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

茵陳蒿

茵陳蒿,學名: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拉丁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別名:因塵,馬先,茵陳,因陳蒿,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臭蒿、安呂草,婆婆蒿,野蘭蒿。科屬:菊科。茵陳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本草拾遺》云:“雖蒿類,苗強,經冬不死,更因舊功而生,故因陳,後加蒿字也。”嫩苗可作菜蔬,洪舜俞《老圃賦》云:“酣槽紫薑之掌,沐醯茵陳之絲。”李時珍云:“今淮揚人二月二日猶采野茵陳苗和粉作茵陳餅食之”。中國民間現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的習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

基本信息

概述

茵陳蒿茵陳蒿

“茵陳蒿”,始見於《神農本草經》。根據《中國藥典》記載,“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豬毛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陳蒿(Artemisiacapillaries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的習稱“綿茵陳”,即濱蒿與茵陳蒿帶有白色或灰白色絨毛的植物幼苗。

台灣的中藥鋪所售的茵陳,有“綿茵陳”與“北茵陳”兩類。北茵陳是唇形科(Labiatae)植物牛至(OriganumvulgareL)的乾燥帶花枝葉。台灣市售茵陳藥材中,北茵陳占多數。此可能是地區用藥習慣。北茵陳,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腫的功能,民間常作為利尿、發汗劑,與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為治療黃疸要藥的綿茵陳在功效上有所不同。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時采割。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得習稱“茵陳蒿”。

在過去蚊香和殺蟲劑未普及時,老一輩的人常將茵陳蒿的莖葉曬乾,紮成一束束,放在打過洞的鐵罐子裡,傍晚時分在房間或禽畜的欄圈裡點著,用以驅蚊,人畜都可以有好眠,後來因殺蟲劑普及被遺忘。

,一二年生多年生草本。根紋錘形或圓錐形,多垂直。全株幼時被灰白色絹毛,成長後高45-100cm。莖常單一,偶2-4,基部常木質化。表面紫色或黃綠色,有縱條紋,多分枝近無毛,幼嫩枝被灰白色絹毛,有時具葉較大而密集的不育枝。葉密集,下部葉與不育枝的葉同形,有長柄,葉長圓形,長1.5-5cm,2或3次羽狀全裂,最終裂片披針形或線形,先端尖,常被絹毛或上面較稀;中部葉長1-2cm,2次羽狀全裂,基部抱莖,裂片線形或毛管狀,有毛或無毛;上部葉無柄,3裂或不裂,裂片短,毛管狀。頭狀花序極多數,有梗,在莖的側枝上排列成復總狀花序;總苞片形或近於形,直徑1-2mm,總苞片3-5層,每層3片,復瓦狀排列,卵形、橢圓形、長圓形或寬卵形,先端鈍圓,外層者短小,內層者大,邊緣寬膜質,背面綠以,近無毛;花雜性,均為管狀花;外層者為雌花5-15,以10-12個為多見,能育,柱頭2裂,叉狀,伸出花冠外,內層國兩性花3-9,先端稍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有時帶紫色,下部收縮,倒卵狀,子房退化,不育。瘦果小,長圓形或倒卵形,長約0.7mm,具縱條紋,無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根分枝,常斜生,或為圓住菜而直生,但不呈紡錘狀。莖常數個叢生,斜上,第1年生長者常單生,基部較粗壯,木質化程度較狸毛蒿為強。有時中部毛管狀小裂片較前種細弱挺直而長,可達2.5cm。外層的雌花4-12個,常為7個左右。瘦果較前種的稍大,長可達1mm。其餘勻與豬毛蒿相似。

