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漢語詞語]

鷂[漢語詞語]

鷂指一種兇猛的鳥,樣子像鷹,比鷹小,捕食小鳥,通常稱“鷂鷹”、“鷂子”。

基本信息

音韻字形

國語:yao4

粵語:yiu6  

圍頭話:yiu6  

客家話:yau4  

鷂

基本字義

1.一種兇猛的鳥,樣子像鷹,比鷹小,捕食小鳥,通常稱“鷂鷹”、“鷂子”。有時亦把類似鷂的鳶稱做鷂鷹:~子翻身。

詳細解釋

含義

〈名〉

1.雀鷹的俗稱。古名“鷸子”、“籠脫”,今通稱“鷂鷹”、鷂子 [Sparrow hawk]。形體像鷹而比鷹小,背灰褐色,以小鳥、小雞為食。如:鷂坊(唐代宮廷飼養鷂的官署);鷂琴(裝在紙鷂上、放出時發聲的竹簧琴);鷂雛(幼鷂)

2.鷹科,鷂屬各種鳥的通稱 [Harrier]。   如:白尾鷂;鵲鷂;白頭鷂

相關詞語

1.鷂鷹 yàoyīng

[Sparrow hawk] 雀鷹的通稱

2.鷂子 yàozi

[Sparrow hawk] 雀鷹,鷂的俗稱

相關詞語:白鷂白鷂子斷線鷂子攧鷂風木鷂票鷂雀鷂鐵鷂鐵鷂子鷂雛鷂坊鷂琴鷂鷹鷂雉鷂子鷂子翻身鷂子鞋鷹鼻鷂眼鷹鷂魚鷂紙鷂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字部】鷂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說文》鷙鳥也。卽所謂鷣負雀也。《列子·天瑞篇》鷂為鸇,鸇為布穀,久復為鷂,此物變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玉篇》五色雉。《廣韻》大雉名。《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