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詩會賦

能詩會賦

能詩會賦,指善於寫詩作賦。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

基本信息

簡介

【名稱】能詩會賦

【拼音】néng shī huì fù

【解釋】指善於寫詩作賦。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們,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文學功底好

相關詞語

天賦:天資;資質,生來具有的 例:稟受於天的天賦的藝術才能有著天賦的優美嗓子,為了適應學術上的需要,一定的天賦智慧型是必要的。

琴歌酒賦:彈琴、唱歌、飲酒、賦詩。舊皆逸人、高士之事。拼音/注音:qín gē jiǔ fù ㄑㄧㄣˊ ㄍㄜ ㄐㄧㄨˇ ㄈㄨˋ

出自: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琴歌既斷,酒賦無續。” 宋 韓元吉 《武夷精舍記》:“講書肄業,琴歌酒賦,莫不在是。” 金 趙渢 《和崔深道春寒》:“琴歌酒賦兩寂寞,懸知此興殊未闌。”

阿房宮賦:賦篇名。唐代杜牧作。阿房宮是秦始皇時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被項羽焚毀。賦中運用豐富的想像,極力形容阿房宮的壯麗和宮廷生活的奢侈荒淫,進而指出秦不惜民力,只知窮搜民財,終於亡國。意在諷諭唐代統治者借鑑歷史教訓。辭藻華美,語言流暢,結尾含蓄有味。

登高必賦: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謂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拼音/注音:dēng gāo bì fù ㄉㄥ ㄍㄠ ㄅㄧˋ ㄈㄨˋ

出自:《韓詩外傳》卷七:“ 孔子 游於 景山 之上, 子路 、 子貢 、 顏淵 從。 孔子 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丁卯, 葬高陵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太祖 ﹞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亦作“ 登高能賦 ”。《漢書·藝文志》:“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山陽 太守 袁遺 、 濟北 相 鮑信 同時俱起兵”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 河間 張超 嘗薦 遺 於太尉 朱儁 ,稱 遺 ‘有冠世之懿……登高能賦,覩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儔’。”參見“ 九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