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沙參

泡沙參

泡沙參,基生葉有長柄,圓形,基部心形;莖生葉互生,寬披針形,邊緣有2~7對缺刻狀鋸齒。萼片披針形,邊緣有1對深裂的齒。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颳去粗皮,即時曬乾。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沙參,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四葉沙參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Fisch.A.berticillata(Pall.)Fisch.、杏葉沙參A.axillifloraBorbA.strictaMiq.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颳去粗皮,即時曬乾。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泡沙參,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粗壯,圓錐形,黃褐色,有皺紋。莖高50--100厘米,不分枝,無毛或在中部以上有短柔毛。基生葉腎圓形或心形,有長柄;莖生葉互生,狹卵形或矩圓狀狹卵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上面初時有毛,後變無毛,下面沿脈疏生短柔毛,無柄或近無柄。

..

花序狹長,不分枝或基部有極短的分枝;萼鍾狀,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有毛;花冠紫藍色,寬鐘形,長約1.8厘米,5淺裂,裂片三角形,外面被毛;雄蕊5,花絲基部擴大,有密柔毛;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被毛,略伸出花冠外,柱頭膨大,3裂。蒴果球形。花果期夏、秋季。

栽培要點

泡沙參泡沙參

喜溫暖或涼爽氣候,寒,雖耐乾旱,但態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乾旱往往引起死苗。當年播種的沙參,一般來說不開花結實,需至翌年6月份開花,花期6--9月份,9月份種子成熟。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用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份,冬播在11月份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lhm2施堆肥或廄肥45000--60000公斤。

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l--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2周后出苗。冬播種子第兩年春季出苗。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除草、鬆土,苗高3厘米左右間苗1次,高10--15厘米時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壯苗l棵。為防止倒伏,在生長期間,可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壅根

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壯,以後除每年植株枯萎後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還需在5、7、9月份各追肥1次,以人畜糞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高度,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長。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3100米以下的陽坡草地,少生於灌叢或林下

分布地區

青海東部(門源、西寧、同仁)、四川西北部(巴壙、寶興大金馬爾康黑水茂縣松潘、南坪)、甘肅東南部(永昌以東)、寧夏南部(固原、涇源)、陝西(陝北和陝南西部的略陽、勉縣)、山西西南部(五寨、孝義、運城一線以西)

藥用價值

泡沙參泡沙參

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配合放化療用於腫瘤患者,尤其是對晚期腫瘤病人血枯陰虧、肺陰虛之肺癌、消化道腫瘤術後氣陰兩虛或因放療而傷陰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潘明繼報導,方以扶正生津湯(沙參、白朮各10g,天麥冬、茅根各12g等)為主配合放療治療鼻咽癌400例,其5年生存率57%,10年生存率32%,減輕了放療期間的近期副反應。

據黎月恆等報導,藥用沙參、生熟地、百合等組成肺複方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78例,症狀改善、病灶穩定者55例,瘤體穩定率達70%。許繼平等用南北沙參配伍麥冬、女貞子等與化療對比治療中晚期支氣管肺癌32例,結果生存1年者13例,2年者5例,3年者2例,4年者1例,5年者1例,均優於化療組。

據報導,有人以養陰清肺法,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南北沙參各15g,麥冬、白薇各12g等)治療肺癌105例,咳嗽等症狀明顯減輕,生存半年31例,1年以內32例,2年以內31例,3年以內3例,5年以內3例,9年以內2例,9年以上3例。

品種產地

同屬植物凡主根粗壯者均可作沙參(南沙參)入藥,常見的還有以下數種:
⒈闊葉沙參Adenophorapereskiaefolia(Fisch.exRoem.etSchult.)Fisch.,exLoud.。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安徽等省。
⒉山沙參AdenophorapotaniniiKorsh.。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省。
⒊長柱沙參Adenophorastenanthina(Ledeb.)Kitag.,分布於東北各省。
⒋柳葉沙參AdenophoracoronopifoliaFisch.,分布於東北各省。
⒌線齒沙參AdenophoracapillarisHemsl.,分布於四川省。
⒍西南沙參AdenophorabuueyanaDiels,分布於四川、雲南等省。
⒎百合葉沙參AdenophoralilifolioidesPaxetHoffm.,分布於西藏。
⒏紫沙參AdenophorapaniculataNannf.,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等省。

中藥屬性

基本信息
【拼音名】ShāShēn
【化學成份】
⒈四葉沙參的根含三萜類皂甙為沙參皂甙(C30H58O4)。
⒉杏葉沙參的根含呋喃香豆精類:花椒毒素(xanthotoxin或ammoidin,為8-甲氧基補骨脂素)。

