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養食療學

老年食養食療學

老年食養食療學飲食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
老年人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如何使老年人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防病抗衰,延年益壽,這已是一個人人關心的重要的社會問題。影響老年人壽命和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飲食營養則是重要方面。專家們認為,營養不足和營養不平衡是導致多種疾病的重要誘因。從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食養理論和原則、合理營養、四季食補、食物保健、飲食宜忌、常見病飲食調養和中醫食療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而具體的介紹。能使患病的老人得到防病治病的飲食指導,能使健康的老人得到預防衰老、延年益壽的啟迪,能成為老年人的知音和益友。

簡介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學
老年食養食療學飲食是生命之根,健康之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求健康”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吃得科學合理、講究營養平衡是保證身體健康、防止疾病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為科學地指導人們正確合理飲食,特編寫《中醫食養食療學》一書,以供大家了解有關飲食方面的知識。

中醫食養食療學是中醫養生理論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的新學科。食養是運用傳統中醫理論,闡述食物的四性五味,結合現代營養學來辨證(質)食治;食療是指食物除養生和營養作用外,還有治療作用,包括了運用中醫理論的辨證(質)治療,食物中營養素對營養缺乏症的治療,以及食物中一些非營養物質的特殊治療作用。關於中醫傳統藥食結合膳食,屬藥膳範疇,此書為避免學科間的重複與概念上的不清,不予闡述。

《中國食養食療學》分概述、食養食療的特點、食物成分、食物的功效、各類人群的食養食療特點、常見病的食治等內容。對食物的性味功效、營養成分,以及各類人群食物營養需要,進行了較全面的論述,特別增加了對食物研究的新進展內容。可使讀者除了了解傳統中醫論述性味功效理論外,還可全面地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食物治療作用的研究狀況,以便正確選擇食物,合理飲食。

希望通過本書的學習,讓讀者能了解有關中醫的食養食療知識,以便更好地指導人們合理飲食,預防和配合治療疾病,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盡綿薄之力。

適宜於老人體重不足的飲食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學
科學研究證明,肥胖對健康不利,還有發生某些疾病的潛在危險;而體重不足,也同樣對健康有妨礙。

肥胖是熱量攝入過多、營養過剩造成的。不言而喻,體重不足則與熱量攝入不足、營養素缺乏有關。體重不足除表現為體型消瘦、乏力外,也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體重下降常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原因可能由於有些老年人存在某種精神障礙,食慾減退,或由於牙齒脫落,或由於某種不良飲食習慣、偏食,或由於膳食營養搭配不合理以及由於經濟條件較差,以致不能吃到足量的食物所致。

事實上,胖人減體重難,而瘦人慾增加體重也絕非易事,據觀察,每周增加1000克體重,每天要多攝入500~1000千卡的熱量。因此,要改善老人體重不足,使其增加體重,應採用高熱量膳食,具體原則如下。

1.平衡膳食:營養要合理,葷素、粗細、乾稀搭配符合衛生要求,全天熱量應供給3000千卡以上,其中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2%,脂肪占30%,碳水化合物占58%。

2.注意烹調方法:選擇適合老年人咀嚼和消化能力的烹調方法,如氽、燉、煮、熬、蒸等。食物宜多樣化,在刀工上應多用絲、末、丁、片等。還應選用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慾的調味品。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定量、定時,進餐時要細嚼慢咽,保持愉快的心境,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般應在三餐之外加餐2次。

4.食物構成舉例:每日食譜中可供給穀類300~400克,粗雜糧、薯類100~200克,禽肉類100~150克,牛奶或豆漿300~500克,雞蛋1~2個,豆製品100~150克,蔬菜500~750克,水果100~200克,植物油40~50克,糖25克,食鹽6~8克。具體實行,可根據個體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但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熱量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老人-夏秋冬季節食療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學
進入夏季,人體胃腸受到暑熱的刺激,功能相對減弱,要保證胃腸功能正常,增強人體免疫力,食療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

盛夏酷暑,老年人排汗功能降低,體內組織代謝廢物和毒素較多,如能用某些排毒性果蔬來養生,對老年人大有益處。蔥、蒜能夠使體內某些堆積物、毒素排出體外,同時刺激細胞再生。黃瓜汁再配上蘿蔔汁,服後數小時之內便能排除體內部分毒素,並且有淨化血液的作用。葡萄汁含有豐富的果酸,飲後數分鐘內便可提高體內能量,它也有淨化血液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預防結石,促進尿素排泄,緩解老年人腹部不適感。若將葡萄汁和檸檬汁配合飲用,有很強的抗感染、抗過敏的作用。

夏季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辛辣生火之物。採用綠豆、扁豆、蓮子、荷葉等加入糯米等一併煮粥,涼後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熱。也可單獨食用金銀花、扁豆湯,能清暑養胃,健脾化濕。荷葉露,能清涼解暑,利濕止血,降脂減肥。烏梅湯,能生津止渴,止吐止瀉。紅棗扁豆湯,能清暑健脾,補氣利濕。

夏季人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倘若在烹調時放點醋,不僅味鮮可口,且有維護維生素C的功效。吃冷盤時放點醋,可使你的食慾大增,有助消化、殺菌、解毒和預防腸道疾病的作用。

充分補充水分是夏季中老年人養生不可忽視的一點,水補是食療、食養的基礎,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補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體內廢物排出體外。

秋季氣候忽冷忽熱,有時又秋雨連綿,對於老年人來說,很難適應這樣急劇變化的氣候環境,以致常患傷風感冒或舊病復發。但如能及時套用食物防治,不僅安全高效,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學
冬季,老年瘙癢症患者注意食療食養,下面介紹的方法值得一試,可以每星期一兩次,每次選食其中一種。

二烏潤膚湯

何首烏、烏梅、玉竹各30克(切片),新鮮豬皮300克,加清水、鹽、蔥白,煮沸後,用文火煨一小時左右。

功效:養陰、潤膚、止癢.對冬季皮膚乾燥、皮脂減少有防治作用。

玉屏風豬蹄凍

豬蹄500克,黃芪50克,防風30克,加清水、蔥、姜、鹽,燉爛豬蹄,去骨;將黃芪、防風同時取出,冷後成凍,食用時用麻油淋於其上。

功用:固表、祛風、潤膚,對體弱,汗多、皮膚乾燥、瘙癢等有防治作用。丹地冰糖粥丹參、生地、枸杞子各30克,煮沸20分鐘後去渣,加糯米克,煮粥,粥成加冰糖。功能:涼血、養血、養陰、潤膚,對肌膚乾燥、瘙癢等有預防作用。

老人-生理特點 食養原則

老年食養食療學老年食養食療學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人到了40歲以後,機體形態和機能逐漸出現衰老現象,通常認為45~65歲為初老期,65歲以上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體形態和機能方面均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表現在:①機體組成成分中代謝不活躍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歲與20歲相比,體脂多出部分可達體重的10~20%;而細胞內水分卻隨年齡增長呈減少趨勢,造成細胞內液量減少,並導致細胞數量減少,出現臟器萎縮。②器官機能減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謝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環功能減退,如不適當加以調整,將會進一步促進衰老過程的發展。

二、老年人的食養原則 

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國古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飲食的適度,在節制飲食方面均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和寶貴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