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木

紫荊木

紫荊木是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10厘米,體內具黃白色乳汁;樹皮黑褐色,呈片狀剝落;嫩枝密生皮孔,被淡黃色絨毛,老枝黑褐色,無毛。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海拔100至600米的低山或丘陵。為陽性樹種,耐旱耐瘠薄的環境,幼年生長緩慢,天然更新較弱。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紫荊木紫荊木
高大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黑色,具乳汁;嫩枝密生皮孔,被銹色絨毛,後變無毛。托葉披針狀線形,長3毫米,寬1毫米,早落。葉互生,星散或密聚於分枝項端,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6厘米,寬2-6厘米,先端闊漸尖而鈍頭或驟然收縮,基部闊漸尖或尖楔形,兩面無毛,上面具光澤或無,邊緣外卷,中脈在上面稍凸起,在下面渾圓且十分凸起,側脈13-22(26)對,表面不十分明顯,下面明顯,成80度角上升;葉柄細,長約1.5-3.5厘米,被銹色或灰色短柔毛,上面具深溝槽。花數朵簇生葉腋,花梗纖細,長1.5-3.5厘米,被銹色或灰色短柔毛;花萼4裂,稀5裂,裂片卵形,鈍,長3-6毫米,寬3-5毫米,外面和內面的上部被灰色或銹色絨毛;花冠黃綠色,長5-7.5毫米,無毛,裂片6-11,長圓形,鈍,長4-5毫米,寬2-2.5毫米,冠管長1.5毫米;能育雄蕊(16)18-22(24),花絲鑽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葯卵狀披針形,長1.5-2.5毫米;子房卵形,長1-2毫米,6-8室,密被銹色短柔毛,花柱鑽形,長8-10毫米,上半部無毛,下半部密被銹色短柔毛。果橢圓形或小球形,長2-3厘米,寬1.5-2厘米,基部具宿萼,先端具宿存、花後延長的花柱,果皮肥厚,被銹色絨毛,後變無毛;種子1-5枚,橢圓形,長1.8-2.7厘米,寬1-1.2厘米,疤痕長圓形,無胚乳,子葉扁平,油質。花期7-9月,果期10月-翌年1月。

地理分布

紫荊木分布於廣東西南部信宜陽春雲浮、封開、清遠、廣西東南至南療蒼梧、岑溪、藤縣容縣、平南、桂平、博白、浦北、合浦、靈山、欽州、防城、山思、寧明、龍州、南寧、武鳴、上林、雲南東南部麻栗坡、邊等地,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紫荊木一般分布於低山或丘陵。自然分布區年平均溫21.5--22.8℃,極端最高溫40.8℃,極端最低溫-3.3℃,最熱月平均溫28℃,最冷月平均溫11--14℃,年積溫7300--8100℃,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可達85%。土壤多為花崗岩、砂岩和頁岩發育而成的紅壤和磚紅壤性紅壤,pH值4.5--6.2,或生於石灰岩山地。
土山常與亮葉圍涎樹PithecellobiumlucidumBenth.、黃樟Cinnamomumporrectum(Roxb.)Kosterm.、白顏樹GironnierasubaequalisPlanch.、石斑木Raphiolepisindica(L.)Lindl.、密花樹Rapaneaneriifolia(Sieb.etZucc.)Mez.等喬灌木混生;在石山常與蜆木BurretiodendronhsienmuChunetHow.、金絲李GarciniapaucinervisChunetHow.、海南大風子Hydnocarpushainanensis(Merr.)Sleum、棒柄花CleidionbrevipetiolatumPaxetHoffm.等喬灌木混生。為陽性樹種,能耐乾旱瘠薄的環境。幼年時生長較緩慢,到20年生時生長較快。天然更新能力較弱,在密林中很少見到幼苗和幼樹。

保護措施

紫荊木是產區珍貴用材和油料兼備的好樹種。木材堅重,耐水濕,花紋美觀,精製後可作建築、家具的上等良材;種子含油率約45%,可作食用油。保護措施分布區內各自然保護區,應將紫荊木列為保護對象。現存村前屋後的大樹,不能隨便砍伐,應留作母樹,採種育苗,擴大造林。

繁殖培育

栽培要點種子繁殖,種子含油量高,無低溫設備時不宜久藏。可用條播法,種子平放,覆土1厘米,播後3--5天,種子陸續發芽出土,及時遮蔭,並集中加強管理。1年生苗高達30--40厘米時,可出圃造林。定植後,要撫育5--7年,以促進幼林的生長。

