窅

窅的基本字義是眼睛瞘進去,喻深遠,讀作yǎo。

基本註解

讀音:yǎo

部首筆畫:5

部首:穴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0

五筆86:PWHF五筆98P:WHF倉頡:JCBU

筆順編號:4453425111

四角號碼:30608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A85

基本字義:眼睛瞘進去,喻深遠:~眇。~冥。~然。~不可測。

詳細字義

(形)

1.表示目深。本義:深目

2.眼睛深陷的樣子 [(of eyes)sunken]

如:窅,深目也。——《說文》

目深曰窅。——宋· 趙叔向《肯綮錄》

女媧化石立地膠,風盪日暈睛微窅。—— 清· 黃景仁《塗山禹廟》詩

3.深遠 [far-reaching]

如:窅,深遠貌。——《篇海類編》

茫乎天運,窅爾神化。——唐· 韓愈《本政》

4.窅茫(深邃);窅渺(深遠;精微);窅映(遠映)

5.精深的樣子;深奧的樣子[profound]

如:志愈勒,道愈遠,窅乎其未朕也。——宋· 文天祥《御試策》

6.窅密(深秘的樣子)

7.悵惘貌 [distracted;listless]

8.岑寂貌 [quiet]。

如:窅然(岑寂的樣子)

9.幽暗的樣子 [dim;gloomy]。

如:窅然(幽暗的樣子);窅黑(幽暗);窅窕(陰暗的樣子);窅靄(幽暗的樣子)

10.凹陷;低下 [hollow]。

如:窅突(凹凸,低下和高起)

常用詞組

1.窅然 yǎorán

[far reaching and far away] 指幽深遙遠的樣子

如:山谷窅然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穴目漢字部件分解:穴目

筆順編號:4453425111

筆順讀寫:捺捺折撇捺豎折橫橫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說文》深目也。
又深遠貌。窵窅,深也。
又《集韻》於絞切,音拗。
又一叫切,音窔。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交切《韻會》麼交切,咬平聲。義同。
又窅窊,曲貌。《前漢·禮樂志》窅窊桂華。《注》桂華之形,窅窊然也。
又《字彙補》莫賢切,音緜。《莊子·逍遙遊》窅然喪其天下焉。《注》窅然,猶悵然。李頤說。 《集韻》或作䁱眑。

相關歷史人物

窅娘

窅娘(yǎo niáng)是南唐後主李煜嬪妃。她善舞,用裹足取悅後主,後主對其甚是欣賞,南唐唐鎬曾寫一對聯寫窅娘舞“蓮中花更好,雲里月長新”只是很快南唐滅亡了。

窅娘 窅娘

窅娘出身貧寒。她本為採蓮女,十六歲被選入宮。據說是混血兒,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樣,故名“窅娘”。

用白帛裹足,身輕如燕,創金蓮舞。進南唐宮,李煜便單獨召見,看她跳採蓮舞,見其雙目深凹而顧盼有情,便為取名“窅娘”。窅娘善跳金蓮舞,據說她跳舞時好像蓮花凌波,俯仰搖曳之態優美動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用白帛裹足,把兩隻腳都纏的很小,跳舞時就在一朵蓮花形狀的舞台上,因此很受李煜的寵愛。所以後來宋朝以及後面幾朝的婦人均以裹足為美。

窅娘 窅娘

有詩說:

一彎新月上蓮花,妙舞輕盈散綺霞;

亡國君王新設計,足纏天下女兒家

拼音是y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