藥理作用

⒈該品有祛痰作用,可持續4小時以上。
⒉沙參的1:40浸液無溶血現象,但能與紅血球作用變色而發生混濁沉澱。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
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補氣,化痰
【用法用量】2~4錢。
【附方】肺熱咳嗽無痰,咽乾:(南)沙參、桑葉、麥冬各4錢,杏仁、貝母、枇杷葉各3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栽培加工

栽培
喜溫暖或涼爽氣候,寒,雖耐乾旱,但態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乾旱往往引起死苗。當年播種的沙參,一般來說不開花結實,需至翌年6月份開花,花期6--9月份,9月份種子成熟。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用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份,冬播在11月份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lhm2施堆肥或廄肥45000--60000公斤。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l--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2周后出苗。冬播種子第兩年春季出苗。幼苗出土後要注意除草、鬆土,苗高3厘米左右間苗1次,高10--15厘米時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壯苗l棵。為防止倒伏,在生長期間,可結合施肥進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
保持幼苗健壯,以後除每年植株枯萎後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還需在5、7、9月份各追肥1次,以人畜糞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高度,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長。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倍噴射。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為害。栽培研究進展:略
採收

加工

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颳去外皮,切片,曬乾。

藥材炮製

⒈南沙參片將原藥除去雜質和蘆頭,快洗,潤透,切3毫米薄片,及時乾燥,篩去灰屑。
⒉蜜沙參取南沙參片與煉蜜水拌勻吸盡,悶潤,用文火炒至微黃並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10公斤南沙參片,用煉蜜2.5公斤取適量開水稀釋,濾過。炮製研究進展:略
〖藥材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炮製品貯乾燥容器中,防霉,防蛀。

食療價值

南沙參的食療價值
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體輕氣和,升而微降。
具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陰虛發熱,肺燥乾咳,肺痿癆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津傷口渴。
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配合放化療用於腫瘤患者,尤其是對晚期腫瘤病人血枯陰虧、肺陰虛之肺癌、消化道腫瘤術後氣陰兩虛或因放療而傷陰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⒈沙參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的彎曲或扭曲,少數2-3分枝,長8-27cm,直徑1-4.3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貢色,較粗糙,有不規則扭曲的皺紋,上部有細密橫紋,凹陷處常有殖留棕褐色栓皮。頂端蘆頭(根莖)單個,稀多個,長2-7cm,四周具多數半月形莖痕,呈盤節狀。質硬脆,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類白色,多裂隙,較松泡。氣微,味微甘、苦。
⒉杏葉沙參根圓錐形,下部分枝極少,長9-17cm,直徑0.7-2cm。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無環紋,有縱皺。頂端蘆頭長1.4-8.8cm,盤節明顯或不明顯。折斷面不平坦,類白色,較結實。
⒊輪葉沙參根圓柱形,少2-分枝,長5.5-14cm,直徑0.5-2cm。表面無縱皺,上部具環紋。折斷面不平坦,白色,中空。
⒋雲南沙參根偶有分枝,長5-25cm,直徑1-3.5cm,上部多橫紋,下部具彎曲縱紋或深溝紋。蘆頭長
0.5-4cm。折斷面白色,多裂隙。
⒌泡沙參根圓柱形,少2分枝,長8-14cm,直徑0.9-3cm,表面矍環紋。蘆頭長3-6.5cm,盤節密。折斷面不平坦,淡黃白色,松泡,中空。
均以粗細均勻、肥壯、色白者為佳。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
⒈沙參(未去皮)落皮層由木栓石細胞和木栓層組成。木栓石細胞1-3環,每環1列細胞,細胞長亠菜,外壁增厚4-45μm,側壁常增厚成倒“U”字形,有的外壁呈脊狀增厚突入胞腔內:木栓細胞2-4環,每環3-7列細胞。皮層窄,可見狹長的乳汁管。中柱三生構造明顯,次生構造略偏心;近中央的三生維管束與次生維管束相嵌排列;形成層和額外形成層呈斷續的弧狀;三生維管束的木質部束常短寬,單束成分叉;射線明顯,常擠壓破碎,該品乳汁和常與篩管群伴生;菊糖僅見在少數導管或導和附近薄壁細胞中。
⒉杏葉沙參無木栓石細胞。木栓層厚4-25列細胞,木栓細胞壁平直工微波狀彎曲。三生維管束密集。乳汁管存在於韌皮部、栓皮層。菊糖結晶少,存在於導管中,極少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見封閉組織。
⒊輪葉沙參木栓石細胞1-8環,每環厚1-2列細胞。木栓細胞厚3-7列細胞。乳汁管稀少,多聚集在篩管群附近。菊糖結晶多,存在於韌皮部。
⒋泡沙參木栓石細胞1-6環,每環厚1-5裂細胞;木栓石細胞壁均勻增厚,紋孔、孔溝明顯。木栓細胞環2-15列細胞。三生維管束多,排列零亂;韌皮部外側乳汁管群成環。菊糖結晶無或偶見。