形態特徵

茵陳蒿茵陳蒿

半灌木狀草本,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根明顯木質,垂直或斜向下伸長;根莖直徑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橫臥,常有細的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40-120厘米或更長,紅褐色或褐色,有不明顯的縱棱,基部木質,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莖、枝初時密生灰白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後漸稀疏或脫落無毛。營養枝端有密集葉叢,基生葉密集著生,常成蓮座狀;基生葉、莖下部葉與營養枝葉兩面均被棕黃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後期莖下部葉被毛脫落,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通常細直,不弧曲,長5-10毫米,寬0.5-1.5(-2)毫米,葉柄長3-7毫米,花期上述葉均萎謝;中部葉寬卵形、近圓形或卵圓形,長2-3厘米,寬1.5-2.5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狹線形或絲線形,通常細直、不弧曲,長8-12毫米,寬0.3-1毫米,近無毛,頂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莖,近無葉柄;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5全裂或3全裂,基部裂片半抱莖。頭狀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數,直徑1.5-2毫米,有短梗及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側生長,常排成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端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草質,卵形或橢圓形,背面淡黃色,有綠色中肋,無毛,邊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近膜質或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銳;兩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上端棒狀,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極小。瘦果長圓形或長卵形。花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

生於低海拔地區河岸、海岸附近的濕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

地理分布

分布於遼寧、河北、陝西(東部、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東部、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及四川等;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高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亞種種類

千山蒿Artemisia chienshanica Ling & W. Wang

纖桿蒿Artemisia demissa Krasch.

亮苞蒿Artemisia forrestii W. W. Smith

甘肅蒿Artemisia gansuensis Ling & Y. R. Ling

小甘肅蒿(變種)Artemisia gansuensis Ling & Y.R. Ling var. oligantha Ling & Y. R. Ling

甘肅蒿(原變種)Artemisia gansuensis Ling var. gansuensis

細桿沙蒿Artemisia macilenta (Maxim.) Krasch.

小亮苞蒿Artemisia mairei Levl.

細葉山艾Artemisia morrisonensis Hayata

高山艾Artemisia oligocarpa Hayata

柔毛蒿Artemisia pubescens Ledeb.

黑柔毛蒿(變種)Artemisia pubescens Ledeb. var. coracina (W. Wang) Ling & Y. R. Ling

大頭柔毛蒿(變種)Artemisia pubescens Ledeb. var. gebleriana (Bess.) Y. R. Ling

柔毛蒿(原變種)Artemisia pubescens Ledeb. var. pubescens

藥品簡述

茵陳茵陳

藥名:茵陳蒿

漢語拼音:yin chen hao

英文名:Virgate wormwood Herb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seedling of Capillary Wormwood, seedling of Virgate Wormwoo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A. capillaris Thunb. Var. scoparia Pamp.] 2.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別名:因塵、馬先、茵蔯蒿、茵陳、因陳蒿、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臭蒿、安呂草、婆婆蒿、野蘭蒿。

性味:苦辛,涼。

歸經:入肝經、脾經、膀胱經。

功能:清熱利濕

主治:濕熱黃疸,膽囊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濕瘡瘙癢,濕溫初起。配梔子、大黃治陽黃、配附子、乾薑治陰黃。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生態環境:多生於山坡、河岸、砂礫地。

資源分布: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主產於陝西、山西、安徽等地。外國有:日本、朝鮮、蒙古、蘇聯、歐洲、印度北部。

藥材基源:“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

採收儲藏:春季幼苗高約三寸時採收,除去雜質,去淨泥土,曬乾。

炮製:過篩,揀去雜質,除去殘根,碾碎,再過羅去淨泥屑。《雷公炮炙論》:去根細銼用。

用藥禁忌

非因濕熱引起的發黃忌服。

1、《本草經疏》:蓄血發黃者,禁用。

2、《得配本草》:熱甚發黃,無濕氣,二者禁用。

化學成分

豬毛蒿

β−蒎烯β−蒎烯

全草含揮髮油,其成分有丁醛(buTCMLIBaldehyde),糠醛(furfuraldehyde),桉葉素(cineole),葛縷酮(carvone),側柏酮(thujone),側柏醇(thuj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異丁香油酚(isoeugenol),糠醇(furfurol),歐芹腦(apiol),對-聚傘花素(p-cymol,p-cymene),月桂烯(myrcene),α、β-蒎烯(pinene),畢澄茄烯(cadinene),乙酸牻牛兒醇酯(ger-anylacetate),α-薑黃烯(α-curcumene),茵陳二炔(capillene)及茵陳二炔酮(capillin)等,全草還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對-羥基苯乙酮(p-hydroxyacetpheneone),大黃素(emo-din)。

