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鬥牛節

苗族鬥牛節

苗族鬥牛節是苗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是指人們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為“東方式鬥牛”。典籍、詩詞、舞蹈、傳說、鼓社記載鬥牛;傳統鬥牛自由組合,不決勝負,現代鬥牛分組、拈鬮、定時、淘汰制,決勝負;苗族鬥牛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鬥牛,就在於苗族鬥牛是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概述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場景
苗族是蚩尤的後代,傳說蚩尤帝為銅頭鐵額、牛首人身,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徵。苗家人喜愛鬥牛,每逢節日聚會都有鬥牛活動。

貴州苗族鬥牛尤以開陽平寨“鬥牛節”,最為出名,分別於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舉行。鬥牛之日,開陽及鄰縣的苗族同胞,都會披金戴銀,身著節日盛裝,向平寨鄉鬥牛場匯集。

鬥牛開始之前,各村推舉的中間人奔走於各牛主之間,了解牛的長度、高度、年齡、體重、角門長勢等等,然後集中決定誰與誰斗,在徵得牛主同意後,主持人即宣布鬥牛開始。那場面相當壯觀、有趣。鬥牛結束後,人們紛紛給勝者披紅掛彩,並向其主人敬酒祝賀。

歷史

苗族有鬥牛有風俗。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是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高坡、惠水、龍里等地苗族共同在批弓(地名)開闢牛打場,每年七月秋收之後,在龍、虎(貓)狗、鼠等日子中擇一日舉行鬥牛活動。鬥牛時敲鑼打鼓、吹長號(大型嗩吶),成千上萬的人圍觀,歡聲雷動。結束後,於農曆九月擇吉日舉行“敲把郎”儀式,殺牛祭祖。

來由

鬥牛節的由來還有個其中廣為流傳的故事呢:相傳有一年平寨遭水災,洪水長時間不退,直到正月二十五這天,兩頭水牛在被洪水淹沒的岸邊打架,大水即消,當年的糧食也獲得了豐收。苗族後人就把農曆正月二十五這天定為“鬥牛節”。每年這個時候,四面八方的苗族民眾都會在這裡隆重集會,舉行“跳園”、“鬥牛”等活動。

習俗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場景
當然,苗族人以牛相鬥並不是戲牛取樂,而是以鬥牛的方式選出神崇拜,來展示苗家人崇敬的力量和勇敢。競賽性則是以輸贏論名次。一般來講,鬥勝的牛會被稱為牛王、牛神、牛聖,為全村寨帶來榮譽,而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崇拜。鬥敗的牛則命運比較悲慘,有的被再次精心飼養,以圖來年再戰崢嶸,否則,就會被其他村寨的村民羞辱和諷刺。一頭好的鬥牛往往被視為全村寨的財富,因為一年比賽的數場獎金額度也是比較可觀的。

古往今來的苗族鬥牛,特別是黔東南苗族鬥牛,以驚心動魄的牛與牛相鬥區別與西班牙的牛與人相鬥而聞名於世界。與中外其他地方相比,還具有豐富多樣性、不可替代性、原始神秘性、民眾參與性、雙重互補性的優勢,既是黔東南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又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有位民俗專家到貴州實地考察後說:“世界最精彩的鬥牛在中國,中國的鬥牛在西部,西部最神奇地在於黔東南苗族鬥牛文化”!還有一位日本朋友好奇地問:“世界各地有水牯牛,中國各地也有水牯牛,可為何沒有黔東南飼養的水牯牛好鬥、善斗、能斗”?他還特別問:“為何凱里市及毗鄰縣的牛都能斗”?以苗嶺新都凱里市為中心,涵蓋毗鄰台江、雷山、丹寨、麻江、黃平、施秉等縣苗族飼養的鬥牛,經歷史檢驗確定如此。
但要回答這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就說得清的。這大概與巍巍苗嶺主峰雷公山、香爐山和清水江、巴拉河、舞陽河等山高水深的錘鍊習性、宜人自然氣候環境的長期薰陶、特殊環境培養十八般武藝的膽量,悠久的苗族歷史,文化習俗、飼養特技、精選習俗,優良的種牛等因素有關。多年來,為探究苗族鬥牛習俗文化,我們曾多次隨苗族鬥牛團到長沙廣州北京貴陽等地去開展鬥牛大賽,又經常深入苗族村寨調查研究。現就所獲所知,從側面淺談苗族精心挑選鬥牛、細心飼養鬥牛、驚心動魄的鬥牛即苗族鬥牛文化三要素。欲以此拋磚引玉,喚醒民眾文化意識,傳承優秀文化遺產,進一步搶救、保護和繼承發揚民間鬥牛文化而已。

選牛細則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場景
要鬥牛,首先要有好鬥、善斗、能斗的鬥牛。要有勇猛頑強的鬥牛去拼搏,以精彩的高潮武藝贏得萬眾的欣賞及喝彩,就必須經過精心挑選好鬥牛這一要素,這是關鍵的關鍵。但如何挑選?選什麼樣的牯牛去飼養才成好鬥、善斗、能斗的鬥牛?至於挑選鬥牛的習俗文化,本身就是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