粉末特徵:

⒈沙參
①網紋、螺紋導管直徑18-70μm,網紋導管網孔多狹縫狀。
②木栓石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長條形、類橢圓形、類多邊形,長18-155μm,寬18-61μm,壁厚1-5μm,有的垂周壁連珠狀增厚;側面觀長方形,外壁增厚5-7μm。
③木栓細胸表面觀類長方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垂周壁直或彎曲;斷面觀類長方表,壁略波狀彎曲,有的可見條狀紋理。
④有節乳管常連線成網狀。
⑤菊糖結晶扇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
⒉杏葉沙參
①網紋、梯紋導管直徑14-71μm;梯紋導管紋孔多呈長方形。
②木栓細胞表面觀類多邊形、類長方形,長35-2233μm,寬12-53μm。此外,有菊糖、乳汁管,偶見木栓石細胞(根莖)。
⒊輪葉沙參
①網紋、孔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12-88μm。
②木栓石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長93-240μm,寬21-59μm,壁厚1-27μm,可見細必裂紋及紋孔;斷面觀長方形,外壁厚,側壁稍厚,呈馬蹄形。此外,有木栓細胞、乳汁管及菊糖。
⒋泡沙參
①網紋、梯紋導管直徑12-75μm。
②木栓石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類多邊形,長35-107μm,寬19-46μm,壁厚5-14μm,紡也稀,細孔狀,孔溝明顯。
③木栓細胞表面觀長條形、類長方形或類多邊形,垂周壁平直或波狀彎曲;斷面觀類長方形,壁略彎曲,有的可見條狀紋理。此外,有乳汁管、菊糖。

理化鑑別

⒈取該品粗粉身碎骨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熱10min,濾過。取液液2ml,加5%α-萘酚乙醇液2-3滴,搖勻,沿試和壁緩緩加入硫酸0.5ml,兩液接界處即顯紫紅色環。(檢查糖類)另取濾液2ml,加鹼性酒石酸銅試液4-5滴,置水浴中加熱5min,生成紅棕色氧化亞銅沉澱。(檢查糖類)
⒉薄層色譜取藥材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60ml,回流提取4h,回收氯仿後,殘渣以1ml氯仿溶解作為供試液。另取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棕櫚酸酯各1mg,加氯仿1ml溶解作為對照液。分別吸取上述供試液和和對照液各10μm,點於同一矽膠G薄板上。以氯仿-苯(9:1)展開至1/2處,吹乾,再以氯仿-苯(7:3)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液,110℃加熱5min。樣品液色譜在與對照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中醫傳承

