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英語:Government in exile)是主張為某國家的合法政府,但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執行法律權力,而駐在其他國家的臨時性政治性組織。

基本信息

概論

流亡政府經常發生於戰時的占領,而有時亦是內戰、革命、軍事政變,或廣泛相信某執政政府為非法的後果。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擴張期時,眾多歐洲政府和君主被迫在英國尋求避難而避免被納粹德國所摧毀。流亡政府的效力主要依靠它所能獲得的外國政府支持,及其國家本身的人口。某些流亡政府可以發展成強大的力量,對實際掌握國家的競爭對手構成嚴厲的挑戰,其它的則主要維持一種象徵性的姿態,實際作用微小。
流亡政府的現象早於術語產生。在君主政府時期對應的是流亡君主或成立流亡朝的朝代,如第一次遭克倫威爾驅逐,第二次在光榮革命中遭到驅逐,離開王座的斯圖亞特王朝,或在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統治時期的波旁王朝。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發展,流亡政府開始包括君主及首相二者。
流亡政府的運作,通常假設有一天將回到它們的國家並重新掌權。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流亡在倫敦,簡稱波蘭倫敦。它們與殘存國家(Rumpstate)的區別是,殘存國家仍控制原先領土的最少一部份。相反地,流亡政府已喪失它的全部領土。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利時接近全部的領土被德國占據,但比利時及其盟國控制該國南部一小部。

現今的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經常未獲其它國家承認,或僅有極少數國家承認。

被廢黜的政府

以下的流亡政府列表包括被罷黜而仍然主張對它們曾經控制(或曾被選舉為合法政府)的領土具有合法統治權的政府/統治者。
名稱 開始流亡年份 控制該政府所主張之領土的國家 資訊 參考資料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1920 白俄羅斯共和國 由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稱為“拉達”(Rada)的14人議會中的Ivonka Survilla所領導。見白俄羅斯歷史。
緬甸聯邦國家聯合政府 1990 緬甸邦聯 目前由Sein Win領導。該政府由1990年選出的國會組成,但未獲得軍方允許就任。目前根據地為美國馬里蘭州洛克威爾市。
衣索比亞王國議會 1993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該政府由衣索比亞王子Ermias Sahle Selassie領導,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主張皇帝仍為衣索比亞合法領袖。
伊朗的君主制 1979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由目前居住於美國馬里蘭州波多馬克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領導。
寮國的君主制 1975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流亡的寮國皇家政府位於法國巴黎

被替代的政府

名稱 流亡年份 控制該政府所主張之領土的國家
赤道幾內亞進步黨 2003 赤道幾內亞
自由越南政府 1975 越南

地方政府

名稱 流亡年份 控制該政府所主張之領土的國家
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政府 1993 阿布哈茲共和國政府
南奧塞梯臨時政府 2008 南奧塞梯政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