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

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

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北部,地處東經 48º34ˊ10.20″ 北緯 87°26′ 03.70 ″電話區號:0906,郵政編碼:836600,轄禾木村、喀納斯村2個村委會。主要以遊牧為生,以蒙古族、哈薩克族和圖瓦族為主。傳說這裡住著的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與蒙古、俄羅斯兩國交界,是喀納斯民族鄉的鄉政府所在地。這裡距離新疆喀納斯風景區大約70公里,周圍群山環抱,生長有豐茂的白樺樹林,是一個美麗的北疆山村。

基本信息

自然景觀

喀納斯風景區喀納斯風景區

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素有“攝影家天堂”之稱,不少獲大獎的攝影作品都從這裡走出。這裡有驢友和攝友夢想中的純淨,是他們心目中的天堂。在這個如同童話夢境般的小山村里,色彩的豐富達到了讓眼球應接不暇的程度,而寧靜的生活則洗卻了都市的鉛華與世俗人的煩惱。多個少數民族的多彩多姿的生活習俗,是禾木鄉在自然景觀之外,另一個等待著探求的神秘寶藏。被當地人稱為“神的後花園”,與天堂喀納斯齊名。
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有中國惟一的古北界動植物分布區,聞名於世的喀納斯湖自然景觀區,景觀區內的喀納斯湖是有名的“變色湖”、“浮木長堤”。傳說中的“湖怪”更為咯納斯湖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其獨特風光被譽為“亞洲惟一的瑞士風光”,還有吐魯克岩畫、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賈登峪地質公園等名勝古蹟。

行政區劃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西北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有哈、漢、回、蒙等21個民族。

布爾津縣轄1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布爾津鎮窩依莫克鄉、杜來提鄉、闊斯特克鄉沖乎爾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

氣候地理

禾木哈納斯蒙古民族鄉位於阿勒泰山脈中麓,準噶爾盆地北緣。北鄰俄羅斯,東連蒙古國,西接哈巴河縣,地處東經8 6°5 4′——87°54′,北緯48°35′——48°11′之間,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68公里,總面積3040平方公里,海拔1300——4100米。全年無明顯夏季。春秋溫涼,降水充沛,平均氣溫18℃,無霜期不足70天,冬季漫長寒冷,長達7個月之久,積雪深度平均在1.5米以上。
鄉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緯度較高。全年無明顯夏季,屬溫帶高寒山區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但雨量充沛,光熱資源也比較豐富。本區年降水量1065.4mm,降水量從南到北逐漸增加,北部、東北部海拔高,終年冰雪覆蓋,成為本區巨大的固體水庫和壯觀的現代冰川

經濟概貌

騎馬觀光騎馬觀光

2007年9月23日,中外遊客在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村民的帶領下騎馬觀光。禾木村利用獨特的人文資源開展旅遊服務,目前全村65%的人家從事旅遊服務。僅此一項,今年全村人均增收300多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830
男 964
女 866
家庭戶戶數 376
家庭戶總人口(總) 1798
家庭戶男 938
家庭戶女 860
0-14歲(總) 592
0-14歲男 314
0-14歲女 278
15-64歲(總) 1190
15-64歲男 626
15-64歲女 564
65歲及以上(總) 48
65歲及以上男 24
65歲及以上女 2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769

下轄村

禾木村
哈納斯村

資源條件

禾木哈納斯蒙古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禾木哈納斯蒙古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自然資源

共有植物83科298屬798種。其中雙子葉植物64科234屬624種,單子葉植物9科48屬127種。木本植物23屬66種,草本植物273屬732種。森林主要構成:新疆落葉松、新疆雲杉、新疆冷杉、新疆五針松、疣枝樺和歐洲山楊等樹種。
我鄉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受人為活動影響小,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狀態,是各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據初步統計,區內有獸類39種,兩棲爬行類4種,鳥類117種。其中,珍稀野生動物種類較多,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雪豹、黑頸鶴、貂熊、紫貂、北山羊等5種;二類保護的有雪兔、棕熊、水獺、猞猁、兔猻、馬鹿、原麝、黑琴雞、花尾榛雞等22種。阿勒泰林蛙、蝰北蛇、胎生蜥蜴、岩雷鳥、松雞等在國內為本區所特有。
轄區內的喀納斯湖屬北冰洋水系的外洋高山湖泊,水面寬廣,水產資源豐富,主要魚類有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阿勒泰鱘、北極鯝和西伯利亞斜齒鯿等,均為北方山麓複合體和北極淡水複合體冷水性淡水魚類,其中大部分在國內為本區所特有。