典籍記載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沙參內容:(《本經》上品)
【校正】併入《別錄》有名未用部羊乳。
【釋名】白參(《吳普》)、知母(《別錄》)、羊乳(《別錄》)、羊婆奶(《綱目》)鈴兒草(《別錄》)、虎鬚(《別錄》)、苦心(《別錄》,又名文希,一名識美,一名志取。)
弘景曰∶此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是為五參,其形不盡相類,而主療頗同,故皆有參名。又有紫參,乃牡蒙也。
時珍曰∶沙參白色,宜於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為羊婆奶。《別錄》有名未用,羊乳即此也。此物無心味淡,而《別錄》一名苦心,又與知母同名,不知所謂也。鈴兒草,象花形也。
【集解】《別錄》曰∶沙參,生河內川谷及冤句般陽續山,二月、八月采根,曝乾。又名∶羊乳,一名地黃,三月采,立夏後母死。
恭曰∶出華山者,為善。普曰∶二月生苗,如葵,葉青色,根白,實如芥,根大如蕪菁,三月采。
弘景曰∶今出近道,叢生,葉似枸杞,根白實者佳。
保升曰∶其根若葵根,其花白色。
頌曰∶今淄、齊、潞、隨、江、淮、荊、湖州郡皆有之。苗長一、二尺以來,叢生崖壁間,葉似枸杞而有叉丫,七月開紫花,根如葵根,大如指許,赤黃色,中正白實者佳。二月、八月采根。南土生者葉有細有大,花白,瓣上仍有白粘,此為小異。
藏器曰∶羊乳根加薺而圓,大小如拳,上有角節,折之有白汁,人取根當薺。苗作蔓,折之有白汁。
時珍曰∶沙參處處山原有之。二月生苗,葉如初生小葵葉,而團扁不光。八、九月抽莖,高一、二尺。莖上之葉,則尖長如枸杞葉,而小有細齒。秋月葉間開小紫花,長二、三分,狀如鈴鐸,五出,白蕊,亦有白花者。並結實,大如冬青實,中有細子。霜後苗枯。其根生沙地者,長尺余,大一虎口;黃土地者則短而小。根莖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實;春月采者,微黃而虛。小人亦往往縶蒸壓實以亂人參,但體輕鬆,味淡而短耳。
根【氣味】苦,微寒,無毒。《別錄》曰∶羊乳,溫,無毒。
普曰∶沙參,岐伯∶鹹;神農、黃帝、扁鵲∶無毒。李當之∶大寒。好古曰∶甘、微苦。
之才曰∶惡防己,反藜蘆。
【主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本經》)。
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久服利人。又雲∶羊乳,主頭眩痛,益氣,長肌肉(《別錄》)。去皮肌浮風,疝氣下墜,治常欲眠,養肝氣,宣五臟風氣(甄權)。
補虛,止驚煩,益心肺,並一切惡瘡疥癬及身癢,排膿,消腫毒(大明)。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時珍)。
【發明】元素曰∶肺寒者,用人參;肺熱者,用沙參代之,取其味甘也。好古曰∶沙參味甘微苦,厥陰本經之藥,又為脾經氣分藥。微苦補陰,甘則補陽,故潔古取沙參代人參。
蓋人參性溫,補五臟之陽;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雖雲補五臟,亦須各用本髒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輔之可也。
時珍曰∶人參甘苦溫,其體重實,專補脾胃元氣,因而益肺與腎,故內傷元氣者宜之。
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補陽而生陰,一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之也。
【附方】舊一,新二。
肺熱咳嗽∶沙參半兩。水煎服之。(《衛生易簡方》)猝得疝氣∶小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自汗出,欲死者。沙參,搗篩為末,酒服方寸匕,立瘥。(《肘後方》)婦人白帶∶多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冷所致。沙參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證治要訣

實用藥方

⒈慢性支氣管炎,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南沙參9克,麥冬10克,杏仁9克,川貝母9克,批把葉9克。每日1劑,水煎服。
⒉百日咳:南沙參9克,百部9克,麥冬10克。每日l劑,水煎服。有緩解痙攣性咳嗽作用。
⒊肺結核,乾咳無痰:南沙參9克,麥冬6克,甘草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服。有強壯止咳作用。
⒋胃陰不足,胃部隱痛: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劑。現代可用於慢性胃炎和胃神經症。
⒌食道炎、胸骨刺痛、吞咽困難:可用南沙參、麥冬、甘草、桔梗、金銀花、連翹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為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於兩餐之間或空腹含化,緩咽。有明顯療效,而且復發率低。
⒍小兒口瘡:南沙參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2~5劑,潰瘍面癒合,療效顯著。
⒎虛火牙痛:大量南沙參(杏葉沙參)與雞蛋同煮。食蛋。
⒏產後無乳:南沙參(杏葉沙參)12克與豬肉適量同煎。飲湯吃肉。
9.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湯: 用料:沙參50克,玉竹、蓮子、百合各25克,雞蛋1個。 製法服法:將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洗淨,同雞蛋連殼一起下鍋,同燉半小時,取出雞蛋除殼,再同燉至藥物軟爛。 

雞蛋飲湯,可加糖調味。 功效主治:本湯所取中藥均是潤肺養陰,健脾和胃之品,特別是雞蛋,不但食療價值高,且能補陰除煩,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陰傷,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用於治氣虛久咳,肺燥乾咳,見咳嗽聲低,痰少不利,體弱少食,口乾口渴等。 

注意事項:脾虛濕盛或實熱痰多,身熱口臭者不宜選用。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輪葉沙參的根中含三萜皂甙和澱粉.珊瑚菜的根含生物鹼、豐富的澱粉;果實含珊瑚菜素(Phellopterin),並析得王草素(Imperatori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 研究證明,27種沙參屬藥用植物的根脂溶性成分中均含有棕櫚醯β-谷甾醇、羽扇豆烯酮、β-谷甾醇和24-亞甲基-環阿爾廷醇.

