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o 形聲。字從玉從兆,兆亦聲。“兆”意為“遠”。“玉”和“兆” 聯合起來表示“遠方進貢來的玉貝(一種海貝)”。本義:一種從浙閩粵沿海採集後進貢給中原帝王的美味海貝,亦稱“江珧”。說明:江珧和桃樹的原產地都在距離中原帝都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因此,這兩個字中的“兆”都指“一千公里以遠的地方”。

基本信息


yáo 形聲。字從玉從兆,兆亦聲。“兆”意為“遠”。“玉”和“兆” 聯合起來表示“遠方進貢來的玉貝(一種海貝)”。本義:一種從浙閩粵沿海採集後進貢給中原帝王的美味海貝,亦稱“江珧”。說明:江珧和桃樹的原產地都在距離中原帝都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因此,這兩個字中的“兆”都指“一千公里以遠的地方”。
ㄧㄠˊ
〔江~〕軟體動物,肉柱稱“江珧柱”,乾制後又稱“干貝”,是珍貴的海味品。亦稱“玉珧”。
蚌蛤的甲殼,古代用作刀、弓上的裝飾品。
鄭碼:CVRD,U:73E7,GBK:E7F2
筆畫數:10,部首:玉,部外筆畫:6 總筆畫:10 筆順編號:1121341534
四角號碼:1211
五筆86:GIQN 五筆98:GQIY 倉頡:MGLMO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3E7
◎ 珧 yáo
——見“江珧”( jiāngyáo)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珧
--------------------------------------------------------------------------------
【唐韻】余昭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蜃甲也。【爾雅·釋魚】蜃小者珧。【注】珧,玉珧,卽小蚌。山海經曰:激汝之水,其中多蜃珧。【郭璞·江賦】玉珧海月。【注】珧,音姚。亦蚌屬。【正字通】江珧形似蚌,殼中肉柱長寸許,似搔頭尖,謂之江珧柱。甲可飾物。【本草】一名玉珧,一名海月,又名馬頰,馬甲。廣州謂之角帶子。 又古者天子以為刀飾。【詩·小雅·鞞琫有珌傳】天子玉琫而珧珌。 又弓名。【爾雅·釋器】以蜃者謂之珧。【注】用金蚌玉飾弓兩頭,因取其類以為名。珧,小蚌。【楚辭·天問】馮珧利決,封狶是射。【注】馮,挾也。珧,弓名也。 又玉名。【抱朴子窮達卷】珧華黎綠,連城之寶也。
《說文解字》
【卷一】【玉部】珧
--------------------------------------------------------------------------------嶧
蜃甲也。所以飾物也。從玉兆聲。《禮》云:“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余昭切
《中華大字典》
【珧】余招切音遙宵韻
①蜃甲也。所以飾物也。禮記曰佩刀、天子玉琫面~珌。[段注]介物之殼曰甲。釋器曰。以蜃者謂之~。按爾雅蜃小者~。東山經。嶧皋之水多蜃~。傳曰蜃、蚌屬。~、玉~。亦蚌屬。然則蜃~二物也。許雲一物者。據爾雅言之。凡物統言不分。析言有別。蜃飾物謂之~。尤金飾謂之銑。玉飾謂之珪。金不必皆銑。玉不必皆珪也。
②江~。[正字通] 江~形似蚌。殼中肉柱長寸許。似搔頭尖。謂之江~柱。甲可飾物。本草一名玉~。 【江珧圖】㪭
③玉名。[抱朴子窮達卷]~華黎錄。連城之寶也。
④弓名。[楚辭天問]馮~利決。
《辭源》
珧 yáo ㄧㄠˊ
①蜃殼。[詩小雅瞻彼洛矣]“鞞琫有珌”[傳]“天子玉琫面珧珌。”
②小蚌。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即小蚌。”
③弓名。[楚辭屈原天問]:“馮珧利決,封豨是射。”爾雅釋器:“以蜃者謂之珧。”謂之以蜃為飾。
【珧華】玉名。[抱朴子窮達]珧華黎錄。連城之寶也,委之泥濘。則瓦礫積其上焉。
[江珧]軟體動物,殼略呈三角形,表面蒼黑色。生活在海岸的泥沙里。
[江珧柱]江珧的閉殼肌乾制後叫江珧柱,是珍貴的食品。干貝通常也叫江珧柱。

拼音是y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