幼苗綠原酸含量最高,花蕾對-羥基苯乙酮含量最高時約0.025%;幼苗還含膽鹼(choline)。

花蕾、花和果實含蒿屬香豆精即馬栗樹皮互二甲醚或6,7-(thoxycoumarin),其他部位均未檢出,花蕾中含量約0.5% 花序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O-葡萄糖半乳糖甙(quercetin-3-O-glucogalactoside),山柰酚-3-O-O-葡萄糖半乳糖甙(kaempferol-3-O-glucogalacetoside),槲皮素-3,7-芸香糖半乳糖甙(quercetin-3,7-rutinogalacetoside),槲皮素-3,7-芸香糖二半乳糖甙(quercetin-3,7-rutinodigalactoside),7-甲基香橙素(7-methy-laromadendrin),鼠李檸檬素(rhamnociTCMLIBin),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eupatilin),濱薊黃素(cirsimaritin),3,5,3,4-四羥基-,7-二甲氧基黃酮(eupatolitin),7-甲基馬栗樹皮素(7-methylesculetin)和東莨菪素(scopoletin)。

地上部分含蒿黃素(artemetin),紫花牡荊素(casticin),匙葉桉油烯醇(spathuleneol)和茵陳素(capillarin)。

茵陳蒿

地上部分含揮髮油,其成分萜類有:α-、β-蒎烯、檸檬烯(limonene),α、γ-松油烯(terpinene),月桂烯(α-humulene),α-葎草烯(α-humulene),β-欖香烯(β-elemene)等二十多種;苯乙炔,雙亞乙基類成分:茵陳二塊,茵陳烯酮(capillone),茵陳二炔酮,隆茵陳二炔(o-methoxycapillene)及5-苯基1,3-戊二炔(5-phenyl-1,3-pentadiyen);酚類有:苯酚(phenol),鄰-甲苯酚(O-aresol),對-甲苯酚(p-caresol),間-甲苯酚(m-cresol),鄰-乙基苯酚(o-ethylphenol),對-乙基苯酚(p-ethylphenol),及丁香油酚:脂肪酸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癸酸(capric acid),已酸(caproic acid)及丁酸(butyic acid)等十五種;其他:薁(azulene),3,5-二甲氧基烯丙基苯(3,5-dimethoxyallylbenzene),茵陳素,去氫鐮葉芹醇(dehydro-falcarinol),去氫鐮葉芹酮(dehydrofalcarinone)及馬栗樹皮互二甲醚。

地上部分還含苯氧基色原酮類成分: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4-甲基茵陳色原酮(4,methylcapillarisin),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陳色原酮(6-demethoxy-4-methylcapillarisin),6-去甲氧基茵陳色原酮(6-demethoxycapillarisin);黃酮類成分:中國薊醇(cirsilineol),濱薊黃素,芫花素(genkwanin),鼠李檸檬素,茵陳蒿黃酮(ar-capillin),異茵陳蒿黃酮(isoarcapillin);

其他

茵陳蒿酸(capil-lartemisin)A及B,它們的利膽作用較馬栗樹皮素二甲醚及茵陳色原酮強。

花序含馬栗樹皮素二甲醚,東莨菪素,異東莨菪素(iso-scopoletin),茵陳色原酮,7-甲基茵陳色原酮,茵陳蒿酸B,茵陳蒿靈(artepillin)A、C,茵陳素及濱薊黃素。

花蕾含馬栗樹皮素二甲醚,茵陳色原酮,4-甲基茵陳色原酮,7-甲基茵陳色原酮,茵陳蒿黃酮,中國薊醇,濱薊黃素,澤蘭甙元,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鼠李檸檬素,異鼠李素-3-O-半乳糖甙(cacticin),異鼠李素-3-O-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glucoside)及金絲桃甙(hyperin)。花蕾中馬栗樹皮素二甲醚含量最高,在開花季節含量可達1.98%。隨即迅速降低。幼苗含咖啡酸(caffeic acid)。

功效作用

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濕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本經》:“風濕寒熱邪氣,熱結。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悅長年。白食之仙。”

《別錄》:“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面白悅,長年。”

《本草拾遺》:“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用之。”