藥理作用

沙參
⒈祛痰作用 輪葉沙參水煎液對家兔有祛痰作用,可持續4小時以上,但較紫菀、天南星的效果稍差.
⒉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的沙參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能使離體心的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續5分鐘.沙參浸液(1:40)無溶血現象,但能與紅細胞作用變色而發生渾濁沉澱.珊瑚菜根的水浸液在低濃度時對蟾蜍離體心臟有加強其收縮的作用;濃度增高,則出現抑制直至心室停跳(此時心房仍可跳動),但可以恢復.對蟾蜍在體心臟,其作用亦相似;給麻醉兔靜脈注射,能使其血壓稍微上升、呼吸加強;切斷迷走神經,此作用依然存在.
⒊解熱、鎮痛作用 珊瑚菜根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的體溫輕度下降;對因傷寒疫苗引起發熱的家兔亦有降溫作用;並有鎮痛作用(兔牙髓電刺激法).
⒋抗真菌作用 沙參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等致病性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臨床套用

提要
南沙參與北沙參應該是兩種藥:
①科屬不同:南沙參屬桔梗科,北沙參屬傘形科
②性味不同:南沙參甘淡,性平,北沙參甘寒
③功用不同:南沙參補肺脾之氣,適用於脾肺氣虛,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北沙參善養肺胃之陰,適用於熱病後期或久病陰虛內熱,乾咳,痰少,低熱,口乾,舌紅,苔少,脈細弱者。另外,就二者質地而論,北沙參堅實,南沙參空疏,堅實者用於養陰,空疏者用於補氣。

原形態區別

⒈沙參

多年生草本,莖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長柔毛。基生葉心形,大而具長柄;莖生葉無柄,或僅下部的葉有極短而帶翅的柄;葉片橢圓形、狹卵形,基部楔形,長3-11cm,寬1.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兩面疏生短毛或長硬毛,或近於毛。花序學不分枝而成假總狀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極狹的圓錐花序,極少具長分枝而成圓錐花序的;花梗長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狀毛,少數無毛,筒部常倒卵狀,少數為倒卵狀圓錐形,裂片5,狹長,多為鑽形,少數為條狀披針形;花冠寬鍾狀,藍色或紫色,外面無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狀卵形;花盤短筒狀,無毛;雄蕊5,花絲下部擴大成片狀,花葯細長;花柱常略長於花冠,柱頭3裂,子房下位,3室。蒴果橢圓狀球形,極少為橢圓狀,長6-10mm。種子多數,棕黃色,稍扁,有1條棱,長約1.5cm。花、果期8-10月。
⒉杏葉沙參

本種與沙參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在莖上部的無柄或僅有楔狀短柄,葉基部常楔狀下延,基生葉具長柄。花序分枝粗壯,幾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長卵形,最寬處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疊,寬1.5-4mm,花盤多功能數有毛,少無毛;花柱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
⒊輪葉沙參

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葉3-6輪生,卵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分枝也常輪生;花盤較短,長2-4mm,直徑不超過1mm;花冠細小,近於筒狀,口部稍收縊,裂片長約2mm。花期7-9月。
⒋雲南沙參

本種與前三種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均勻分布於莖上;常無柄,葉片卵圓形至長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僅葉脈上被硬毛。假總狀花序;花盤短筒狀,長不超過1mm;花萼邊緣有1-3對小齒。花期8-10月。
⒌泡沙參

本種與前四各的區別在於:莖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莖生葉無柄,極個別有楔狀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圓形、狹橢圓形和倒卵形,兩面被毛,邊緣有2至數個粗大齒。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盤被毛;花柱與花冠近等長。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南北沙參的功效區別
據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參,系南沙參。至清代載有沙參分南、北兩種。一般認為兩藥功效相似,均屬養陰藥,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參又稱大沙參、空沙參,其形粗大,質較疏鬆,功效較差,專長於入“肺”,偏於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參,又稱北條參、細條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功效較佳,專長於入“胃”,偏於養陰生津止渴,說法各異。
現代研究北沙參含生物鹼、揮髮油等,具有降低體溫、鎮痛、強心等作用;北沙參含黃酮、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強心等作用。
南沙參養陰清熱潤肺化痰治療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潤肺止咳)。北沙參胃陰虛津液不足咽乾口渴(養胃生津)。

南北沙參臨床套用區別

⑴南沙參潤肺止咳:用於肺陰虛之久咳乾咳常配貝母麥冬。
⑵北沙參養胃生津:用於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乾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
⑶《本草備要》:"似人參而體輕鬆,向實者良生沙地者長大,生黃土者瘦小(北地真者難得沙參分南北兩種: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遜)。
⑷《本草從新》:"南沙參,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種味帶辣者,不可用。
⑸《本經逢原》:"沙參有南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

