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海拔7048米,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西段,東經90.0度,北緯29.9度。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境內。拍攝海拔4630米,拍攝角東。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端最後一座高峰,山體雄偉,氣勢恢弘,冰川發育良好。窮母崗日峰地形條件較為複雜,包含冰壁、冰岩混合、岩壁、雪橋、雪檐、懸冰川、危險的雪崩區等,可謂登山的“地形博物館”。

窮母崗日峰,海拔7048米,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西段,東經90.0度,北緯29.9度。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尼木縣

窮母崗日峰窮母崗日峰
境內。拍攝海拔4630米,拍攝角東。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端最後一座高峰,山體雄偉,氣勢恢弘,冰川發育良好。窮母崗日峰地形條件較為複雜,包含冰壁、冰岩混合、岩壁、雪橋、雪檐、懸冰川、危險的雪崩區等,可謂登山的“地形博物館”,對隊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攀登高差和高度與中央峰相似,攀登難度比中央峰高,屬於典型的7000米級技術型山峰。該山基本屬於半乾旱大陸性氣候,5-9月份集中了年降水量的80%到90%,特別是8月份是降水量最大的月份,天氣也很複雜,一天中往往出現陣雨、冰雹閃電、雷暴等種種天氣現象。窮母崗日藏語意思為"有學問的仙女",在西藏自治區的尼木縣境內,緊鄰新藏公路,交通便利。這座山峰有技術難度,被稱為“地形博物館”。

自然風景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從平緩草場漸漸走進山谷間的溝地,有溪水流下,有氂牛踩出來的小道,沿著小道一直走。開始起風了,陽光不見了,天氣立即涼了下來,海拔在漸漸升高。窮母崗日鍍上一層金色,而月亮在北面很大很圓地早早掛出來了,背面群山晚霞很棒。冰裂縫實在實在太多了,眼睛所見之處都是大堆大堆的冰川和它們之間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各個裂縫,簡直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了。

地理位置

西藏,神秘雪域的代名詞。曾幾何時,去西藏是我們心中的夢想,雖然她是那么遙遠的地方,仿佛已經到了天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邊。其實任何事,只要你想去做,並且真的做了,多半都能成功。這幾年,我去了三次西藏。我喜歡那裡數不清的雪山、顏色像寶石一樣的湖泊、變化多端而又神奇的雲彩、寬廣的草原、數不清的牛羊、帶著淳樸微笑的人們,還有那裡的寺廟和世界上最虔誠的信徒。雖然每次去都會因為高原反映人變得恍恍忽忽的,但就是這仿佛隔世的感覺深深的吸引著我!這一次開車去西藏,我看到了哲蚌寺的曬佛(據說是西藏最大的唐卡);看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納木措;還到了珠峰大本營。在從日喀則往羊八井的路上我拍下了這張照片,照片上的山峰就是窮母崗日峰。當我們看到面前的這座山峰時,立刻被震撼了,我們的車停在離雪山大約幾公里的地方,那裡有一條小河,河邊的草地上有大片的瑪尼堆,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

我和蟲子喜歡攝影,在一旁拍個不停,豌豆和豆苗則在一旁觀察它的攀登路線,真是執著而熱情的Climber呀!看到山就想爬!當時的天氣非常好,湛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白雲的下面是美麗的雪山。我們開車一直迎著它走,每隔一小段就忍不住停車下來照相,上車之後就又開始研究它的高度,它的攀登路線。
後來看資料上說,窮母崗日峰地形條件較為複雜,包含冰壁、冰岩混合、岩壁、雪橋、雪檐、懸冰川、危險的雪崩區等,可謂登山的“地形博物館”,對隊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攀登高差和高度與中央峰相似,攀登難度比中央峰高,屬於典型的7000米級技術型山峰。該山基本屬於半乾旱大陸性氣候,5-9月份集中了年降水量的80%到90%,天氣十分複雜,一天中往往會出現陣雨、冰雹閃電、雷暴等種種天氣。

到了雪古拉山口,我們就轉到了窮母崗日峰的側面,在那裡能很清楚的看到她的攀登路線,雪古拉山口飄滿了五顏六色的經幡和哈達,周圍壘起了許多小瑪尼堆,對面就是窮母崗日峰,我們來之前她是那樣,走後她還是那樣,這就是雪山,無管她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是撞擊心靈的震撼,還是平靜如水的坦然,她就在那裡,一直會在那裡!

