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總統

緬甸總統

緬甸總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根據2008年緬甸全民公決通過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緬甸國名定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都內比都,實行總統制,緬甸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任期5年。

基本信息

總統歷史

緬甸前總統廷覺緬甸前總統廷覺

緬甸是一個總統制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及冷戰時期,緬甸由吳奈溫將軍一直專政。1990年12月,人民議會選舉出來的代表們組成了一個以恢復緬甸的民主制度為主要任務的緬甸聯邦國家聯合政府。該政府為流亡政府,現由山溫所帶領。緬甸聯邦國家聯合政府實際上只擁有相當有限之權力,且被緬甸軍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

2011年2月以前,緬甸軍政府的領導人為丹瑞,他同時是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的主席,是緬甸的獨裁者。丹瑞擁有所有的決策權,包括任命及解除部長和內閣成員的權力,以及處理緬甸在國際政治上的權力。

緬甸的前總理欽紐在2004年10月19日被梭溫替代,後者被視為丹瑞的親信,而梭溫又因健康因素,於2007年5月卸職赴新加坡治療,由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吳登盛出任總理(現任緬甸總統)。在緬甸除了衛生部、教育部、勞工部和國家計畫和經濟發展部外,大多數的部長和內閣都由軍隊官員控制著。

現任總統

2018年3月28日,緬甸舉行總統選舉,溫敏最終贏得選舉勝利,當選新任總統。

歷任總統

緬甸聯邦總統

1、蘇瑞泰(SaoShweThaik)1948年1月4日—1952年3月16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2、巴宇(BaU)1952年3月16日—1957年3月13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3、溫貌(WinMaung)1957年3月13日—1962年3月2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革命委員會主席奈溫(NeWin)1962年3月2日—1974年3月2日軍人(1962—1972)/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1972—1974)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

1、奈溫(NeWin)1974年3月2日—1981年11月9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2、山友(SanYu)1981年11月9日—1988年7月25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3、盛倫(SeinLwin)1988年7月25日—1988年8月12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國務委員會代主席吳埃哥(AyeKo)1988年8月12日—1988年8月19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4、貌貌(MaungMaung)1988年8月19日—1988年9月18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主席蘇貌(SawMaun)1988年9月18日—1988年9月23日軍人

緬甸聯邦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主席

1、蘇貌(SawMaun)1988年9月23日—1992年4月23日軍人
2、丹瑞(ThanShwe)1992年4月23日—2010年10月21日軍人(1997年11月起改任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

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ThanShwe)2010年10月21日—2011年2月4日軍人
1、登盛(TheinSein)2011年2月4日—2016年3月30日聯邦鞏固與發展黨
2、廷覺(HtinKyaw)2016年3月30日—2018年3月21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
代總統敏瑞(MyintSwe)2018年3月21日—2018年3月28日聯邦鞏固與發展黨
3、溫敏(WinMyint)2018年3月28日—今緬甸全國民主聯盟

稱呼風波

2016年3月15日,習近平致電祝賀廷覺當選緬甸總統。
這讓各大媒體頓時不知所措,不是說吳廷覺是緬甸新總統嗎,丁覺和吳廷覺是一個人嗎?
事實上,當選緬甸總統大選結果公布的當天,各大媒體都統一按照新華社標準,稱緬甸新任總統為吳廷覺,央視在第一時間也發布了吳廷覺當選緬甸總統的訊息。但搜狐國際查閱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網站時發現,3月16日使館新聞題目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當選總統吳丁覺致電祝賀”。
吳廷覺、丁覺還是吳丁覺?針對緬甸新任總統的姓名翻譯,3月17日下午,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在接受搜狐國際詢問時稱,“吳”是尊稱,外交部翻譯成丁覺。
但新華社駐緬甸仰光分社首席記者張雲飛認為,按照緬甸語發音,譯為吳廷覺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緬語中新總統的名字不發“丁”音。並且按照慣例,中國對外國人名、地名等翻譯,應以新華社譯名為準。
緬甸新總統的名字為HtinKyaw。“吳”並非他的姓,而是緬語中對長輩或者有地位的人敬稱。約占緬甸總人口七成左右的緬族人傳統上只有名而沒有姓,他們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所以緬甸前總統人們稱其為吳登盛,曾任總統為吳廷覺。
許多中國讀者會有種錯覺,認為緬甸男子多姓“吳”,這樣的誤會並非國人獨有,譬如此前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為表示尊稱,曾稱呼吳登盛為“Mr.UTheinSein”。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表述,以吳登盛為例,可以稱其為“Mr.TheinSein”(登盛先生)也可以稱其為“UTheinSein”(吳登盛),但“Mr.”卻不能與“U”連用,因在緬語裡,“吳”(U)已包含了先生之意在內。
以吳登盛這個名字舉例,緬語中,對幼輩或少年稱“貌”(Maung,意為弟),青年人亦可謙稱自己為“貌”,因此這位登盛在青年時,他名字應叫做“貌登盛”。緬語中,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因此隨著登盛年紀的增長,他便會被人稱呼為“郭登盛”。而緬語裡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這即是為何緬甸前後兩位總統被稱為吳登盛和吳廷覺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