臨床套用之區別舉例

⒈肺熱陰虛:用於燥熱咳嗽,乾咳少痰或咯血者,南沙參可與桑葉、知母、麥冬等相伍。
⒉熱病傷陰:用於胃陰不足的舌紅少津,咽乾口燥,食少納呆者,北沙參可與石斛、天花粉、準山藥、生谷芽等同用。
⒊麥門冬湯:用於肺熱陰虛引起的乾咳少痰,癆嗽咯血,咽乾音啞等。南沙參可與麥門冬,半夏,甘草,玉竹、桑葉、貝母粳米,大棗等同用,以治燥熱傷陰,咳嗽咯血諸症。
⒋竹葉石膏湯:用於胃熱傷陰,津液不足的口渴咽乾,胃脘隱痛,嘈雜乾嘔,舌質紅絳等。清熱養陰,益胃生津。北沙參可與麥冬、石斛、生地益氣生津;半夏降逆下氣,其性雖溫,用竹葉、石膏辛涼甘寒,清胃之熱;配於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僅無害,且能轉輸津液,活動脾氣,使參、麥生津而不膩滯;配甘草、粳米扶助胃氣,又可防石膏寒涼傷胃。若大便於結難解,加火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
⒌沙參四味散:南沙參25g,甘草15g,紫草茸15g,拳參15g。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混勻,分裝,即得,每袋50g。該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熱清肺,止咳祛痰。用於感冒咳嗽,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胸脅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兒酌減。
⒋南沙參浸膏溶液:南沙參1000g。取南沙參按滲漉法,以35%乙醇為溶媒,俟滲出液達生藥量5倍時,停止滲漉,回收乙醇並濃縮,濾過。取少許澄明濾液測定含量後,調整至每1ml含抽出物250mg,再加0.5%宋甲酸鈉,靜置8-10天,取上清液濾過即得。按總抽出物方法測定:每1ml含總抽出物250mg。功能鎮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於肺氣虛弱,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膿瘍,肺結核,咳嗽氣短,午後發熱,咯血等。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
⒌利咽合劑:南沙參250g,桑葉75g,石斛125g,射干125g,木蝴蝶37g,白蘇子125g,麥冬150g。以上七味,加水煎煮2次,合併煎液,濾過,靜置,上清液濃縮至1050ml,加適量防腐劑,攪拌,靜置,取上清液1000ml,即得。該品為淡黃色液體,味苦。放置後略有沉澱。取該品2ml,加鹼性酒石酸銅試液4-5滴,水浴加熱5分鐘,產生紅棕色沉澱,該品的相對密度應不低於1.03。功能養陰生津,清熱利咽。用於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抗癌套用

鼻咽癌
據潘明繼報導,方以扶正生津湯(沙參、白朮各10g,天麥冬、茅根各12g等)為主配合放療治療鼻咽癌400例,其5年生存率57%,10年生存率32%,減輕了放療期間的副反應。
肺癌
據黎月恆等報導,藥用沙參、生熟地、百合等組成肺複方治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78例,症狀改善、病灶穩定者55例,瘤體穩定率達70%。許繼平等用南北沙參配伍麥冬、女貞子等與化療對比治療中晚期支氣管肺癌32例,結果生存1年者13例,2年者5例,3年者2例,4年者1例,5年者1例,均優於化療組。
據報導,有人以養陰清肺法,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南北沙參各15g,麥冬、白薇各12g等)治療肺癌105例,咳嗽等症狀明顯減輕,生存半年31例,1年以內32例,2年以內31例,3年以內3例,5年以內3例,9年以內2例,9年以上3例。

營養成分

沙參營養成分含量和作用表-哩哩網
教您看懂沙參的營養成分表,從左邊表中可以看出沙參的膳食纖維、鈣、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磷、煙酸、維生素A、C維生素與同類食物相比高於平均值,沙參的各個營養成分含量及各營養素作用詳解見圖表。
表中所指的每日推薦量指的是一般的成年人在一定時期平均每天攝入的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規定,不同人群在不同時期推薦攝入量是不同的。當然,這些數值並不意味著每種營養素每天都必須攝入這么多量,像脂溶性的維生素只要在一段時間內平均攝入量達到這值就可以。

