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納斯保護區

哈納斯保護區

哈納斯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境內,由新疆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哈納斯保護區成立於1980年,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濕地及森林生態系統。

簡介

哈納斯保護區哈納斯保護區
哈納斯保護區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境內,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3國接壤。由新疆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哈納斯保護區成立於1980年,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濕地及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東西約74千米,南北長約66千米,總面積2201.62平方千米。保護區內哈納斯湖又稱喀納斯湖,喀納斯湖濕地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濕地面積45.73平方千米。保護區屬北溫帶寒冷區大陸性氣候,無明顯夏季,冬季長達7個月。年均氣溫﹣4℃,7月均氣溫15.9℃,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平均相對濕度63%,無霜期80~108天。

濕地狀況

哈納斯保護區哈納斯保護區
保護區濕地地處阿爾泰山中部,布爾津河源頭地帶,海拔1300米。濕地總面積387.40平方千米,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7.60%。有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冰川濕地4種濕地類型。其中河流濕地面積57.44平方千米,沼澤濕地面積43.08平方千米,湖泊濕地面積77.37平方千米,冰川濕地209.51平方千米。濕地主要水體為哈納斯河,哈納斯湖(喀納斯湖)、阿克庫勒湖等湖泊,冰川。土壤主要分為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3個土綱,包括亞高山草甸土、山地棕色針葉林土、山地黑鈣土、山澗窪地沼澤土和暗色草甸土(見草甸土)5種類型。①哈納斯河。發源於友誼峰下的哈納斯冰川,全長約125千米,平均寬約50米,最寬處可達100米,從東北向西南流經全區,沿途納入布的烏哈納斯、阿克土爾滾阿仁、托普色克阿仁、克洛約克、土爾滾、阿庫里滾等支流。②湖泊。共有319個,其中較大的有阿克庫勒湖面積9.5平方千米,加斯庫勒湖面積1.4平方千米,臥龍湖面積約9萬平方米,鴨澤湖面積約1.2萬平方米。最大湖泊哈納斯湖(喀納斯湖),為中國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湖長24千米,平均寬約1900米,面積45.7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90米,蓄水量約40億立方米。湖水透明度約2米,最大3.1米,pH值7.4,礦化度45.77~66.9毫克/升,屬碳酸類鈉組Ⅰ型水。湖水主要依賴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補給,集水面積1900平方千米。入湖河流主要為哈納斯河,出湖水流注入布爾津河,湖南端出水口流量約50立方米/秒。每年12月至翌年5月湖面封凍。③冰川。區內冰川共有210條,總面積209.51平方千米,冰儲量13.042平方千米,折合淡水儲量117.378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哈納斯保護區為中國惟一的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保護分布區。區內森林、草原、草甸相間交錯呈垂直分布,沿湖分布有莎草、禾草沼澤,四周為泰加林。山地森林、河谷林和草原中,棲息有大量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共有維管束植物83科298屬798種,其中國家Ⅲ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包括新疆五針松、新疆冷杉、新疆落葉松、新疆雲杉;共有大型真菌2亞門4綱8目27科59屬99種,其中大型子囊菌11種,多孔菌38種,傘菌43種,腹菌7種。植被類型包括森林、草甸、草原、灌叢、高山植被、石生植被、沼澤和水生植被等7種。濕地植被分為新疆雲杉群系、草類-忍冬-落葉松林群系、疣枝樺群系、小葉樺群系、沼樺-歐杞柳群系、蔓柳群系、水燭群落、浮葉眼子菜群落、角果藻群落、水麥冬群落、單花燈心草群落等14大群系和群落。森林植被主要為南泰加林型山地森林,以新疆落葉松、新疆雲杉、新疆冷杉、新疆五針松為優勢種,分布於海拔1300~2400米的陰坡、半陰坡,哈納斯湖、哈納斯河及支流沿岸。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共有脊椎動物27目55科160種,其中兩棲類1種,爬行類3種,鳥類117種,獸類39種。棲息於濕地環境的脊椎動物共有22目34科75種,其中魚類3目3科6種,兩棲類1目1科1種,爬行類1目2科3種,鳥類14目25科60種,獸類3目3科5種。阿爾泰林蛙、極北蝰、胎生蜥蜴、岩雷鳥、普通松雞、哲羅鮭、細鱗鮭、江鱈、北極鮰、西伯利亞斜齒鯿等哈納斯特有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種,包括雪豹貂熊紫貂、北山羊;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3種,包括駝鹿、雪兔、黑琴雞、花尾榛雞、紅隼、灰鶴、雪鴞、長尾林鴞等;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見《瀕危物種貿易公約》)規定種類的有8種,包括雪豹、貂熊、棕熊、水獺、猞猁、雪兔、北山羊、馬鹿等。區內還有昆蟲22目63科224種;底棲動物4門6綱18種;浮遊動物21屬21種,其中原生動物1屬1種,輪蟲11屬11種,枝角類6屬6種,橈足類3屬3種,以長刺蓋氏輪蟲、前節精囊輪蟲、螺形龜甲輪蟲、針簇多肢輪蟲等為優勢種。

保護工作

保護區建立以來,相繼建成護林防火瞭望塔、保護管理站、氣象站台、水文水質監測站、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森林病蟲防治站等基礎設施,建立森林資源監測網路及種養試驗場,為進行稀有動植物物種資源與生態環境系統科學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想實驗場所。2007年6月,保護區管理局報送的《新疆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國家遺產地保護設施建設項目環評報告表》獲批,建設內容包括保護與恢復工程、管理局站建設工程、基礎設施工程,占地8.17萬平方米,計畫投資4845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