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

雞眼

雞眼,俗稱“肉刺”,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抗體受到擠壓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質層,形如圓錐體,嵌入皮內,尖頂突入真皮中,壓迫神經末梢,局部一旦受壓或受擠就會引起明顯的疼痛。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

基本信息

病因詳情

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緊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壓部位的角層增厚,且向內推進,成為頂端向內的圓錐形角質物。

症狀

雞眼雞眼

1、皮損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角質增生,針頭至蠶豆大小,呈淡黃或深黃色,表面光滑與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嵌入真皮。

2、因角質栓尖端刺激真皮乳頭部的神經末梢,站立或行走時引起疼痛。

3、雞眼好發於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頭處、拇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診斷鑑別

本病根據損害特點及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鑑別如下。

1、跖疣:不限於足底受壓部位,表面呈乳頭狀角質增生,皮紋中斷常有黑色出血點,擠壓痛明顯。

2、胼胝:見於跖部壓迫處,不整形角化斑片或條狀,表面光滑,邊緣不清,行走或摩擦不引起疼痛。

3、掌跖點狀角化病:掌跖部多發性孤立和圓錐形角質物,不楔入皮內,不限於受摩擦部位。

治療詳情

首先除去施加於皮膚上的壓迫和摩擦,如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鞋內加柔軟鞋墊,雞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雞眼難以治癒。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療。

1、軟硬雞眼均可外用30%水楊酸火棉膠,每天1次,1周后用熱水浸泡,去除雞眼的角錐和皮損浸軟發白的部分,直至脫落。

2、外用市售雞眼膏。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削去表層角質增生部分,並儘可能將中心角質栓小心削去,將雞眼膏的紅色藥塊對準此核心部位貼牢,每周換藥1次,換藥前削去已浸白的部分,直到脫落。

3、可用液氮冷凍治療。

4、如果腳部雞眼用各種方法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切除。

5、中藥治療及針灸治療。 

預防詳情

預防發生雞眼,應減少摩擦和擠壓。鞋靴宜柔軟合腳,鞋內可襯厚軟的鞋墊或海綿墊,在相當於雞眼處剪孔(有孔鞋墊)。足趾畸形者應進行矯治,如有足部外生骨疣應予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