在真實事件基礎上的影片中,導演選擇了放棄暴力的方式。蕭鋒說:“槍,是暴力的工具,是殺人取命的利器。把一個"仁"字置放在槍的前面,顯然不是在強化它的暴力功能和威懾力,而是要強調它的道德力量,我們過去所有以警察為主人公的電影,對警察形象的塑造都沒有達到這樣的道德境界。”

導演相關作品

《五顆子彈》《五顆子彈》

參與製作的影視:蕭鋒

1.《背水一戰》(2002).... 導演

2.《生死兄弟情》(2000).... 導演

3.《這山更比那山高》(1999).... 編劇

4. 《這山更比那山高》 (1999).... 導演

5.《下輩子還做母子》(1997).... 導演

6.《來吧!用腳說話》(1992).... 製片人

7. 《來吧!用腳說話》 (1992).... 導演

演員介紹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曹穎 (Jone)

出生日期 05月14日

出生地點北京

國家或地區 中國大陸

血型 B型

身高 168 厘米

體重 50 公斤

別名暱稱 曹回 曹穎(原名) 草草(暱稱)

星座: 金牛座

最喜歡的樂器:古琴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最喜歡的零食:冰淇淋

籍貫:北京

主持人簡歷:

1994年-1995年在香港CTN衛星電視做《非常娛樂》《流行都市――北京上海》兩個欄目,節目主持人

1997年5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做主持人

1998年開始同時做中央電視台《萬家燈火》欄目主持人

參加主持中央電視台2000年春節聯歡晚會

主持中央電視台大年初一特別節目《高朋滿座》

2000年10月7日開始主持中央電視台黃金檔節目《綜藝大觀》

主要影視作品:1992年拍攝中央台十集室內話劇 同期聲飾:女主角小青

1992年拍攝北京電視台電視連續劇《海馬歌舞廳》《不速之客》同期聲

1993年拍攝香港嘉禾電影公司電影《醉拳II》

1994年拍攝香港永發電影公司電影《刀劍笑》飾:紅葉

1994年拍攝香港三十二集電視連續劇《書劍恩仇錄》飾:李沅芷

1995年拍攝北京電視台十六集電視連續劇《空港塔台》同期聲飾:女主角高霞

1995年拍攝中央電視台山西電視台太原電視台三台合拍八集電視連續劇《羅貫中》飾:女主角朱秀娘(羅貫中之妻說唱藝人從16歲演至60多歲)

1996年拍攝中央電視台河南電視台合拍五十集電視連續劇《曹操》飾:貂蟬

1996年拍攝中國電影公司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北京夏天》同期聲青春愛情劇飾:女主角許群航

1996年拍攝河南電視台與北京合拍八集電視連續劇《刑警日記》飾:女主角柳芸兒(飾一位舞蹈演員劇中舞蹈皆由自己演出)

1996年拍攝大型喜劇電視連續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同期聲飾:猴娟[京劇演員]

1997年拍攝河南電視台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攀梨花》飾:竇仙童

1997年拍攝二十集歷史電視連續劇《古吳春秋》飾:女主角西施

1997年拍攝二十八集電視連續劇《日落紫禁城》飾:封庫倫公主小格格

1997年至1998年赴澳洲拍攝二十集電視連續劇《追逐墨爾本》同期聲飾:女主角柯娟

1998年拍攝根據京劇《拾玉鐲》改編的二十集電視連續劇《雙鳳奇案》飾:女主角尤彩鳳

1998年拍攝香港四十集電視連續劇《中華兒女》飾:女主角王芙蓉

1998年底至1999年初拍攝香港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我想嫁給你》同期聲飾:女主角白雪

1999年拍攝十八集電視連續劇《海口日記》同期聲飾:女主角方魚兒

1999年9月20日至2000年1月21日拍攝中央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文成公主》飾:女主角文成公主(16歲演至4、50歲一生經歷)