《本草再新》:“瀉火,平肝,化痰,止咳,發汗,利濕消腫,療瘡火諸毒。”

作用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B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1、

降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

茵陳能使高血脂動物血清膽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動脈壁中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動脈壁粥樣硬化斑塊病變減輕。

2、

緩解黃疸

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熱,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使之從小便而出,為治黃疸之要藥。若身目發黃,小便短赤之陽黃證,常與梔子、黃柏、大黃同用,如茵陳蒿湯(《傷寒論》);若黃疸濕重於熱者,可與茯苓、豬苓同用。

3、

抗腫瘤

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和移植MethA細胞有抑殺作用,能延長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茵陳中茵陳色原酮和薊黃素具有顯著抑制Hela細胞和Ehrlich腹水癌細胞增殖作用。另外,茵陳水煎劑對致癌劑——黃麴黴毒素B,(AFBl)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由此推出茵陳可抗腫瘤。

4、解熱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陳蒿湯、蒿陳浸劑對家兔人工發熱有解熱作用。茵陳及其同屬植物Artemisiatridentata及A.nova的揮髮油,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牛型及人型結核桿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陳揮髮油在試管內能抑制皮膚病原性真菌的生長,其抗真菌有效成分為茵陳炔酮。

5、止癢、爽身

茵陳還有很好的清熱止癢、爽身的效果,以茵陳適量煎湯兌入澡水中洗浴可治療遍身風癢、頭皮瘙癢等症。

6、利膽作用

實驗表明茵陳煎劑、茵陳梔子煎劑、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以3:1.5: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進大白鼠膽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夠明顯,茵陳煎劑對正常人的膽囊收縮(X線檢查)只表現輕度縮小,容積改變不顯著。茵陳的水浸液及精製濃縮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揮髮油的兩種)對急性膽囊插管及慢性膽囊瘺管犬均有明顯利膽作用,推測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質,而揮發袖的作用則可疑或較弱;但也有報導,從南京茵陳中分離出的揮髮油,對豚鼠有利膽作用。

7、鎮痛、抗炎

茵陳對傷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均有明顯解熱作用,茵陳中6,7-二甲基七葉苷元對熱板法和醋酸扭體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鎮痛作用,並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跖關節腫脹程度有抑制作用。

8、治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多為肝細胞尚未成熟,機體代償功能不全而致,且可影響新生兒生長發育,故應早期治療。茵陳大棗湯有促進肝細胞活性,益氣生津,保肝退黃之功效。本法療效佳,用法簡單,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套用。

9、降壓作用

茵陳的水浸劑及精製浸液均有降壓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靜脈注射及十二指腸給藥對大鼠、貓、兔、犬均表現降壓作用,其降壓作用可能系通過中樞以及內臟血管擴張而致;對離體心室纖顫兔心冠脈流量明顯增加,並使其恢復節律收縮。

10、對實驗性肝炎的影響

實驗表明,茵陳蒿湯、茵陳蒿及梔子大黃煎劑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陳的水浸液及精製濃縮浸液,對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其利膽作用較對正常犬顯著,茵陳煎劑及茵陳揮髮油對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轉氨酶無影響,但後者能使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對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無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細胞病變的作用。茵陳蒿湯煎劑對家兔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

11、利尿作用

茵陳的水浸液、精製濃縮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對犬均表現利尿作用;茵陳揮髮油對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黃變清。由此可得出茵陳有利尿的作用。

12、其他作用

茵陳水煎劑3克/公斤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家兔,給藥2~3周后可使血清膽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較對照組低,但C/P值卻比對照組高。這就是說,茵陳對主動脈弓的病變及內臟脂肪沉著均表現保護作用。

副作用

茵陳被很多B肝或者其他肝臟疾病的患者當做治療用藥,但其實茵陳是否能單獨用於B肝治療還有待考證,因為目前比較普及的B肝治療藥物中並沒有茵陳,相反,有些B肝患者由於相信了某些江湖郎中的一面之詞,因此將茵陳當做了B肝治療中的偏方秘方來使用,茵陳量大的話,會有起噁心,腹瀉,頭暈等症狀,所以選用茵陳,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增加身體負面影響。

