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民族風情

黔東南民族風情主要表現在踩堂、鬥牛、鼓樓對歌、酒俗儺技儺戲等主要活動。

踩堂

踩堂,即踩歌堂,侗語曰“外確”。踩堂時所唱之歌曰踩堂歌,因其歌開頭及歌中襯詞為 “耶哈耶”,故侗語稱 “哆耶”。踩歌堂是南侗區祭祀侗神祖母、慶節及結群交往時所進行的民眾娛樂活動。此活動又為男女青年提供了公開的社交活動。踩歌堂多行於舊曆年。初一日,侗寨紛紛鳴鑼放炮,眾人歡聚鼓樓坪,以蘆笙為導,不同房族的男女兩歌隊圍成圈,男搭肩,女牽手,隨歌師引領而齊聲高唱踩堂歌,同時鏇圈而舞。任何活動的踩歌堂,均首唱進堂歌,進堂歌均以祭祀祖母為始,歌頌祖母恩德、感謝其護佑。繼唱轉堂歌,轉堂歌多系情歌。這是活動主體,歷時長,氣氛熱烈。將散,又唱散堂歌,先請祖母回祖母堂,然後男女互表惜別之情

斗鳥

由於山林密布,黔東南很多民族長期以來從事狩獵活動,因此,捕鳥、養鳥和斗鳥也就成為重要的集生存、娛樂為一體的比較普遍的民間活動。斗鳥也叫斗畫眉。畫眉被苗侗人民喻為美麗的化身,人人喜歡餵養。它有美麗的羽毛,精幹的身段,嘴尖而好鬥。斗畫眉從古時就盛行。每逢節日或慶典,養眉者,會集在鬥雞場,讓畫眉賽叫聲,比搏殺。畫眉叫聲時而如冰下流水,時而如瀑布飛瀉,如人對歌,如珠落盤。斗畫眉分隔斗和滾斗,隔斗就是把籠門相靠,取一根門隔,兩鳥只能在籠中相搏。勝鳥引亢高歌,敗鳥低頭無語。斗鳥場不但是養鳥人的娛樂場所,而且還是他們的交易市場。今天,隨著保護環境和動植物資源的意識普遍增強,黔東南各族人民不再狩獵和捕鳥,但養鳥和斗鳥仍是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凱里市中心的蘋果山公園內建有斗鳥場,許多縣市、鄉鎮有斗鳥協會,經常組織比賽和交流活動。在公園、林間 路邊、河岸不經意就能看到斗鳥比賽。

鬥牛

黔東南的許多村寨,每年擇期或在重要節日舉行鬥牛比賽(當地俗稱“牛打架”)。鬥牛之牛,都是專門精心飼養的,不從事耕地、拉車、推磨等勞作,均為雄性水牛,分為寬角、窄角兩個級別。鬥牛賽制,先為淘汰賽,決鬥時改為單循環賽,最後勝出者為年度牛王。鬥牛場面十分慘烈,動人心魄,觀眾少則數百,多則數萬。鬥牛,在黔東南苗侗民族中已有上千年歷史。規模和影響大的是,在凱里(鴨塘鎮鐮刀灣和南花村)、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台江(縣城和施洞鎮)、劍河等縣市舉行的苗族鬥牛和黎平、從江、榕江等地舉行的侗族鬥牛。凱里國際蘆笙節、黎平中國侗族鼓樓藝術節和榕江薩瑪節期間,也都舉行鬥牛比賽。侗族人民還在鬥牛比賽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名為古式鬥牛的舞蹈。