黔東南苗族挑選鬥牛的標準要求是十分講究的,至少要從牛的全身、前身、後身、四膊、四腳、蹄爪、皮毛、牛鏇、頭、眼、角、耳、鼻、嘴、舌、牙、腮、頸、肩、腰、肚、臍、糞門、尾巴等幾十個部位去看,去分個一清二楚,苗族認為,牛的習性,從各個部位上都可以看出是否能斗善斗,牛強人吉的。這本身也是一種苗族牛文化習俗。

在挑鬥牛時,苗族比較講究“精心挑選”,又重在對其主人是否“吉”、“利”二字上,如挑選時,首先要看牛的全身:好的鬥牛,只見其“體緊身促,頭小腹大”,“頸短身短,角刀眼圓,肩高臂低,四毛不分,四足齊立”。同時,還要求屁股切齊,腳蹄賀頓,更講究鏇毛周正。苗族在挑選鬥牛時,還十分講究牯牛的“三寬四緊”。其“三寬”是:鼻子寬、屁股寬、角門寬;“四緊”是:骨骼緊、四蹄緊、口緊、腰緊。也有的說要“四寬五緊”。“四寬”即口緊,、皮緊、骨骼鼻桿、寬角門、寬胸膛、寬後福;“五緊”即口緊、皮緊、骨骼緊、腰根緊、尾巴緊。苗族民間有諺語:“挲牛身長不須近,牯牛邊短更有力。”所以,牯牛要講究“五短”,即嘴角大而短,不挑食,更能吃;頸項短,拚鬥有力,拉犁架更有力;身子短,短而精煉,短而有頸:腳短,短而立穩,立而如柱;尾短,“短而緊,如鋼。”這樣的牯牛,是上等牛。買到這種牯牛後,輔以特技飼養,精心調教,必定好鬥、善斗、能斗。

苗族還比較講究相(看)牛的前身。他們從數千年歷史長河的實踐經驗中全驗到:“前身高,快如刀”,“前身低,要人推”。可見,凡是好鬥善斗的水牯牛,必須前身高,且高在雲頭上。如果雲頭兩回事邊都生有鏇,稱之為莽軛鏇,這牛必定身強力壯,行走如飛,勇猛頑強,拉犁加樣樣行,而且是“保家牛”、“發富牛”,牛會保佑牛主一家大吉大利,人丁興旺,發財發富,萬事勝意。如果是鬥牛,“前身高一掌,拚鬥角碰響!”這種前身高、後身低的牯牛,在爭霸沙場上,必定是“拚鬥角碰響”,要是用來犁田,必然是“只聞犁響”,不用人催鞭抽自向前,選上這種牛飼養,主人家自然大吉大利,富貴榮華。相牛看前又看後,二者為對立的水牯牛的後身:既要求前身高,又必然要求後身低,二者為對立的統一,且三叉骨要平。三叉骨處如有鏇,常叫曬骨鏇,其要求標準是鏇上膊,後膊要豐滿,這種牛必定性子急,身強力壯,行走如飛,好鬥無疑;如果“鏇落草塘”,此牛必定性子太燉,慢慢吞吞,“打死不忙”,有氣無力,死氣沉沉,不僅不打架,就是犁田也不得行。你用鞭抽打,把牛也逼急了,還會掉頭用撬人,幫對主人家很不利,所以,世間有“左空倉,右嘆氣”的說法。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場景
苗族在選牛時,還要注重相(看)其“四膊”。牛不但以四膊鏇為美,而且要求鏇要生在膊上,還要求鏇圓,位正,要一清二楚。如果牛的四膊鏇不正,哪家飼養了這種牛,必然風不順,雨不調,名方都不利。要是“前鏇後不鏇,到老不周全”。這種說法呻然帶有濃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民間依然有人售,並認為“前鏇後不鏇,主人萬事不周全,不順心,不吉利”所以,在選牛時,人們往往“相罷四膊看四腳”。有的在看腳時,還要把牯牛拉著走一兩圈,然後回頭仔細看牛腳印。因為凡牛的腳都要“輕”,又要“圓”,還要“露筋骨”。

牛的腕下還要求“肉復蹄”。特別是後腳行走時,要超過前肢印前數寸合步為宜,同時還要求前腳要直,落腳要輕,腳印要淺;骨要長而圓,行走起來既快又有力,前腳直如箭,善走不須鞭”,這句民諺已很有說明問題了。如果前腳直,兩膀肉豐滿,不僅牛有力,牛的主人家也定能呼風來風,要雨來雨,事事順心。有的購牛人員,還要將牛的腳抬起來細看,因為苗家人深知:牯牛的四腳底內的鏇,民間稱之“飛空鏇”。只要是飛空鏇的牛,必定是“神行太子”,如“下山猛虎”,沖得快,斗得凶,死打硬拼,武藝俱全,出戰必是“旗開得勝”。當然,除此外,還要看牛的蹄爪。凡是牛都有蹄爪,但牛蹄一定要圓又要大,要青黛顏色即黑或紫色為宜。蹄毛的顏色宜青,不宜黃或白。所以,苗族民間有諺語:“蹄毛帶黃色,行走不滿百”,也就是說,凡牛的蹄毛是黃或白毛,必基拖拖踏踏,有氣無力,走路不行,自然不可能去拚鬥或拉犁架了。對於牛的蹄爪,通常又叫蹄尖,也有人叫子爪或八卦爪。凡牛的八卦爪並緊即蹄尖並得緊,行走起來“有力又輕鬆,來去快如風”。