2000年2月至4月拍攝中央電視台與長春電影製片廠合拍同期聲二十集連續劇《大雪無痕》同期聲飾:女主角丁潔

2000年4月拍攝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漂亮女孩》同期聲飾:女主角汪旭

2000年7月三十集電視連續劇《中華第一保鏢杜心武》飾:女主角紅辣椒

姜武

出生日期 1969年

出生地點河北唐山

國家或地區 中國大陸

家人或朋友姜文(哥哥)

1969年出生,高中畢業後曾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未錄取。三年後,他邁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電影學院表演系的老師稱讚他有靈氣,踏實、穩重、用功、責任心強。到目前為止,

他已經在《葛老爺子》《英雄劫》《高樓邊》《大都市》《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 、《活著》、《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走到底》、《美麗新世界》、《洗澡》、《前生今世》、《我的兄弟姐妹》、《空鏡子》等影視作品中都有上乘表現,《葛老爺子》於1992年獲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長春銀杯獎”,屬國內實力派青年男演員。他的表演不溫不火,富有時代感,雖然戲不多,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現供職於中央實驗話劇院。

名人評價

上海青年影評人讚譽《五顆子彈》

孫渝峰(上海電影譯製廠導演):這部電影使我想起曾經譯製過的許多國外影片,比較而言,我覺得《五顆子彈》中的特技做的相當好。山洪、斷橋等特技僅用了幾千萬就做得相當真實,美國電影中一個火山爆發就用掉一億美金,《侏羅紀公園》作特技用掉了兩億美金,我們四千萬就完成了這樣一部電影,我感到中國電影相當有希望。另外,蕭導演對電影的執著熱愛,全身心投入電影事業中的這種精神讓我非常感動。中國電影已經具備了走向世界的實力。這部電影絕對屬於主鏇律,因為它刻畫的是人、人性,它講述了人性的回歸,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組成了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非常成功。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成功之處就是他的演員,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冒著生命危險,吃苦耐勞,出色的詮釋了這些角色。

整部片子藝術構思很好,人性刻畫得也很到位,這是一部很成功的主鏇律電影,有更深刻的含義,可以感化和教育那些犯罪的人。所以我們該為這部影片叫好,為蕭導的執著精神叫好,為中國電影叫好

陳立雄(影評人):二十幾年前有一部影片《一個和八個》為我們描寫出一個大寫的“人”字,今天《五顆子彈》同樣為我們展現了人性之美,展現了一個大寫的“人”字。影片結構極具張力,用五顆子彈串起五個故事情節,每個情節都展示了一個“人”,張揚了人性。我們現在要拍影片,要拍人民大眾的。為什麼不可能有我們自己的大片呢?應該有這樣一種張揚人性的大片來給我們的觀眾看。

看我們講述故事,也是看我們的導演如何去演繹故事。關於演員,劉佩琦就是我很欣賞的一位。從他過去的作品到現在,他完全擺脫了為演戲而演戲的感覺。就感覺他演的很像,不是一種高大全的人物。我們習慣於描寫讓他站在舞台的中央、銀幕的中央,來表現他那種司法人員的公正。槍在他手上起到兩個作用,一自衛。二,槍是對那些罪犯用的。但是在人性中,槍不是惟一的因素。唯一的因素是人性的張揚。最後他把槍含在嘴裡,表現出了一種自信在強敵面前他,既是沒有槍他也能把罪犯押送回去。而對這些罪犯來說,槍起到一種威懾的作用。但是最後,沒有槍他們也回去了。