膳食營養

南沙參知識介紹:南沙參為桔梗科植物沙參、杏葉沙參、輪葉沙參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根。沙參、輪葉沙參、杏葉沙參屬多年生草本,多生於山地、草叢中或灌木叢中,沙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杏葉沙參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輪葉沙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華南。播放後2至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趁鮮用竹片颳去粗皮,切片,乾燥。
南沙參根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頂端有一至數個蘆頭,根上部多有深陷黃紋呈斷續環狀,並有殘留的粗皮,下部有縱紋及縱溝。體輕質鬆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有裂隙。無臭,味微甘。以粗細均勻、肥壯、色白者為佳。
南沙參與北沙參雖是不同科屬的兩種植物藥材,但一般認為兩藥功用相似,但細分起來,南沙參偏於清肺祛痰,而北沙參偏於養胃生津。在煮粥時可辨證選用。
南沙參補充信息: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南沙參、蜜南沙參,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蜜南沙參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南沙參適合人群:風寒咳嗽者忌服。
南沙參食療作用: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體輕氣和,升而微降
具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陰虛發熱,肺燥乾咳,肺痿癆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津傷口渴。
南沙參食物相剋:南沙參惡防己,反黎蘆。
南沙參做法指導:
⒈肺熱咳嗽者,可單味水煎服。
⒉若肺熱較盛者,可加清肺之桑白皮、地骨皮。
⒊久嗽不已者,可配止咳化痰之款冬花、炙百部
⒋久咳聲啞者,再伍養陰斂肺之玄參、訶子。
⒌若津傷較重,舌絳少津者,是可用鮮沙參與鮮生地、鮮石斛等配伍,以增養陰生津之效。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10至15克(鮮品15至30克);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在服用沙參的期間,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8]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木春菊
莽山紫菀
毛脈紫菀
毛枝變種
密毛紫菀
密葉紫菀
毛藍鐘花
毛細鐘花
脈萼藍鐘花
牧根草
美麗藍鐘花
毛葉藍鐘花
密毛山梗菜
毛瓣山梗菜
毛葉雞蛋參
蔓莖藍鐘花
毛萼山梗菜
脈花黨參
毛葉甘菊
蒙古沙地蒿
米蒿
密毛蒙古蒿
毛華菊
密毛四川艾
密毛奇蒿
毛蓮蒿
密毛廳蒿
毛蒿蒙菊
密毛白蓮蒿
蒙古蒿
密序陰地蒿
牡蒿
密腺毛蒿
美葉蒿
毛柄蒲公英
毛果橙舌狗舌草
美麗匹菊
綿毛黃鵪菜
母菊
玫瑰色蒲公英
毛葉蒲公英
毛果一枝黃花
密絨亞菊
穆坪兔兒風
馬邊兔兒風
木茼蒿屬
木茼篙怒江紫菀
寧夏沙參
南亞蒿
南艾蒿
南毛蒿
南牡蒿
怒江蒿
內蒙古旱蒿
擬亞菊
怒江黃鵪菜
牛蒡
能高香青蒲公英
匍生紫菀
婆羅門參屬
泡沙參
片馬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
帕米爾蒿
普氏蒲公英
蒲公英屬
匹菊
鋪散矢車菊
匍枝狗舌草
匹菊屬
屏邊兔兒風
珀菊
珀菊屬
鋪散亞菊青蒿
奇形變種
奇形銀鱗紫菀
黔中紫菀
秦中紫菀
琴葉紫菀
青海紫菀
全茸紫菀
莕菜
球花黨參
秦嶺黨參
雀斑黨參
秦嶺沙參
球果牧根草
球花蒿
歧莖蒿
青藏蒿
奇蒿
千山蒿
青海龍蒿
秦嶺蒿
黔狗舌草
千花亞菊
槭葉兔兒風
青海二色香青
軟毛紫菀
日喀則蒿
柔毛蒿
絨毛蒿
肉質葉蒿
絨毛甘青蒿
日本蓍
濕生鼠麴草
三基脈紫菀

三頭紫菀
少毛變種
少毛褐毛紫菀
舌葉紫菀
蛇岩變種
蛇岩高山紫菀
濕生紫菀
石生紫菀
四川紫菀
睡菜屬
三角葉黨參
蘇南薺苨
松葉沙參
沙參屬
山梗菜
掃帚沙參
絲莖風鈴草
山紫錘草
四川山梗菜
水皮蓮
思茅狹葉山梗菜
閃毛黨參
少花山梗菜
束花藍鐘花
絲裂沙參
四葉參
石生風鈴草
素花黨參
水金蓮花
松葉雞蛋參
石沙參
神農架香菊
山艾
蒔蘿蒿
濕地蒿
神農架蒿
商南蒿
四川艾
神農香菊
山西南牡蒿
蘇聯肉質葉蒿
深裂蒲公英
絲葉匹菊
少花黃鵪菜
矢車菊
鼠冠黃鵪菜
山地蒲公英
山西蒲公英
濕生狗舌草
傘房匹菊
雙角蒲公英
山東蒲公英
石龍芮
三脈兔兒風
疏齒亞菊
蓍狀亞菊
蓍屬
三裂葉豚草
四川兔兒風
絲葉蓍
莎菀
四川香青
莎菀屬茼蒿
騰越紫菀
台灣紫菀
台岩紫菀
天全紫菀
陀螺紫菀
橢葉變種
橢葉小舌紫菀
唐松草黨參
天藍沙參
頭花風鈴草
台灣黨參
天山沙參
禿葉黨參
同鐘花屬
同鐘花
台灣沙參
塔花山梗菜
銅錘玉帶草
銅錘玉帶屬
太魯閣艾
台灣狹葉艾
台灣菊
鐵桿蒿
太白山蒿
天全蒲公英
天山蒲公英
天山矢車菊
同花母菊
托毛匹菊
台東狗舌草
天山狗舌草
豚草
鐵燈兔兒風
兔兒風屬
萬壽菊
五膜草
微糙變種
微糙三脈紫菀
偽形變種
偽形高山紫菀
萎軟亞種
萎軟紫菀
無毛小舌紫菀