鼓樓對歌

鼓樓對歌是侗族最主要的對歌形式,鼓樓也是演唱大歌的主要場所。
侗族吃相思走訪,客主雙方歌隊要在鼓樓對歌。鼓樓對歌的雙方是一個男歌隊和一個女歌隊,如果客人來的是女歌隊,主人則以男歌隊與客人對唱;如果客人來的是男歌隊,主人則以女歌隊與客人對歌;如果客人來的有男歌隊和女歌隊,則客人的女歌隊優先在鼓樓與主人男歌隊對歌,客人的男歌隊則在另外的地方與主人的女歌隊對歌。
鼓樓對歌的程式非常複雜,而且各式分明。鼓樓對的主幹是唱大歌,但是並不是全部的內容。客人一到寨,主人先讓客人到鼓樓里坐下,客主雙方以歌互致問候。主人唱的內容是對客人到來表示歡迎,一路辛苦了,村寨條件有限請多包涵等等禮謙之詞;客人則對主人的接待表示感謝,對主人的村寨進行讚美等等讚揚之詞。過完這些禮節性的歌后,主人才把客人請到家中吃飯。飯後,雙方又兩次集中於鼓樓內對歌。這時候的對歌才進入正題,觀看的人群也陸續到來,對唱大歌即開始。侗族的大歌種類很多,在鼓樓對歌時先要唱主人村寨的祖先的歌種,然後才唱其他大歌。對唱大歌往往要通宵達旦,甚至連續幾天在演唱。在幾天的演唱活動中,在大歌的對唱中不時插入其他的歌種,以活躍和調節氣氛。到最後一天,對唱的歌則以互相夸贊為主,臨別的時候還要唱惜別歌。
在鼓樓對歌有很多種情況,除了吃相思必須在鼓樓對歌外,節日的時候有客人來訪。如果客人有歌隊到來,主人也邀請客人到鼓樓里對歌。有的村寨到其他地方吃相思,路過自己的村寨,主人也都要留下客人。如果客人願意,主人也要請客人到鼓樓對歌。過年的時候,為了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村寨內部也在鼓樓里對歌。

酒俗

在黔東南自治州的苗鄉侗寨,有“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的規矩。家家都放有一兩壇自己用糯米釀造而成的米酒,約二三十度之間。酒俗,是苗侗人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節日常有報酒(祝酒)、敬酒、攔寨酒(雷山郎德12道攔寨酒)、攔門酒、迎客酒、送客酒。紅喜席,有嫁別酒、分家酒、換酒(交杯酒)、酒歌酒、訂親酒、賀兒酒。白喜席(如高齡老人過世等),有慰問酒、陪葬酒、酬勞酒、別魂酒、祭祀酒。日常席,有火堂酒、平伙酒(打平伙)。還有結盟議事時的歃血酒(血酒)、議榔酒。一般都用土碗作酒杯,逢重大節日和吉日,酒具改為牛角。

儺技儺戲

儺技儺戲,起源於遠古先人的祭祀祈福活動,在黔東南主要流行於氵舞陽河流域的岑鞏、鎮遠等地,尤以岑鞏的儺戲儺技最為著名。全縣具有儺藝人500餘人,所演儺戲多達數十齣,儺戲所用面具有上百種不同造型。儺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特技,常見儺技有上刀山、下油鍋、口銜紅犁、腳踩紅犁和喊竹等。下油鍋就是赤手從燒沸的油鍋中撈東西。若非親見,難以置信。
儺戲在中華大地上,譽有“戲劇活化石”之稱,它對研討我國古代戲曲、音樂、舞蹈、美術、社會風尚、民俗風情、宗教衍變都有一定的價值,因為它貯藏著大量有關這些科學的“信息密碼”。
儺戲是當前中國文化藝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由於民族不同,流布地域有別而品類繁多,在我國的黃河中原及長江流域一帶,尚存著幾十種原始儺戲的演唱形態。儺戲的形成,有的人說在先秦,有人說在唐代,也有人說是在南宋,其說不一,但可肯定的是:它是中國遠古文化的產物。
儺祭、儺儀、儺戲是程式完整的民間社火活動,儺戲的任何演唱形式都是以祀神為目的,它保留的荒蠻和粗野的虔誠。儺面具(又稱臉子)被人們喻為神,每年正月搬儺戲啟用面具時,人們都要舉行隆重的迎送儺神活動。由於歷史和社會的變遷,儺戲面具已發展成當今儺文化的嬌子--儺圖騰藝術。
地戲面具俗稱臉子,為貴州民間傳統戲劇地戲演出者頭戴,用白楊木精雕細刻而成,再塗以臉譜彩繪,造型生動形象,神采飛揚,有的神態詭秘,頗具民間藝術色彩和粗獷格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