自然氣候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位於西藏自治區的尼木縣境內,窮母崗日藏語意思為有學問的仙女,緊鄰新藏公路,窮母崗日峰,海拔7048米,屬於念青唐古拉山脈,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端最後一座高峰,山體雄偉,氣勢恢弘,冰川發育良好。該山基本屬於半乾旱大陸性氣候,5~9月份集中了年降水量的80%到90%,特別是8月份是降水量最大的月份,天氣也很複雜,一天中往往出現陣雨、冰雹閃電、雷暴等種種天氣現象。

地形

窮母崗日峰,海拔7048米,位於念青唐古拉山脈最南端,是念青唐古拉山脈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之一。窮母崗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日的藏語意思為“有學問的仙女”。在西藏自治區的尼木縣境內,緊鄰新藏公路,交通便利。該峰山體雄偉,氣勢恢弘,冰川發育良好。

窮母崗日峰地形條件較為複雜,包含冰壁、冰岩混合、岩壁、雪橋、雪檐、懸冰川、危險的雪崩區等,可謂登山的“地形博物館”,對隊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攀登高差和高度與中央峰相似,攀登難度比中央峰高,屬於典型的7000米級技術型山峰。

走進山峰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整個期間,A、B、C三類天氣基本上以5-7天的周期進行轉換,比較有規律,結合窮母的地形特徵,我們認為B類天氣其實最適合工作,當然A類天氣的後幾天,如果雪層結晶好,也是可以的。就一天來講,一般從凌晨兩三點開始下雨或雪,早上八九點會停,持續的中午天氣相對較好,但有時候也有雨雪,不過時間不長,下午5點左右一般會有雨雪、冰雹,時間和降水量也因各類天氣而不同。5點到7點多雷電。7、8月份氣溫較高,進入8月較7月明顯變冷,早上零下5度左右,如有風可達零下10度,早上氣溫較低,8點左右氣溫開始上升。可能由於季節原因,風比較少,一般在早上,也不是很大,上不了7級。我們C3以下一般裝備為抓毛絨衣絨褲,外加衝鋒衣褲,在C3和衝擊頂峰時增加了毛褲和羽絨服。手套用專業的絨手套外加防水手套就可以,絨帽是一定要帶的,早上風比較大。技術和經驗方面的東西,很多資料上都很全面,檔案袋裡也有我們最初開發的課程,所以在這裡我不做太多的陳述,只對此次登山感觸比較大的東西羅列如下:

1、該山雨雪天氣比較多,嚴格意義上的晴天是幾乎沒有的,何況這樣的晴天並不是她的最佳工作天氣,所以裝備一定要好一點,特別是防水、防風性能要好。

2、雪坡陡且有雪崩滾石危險,所以頭盔和雪崩飄帶從雪線開始就要一直帶,需要強調的是即便很小的雪塊在比較陡的雪破滾落,速度是很大的,砸在身上很痛。

3、雪坡上的雪一般都比較厚,體力和平衡性要求較高,C2到C3之間雪硬且陡,如果發生滑墜,幾乎沒有制動的可能,拉路線繩是有必要的。

4、高山營地下午5點到7點,多雷電冰雹,高山營地感覺比較明顯,很恐怖,必須早宿營及時進帳篷。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5、在有可能發生雪崩的路段,比如今年三個雪坡都有雪崩或滑雪的危險,最好在中午12點以前、下午6:30後通過。所以早出發、早宿營非常關鍵,且不要橫切。

