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起點:永定門終點:居庸關。沿途:途徑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延慶縣。場地類型:臨建比賽場館。奧運會期間的用途:城區腳踏車公路。殘奧會期間的用途:待定。建築面積:待定。固定座位數:無。臨時座位數:3000個。建設開工時間:2007年4月。計畫完工時間:2007年下半年。

場館概述

2008年奧運會公路腳踏車賽起點位於永定門,終點設在居庸關,全長103.9公里,其中有44.7公里的路程是京昌高速公路沿線;途經回龍觀沙河南口等6個鎮(街道辦事處)、11個村。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北京奧運會腳踏車館位於國家體育總局腳踏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的西側,西臨五環路和石景山遊樂園,北面為規劃中的老山北路,南面緊挨待建的老山南路。據項目部副部長石書剛介紹,腳踏車館占地約6·6公頃,總建築面積32920平方米,木質賽道周長250米,觀眾座席6000個。項目總投資為3.6億元人民幣。它將是中國唯一的木質賽道腳踏車比賽館。

腳踏車館計畫於2007年6月30日竣工。北京奧運會腳踏車比賽暫定20枚金牌,其中場地腳踏車12枚、公路腳踏車4枚、山地車2枚、BMX腳踏車越野(小輪車)2枚。

建設大事記

北京電網寶山220千伏變電站28日開始為北京奧運場館——腳踏車比賽館供電,至此,腳踏車比賽館的雙路電纜供電順利接通其中一路,該館已具備了使用條件。

據介紹,腳踏車比賽館外供電為雙路電源,其中一路“寶山變電站-腳踏車館電源”於3月11日進場施工,工程要穿越砂石場和寶山果園地段,施工環境比較複雜。4月15日全線土建管井工程施工完畢後進行電力施工,最終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4月底前為奧運場館接通電源。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據悉,為腳踏車比賽館供電的另一路電源——魯谷110千伏變電站線路,目前正在建設穿越五環橋下的岩石層和長安街一線捷運的800米電纜隧道,預計5月中旬可接通電源。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遇火災可自動打開的圓拱形頂棚

比賽規則

場地比賽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爭先賽

參賽運動員通過資格賽,即行進間出發200米計時賽。然後,根據參賽運動員的資格賽成績進行分組編排。每組運動員將在250米的場地上騎行3圈。比賽由發令員鳴哨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比賽的勝負。

在奧運會比賽中,通過資格賽、1/16賽、1/8賽、復活賽、1/4賽、半決賽、決賽,決出優勝者。

比賽出發位置由運動員抽籤決定,內道運動員必須領騎。

從1/4賽開始進行三戰兩勝制的比賽,即第一戰抽內道;第二戰內、外道交換位置;第三戰重新抽籤。

在比賽中,出現以下情況時,裁判員可以鳴槍兩響停止比賽:

(1)摔倒;

(2)爆胎

(3)賽車的主要部件斷裂。

但比賽結果將由裁判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各國記者忙報導

個人追逐賽

是由兩名運動員在跑道的兩個直道相反方向的位置(追逐賽起、終點線)、在跑道的內側起跑。追逐對手的比賽。 男女個人追逐賽比賽距離分別為4公里和3公里。

比賽分資格賽、第一輪和決賽三個輪次:

(1)資格賽。按成績優劣錄取前8名選手進入第一輪;

(2)第一輪。取資格賽中前4名進入決賽;

(3)決賽。第一輪中成績最好的兩名選手決1、2名;另外兩名選手決3、4名。

資格賽中,如果一名選手被對手追上,其仍需完成全部賽程以獲取成績。第一輪和決賽中,當一名選手被對手追上,裁判鳴槍,比賽就此結束。

在場地東、西道的起、終點處,各有一個記錄運動員比賽情況的電子裝置,顯示運動員完成比賽的圈數、通過的順序。在電子計時牌上還要顯示運動員每半圈的成績和時間差,以及最終成績。

團體追逐賽

是由兩個隊,每隊4名運動員,在跑道兩個直道相反方向起跑完成4公里的比賽。 比賽以每隊第三名選手的前輪到達終點的瞬間記取成績。每個隊的成績和排名將以該隊第三名選手到達終點的成績計算。

團體追逐賽分為三輪次:

(1)資格賽。按成績優劣錄取前8名的隊進入第一輪;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2)第一輪。獲勝的4隊進入決賽;