藍懷恩(影評人):片名一打出來,我就被英文譯名《GunofMercy》(仁槍)給吸引住了,整場在獄警老馬押解三個犯人安全移監、伴隨著洪水的近身威脅中,讓人沒有喘息空間,娛樂刺激的效果十足,但也難得的呈現戲劇張力之外的人文關懷,是值得回味的好片。正如北京師範大學王一川教授評價說“這部影片把國家意志、社會穩定、人性頌揚,附以儒學的倫理精神,提煉出‘仁愛’的主題,在以往的同類影片中很少看到。”而警匪片兼災難片確實是中國電影裡,少見的重在通過情節宣揚人本,應該也是處處刀光劍影、血腥殘斗,所謂“暴力美學”電影當道的反思範本。今後地球災難不斷毋庸置疑,惟有正念仁心才可能緩解之,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類似的電影,真正做到寓教於樂,讓觀眾看後還能豐富的討論與讚嘆。

從五顆子彈省思人際仁義,從洪流中省思道法自然,這部影片可以提供給我們的遠遠不止一個故事、一部戲而已!

張萌(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電影《五顆子彈》的敘述結構別具一格,每顆子彈引出一個故事,看來清新流暢。整部影片沒有說教、沒有強加的教誨,有的只是慢慢舒展開來的人性的張揚。從一開始警員的意外殉職,我們的心就開始跟著電影入戲,每打出一顆子彈,心中的糾葛就多了一點點,大家都在猜測、尋找著下一顆子彈何時出槍,每一次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當所有的人認為五顆子彈應該在歸途中用盡的時候,最後一顆子彈成了觀眾心中最為牽掛的結點。第五顆,你在哪?謎底揭曉了——第五顆,含在了嘴裡!電影結束了,留在每個人的心裡的是久久都揮之不去的有關仁愛的回味。

桂興華(上海文廣集團文藝創作重大題材辦公室主管):電影《五顆子彈》是一次長征。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個是人性的長征,第二個是題材的長征,第三個是資金的長征。關於人性的長征。《五顆子彈》的細節比較好,比如,其中的“謝”字,一個打火機等等。長征途中不斷有懸念,這五個人能拉住我的注意力。關於題材的長征,全片沒有一句豪言壯語。這就是主鏇律!但是我認為,其中這個經濟犯的角色,還可以推到更為極致。他有點還不夠壞,要更狡詐更兇狠。要把馬大爺搞得更為慘烈,最好要推的更為深遠。關於資金的長征,導演身兼製片人。這其中的甘苦我們能夠理解。我想這個電影肯定一片叫好。你是2008年的《一個和八個》!

徐約維(上海女作家、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我覺得一個好的影片,不要用主鏇律或者是商業來定位。電影本來就是一種夢幻,好的文藝作品都是會打動我們內心的,打動我們最柔軟的地方。我覺得這部影片做到了這點。影片中的一個細節很好,是煙花爆炸那場戲。煙花是很絢爛的,這就給本來很悶的災難片添加了一抹亮色。而且這個煙花爆炸給了後面的戲一個埋伏,後面飛機找到他們,以為是馬大爺給他們發出的求救信號。這個是很好的。還一個很好的是,這個片子對白很少。我覺得我們的國產片對白實在是太多太爛。這個片子對白少,好處是,往往人與人之間是不靠語言,靠默契、靠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果是小製作災難片,那么對演員的演技就要求的非常高。在這樣一個封閉的場合,如果要打動別人,必須要把自己的內心先掏出來,首先必須打動自己。但是那個經濟犯,整體說來,他沒讓我進入角色。最好的是馬大爺。經濟犯,就好像他始終不在這個角色里。小偷還好一些,殺人犯是最打動我的。

李果(上海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的現狀很艱難,在印度再窮的人也會走進電影院支持他們的國產電影,而中國還沒有形成這樣的氣候。這部電本身的主題很好,“心靈救贖,人性回歸”。以前我們靠說教感化,但現在要向馬大爺(影片中劉佩琦飾演的警察)那樣靠行動。主鏇律不能狹義的理解,認為只有打仗和教育才是主鏇律,一個能協調好法律與人情對立關係的好警察也應該是主鏇律的內容。我認為,電影中,人物越少,

精彩劇照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五顆子彈》

紀念建黨90周年影片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鬥,取得了新民族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在迎接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之際,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光明院線有限公司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 周年電影展映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