旅遊資源

轄區範圍內,集冰川、凍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景觀於一體,既具北國風光,又有江南秀色;既有歷史文物,也有民族風情。其旅遊資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獨特的原始森林;迷人的草原風光;奇特的高山湖泊現代冰川奇觀,有現代山嶽冰川210條,覆蓋面積達209.5㎡;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著名景點

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風光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風光

吐魯克岩畫
吐魯克岩畫位於喀納斯湖一道灣東岸的變質千枚岩上,基岩經古冰川作用形成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一羊背石,岩畫即附雕其上。岩畫地理位置優越,迎面俯視湖面,背後依傍著優美壯麗的夏牧場。現岩畫共分為兩處,間隔50餘米。第一處岩畫在羊背石背面磨光的刻石槽內,岩畫面積3平方米,岩畫面大部模糊不清,只有少許圖案可見刺蝟、野豬、山羊、雪雞等動物造型;第二處岩畫在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坎上,面積110乘94平方厘米,圖案多清晰可見,分上下兩排,上排8個圖案,下排9個圖案,內容是以馬、羊、狼、狗、鹿、雪雞等動物為主,最大的一幅為梅花鹿圖案,其尺寸為23乘10乘8厘米,鹿角向上,眼睛俯視前方,悠閒自得。整個岩畫雕刻手法細膩、樸素,造型優美,是遊牧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

吐魯克岩畫吐魯克岩畫

賈登峪地質公園

為布爾津縣封山育林的示範基地,目前有苗圃80多畝,主要育有雲杉、西伯利亞落葉松、雪嶺雲杉、樟子松等幼苗。因屬高寒區,植物的生長期漫長,生長8年的雲杉幼苗也只有40—50厘米高,雲杉的育苗期一般需7—8年,落葉松也至少需4年的時間,生長了14年的樟子松才只有80厘米左右,樹苗主要是用來恢復當地的森林植被。目前,國家已經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阿爾泰山全面禁止採伐林木,對每年的季節性清林,也採取了“伐一補十”的措施。賈登峪是喀納斯的門戶,是通往喀納斯湖景區的交通關口,目前已建設成為喀納斯旅遊接待和管理的大本營,海拔1600米。

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位於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境內,南距布爾津縣城160公里。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4.78平方公里,比著名的博格達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處達180米左右。它處於阿爾泰山南坡中山森林帶,環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湖水來自奎屯峰、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從地表或地下瀉入喀納斯湖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面還會隨著季候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是有名的"變色湖",每至秋季層林盡染,景色如畫。

賈登峪地質公園賈登峪地質公園

面積4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達到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外形呈月牙狀,被推測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成。喀納斯湖湖中傳說有湖怪“大紅魚”出沒,據稱身長可達到10米,有科學家推測為大型淡水食肉魚類哲羅鮭,但未得到實際觀測支持。該湖風景優美,四周林木茂盛,主要居民為圖瓦人,為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哈納斯湖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布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馬鹿、貂熊、雪豹、雪兔、紫貂、石貂、岩雷鳥、林蛙等珍稀動物在此出沒。湖中有哲羅鮭、細鱗鮭、北極煙、江鱈、西伯利亞齒編等冷水魚。許多種類的花木鳥獸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聚堆而成的;二是湖中有巨型"湖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峨眉絕景-喀納斯雲海佛光。此外還有圖瓦族風情、阿勒泰岩畫等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喀納斯湖水中還生長有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阿爾泰鱘、西伯利亞斜鯿等珍稀魚類。

禾木草原

禾木草原位於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處的山間斷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m。盆地周圍山體寬厚,頂部呈渾圓狀,河流多切割為峽谷,地形複雜,禾木河 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將草原分割為兩半,山地陰坡森林茂密,蒼翠欲滴,馬鹿、旱獺、雪雞棲息其間;而陰坡綠草滿坡。