躲茵陳有什麼副作用呢?主任指出,躲茵陳是生長於青躲高原上的一種草本植物,幼嫩的茵陳有護肝利膽、清熱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急性或者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膽囊炎等等,而且還可以進步人體的免疫力,有利於保肝護膽,益氣養身,對於B肝患者來說,可以用於保肝護肝的治療。

那么長期服用躲茵陳好嗎?躲茵陳有什麼副作用嗎?主任指出,躲茵陳基本沒有什麼副作用,但是在服用時要對症。假如不對症的話,用量過大可能會引起頭暈、噁心、上腹飽脹、灼熱、腹瀉等現象,甚至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律不齊,死亡。

主任強調,在治療B肝時一定不要盲目用藥,以免不對症引起意外。目前治療B肝最有效的方法是低頻肝病治療儀,此療法是國際上治療B肝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副作用小,而且效果明顯的上風,是B肝患者的最佳選擇。我院肝病中心採用低頻肝病治療儀B肝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營養價值

濱蒿含揮髮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對-聚傘花素、薴烯、紫蘇烯、α-水芹烯、百里香酚、α-、β-蒎烯、松油醇-4、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濱蒿素、對羥基苯乙酮及綠原酸等.菌陳含揮髮油,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薴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薑黃烯、達瓦酮、茵陳炔酮、丁香酚、異丁香酚、萘、苯甲醛、龍腦.另含茵陳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濱蒿素).另據報導,從茵陳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陳蒿素A、B。

1、茵陳中所含的香豆精、對羥基苯乙酮有降壓作用;茵陳煎劑具降酯作用。茵陳還具抗凝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2、體外實驗表明,茵陳煎劑對人型及牛型多種桿菌、球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多種鉤端螺鏇體、豬蛔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茵陳中的香豆精類成分有平喘作用;對羥基苯己酮有間接促進灰黃黴素吸收的作用。茵陳精製浸液對動物子宮有興奮作用。

4、茵陳中所含的揮髮油、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均有利尿作用。

5、茵陳中的揮髮油類物質有顯著的解熱作用。

6、茵陳中所含的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對羥基苯乙酮、甲基茵陳色原酮均有利膽作用,茵陳煎劑有護肝作用。

其他選方

①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茵陳蒿湯)

②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二兩,附子一個作八片,乾薑(炮)一兩半。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④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⑤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⑥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⑦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一兩,荷葉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⑧治癧瘍風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⑨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⑩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⑾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⑿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臨床套用

《傷寒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①治療傳染性肝炎 :一煎劑:茵陳蒿每次1~1.5兩,水煎服,每日3次,小兒酌減。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32例,服藥後能迅速退熱.對黃疸消失和肝腫縮小亦有明顯的效果。療程平均7天。服藥期間未發現副作用。治癒後亦無復發現象。二糖漿:茵陳2兩,甘草1兩,紅棗25枚,加水煎至160毫升,再加糖漿40毫升混合。1~3歲12毫升,3~5歲15毫升,5~10歲30毫升,均日服3次。治療14例(其中黃疸型13例),觀察結果:體溫恢復正常平均3天,食慾轉佳平均4.2天,黃疸消失平均7.6天,肝功能轉為正常平均10.5天,肝臟縮小平均10天。三5%茵陳注射液:用作經絡注射,每穴成人0.5毫升,小兒0.3毫升。取穴:第一組肝熱穴(在背部5、6胸椎棘突間旁開5分,雙側),肝炎點(下肢外踝上3寸;雙側),右期門。第二組:肝俞(雙),中都(雙),右章門。兩組交替,每日1次。10~45天為一療程,兩個療程間停藥3~5天,一般2~3療程。操作時首先在經穴周圍尋找陽性反應物,如觸到結節、條索或敏感壓痛,或肌膚隆起凹陷,則為注射點。一般注射1~5次後陽性反應物消失時,再按穴位注射。或開始即無反應物時,則按穴位注射。操作時要求:選擇陽性反應物或經穴要準;進針快,推藥快,撞針快。注射時進針5~8分(期門或章門宜斜刺,不可過深,以免損傷內臟或造成氣胸)。療效:治療急性黃疸型46例,臨床治癒45例,好轉1例;急性無黃疸型12例,臨床治癒10例,好轉1例,無效1例;遷延性肝炎4例,臨床治癒2例,好轉1例,無效1例;慢性肝炎3例,臨床治癒1例,好轉1例,無效1例。

