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勒拜鄉

庫勒拜鄉位於縣城以西方向,距離縣城7公里。總面積13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萬畝,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10.65萬(頭)只,農業生產總值5559萬元

基本信息

概況

哈巴河縣轄鄉。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1971年改為反修公社,1978年改稱庫勒拜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城西,距縣城7公里。面積1 360平方公里,人口1.2萬,有哈薩克、漢、回、維吾爾等民族。轄姜居里克、喀拉布拉克、鐵熱克提胡拉克、薩爾塔克台、吾什托別、托喀勒別依特薩爾沃依、喀拉闊布、布爾勒鐵熱克、闊克依克、巴勒塔、托哈拉、鐵木爾喀拉吾勒、塔斯哈拉、均塔斯塔克、薩爾合亞克、喀爾烏特克勒、喀英德阿熱勒、希托別、阿克加爾、庫勒拜、喀拉烏特克勒、喀拉希力克、吐勒克勒、闊斯阿熱勒、庫勒拜阿克齊、阿沙27個村委會。以牧業為主,農牧結合。境內建有吐魯庫勒肉牛基地。 庫勒拜鄉位於哈巴河縣以西7公里,鄉政府轄17個行政村(合併後),其中,農業村13個,牧業村4個,總面積1360平方公里,由哈薩克族、漢族、回族等7個民族構成,全鄉有4099戶14246人,其中哈薩克族占全鄉總人口的75%以上。全年人口出生率11.7‰,人口自然增長率9.5‰。2009年,全鄉完成總播面積10.2萬畝,其中主要農作物有打瓜、小麥、玉米、油葵、黃豆等。

基層建設

庫勒拜鄉黨委下設31黨支部,全鄉共有黨員575名,其中農牧民黨員306人,占到黨員總數的53%。2009年庫勒拜鄉以“五個好”建設為重點,以目標責任為抓住,以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關鍵。狠抓黨建、基層組織建設,加大對人大、武裝工作領導,工青婦等民眾群體的橋樑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全面推進全鄉各項工作有序、穩定發展。

經濟發展

2009年,庫勒拜鄉完成經濟總收入6279.3萬元,比上年增長9.3%;農牧民人均收入375元,達到5243元。全年牧民定居總投資3000多萬元,其中飼草料地建設投入1000多萬元,公共設施建設投入750萬元,住房及院落建設投資1100萬元。

農業和畜牧業發展

全鄉完成總播面積10.2萬畝,其中:小麥0.8萬畝、打瓜4萬畝、油葵1.6萬畝、黃豆1.4萬畝、玉米1萬畝、食葵8000畝、馬鈴薯1440畝、花芸豆850畝、留蘭香500畝,其他作物3500畝。“千元田”種植面積達4萬畝以上,訂單作物面積達3萬畝以上。2009年,庫勒拜鄉堅持調整最佳化畜群結構,走以自繁自育為主的牲畜品種改良路子,全年共引進公牛20頭,種公羊96隻,種山羊11隻,完成黃牛冷配1780頭,牽引配種7200頭(只)。

科教文衛工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2009年依託項目,投資122.6萬元對全鄉部分校舍進行了加固維修;通過自籌的方式,鄉兩所中學進行了校園文化、路面硬化等校園建設。新建牧業醫療服務站1所,村級醫療衛生室3所,哈醫院在我鄉掛牌,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深入開展新中國成立60周年輝煌成就宣傳教育活動,在縣級第十四屆阿肯彈唱會榮獲團體第一名,在“百日文化廣場”活動中榮獲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精神文明建設

深入各村以“五進農家”、“四進牧區”為活動載體,開展了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公民道德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各民族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氛圍得到了進一步增強。2009年,我鄉阿克加爾村和喀拉布拉克村已順利通過自治區級與地區級精神文明村驗收。在地區第七次民族團結表彰大會上我鄉被評為“民族團結”先進鄉。

勞動力轉移

2009年,全鄉共舉辦烹調、計算機、雙語、種養殖技術等各類技能培訓46期,培訓人數達1839人次。經過培訓,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和創業資格證書的人員達277人。全年圍繞項目建設轉移,礦山企業就業、組織外出務工轉移1891人,實現勞務收入970萬元,人均增收146元。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