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我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

現況

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現有職工331人,其中科技人員263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研究員53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89人,中級科技人員92人。大氣所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國家畢業生就業重點保證單位。現有在學博士生180人,碩士生75人,博士後19人。

研究重點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我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的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方法。四個優勢創新研究領域是:氣候系統動力學和預測理論研究、大氣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變化動力學和預測理論研究、中層大氣與遙感理論和技術研究、中小尺度天氣系統與災害研究。

部門包括

大氣物理研究所擁有的科研部門包括: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氣候系統動力學與預測理論研究部、大氣環境動力學與預測理論研究部、中層大氣遙感與探測開放實驗室、雲降水物理與強風暴實驗室。另外還設有信息科學中心。

重要進展

2004年,大氣物理所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工作進展順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進展,"東亞季風氣候-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回響"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2004年度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主持和參加各一項),獲得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了4項發明專利;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論文422篇,其中SCI(E)收錄論文170篇。大氣所一級學科(大氣科學)在全國學科評估中整體水平獲全國第一。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成效顯著,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員以及研究生獲得了各類獎項,取得佳績。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三化"建設繼續向前推進。
2004年,大氣所爭取的各類科研項目中,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32項,其中重大基金項目1項,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重點基金項目3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面上項目25項。另外,爭取到中國科學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項目1項、院方向性項目4項、儀器設備研製項目2項、野外台站建設項目2項、野外台站建設基金項目3項等;同時,還爭取到部分其它院外項目若干項。此外,在科技部及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由符淙斌院士領導的"季風亞洲國際核心計畫"項目已正式啟動,相關部委每年支持經費300萬元人民幣。
2004年,大氣所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國際合作成果顯著,相繼主辦或協辦了"第二屆沙塵暴模式比較(DMIP)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亞洲季風系統國際學術討論會"、"全球華人海洋和大氣科學大會"、"第八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暨兩岸青年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東亞地區快速評估東亞季風系統的變化"國際會議、"第四屆大氣物理研究所和韓國氣象研究所學術研討會"、"光學技術套用於大氣、海洋、環境研究國際會議"等國際學術會議。舉辦了第一屆竺-南中心氣候與環境夏季培訓班。舉辦了第三次CTWF論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動力學與預測"國際研討會、歐洲氣候論壇"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脆弱地區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個高層次的國際學術論壇。2004年,大氣所與美國、日本、泰國、韓國、德國、英國、挪威、法國、比利時、菲律賓等國家進行的國際合作項目達20多項,新申請了分別與美國、菲律賓、德國等合作的國際合作項目5項,與韓國朝鮮大學、俄羅斯大氣物理所、比利時根特大學生物科學工程學院、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強風暴分析預報中心等新簽署國際合作協定總計4 項。各項目進展順利。2004年全年共接待外賓來訪641人次,派員出訪共137人次。

物資配備

2004年,大氣物理所新購置了自動氣象站MILOS520、超音波風速儀R3I等儀器設備。目前,大氣物理所擁有IBMP690的高性能並行計算機,在國內處於領先的地位。擁有聯想深騰1800、SGI ORIGIN 300伺服器、SGI origin 2000超級計算伺服器一台、SGI origin 3400超級計算伺服器二台、一座用於研究城市大氣污染和大氣邊界層物理研究的高達325米的氣象鐵塔及邊界層遙感探測系統和中層大氣探測系統等設備。

刊物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刊物有:《大氣科學》(中、英文版)、《大氣科學進展》(英文版)和《氣候與環境研究》(中文版)。其中《大氣科學進展》被SCIE收錄,並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資助,《大氣科學》獲得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榮譽,《氣候與環境研究》進入中國科技期刊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和中國氣候研究學會掛靠在大氣物理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