木材用途

紫荊木是產區珍貴用材和油料備的好樹種。木才堅重,耐水濕,花紋美觀,精製後可建築、家具的上等良材;種子含油率約45%,可作食用油。

本種提示

紫荊木紫荊木
為LarnetKerpel所建立的M.subquincuncialis,系產廣東,其與越南和雲南所產的M.pasquieri之區別在於前者花冠固定為8裂,雄蕊16枚,側脈11-14對,而後者花冠裂片6-11,雄蕊18-22,側脈13-22對。經對廣東和廣西標本進一步檢查,發現它們的花冠裂片都有一變化幅度,雄蕊數目也不穩定,16、18、20、22皆有,至於側脈則通常都在14對以上;同時經與越南、雲南標本比較,完全相似,因此,M subquincuncialis是不能成立的。

藥用信息

出處:出自《開寶本草》
英文名:WoodofChineseRedbud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紫荊的木部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時切片曬乾
性味:苦;平;無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淋。主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小便淋瀝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注意: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1.《開寶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服之。2.《日華子本草》:通小腸。3.《綱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水凝澀。
摘錄:《中華本草》

栽培技術

紫荊木紫荊木
繁殖方法:紫荊繁殖主要採用種子繁殖,其次是分株壓條、扦插繁殖。
①種子繁殖:種子充分成熟後,帶莢果一起採收下來,去果殼藏至第二年春3月下旬-4月上旬,開始播種。播前種子處理,用60℃水浸泡種子2天,溫度在13-18℃溫度很快發芽。另一種方法是種子采後層積處理,80天后再播種,也可以不處理就播種。播後一個月出苗。一般在9-10月間分株栽植。
②移栽:紫荊苗木移栽要帶土,因根較韌,不易挖掘,用鋒利鐵鍬切斷根部,土團不能散開,提高成活率。栽後第二年能開花,第三年自根櫱萌發,第四年又可分株繁殖。
③壓條繁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而以3-4月為最宜。壓條後第二年才能生根,此法採用多。
採種與種子處理:果實成熟後,易招鳥、獸採食,注意及時採收。以采4月成熟的大造果為宜。直接採摘或搖動樹枝震落在地面再撿拾。採回的果實,攤放數日,待果皮充分軟熟後,浸水中搓洗去果肉,淘去果皮等雜質,洗淨後稍晾乾供播種或貯藏。種子富含油脂,忌脫水,不宜日曬,含水量應保持在30%以上。宜隨采隨播。短期貯藏,需拌潤沙。
育苗:育苗地應選擇日照充足之環境。種子有短時間的後熟期,發芽時日均氣溫需在20℃以上。用條點播法,播種量約60g/m2。4月下旬播種,至6月上旬方始萌芽,6月下旬胚芽出土,7月上旬發芽結束。幼苗出土後需搭棚遮陽。播種前施足基肥,苗出土後每月追肥1~2次。育苗期間應注意鬆土、除草、灌水和苗木遮陽。1年生規格苗高30cm以上,地徑0.7cm以上,可出圃造林。幼苗主根發達、嫩脆,側根和鬚根很少,裸根苗造林較難成活,提倡推廣容器苗造林。
種植:造林地宜選擇地勢開闊,陽光較足,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的排水良好的山坡中下部,土壤以酸性砂質壤土或輕砧質壤土為佳。最好在四旁種植或在疏林下混交種植。
撫育管理:定植後5~7年需進行撫育管理,每年鬆土除草2次,並追肥1次,以促進幼林的生長。成林後墾復鬆土,使土壤疏鬆,通水透氣,以利根系生長。紫荊木抗病蟲能力較強。現有天然林未發現嚴重病蟲害。
採收:3月下旬至4月果實成熟時採收,要合理採收,避免折斷樹枝。採回的果實,放在通風乾燥處,待果皮鬆軟後,用人工剝取種子。但由於紫荊木果實成熟期不一致,天然生長較分散,經常受到鳥獸取食。營造成片人工林,要統一管理、統一采果,或採用化學方法,促使其成熟期一致。種子含油率高,避免曝曬損失油分,應將其自然風乾或在30~40℃的條件下慢慢烘乾,再用於榨油。通常採用機械壓榨法提取油分。
病蟲害防治:①立枯病:幼苗易得立枯病,可噴硫酸銅液防治。②刺蛾:夏秋之間可用“1605”或石硫合劑防治,或1000倍敵敵畏噴殺。

熱帶珍稀瀕危植物導航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日前在瑞士格朗總部發表的《全球瀕危熱帶動植物報告》指出,全球12259種熱帶動植物面臨消失的危險。 報告說,熱帶海洋島嶼因與外界隔絕和氣候環境為世界上多種動植物創造了獨特的生 存環境,在一些熱帶海島上擁有全球...

山欖科植物

山欖科(Sapotaceae),雙子葉植物、五椏果亞綱,約800種,屬於35-75屬(屬的界限還不很清楚),主要分布於東半球和美洲熱帶地區,在歐洲及熱帶以外的亞洲無分布。中國有14屬28種,主產華南和雲南,少數產台灣, 1種延至西藏東南部。其中有5種是由國外引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