(3)決賽。第一輪兩個最好成績的隊決冠、亞軍,另外兩隊決第3名

記分賽

是運動員集體出發,以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累積得分進行排名的比賽。

記分賽的比賽距離為:男子40公里、女子25公里。

發令員鳴槍,比賽正式開始。 規則規定:在250米的場地上,途中衝刺每10圈一次。每個衝刺圈第一名獲得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任何一名選手超過主集團一圈,即獲得20分。任何一名選手被主集團超過一圈,即扣除20分。

 團體競速賽

是以每隊三名選手組成的兩個隊,從場地的追逐線向相反的方向同時出發。在場地上騎行3圈,每名選手領騎1圈,以第三名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決定勝負的比賽。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團體競速賽分為三輪次:

(1)資格賽。取前8名進入第一輪;

(2)第一輪。獲勝的4隊進入決賽;

(3)決賽。第一輪兩個最好成績的隊決冠、亞軍,另外兩隊決第3名。

里道運動員用起跑器出發,並作為領騎運動員。領騎運動員在騎完第一圈後,從跑道外側退出並離開跑道。第二位運動員領騎下一圈,然後以同樣的方式退出比賽。第三名運動員一個人完成最後一圈比賽。 任何情況下,發生事故的隊只允許有一次重新起跑的機會。

違反下列規定之一的隊,其名次被降級為該輪次最後:

(1)如果一名隊員在其領騎圈結束前15米以上的距離換道;

(2)如果一名隊員在其領騎結束之後15米以上的距離換道;

(3)如果一名隊員推另一名隊員。

凱林賽

凱林賽,是一組參賽運動員在摩托牽引完成一定圈數之後,在距離終點前600-700米進行終點衝刺的一項比賽。凱林賽包括第一輪和第一輪復活賽、第二輪比賽、決賽三個輪次。 比賽根據運動員積分排名的位置,進行編排分組。出發位置由運動員抽籤決定。運動員在追逐線上按順序並肩排列,當摩托領騎員在快速騎行道接近追逐線時,由發令員鳴槍,比賽開始。隨後,由摩托領騎員在快速騎行道上,牽引運動員騎行。速度從30公里/小時開始,逐步加速,達到5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終點線前600-700米的距離時,摩托領騎員離開跑道。運動員進行最後衝刺,以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名。

麥迪遜賽

是每隊由兩名選手組成,完成一定途中衝刺的比賽。根據各隊完成比賽的距離和所獲衝刺得分的多少決定名次。 在250米的場地上最多允許有18個隊參加比賽。每隊兩名選手佩戴相同號碼、不同顏色的號碼布。每20圈一個途中衝刺。在途中衝刺中,獲得第一名的隊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追上大團者即獲得一圈,被大團追上者即判失一圈。最終排名根據每隊完成比賽的圈數和得分多少決定。

公路個人計時賽

運動員按照規定的間隔時間單獨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優劣排名。 該項目在奧運會的比賽距離:男子40~50公里、女子20~30公里。

運動員在出發前15分鐘到檢錄處報到,並檢查比賽裝備。由同一名裁判員扶車。 比賽中,運動員之間不能相互配合領騎。在超越與被超越過程中,運動員不得進入對手左右2米,前後25米的空間。隨隊車輛也必須服從有關行車規定。 如果運動員的車輛出現故障,可自行處理故障或由跟隨的器材車進行處理。

公路個人賽

比賽通常選擇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種地形變化的公路上進行。比賽時,運動員在起點線前集體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順序進行排名。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比賽距離通常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100~140公里。 運動員必須於賽前15分鐘在集合地點進行簽到。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之間可以相互配合,進行一些幫助,如轉借或者交換食物、飲料、工具和配件。但是,運動員之間禁止互相推行。如發生,取消比賽資格。比賽中行進的隊車要遵守裁判員的指揮,只有得到裁判長的批准後,才能超越運動員隊伍。

運動員的賽車在比賽中如出現故障,可以從本隊的器材車、公共器材車上或收容車上獲得幫助。奧運會期間,修理或更換車輪或賽車等,也可在固定修車點上進行。 補給區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標誌,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在賽程的前50公里和進入最後20公里後,不得進行補給。奧運會上,補給的時間和地點由國際自盟根據賽道情況和氣候條件來確定。

山地車比賽

山地車越野賽是運動員在規定的山路賽道上進行集體出發,根據賽道的難度由裁判團來決定運動員所完成一定時間的騎行里程,最終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排名的比賽。 根據賽道情況,完成比賽的時間應在如下範圍內(小時、分):