②內服茵陳棗湯引起心律紊亂及阿-斯氏綜合病徵 :在套用茵陳棗湯(茵陳2兩,棗18枚,水煎早晚分服)治療傳染性肝炎過程中,曾有2例女性成人患者分別在服藥後1和4天發生心律紊亂及阿-斯氏綜合徵的嚴重反應,表現為頭暈,心悸,發紺,脈細弱、漸至捫不到,心跳加速,節律紊亂,出冷汗,抽搐,人事不省,心跳呼吸一度停止。均經及時搶救始脫險。

名家論述

①《湯液本草》:"仲張仲景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熱也;梔子檗皮湯,治燥熱也;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祗和、李思訓治陰黃用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其寒熱也。"

②《本草經疏》:"茵陳,其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及頭熱,皆濕熱在陽明、太陰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濕除熱,濕熱去,則諸證自退矣。除濕散熱結之要藥也。"

③《本草正》:"茵陳,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乾澀,再加涼潤,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痢;尤其所宜。"

④《本草述鉤元》:"茵陳,發陳致新,與他味之逐濕熱者殊,而滲利為功者,尤難相匹。黃證濕氣勝,則如熏黃而晦,熱氣勝,則如橘黃而明。濕固蒸熱,熱亦聚濕,皆從中土之濕毒以為本,所以茵陳皆宜。海藏謂隨陽黃陰黃皆用之。又雲內傷變黃,只用理中、建中,茵陳不必用。試思人身濕熱之病居多,如七情、房勞、酒食違宜,勞役過度,傷其中氣,以累元氣,致脾陰大損,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者,何可勝數。第有因如是之損傷以病黃疸者,亦有損傷而不能調養以成虛勞者,虛勞雖亦有發黃,實則區以別矣。海藏所云不必用,當是此類。至於黃證,小便赤澀為濕熱盛,惟小便清白定屬虛,投以茵陳,反為虛虛。然則小便不利及赤澀者,乃濕兼熱甚,大都始於胃,次及脾,更次及腎,自微而甚,皆茵陳之對治。至於內傷,原屬虛證,果至標急,則雖虛而舍本以治標。又有元氣素弱,避滲利之害,過服滋補,以致濕熱愈增者,則有不可拘於久病調補之例。更有勞役傷氣巳甚,復因口食冷物或雨,體脆感其氣,致寒濕相合以發黃者,此種投姜、附、術、蔻,不得不借茵陳以化濕,所謂陰黃也。總之,茲物之投於外感之陽黃陰黃皆宜,於內傷之濕熱亦宜,惟於內傷之寒濕合者不宜。蓋內傷寒濕,為陽氣不足之所化,宜投術、附,不可以有餘之治法化之也。"

⑤《本草正義》:"茵陳,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濕熱之專藥。濕疸、酒疸,身黃溲赤如醬,皆胃土蘊濕積熱之證,古今皆以此物為主,其效甚速。蕩滌腸胃,外達皮毛,非此不可。蓋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濕熱瘙癢,及足脛跗腫,濕瘡流水,並皆治之。其陰黃一證,雖曰虛寒,然亦內有蘊熱,故能發見黃色,則以入於溫經隊中而掃蕩之,即仲景茵陳附子之法。惟女勞疸一症,則瘀滯痹著,非僅通利所可奏功,故必以硝石、礬石之峻利者,為刮垢磨光之治,而無取於茵陳也。"

