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五味子

綠葉五味子

綠葉五味子,落葉藤本。除幼葉下面被短柔毛外,其餘無毛。幼枝紫褐色,圓柱形,有細棱,老枝灰褐色,呈片狀剝落。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4cm;葉片卵狀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稀披針形,通常最寬處在中部以下,長4-16cm,寬2.5-8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楔形,邊緣有鋸齒或波狀疏齒,近基部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網脈兩面明顯。花卑性,雌雄異株,花黃色,黃綠色或帶粉紅色,花被6-7;雄蕊10-20,著生於倒卵形或近球形的花托上;雌蕊群橢圓形,心皮15-20,花柱不明顯。聚合果長4-5cm,有小漿果15-20。種子1-2,腎狀橢圓形,種皮具瘤點。花期4-6月,果期6-10月。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種中文名:綠葉五味子
種拉丁名:SchisandraviridisA.C.Smith
科中文名:五味子科
科拉丁名:Schisandraceae
屬中文名:五味子屬
綠葉五味子綠葉五味子

屬拉丁名:Schisandra
國內分布: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海拔:200-1500
藥用價值:不同產地華中五味子與綠葉五味子在its1有3個穩定的信息位點。NJ樹中,產於雞公山3個居群的綠葉五味子和天目山的1個居群及引用的2條綠葉五味子ITS序列聚為一支,rDNAITS序列可作為中藥南五味子與混淆品綠葉五味子的一種良好的分子標記。
命名來源:(中國樹木志)[sargentia7:129.1947]
中國植物志:30(1):261

簡介

綠葉五味子綠葉五味子
落葉木質藤本,全株無毛,小枝具稀疏細縱條紋,當年生枝紫褐色,短枝間疏離;二年生枝變灰褐色。葉紙質,卵狀橢圓形,通常最寬處在中部以下,長4-16厘米,寬2-4(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中上部邊緣有胼胝質齒尖的粗鋸齒或波狀疏齒,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乾時欖綠色,側脈每邊3-6條,網脈稀疏而明顯。雄花:花梗長1.5-5厘米,花被片黃綠色或綠色,6-8片,大小相似,闊橢圓形、倒卵形或近圓形,長5-10毫米,寬4-10毫米,最內輪的較小。雄蕊群倒卵圓形或近球形,直徑4-6毫米,花托橢圓狀圓柱形,頂端伸長具盾狀附屬物,雄蕊10-20枚,基部雄蕊長1.2-2.2毫米,藥長0.7-1.5毫米,內側向開裂,藥隔棒狀長圓形,長1-2毫米,稍長於藥室,有微細腺點,花絲長0.6毫米,上部雄蕊貼生於花托頂端附屬物無花絲;雌花:花梗長4-7厘米,花被片與雄花的相似,雌蕊群近球形,直徑5-6毫米,心皮15-25枚,斜倒卵圓形或橢圓體形,長1.8-2.5毫米,柱頭下延的附屬體長約0.2毫米。聚合果果柄長3.5-9.5厘米,聚合果托長7-12厘米,成熟心皮紅色,排成兩行,果皮具黃色腺點,頂端的花柱基部宿存,基部具短柄。種子腎形,長3.5-4.5毫米,種皮具皺紋或小瘤點。花期4-6月,果熟期7-9月。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山溝、溪谷叢林或林間。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河源。

木蘭科—五味子族植物

五味子族質藤本;單葉互生,常有透明腺點;葉柄細長,無托葉。2屬,約60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北美東南部。我國有2屬,約29種,產於中南部和西南部;北部及東北部較少見。

五味子屬-五味子科植物

五味子屬,五味子科,約25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美國東南部,我國約有19種,產西南部至東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