最短 最長

成年男子 2.00 2.15

成年女子 1.45 2.00

出發前,裁判員將根據運動員的排名順序,通知運動員進入起點選擇出發位置。比賽由發令員鳴槍開始。

在整個比賽中,除相同狀態下的同隊運動員可以相互幫助,運動員不得接受賽事規定以外的任何幫助,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裁判團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補給區和修車點位置。補給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他們和運動員之間不允許有身體接觸。不允許供給者將水瓶、食物直接放置在運動員的車輛上,或放入運動員的衣袋中。未經裁判團的允許,不能向運動員身體潑水,或將水噴灑到運動員所騎車輛的任何部位上。

小輪車比賽

小輪車比賽有計時排位賽、淘汰賽(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3個階段。男子32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4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1/4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分2組,每組8名運動員,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女子16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2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半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 計時排位賽:運動員單發,騎完賽道全程計取時間,比2次,取最好成績。 淘汰賽:每組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比3輪,名次之和較小的前4名晉級。 決賽: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只比1輪)。

運動員賽前要進行賽車和服裝檢查,並進入到出發集結區。運動員起跑必須按照發令員和電子出發門的聲控和燈光提示進行出發。 在1/4、半決賽和決賽中,運動員可以根據上一輪次比賽所用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選擇當前輪次的出發道次。

運動員不得有意令自己身體的任一部分或腳踏車的任一部分與其他運動員的身體或腳踏車進行接觸,以阻礙對手、超過對方或掩護另一名運動員超過對方為目的。否則,視情節給予違規者警告、降低名次和取消比賽資格等處罰。

效果圖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北京奧運腳踏車比賽路線“史上最美”

“好運北京”國際公路腳踏車邀請賽將在永定門鳴槍開賽,比賽線路同時也是明年奧運會公路腳踏車比賽的線路。這條線路途經天壇、天安門、雍和宮、圓明園等眾多代表性建築,被國際腳踏車聯合會譽為“奧運史上最美的一條腳踏車比賽路線”。

關於路線

“好運北京”國際公路腳踏車邀請賽的比賽路線確定為從永定門出發,途經天壇、天安門、雍和宮、地壇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然後經圓明園進入北五環入八達嶺高速及輔路,之後在八達嶺和居庸關之間繞圈,最終在居庸關長城衝線。賽道全程102.6公里,沿途經過眾多北京的代表建築,被國際自盟譽為“奧運史上最美的一條腳踏車比賽路線”。同時,這條路線首次打破了往屆奧運會腳踏車賽道圍城市繞圈的方式,改成穿城而過的“點對點”模式,分別設立起點和終點。

昨天,記者從賽事組委會了解到,在制定路線之初,組委會和國際腳踏車聯合會進行了細緻的調研和磋商。組委會決定選擇一條既滿足比賽要求,又能體現北京古老歷史和現代文明的路線。現在選定的這條路線既包含天安門、雍和宮等標誌性建築,同時也要經過奧運大廈、中關村等代表現代文明的地方,能讓觀眾和參賽者在觀賽和比賽的同時,盡情感受北京的人文氣息。

比賽路線首次“點對點”

公路腳踏車賽場館團隊主任曹增森介紹,在確定比賽路線時,關於如何進入八達嶺高速曾有過兩套方案。北京奧組委計畫從北五環主路上八達嶺高速,但國際單項賽事組織認為應該增加運動員與觀眾互動交流,主張從五環路小營出口出來上京昌高速路輔路,這樣運動員從輔路一直騎到居庸關,可以增強運動員與觀眾的互動性。最終,經過雙方協商,路線選擇參照了國際單項賽事組織的意見。

為增加互動性放棄主路

關於保障

路面不能有一粒石子

曹增森介紹,比賽中騎手的速度為每小時四五十公里,哪怕路面上有一粒石子,也會導致騎手人仰馬翻。所以,路面必須保證絕對乾淨。在比賽當天清晨,各區縣環衛部門將組織人員先用水沖洗路面,然後再使用機器清掃,保證賽道符合要求。

考慮到水沖、機掃之後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一段時間,防止在這期間路面出現遺灑,各區縣環衛部門都已組織人員劃段負責路面清潔情況,在公路腳踏車比賽開賽前25分鐘,還將進行一次整體清掃,確保路面符合要求。

賽事運行副秘書長艾郁介紹,比賽道路在賽前幾個小時關閉,進行安檢排爆。沿線公路在賽前1小時開始交通疏導,賽前半小時只允許公車通行,賽前15分鐘將全封閉。這種分級分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能儘量減少比賽對市民帶來的不便。

逐段封路減少影響

收留流浪狗防止干擾比賽

曹增森介紹,從八達嶺到居庸關,騎手要在216省道和八達嶺高速上繞7圈,在這4個小時20多公里的路程里,周邊都是敞開的。如果周邊村子裡的一隻雞、一條狗跑出來,後果都不堪構想。