民俗文化

在阿爾泰山腳下的密林深處,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部落,他們很少和外界交流,在深山中孤獨地延續著自己的傳奇。
隨著位於村子西北面的著名風景區喀納斯湖的旅遊開發,人們開始慢慢接觸到這個酒鄉,當地人叫這個地方為禾木喀納斯,並自稱為圖瓦人
但是從已知的民族分布來看,阿爾泰地區主要分布著哈薩克族、蒙古族等,並沒有單獨的圖瓦人一說,那他們究竟是什麼民族,是什麼時候在這兒生活下來的呢? 為了鑑定他們的族別,當時政府專門組織了專家前來調查,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的程適良教授,就是最早參與調查圖瓦人的專家之一。
通過初步的調查,居住在我國新疆的圖瓦人大約有兩千五百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哈巴河縣的白哈巴村、布爾津縣的禾木村和喀納斯村。

交通

喀納斯湖景觀喀納斯湖景觀

自駕車遊客前往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有兩條可以走

第一:從布爾津縣直通禾木,路況較好,但有時會修路,遇到修路只能等到晚上停工後才能通車,外地遊客去之前先打聽清楚。

第二:從布爾津縣先到賈登峪,再從賈登峪,從賈登峪進禾木,在賈登峪南14公里處的叉路口右轉,路況較差,建議租用越野車前往,也可以從賈登峪徒步或騎馬過去,需要一天時間,包車費用在400元左右

自由行遊客可以從布爾津縣租車前往。

發展狀況

禾木哈納斯蒙古鄉衛星地圖禾木哈納斯蒙古鄉衛星地圖

(一)建制及領導班子沿革
禾木哈納斯蒙古民族鄉蒙古族於1984年7月經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蒙古民族鄉。
(二)組織建設
全鄉共有5個黨支部,黨員106名,其中機關支部32人、禾木村支部24人、哈納斯支部27人、牧寄校支部20人、武裝部支部3人;男81人、女25人;漢族黨員9名、少數民族黨員97名,占91.5%;牧民黨員41名,占38.6%;離退休黨員8名; “三老”人員共6名,其中老黨員3人、老幹部3人。
(三)經濟發展情況
全鄉2006年經濟總量925.39萬元;人均收入3357元,畜牧業為基礎產業,最高飼養量11000頭只,年末存欄數保持在6786頭(只)左右,以大畜為主,占60%。集體經濟收入53萬元,其中鄉集體經濟收入34.2萬元,禾木村集體經濟收入10.29萬元,哈納斯村集體經濟收入10.1萬元;貧困人口110戶、427人,其中禾木村75戶、287人,哈納斯村35戶、140人。
(四)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建設
布爾津縣——哈納斯主幹線已全線貫通;從鐵硫撒罕路口至禾木村50公里的賈—禾公路也於2005年10月底竣工通車。各牧業點之間無通車道路,大雪封山期只能依靠馬匹維繫交通。
2、電力設施
禾木村和哈納斯村各建有一水力發電站一座,在短暫的春秋季節可以正常供電;2002年7月,由新疆新能源公司承建,國家計委投資130萬元,為禾木哈納斯鄉的哈納斯村建設光能發電站,2003年國家計委投資420萬元,在禾木村建設了一座功率36千伏安光能發電站。
3、科教文衛事業
全鄉設有兩所學校,鄉牧業寄宿學校(國中制)和哈納斯國小,均為蒙、哈雙語教學,國小完學率80%;全鄉教職工52名,其中牧寄校36名,哈納斯國小16名;共有學生460名。自2000年起,鄉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利用世行貸款40萬元修建校舍、購買教學設備,不斷提高我鄉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
鄉級衛生院一所,哈納斯村建村級衛生室一個,醫護人員11名,年門診人次3800餘人,發放藥品41000元,能做縫合、闌尾切除等簡易手術。2001年,由上海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捐資20萬元改建鄉衛生院。
建電視差轉台兩所,兩村各一個。主要播放內蒙古衛視、新疆衛視和中視1套等二十套節目。
(五)宗教事務
一是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禾木鄉蒙古族全民信仰藏傳佛教,哈薩克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合理安排宗教活動場所,修建喇嘛廟一所;尊重宗教節日和民族生活習俗。二是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廣泛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加強反分裂鬥爭教育,對利用宗教進行違法活動的予以嚴厲打擊,禁止共產黨員、人民教師和青少年學生參加宗教活動。三是重視培養愛國宗教教職人員。我鄉1989年、2002年先後選送藏傳佛教滿金到西藏、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學習,對已故喇嘛的葬禮處理妥當,按照國家政策對宗教供職人員發放相應的補助。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