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即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鄉潮白河,占地面積約31850平方米,座位數量27000個。2005年開工,2007年竣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的賽艇、皮划艇賽事、游泳項目中的男女子公開水域游泳小項及隨後的殘疾奧運會中賽艇項目比賽場館。

基本信息

場館簡介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主看台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主看台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稱之為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地理位置是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鄉潮白河,占地面積約31850平方米,是2008年北京奧運中的賽艇、皮划艇賽事、游泳項目中的男女子公開水域游泳小項及隨後的殘疾奧運會中賽艇項目比賽場館。在奧運期間會進行包括激流和靜水小項 在內的賽艇專項以及皮划艇項目。當中水上公園共設1200個固定觀眾席,臨時座位25800個,其中10000個為站席,在2005年12月27日動工,直到翌年的11月16日,公園已開始蓄水。2007年7月28日驗收交付使用。

設計理念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充分體現綠色奧運的理念,採用了節能、能源綜合利用以及綠化、水處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方式。為了解決大面積水體的保潔問題,水上公園還設定了水處理站,將處理後的中水作為綠化灌溉使用。另外,還設定雨水集中收集系統和雨水就地滲漏系統。

從寬闊的南大門進入公園,迎面而來的是寬闊的廣場,一座噴泉坐落在中間,水花四濺。廣場兩邊是兩面充分體現水上運動特色的裝飾牆,上面有賽艇和皮划艇運動員正在奮力比賽的場面。

建築結構

結構
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建設規劃區面積約162.59公頃,總建築面積約3.2萬方米。按照奧運會比賽要求,場館劃分為靜水區和激流迴旋區,將產生賽艇、皮划艇激流迴旋、皮划艇靜水、游泳馬拉松四個項目的32枚金牌。公園水面面積約64萬平方米,綠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綠化率超過82%,是北京奧運會綠化率最高的比賽場館。
特點
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創造性的將動水賽區和靜水賽區放到了相隔不過數十米的同一賽場,既方便了運動員,也降低了成本,同時也為賽後利用打下了基礎,可謂一舉多得。

公園標誌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標誌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標誌採用中國傳統毛筆線條勾畫而出,體現出濃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色彩上採用奧林匹克五環的五種顏色,象徵了古老的東方文明與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

標誌形象為划水運動員的變型體,既具有背向終點划水的賽艇運動員形象特點,又具有雙手握槳划水的皮划艇運動員形象特點,中部的藍綠色水紋更加突出了水上項目的特點。“SHUNYI 2008”同樣採用了運動型字型,突出了項目的舉辦地和舉辦時間。整個構圖動態鮮明,具有強烈的運動感。

構圖中,紅色條紋為“順”字漢語拼音聲母“S”的變型,與黃色條紋又共同構成“義”字漢語拼音聲母“Y”的變型,同時黑、紅、黃三色共同構成漢字“義”。

下面藍色和綠色條紋象徵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和潮白河森林公園互為比鄰,相互襯托,形成“以河為基、以水為魂、以林為韻”的新順義城市底蘊,逐級向上的水紋與“SHUNYI 2008”的文字構圖同時象徵著順義人民緊抓奧運機遇,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的道路上,發揚“同心向上,科學創新,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的順義精神,不斷開拓前進、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場館大事記

工人們正在搭建臨時碼頭工人們正在搭建臨時碼頭

2005年12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開始賽道大面積土方開挖、動水區堆山和主看台及功能用房等單體施工。

2006年3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靜水區比賽賽道開挖完成110萬立方米,占土方總量的55%。

2007年3月20日,“好運北京”賽艇、皮划艇系列賽事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場館團隊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標誌著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場館團隊正式進駐屬地辦公,好運北京系列體育賽事場館化工作正式啟動。

2006年6月賽道開挖已基本完成。

2006年9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主看台鋼結構已經完成,同時賽道開挖,主要的橋樑、配套的功能用房也已全部完成,已具備了蓄水條件。

2006年12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賽道施工已完成。

2007年1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賽道施工已完成,蓄水已達到比賽水位綠化工程已完成50%。

2007年5月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

2007年7月28日,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驗收交付儀式,該公園成為北京奧運會首批交付的北京地區新建場館之一。

地理位置

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位於順義區潮白河向陽閘東岸的北小營鎮,從市區太陽宮橋沿京承高速路走到白馬路橋高麗營出口,能看到專門為該賽場修建的奧運大道——白馬路。從白馬路直行16公里,可直接到達水上公園。

市民可以通過機場高速、京通高速、京承高速和順承路,方便快捷地到達位於牛欄山一中、勝利小區、馬坡915路公車站附近和南彩公車站附近的中轉站,每箇中轉站有25輛奧運專用車,觀眾可以免費乘坐奧運專用車前往水上公園。

交通信息

公共運輸
1、乘坐989路(起始站為四惠)公車直達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南門。
2、乘坐915路或915支2路在便民街站下車後,換乘989路公車直達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南門。
自駕路線
1、北京出發:行車至京承高速,在白馬路出口出,出收費站右轉後直行即可到達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2、北京出發:經機場高速上機場北線,至順平路右轉往東過彩虹橋左轉,沿左堤路往北直行即可到達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3、北京出發:行車至京順路直行,至京順路馬坡路口右轉後直行即可到達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作用功能

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賽時風光,賽後閒置是很多奧運場館的真實寫照。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重演,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早在設計之初,就把賽後的利用作為考核的條件之一。奧運會後,這裡將成為北京東北部最大的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同時也是順義新城發展方向的源動力。
為了解決場館賽後利用的老大難問題,早在設計之初,設計師就專程前往曾經舉辦過奧運會的悉尼和亞特蘭大等城市考察。從國際慣例來看,舉辦皮划艇激流迴旋的動水賽場在賽後往往比較容易盈利,悉尼的動水賽場就通過招標交由一家公司運作,每年向政府繳納相應的費用,而舉辦賽艇的靜水賽場往往則由當地政府投資作為公共項目。根據動水易贏利,靜水人少的這一特點,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制定了動靜結合,以動水帶動靜水賽後利用政策,讓廣大遊客在動水區遊玩的同時也可以參加一些靜水的項目。這一構想成就了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動靜結合的獨特設計。

賽後前景

以水上公園為核心、周邊15平方公里區域內,包括高爾夫球、馬術、拓展等其他體育項目,採摘、觀光等旅遊項目的綜合開發工作今年將完成區域概念性規劃的編制工作。在不遠的未來,一個以水上公園為核心、以順義新城為背景、以奧運大道為引導、以潮白河為妝點、方圓15平方公里,具有國際品質、風光秀麗、集文化、娛樂、體育休閒於一體的北京東北部最大的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並成為引領順義新城發展方向的源動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