6、對有雪崩危險的路段,大雪過後,務必要曬兩天后再行軍,不要在乎這個時間,因為只要路線繩架設到位,路線明確,陰天甚至小型暴風雪我們照樣可以行軍,碰上雪崩可就無能為力了。

7、隔幾天上山,如果期間下過雪,一定要把挖繩子的時間計算在內,如估計挖繩太困難,要準備結組繩以備用。

8、最危險的是雪崩和滾石,因為他們是最難預測的,所以在行軍路線、遵守時間規律方面應特別慎重。裂縫和滑墜都可以通過技術處理解決。

9、紫外線比較厲害。空氣比較乾燥,我們大多數隊員都有後鼻出血現象,要多喝水。

10、C2風比較大,帳篷要很好地固定,並砌防風牆。C3地方狹窄,要用岩錐固定帳篷,外出活動要系保護繩。

11、要準備充足的路線旗和路線繩,以便在任何天氣下都能按照正確路線撤回,這樣才能保證在她的最佳天氣里工作。

12、由於宿營海拔比較高,適應和體力恢複比較困難,今年的隊員體力在6000米以上工作的最大期限為5-6天(體能訓練的方案和記錄在雷宇處和資料部有資料),工作一個周期,一般需兩天左右休息。

13、步話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裝備,可能由於太貴的原因,我們的步話機一直沒有更新,給山上帶來很大不便。

14、我們應該在五一、十一等比較長的假期骨幹力量進行技術訓練,平常登協和有關方面的專業培訓有機會也應該爭取,今年軟梯處的架設工作充分證明這一點。

15、在組隊後,在每組上山以前,要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戰術調整,並對該組的隊員進行明確授權。當然,隊長和攀登隊長的默契是最重要的,就今年的情況來講,和雷宇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

16、以前的分組是上山後便分為AB兩組,並明確指定一組沖頂,我覺得這樣的分組有失科學性,也不是很公平所以今年的安排是C2建好以前,共同承擔責任,最後選拔隊員沖頂,比較合理。

17、沒有絕對安全的路線,也沒有絕對不可能的路線,只要尊重客觀規律,不急於求成,踏踏實實作好瑣碎工作,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大不了撤嘛!要做到這樣一種心態,很難,所以有這種心態的人必定是隊中的"國寶",比如段新。如果隊中有三到四個這種隊員,哪座山我們都可以去。

進山總結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整個2001年登山活動在54天的提心弔膽中結束,當全部隊員安全抵達北京,回過頭去總結,才發現後怕的緊,我們是幸運的。有關此次攀登活動的原始資料已經在資料部歸檔,具體的有關攀登方面的東西上面我已經做過總結,我認為是比較詳細的。北大登山隊是一個延續性具有自己特色的面對不同危險挑戰的組織,所以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程式或者叫做運作模式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所以在此我想沿整個登山的工作流程,對每次登山的共性問題做一討論,致力于山鷹社登山運作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社裡現在有一本故事性的,記錄山鷹社精神的《八千米生命高度》。與之相對應,我更希望能為一本從隊員選拔到登頂、規範山鷹社登山運作模式的《山鷹社登山手冊》做出自己的貢獻,以下的內容是我對不同工作塊的不成熟想法。

攀登記錄

1996年,中韓聯合登山隊,登頂。

窮母崗日峰 窮母崗日峰

1997年,日本中央大學登山隊,登頂。
1999年,日本HAJ登山隊,登頂。
2001年1月,四川青年登山隊,到達5770米。
2001年7月,北京大學登山隊,登頂。

中國火山冰川

火山是地球內能釋放的強烈顯示。地殼深處的岩漿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沿地殼脆弱地帶上涌,衝破地殼,噴出地表,並在地表堆積成特殊形態(多為錐形)的地質體形成火山。按火山活動情況可將火山分為三類: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根據冰川的形態特點,可將冰川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大陸冰川又稱“冰坡”“冰原”,是覆蓋著整個島嶼與大陸的巨大冰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