為保證賽道的通暢,沿途各鄉鎮、村莊都按要求進行了前期的動員工作,除了要求村民不要進入賽道外,連村民家養的牲畜都要求提前拴好。各相關區縣針對賽事保障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昌平區還收留了200條流浪狗,防止它們竄上賽道干擾比賽。

在醫務人員的配備上,此次比賽從青海湖環湖腳踏車賽上吸取了經驗。由於運動員在比賽中碰到小狀況時一般都不會立即求助,而是在比賽結束後回到駐地進行醫療,因此本次大賽調整了駐地醫療人員比例,增加醫務房間和床位,還配備有經驗的大夫進駐運動員駐地參與治療。

運動員駐地增醫務人員

觀賽指南

起點終點均不售票

公路腳踏車邀請賽在起點和終點均不對外售票。由於比賽全過程都是在露天進行,市民可在比賽路線經過的道路兩側觀賽。需要提醒的是,由於腳踏車車隊行進速度非常快,10米左右的隊伍大概兩秒鐘就能通過,因此市民如想欣賞到比賽,應提前到達比賽路線兩側,這樣才有可能看到精彩的比賽。

不要跨越隔離區

在沿途觀賽的觀眾,要選擇一個安全的位置觀看比賽。在賽道中經常有一些危險地段或是急轉彎地形,以及運動員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段,如果運動員在高速狀態下發生側滑、摔倒等事故,勢必威脅周邊觀眾的安全,所以觀眾在沿途觀賽時一定不要超越隔離區,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觀眾在觀看腳踏車比賽過程中,一定要聽從賽場人員的指揮,不要隨意沖入場內或賽道。因為公路腳踏車賽道上不僅有高速行駛的腳踏車,還有保障競賽的各種機動車車輛,如裁判車、器材車、新聞車等。這些車輛在比賽中行駛速度也非常快。觀眾突然衝進或穿越賽道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一旦發生阻擋運動員或車隊的事故,輕則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重則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事故。

這條路線被國際腳踏車聯合會主席麥克奎德先生稱讚為令人驚喜的路線,但在賽事組織的各種服務上要比環行路線難得多。從永定門到八達嶺長城,要跨越北京市區和郊區,要經過多條路況不一、周邊環境參差不齊的道路,這對路面的維護、周邊安保措施、運動會的觀眾服務、媒體服務和交通服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陣線拉長,並且無大面積重疊的道路。

特點

其他比賽都有個有形的賽場,而我們這項比賽的賽場是無形的,也是無限放大的。比賽要經過8個區縣加1個地區,這么大區域的外圍安全保障太重要了。為此,北京市公安局制定了1個總方案和21個分方案,以應對不同路段、不同情況的各類安保問題。這算是所有測試賽中,安保方案最多的一個了。

針對比賽周邊區域,公安部門已提前做了摸查情況,對人多的地方採取重點的安保措施,如組織觀眾觀賽,將觀眾熱情與安保結合在一起;在人員密度較大、店鋪集中的一些區域,如路口、較窄的道路兩側,將採取雙封閉措施,即用一米高的硬紙板進行隔離,防止對運動員造成衝擊。在其他一些區域則使用警戒線這樣的軟隔離方式。整個路線將以軟隔離為主,硬紙板隔離為輔。

路線確定之後,為了保證賽事符合國際賽事要求,由2008環境辦牽頭,各區縣負責實施。我們從今年年初開始用了五六個月的時間來做賽事外圍保障,修路、拓寬路口、拐彎處加高護網、增加隔離護欄等。其中,有10個集中問題難度比較大,如熱力管線鋪設完成後需要馬上修路;路邊電線桿子林立,要把電線鋪到路下;路上井蓋突出或下凹都需要填平,甚至留在路上的一些路釘都要一一進行拔除,這些問題都在測試賽前得到了解決。

從安全形度考慮,在城區的問題主要是起跑時,這么多人一起出發,大家擠在一起危險比較大,需要重點關注。在城區內,最不穩定的區域就是街道狹窄地區,如雍和宮、北新橋等地區,這些地方都加大了安全保障工作。進入居庸關環道後,主要考慮下坡,運動員速度比較快,需要加強這方面管理和引導。我們針對各種突發情況都制定了詳細而周密的方案,應該能保證賽事順利進行。

參考資料:

http://sports.qianlong.com/4713/2007/08/07/[email protected]

http://2008.qq.com/a/20070901/000090_6.htm

http://www.beijing2008.cn/cptvenues/venues/crc/n214074257.shtml

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