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南五味子

異形南五味子

異形南五味子的醫藥作用是根、藤(地血香)、果實(地血香果):苦、辛,溫。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於風濕疼痛,胃脘痛脹,痛經,跌打損傷。果實:辛,微溫。補腎寧心,止咳祛痰。用於腎虛腰痛。 失眠健忘,咳嗽。

基本信息

名稱簡介

異形南五味子(新擬)大風沙藤、吹風散、大鑽骨風圖版68:1-8Kadsuraheteroclita(Roxb.)Craib,Fl.Siam.Enum.1:28.1925;A.C.SmithinSargentia7:187.-192.f.39.1947;海南植物志1:233.1964;湖北植物志1:436.圖615.1976;廣東植物志1:24-25.圖24.1987.——UvariaheteroclitaRoxb.Hort.Beng.43,1814,etFl.Ind.ed.2,2:663.1832.

線描圖稿
線描圖稿

形狀特徵

常綠木質大藤本,無毛;小枝褐色,乾時黑色,有明顯深入的縱條紋,具橢圓形點狀皮孔,老莖木栓層厚,塊狀縱裂。葉卵狀橢圓形至闊橢圓形,長6-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鈍,全緣或上半部邊緣有疏離的小鋸齒,側脈每邊7-11條,網脈明顯;葉柄長0.6-2.5厘米。花單生於葉腋,雌雄異株,花被片白色或淺黃色,11-15片,外輪和內輪的較小,中輪的最大1片,橢圓形至倒卵形,長8-16毫米,寬5-12毫米;雄花:花托橢圓體形,頂端伸長圓柱狀,圓錐狀凸出於雄蕊群外;雄蕊群橢圓體形,長6-7毫米,徑約5毫米,具雄蕊50-65枚;雄蕊長0.8-1.8毫米;花絲與藥隔連成近寬扁四方形,藥隔頂端橫長圓形,藥室約與雄蕊等長,花絲極短;花梗長3-20毫米,具數枚小苞片。雌花:雌蕊群近球形,徑6-8毫米,具雌蕊30-55枚,子房長圓狀倒卵圓形,花柱頂端具盾狀的柱頭冠;花梗3-30毫米。聚合果近球形,直徑2.5-4厘米;成熟心皮倒卵圓形,長10-22毫米;乾時革質而不顯出種子;種子2-3粒,少有4-5粒,長圓狀腎形,長5-6毫米,寬3-5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產地分布

產於湖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生於海拔400-900米的山谷、溪邊、密林中。錫金、孟加拉、越南、寮國、緬甸、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也有分布。藤及根稱雞血藤,藥用,行氣止痛,祛風除濕,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相關的種
毛南五味子KadsuraindutaA.C.Smith
鳳慶南五味子KadsurainteriorA.C.Smith
日本南五味子Kadsurajaponica(L.)Dunal.
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ep.
冷飯藤KadsuraoblongifoliaMerr.
多子南五味子KadsurapolyspermaYang
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renchangianaS.F.Lan

木蘭科—五味子族植物

五味子族質藤本;單葉互生,常有透明腺點;葉柄細長,無托葉。2屬,約60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和北美東南部。我國有2屬,約29種,產於中南部和西南部;北部及東北部較少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