珍稀中草藥

它們名字怪異,其貌不揚,卻是可祛病治痛的良藥。讓我們走入神奇的中草藥世界,探究無窮無盡的奧秘吧!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木春菊
莽山紫菀
毛脈紫菀
毛枝變種
密毛紫菀
密葉紫菀
毛藍鐘花
毛細鐘花
脈萼藍鐘花
牧根草
美麗藍鐘花
毛葉藍鐘花
密毛山梗菜
毛瓣山梗菜
毛葉雞蛋參
蔓莖藍鐘花
毛萼山梗菜
脈花黨參
毛葉甘菊
蒙古沙地蒿
米蒿
密毛蒙古蒿
毛華菊
密毛四川艾
密毛奇蒿
毛蓮蒿
密毛廳蒿
毛蒿蒙菊
密毛白蓮蒿
蒙古蒿
密序陰地蒿
牡蒿
密腺毛蒿
美葉蒿
毛柄蒲公英
毛果橙舌狗舌草
美麗匹菊
綿毛黃鵪菜
母菊
玫瑰色蒲公英
毛葉蒲公英
毛果一枝黃花
密絨亞菊
穆坪兔兒風
馬邊兔兒風
木茼蒿屬
木茼篙怒江紫菀
寧夏沙參
南亞蒿
南艾蒿
南毛蒿
南牡蒿
怒江蒿
內蒙古旱蒿
擬亞菊
怒江黃鵪菜
牛蒡
能高香青蒲公英
匍生紫菀
婆羅門參屬
泡沙參
片馬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
帕米爾蒿
普氏蒲公英
蒲公英屬
匹菊
鋪散矢車菊
匍枝狗舌草
匹菊屬
屏邊兔兒風
珀菊
珀菊屬
鋪散亞菊青蒿
奇形變種
奇形銀鱗紫菀
黔中紫菀
秦中紫菀
琴葉紫菀
青海紫菀
全茸紫菀
莕菜
球花黨參
秦嶺黨參
雀斑黨參
秦嶺沙參
球果牧根草
球花蒿
歧莖蒿
青藏蒿
奇蒿
千山蒿
青海龍蒿
秦嶺蒿
黔狗舌草
千花亞菊
槭葉兔兒風
青海二色香青
軟毛紫菀
日喀則蒿
柔毛蒿
絨毛蒿
肉質葉蒿
絨毛甘青蒿
日本蓍
濕生鼠麴草
三基脈紫菀

三頭紫菀
少毛變種
少毛褐毛紫菀
舌葉紫菀
蛇岩變種
蛇岩高山紫菀
濕生紫菀
石生紫菀
四川紫菀
睡菜屬
三角葉黨參
蘇南薺苨
松葉沙參
沙參屬
山梗菜
掃帚沙參
絲莖風鈴草
山紫錘草
四川山梗菜
水皮蓮
思茅狹葉山梗菜
閃毛黨參
少花山梗菜
束花藍鐘花
絲裂沙參
四葉參
石生風鈴草
素花黨參
水金蓮花
松葉雞蛋參
石沙參
神農架香菊
山艾
蒔蘿蒿
濕地蒿
神農架蒿
商南蒿
四川艾
神農香菊
山西南牡蒿
蘇聯肉質葉蒿
深裂蒲公英
絲葉匹菊
少花黃鵪菜
矢車菊
鼠冠黃鵪菜
山地蒲公英
山西蒲公英
濕生狗舌草
傘房匹菊
雙角蒲公英
山東蒲公英
石龍芮
三脈兔兒風
疏齒亞菊
蓍狀亞菊
蓍屬
三裂葉豚草
四川兔兒風
絲葉蓍
莎菀
四川香青
莎菀屬茼蒿
騰越紫菀
台灣紫菀
台岩紫菀
天全紫菀
陀螺紫菀
橢葉變種
橢葉小舌紫菀
唐松草黨參
天藍沙參
頭花風鈴草
台灣黨參
天山沙參
禿葉黨參
同鐘花屬
同鐘花
台灣沙參
塔花山梗菜
銅錘玉帶草
銅錘玉帶屬
太魯閣艾
台灣狹葉艾
台灣菊
鐵桿蒿
太白山蒿
天全蒲公英
天山蒲公英
天山矢車菊
同花母菊
托毛匹菊
台東狗舌草
天山狗舌草
豚草
鐵燈兔兒風
兔兒風屬
萬壽菊
五膜草
微糙變種
微糙三脈紫菀
偽形變種
偽形高山紫菀
萎軟亞種
萎軟紫菀
無毛小舌紫菀