微齒山梗菜
五膜草屬
霧靈沙參
無柄沙參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毛川藏蒿
無絨粘毛蒿
微刺伊朗蒿
委陵菊
無齒蔞蒿
網苞蒲公英
無莖黃鵪菜
無角蒲公英
五裂兔兒風
無翅兔兒風
雪蓮花
向日葵
星毛短舌菊
西伯利亞紫菀
西固紫菀
錫金紫菀
細莖紫菀
狹苞短毛紫菀
新疆黨參
小菱葉藍鐘花
星花草
西南風鈴草
星花草屬
狹葉花柱草
心葉珠子參
心葉黨參
細葉沙參
細鐘花屬
細鐘花
小莕菜
狹葉沙參
喜馬拉雅沙參
小草海桐
細葉藍鐘花
心葉藍鐘花
細萼沙參
西南山梗菜
線萼山梗菜
線黨參
心葉沙參
狹長花沙參
小葉藍鐘花
狹葉山梗菜
小葉輪鍾草
新疆風鈴草
新疆沙參
小花沙參
西藏黨參
西藏紫錘草
小花黨參
小花輪鍾草
西北蒿
小銀葉蒿
西南大頭蒿
小亮苞蒿
細裂葉蓮蒿
細葉菊
小紅菊
線葉蒿
湘贛艾
狹葉牡蒿
西南牡蒿
香葉蒿
細裂葉白苞蒿
小山菊
纖桿蒿
西南圓頭蒿
腺毛蒿
狹裂白蒿
楔葉菊
小葉菊
雪山艾
細葉山艾
繡苞蒿
纖梗蒿
細桿沙蒿
小指裂蒿
狹葉青蒿
銹苞蒿
小甘肅蒿
小球花蒿
腺苞狗舌草
小花蒲公英
小花矢車菊
錫金蒲公英
小果蒲公英
小葉蒲公英
新源蒲公英
細葉黃鵪菜
新疆匹菊
纖細黃鵪菜
細裂黃鵪菜
狹苞蒲公英
血果蒲公英
橡膠草
纖細兔兒風
杏香兔兒風
細穗兔兒風
下田屬 |

西藏亞菊
細裂亞菊
下田菊屬
下田菊
小花下田菊
細葉亞菊
纖枝兔兒風
心葉兔兒風
小兔兒風
秀麗兔兒風
狹葉兔兒風
新疆亞菊
狹翅兔兒風
杏香兔耳風
細莖兔兒風
細弱香青
鏇葉香青
香青棉毛變種
西藏香青
須彌香青
香青屬
狹苞香青野菊
雲南風鈴草
有梗藍鐘花
雲南沙參
銀背葉黨參
一年風鈴草
葉苞蒿
隱舌甘菊
銀蒿
玉樹龍蒿
油蒿
陰地蒿
銀背菊
異色菊
亞東蒿
野艾蒿
亞洲大花蒿
岩蒿
雲南蒿
雅致艾
伊朗蒿
玉山艾
茵陳蒿
圓葉南牡蒿
野甘菊
圓頭蒿
異葉黃鵪菜
翼柄蒲公英
岩匹菊
亞心蒲公英
亞東蒲公英
一枝黃花屬
一枝黃花
藝林黃鵪菜
羽裂黃鵪菜
異苞蒲公英
藥用蒲公英
印度蒲公英
亞洲蒲公英
雲南蓍
異葉亞菊
亞菊屬
腋花兔兒風
亞菊
異花兔兒風
葉下花
藥山兔兒風
雲南兔兒風
雲南亞菊
異葉兔兒風
亞洲蓍
玉山香青
中南蒿
掌裂蒿
指裂蒿
紫花野菊
豬毛蒿
粘毛蒿
直莖蒿
中亞草原蒿
中甸艾
浙江蒿
中亞苦蒿
中亞旱蒿
準噶爾匹菊
紫花蒲公英
紫果蒲公英
總序黃鵪菜
中亞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
櫛齒黃鵪菜
窄邊蒲公英
昭通黃鵪菜
準噶爾矢車菊
針刺矢車菊
紫枝兔兒風
紫花亞菊
直脈兔兒風
帚枝香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