在選牛的皮毛時,講究的是“薄”、“軟”二字,要求薄如老鼠皮,軟似緞子布。牛皮一般還分為瓜皮、老鼠皮等。只要牛的全身上下都是黑毛青皮,又薄又軟,必定是好牛。如果毛順色,又是青色的,就是上等牛了,挑選到這種牛,其既不輕易生病,又不會怕冷和怕熱,一年春夏秋冬,全國東西南北,什麼樣氣候環境都才能適應。在牛毛挑選特別講究,要求其毛稀而立,毛健而習,光華發亮。因“前密後稀,怕熱兮兮;前稀後密,性子不急”。民間還有順口溜:“牯牛毛要生得稀,牯牛毛要象黃絲煙;前後毛若不合色,枉費一張緞子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牯牛的身上有多鏇,人們稱為“滿架葡萄”,有的人頭上有兩個或三個鏇的,人們都說他(她)是牛變的,這也反映了“牛多鏇”的道理。牛鏇,黔東南各地苗族稱謂有所異,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通腸鏇、豎毛鏇,追馬鏇、喪門鏇、鎖喉鏇、砍頭鏇等。

鬥牛過程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場景
鬥牛節到了,主人們在迎賓待客喝酒時,還特意用糯米把牛餵飽,鬥牛上陣前有的主人還給牛餵上一、二兩酒,為牛提神壯膽。中午,鬥牛場內外,人們從四面八方牽來幾十及至幾百頭鬥牛,有的鬥牛身上還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兩邊掛滿銅鈴,響聲叮噹,有的牛鞍上還插有歷屆鬥牛獲得的獎旗。顯得格外威風,主人也顯得異常光彩。苗族鬥牛有幾種鬥法,一種是斗輸贏搶名次,這種賽法不準人幫,也不勸斗,以勝敗生死來定名次,一種是議定相鬥時間比輸贏或者到時間勸斗算打平。還有一種配對放斗,或勝敗隨便,或視其情況勸斗。

鬥牛時雙方牛主和親友都到鬥牛場上,為其鬥牛吆喝助威和準備到時勸斗;鬥牛由有鬥牛經驗的人牽著在鬥牛場內環繞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讓牛熟悉環境和對方。然後將兩牛頭相對,牛身對立,在相距約兩米處,同時將牛鼻繩放開。兩牛便相互打鬥,兩邊主客人都在為與自家有關的牛喝彩助威,同時他們也可以從後頭或側面用手推肩頂,給牛助力。四面觀眾也為兩邊鬥牛吆喝助彩,氣氛熱烈。如放碰牛相鬥,兩牛可對直相距十米八米,兩邊同時放手,兩牛便狂奔至中,用頭角猛力相撞,這種碰牛相鬥極為劇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鬥牛與不碰鬥牛相鬥,碰鬥牛相跑五六米衝過去,不碰鬥牛原地牴觸的斗。
雙方牛斗得正酣可相鬥已到議定的時間,需要勸斗時則雙方主人交換各自帶來勸斗用的粗繩,交換人員分別捆住對方牛腳,等待一聲呼喊,雙方同時拉退鬥牛,隔離牽鼻退場。然後第二對、第三對入場競鬥。也有鬥牛場上幾對牛分別競鬥的,場面氣氛更是熱烈,其間鬥牛主人的親戚朋友還為鬥牛放炮送禮,無論到場鬥牛得斗與否,是輸是贏,主人都得到親友們的禮物,、綢帶等禮品。獲獎的鬥牛:牛王、冠、亞軍或第一、二、三名的鬥牛則格外光彩,牛主人扛著獎旗或者將獎旗掛在鬥牛的兩角上,牛與主人都得到人們極大的欽佩羨慕。鬥牛節期間,看鬥牛的、看熱鬧的、作客飲宴的、談情說愛的,各有所得,這種節日往往三五天才結束。

傳承意義

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長曆吏過程中,一直處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中心,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對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著對牛的敬愛與崇拜心理。苗寨寨門懸掛帶角牛頭。苗家神龕下放有相連牛角,不忘時祭。苗家在對壯碩、威武、雄悍的鬥牛的喜愛中,體驗優勝的美感,而且在這種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斷的飼養中,得以實現優選的鬥牛的優養進化。
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為了使這個民族得到多一些快樂,他們的祖上為他們設計了很多很多的節日,並將節日布置各個季節當中,讓人以娛悅,給人以快樂。創造了一種勞逸結合的生活紛圍。而這些節日又往往把鬥牛活動納入節日活動的範疇。苗家喜愛鬥牛,基本上每個集會節日都有鬥牛活動。很多地方還專門設有鬥牛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