微齒山梗菜
五膜草屬
霧靈沙參
無柄沙參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毛川藏蒿
無絨粘毛蒿
微刺伊朗蒿
委陵菊
無齒蔞蒿
網苞蒲公英
無莖黃鵪菜
無角蒲公英
五裂兔兒風
無翅兔兒風
雪蓮花
向日葵
星毛短舌菊
西伯利亞紫菀
西固紫菀
錫金紫菀
細莖紫菀
狹苞短毛紫菀
新疆黨參
小菱葉藍鐘花
星花草
西南風鈴草
星花草屬
狹葉花柱草
心葉珠子參
心葉黨參
細葉沙參
細鐘花屬
細鐘花
小莕菜
狹葉沙參
喜馬拉雅沙參
小草海桐
細葉藍鐘花
心葉藍鐘花
細萼沙參
西南山梗菜
線萼山梗菜
線黨參
心葉沙參
狹長花沙參
小葉藍鐘花
狹葉山梗菜
小葉輪鍾草
新疆風鈴草
新疆沙參
小花沙參
西藏黨參
西藏紫錘草
小花黨參
小花輪鍾草
西北蒿
小銀葉蒿
西南大頭蒿
小亮苞蒿
細裂葉蓮蒿
細葉菊
小紅菊
線葉蒿
湘贛艾
狹葉牡蒿
西南牡蒿
香葉蒿
細裂葉白苞蒿
小山菊
纖桿蒿
西南圓頭蒿
腺毛蒿
狹裂白蒿
楔葉菊
小葉菊
雪山艾
細葉山艾
繡苞蒿
纖梗蒿
細桿沙蒿
小指裂蒿
狹葉青蒿
銹苞蒿
小甘肅蒿
小球花蒿
腺苞狗舌草
小花蒲公英
小花矢車菊
錫金蒲公英
小果蒲公英
小葉蒲公英
新源蒲公英
細葉黃鵪菜
新疆匹菊
纖細黃鵪菜
細裂黃鵪菜
狹苞蒲公英
血果蒲公英
橡膠草
纖細兔兒風
杏香兔兒風
細穗兔兒風
下田屬 |

西藏亞菊
細裂亞菊
下田菊屬
下田菊
小花下田菊
細葉亞菊
纖枝兔兒風
心葉兔兒風
小兔兒風
秀麗兔兒風
狹葉兔兒風
新疆亞菊
狹翅兔兒風
杏香兔耳風
細莖兔兒風
細弱香青
鏇葉香青
香青棉毛變種
西藏香青
須彌香青
香青屬
狹苞香青野菊
雲南風鈴草
有梗藍鐘花
雲南沙參
銀背葉黨參
一年風鈴草
葉苞蒿
隱舌甘菊
銀蒿
玉樹龍蒿
油蒿
陰地蒿
銀背菊
異色菊
亞東蒿
野艾蒿
亞洲大花蒿
岩蒿
雲南蒿
雅致艾
伊朗蒿
玉山艾
茵陳蒿
圓葉南牡蒿
野甘菊
圓頭蒿
異葉黃鵪菜
翼柄蒲公英
岩匹菊
亞心蒲公英
亞東蒲公英
一枝黃花屬
一枝黃花
藝林黃鵪菜
羽裂黃鵪菜
異苞蒲公英
藥用蒲公英
印度蒲公英
亞洲蒲公英
雲南蓍
異葉亞菊
亞菊屬
腋花兔兒風
亞菊
異花兔兒風
葉下花
藥山兔兒風
雲南兔兒風
雲南亞菊
異葉兔兒風
亞洲蓍
玉山香青
中南蒿
掌裂蒿
指裂蒿
紫花野菊
豬毛蒿
粘毛蒿
直莖蒿
中亞草原蒿
中甸艾
浙江蒿
中亞苦蒿
中亞旱蒿
準噶爾匹菊
紫花蒲公英
紫果蒲公英
總序黃鵪菜
中亞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
櫛齒黃鵪菜
窄邊蒲公英
昭通黃鵪菜
準噶爾矢車菊
針刺矢車菊
紫枝兔兒風
紫花亞菊
直脈兔兒風
帚枝香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