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腳踏車館

老山腳踏車館

老山腳踏車館,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國家體育總局腳踏車和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基地西側新征的約6.6公頃的用地內,是國內唯一的全天候室內木質賽道腳踏車比賽場。

基本信息

場館簡介

建築結構建築結構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國家體育總局腳踏車和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基地西側新征的約6.6公頃的用地內,總建築面積32920平方米,賽道周長250米,觀眾席6000個,其中臨時座席3000個。由國家體育總局承建,工程設計工作由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賽道由德國舒曼設計師事務所設計,監理單位為北京帕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是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該館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全天候室內木質賽道腳踏車比賽場。該項目由中央財政撥款,總投資約為3.6億元人民幣。2008年奧運會期間,這裡將產生12枚金牌。

設計理念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

2008年奧運會老山腳踏車館,是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為舉辦第29屆奧運會而興建的專業腳踏車比賽場館,該館擬提供一個可供6000觀眾觀看場地腳踏車比賽的場所,並且能滿足殘奧會的使用要求。組委會在籌建的過程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口號,它是北京對這次奧運會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提醒奧運會的建造者要在這三個方面有所創造。“科技、綠色、人文”是一種十分全面的概括,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又互為補充。從構思的角度來看,“科技”與“綠色”,是一種理性選擇的過程,而“人文”則是一種感性體驗的過程。
“科技”與“綠色”是建築的目標,“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的目標。因此,科技不是用來炫耀的奢侈品,而綠色也不是用來玩昧的裝飾品,它們是為“可持續發展”這一社會目標服務的適當手段。2008年奧運會老山腳踏車館,在建築環境控制、設備、材料、結構、賽後利用等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新的課題。本方案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運用了"科技"與"綠色''的設計理念,力求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場館特色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

用地南側山體對場館及周邊居民樓的夏季通風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氣流繞過山體在其北側形成渦流,使建築的南側失去了入風的作用,甚至由於負壓形成倒流,使自然對流無法形成。場館的高度與體量儘可能加以控制,並使其體形流暢,減少對居民樓的負面影響;把場館的主要入風部位從南側移至符合渦流區氣流方向的西南與東南兩側,在場地與建築之間結合環形車道設計順暢的下沉式風槽,增強局部風壓;在建築與山體之間的綠地密植大型喬木,緩和山體護坡的突變地貌,減小渦流區的範圍;在建築周圍的場地種植小型樹種,用樹蔭降低室外地面的溫度,同時讓西南、東南風順暢地吹進建築。
在建筑北側加強外牆的保溫處理,頂棚的雙層聚碳酸脂陽光板在冬季可起到有效的保溫作用。種植屋面對於保持場館的冬暖夏涼,滯留雨水自然蒸發,改善局部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為了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在建築的各部位大量運用高科技新材料。例如屋面板選用智慧型調光的雙層聚碳酸脂陽光板,在晴天的不同天光環境下,通過調節屋面板空腔內小百頁的角度達到均勻進光的效果;在陰雨天,把小百頁完全打開增大進光量,同時利用雙層板間空氣隔層內的隔音膜把雨水的撞擊聲降低;在夜間,把小百頁帶有反射塗層的一面朝向室內,利用其反射燈具的漫射光線來照明,消除眩光對體育運動的干擾。

設備控制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

對建築進行全面智慧型化的功能控制與環境控制。如建築外牆進風部位可安裝帶有溫度、風速感應裝置的自動百頁系統;在場館頂部設多台帶有消聲減振裝置的風機;圍繞觀眾席底部設一道封閉式走廊,以風道或風機加壓抽進新鮮空氣通過觀眾席上的進風口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場館內。這一過程在過渡季節風壓與熱壓較大的天氣中,可依靠自然對流完成。使用空調的季節,封閉走廊就成為了場館的空調迴風管道。

建築結構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

重點在於創造一種簡潔穩固結構體系,該鋼結構系統能有效降低結構高度,從而減少室內無用空間。它又是一種全封閉的整體系統,能比較自由地支承,不需要用巨大的混凝土支座來抵消側力,為建築設計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賽後功能

在建築平面功能組織方面,為了能夠提供一個靈活的使用平台,滿足各種功能的要求,把賽後富餘的輔助空間化零為整,保證良好的自然採光與通風,入口與交通流線儘量簡潔直接,各種線路管網預留到位。使用功能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有:康體活動中心、體育用品商場、腳踏車文化博物館、青少年極限運動的聚集地等。本方案把奧運會賽後的腳踏車賽場設計成一個市民康體中心,在無賽事期間提供各式服務,如康體、休閒、飲食、購物等。形成體育--休閒--商業的互動鏈。另外,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外廣場與屋頂平台,把奧運賽時的室外廣場及疏散平台變為對公眾開放的公園,進一步加強室外--室內的互動關係,使場館的整體價值得到提升。

場館歷史

1、2003年12月28日,上午北京射擊館奠基典禮在北京舉行。國家體育總局、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
北京市、北京奧組委有關領導袁偉民、李志堅、劉敬民等出席了奠基典禮。
2、2006年8月,老山腳踏車館主館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及屋蓋鋼結構已完成。
3、2007年1月,老山腳踏車館外裝修已基本完成。
4、2007年6月,老山腳踏車館外裝修已完成。
5、2007年12月5日,老山腳踏車館驗收交付。

測試期

2007年12月7日至9日,“好運北京”2007場地腳踏車世界盃賽於在老山腳踏車館舉行。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