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所謂“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發病上,南方多於北方;1年中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基本信息

簡介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在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一般情況下,真菌不會侵犯正常角膜,但當有眼外傷、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乾眼症等情況時,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變為致病菌,引起角膜繼發性真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麴黴菌,其次是鐮刀菌、白色念珠菌、頭芽孢菌及鏈絲菌等。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角膜潰瘍形態不一。 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描述

一般情況下,真菌不會侵犯正常角膜,但當有眼外傷、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乾眼症等情況時,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變為致病菌,引起角膜繼發性真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麴黴菌,其次是鐮刀菌、白色念珠菌頭芽孢菌鏈絲菌等。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角膜潰瘍形態不一。

病狀體徵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起病緩慢,亞急性經過,刺激症狀較輕,伴視力障礙。角膜侵潤灶呈白色灰色,緻密,表面欠光澤,呈牙膏樣或苔垢樣外觀,潰瘍周圍有膠原溶解形成的淺溝,或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的免疫環。有時在角膜病灶旁可見偽足或衛星樣侵潤灶,病灶後可有斑塊狀纖維膿性沉著物。前房積膿,呈灰白色,粘稠或呈糊狀。真菌穿透性強,進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時易引起真菌性眼內炎

病因

儘管致病的真菌株有些是人類的寄生物,但絕大多數是存在於泥土中的,所以本病多見於農業性角膜外傷(樹枝、稻草、麥桿等擦傷)或剔除泥土、砂石等角膜異物後。最常見的致病菌株為麴黴菌(aspergillus),其中多為煙色麴黴菌(煙曲菌、aspergillusfumigatus),繼之為鐮刀菌和白色念珠菌。此外尚有單孢子菌屬、奴卡菌、毛黴菌以及頭孢菌等。長期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和廣譜抗生素,可促進真菌的生長。真菌在角膜內生長時產生蛋白分解酶,能進一步加重對角膜的毀壞,並使真菌在角膜組織內擴展,最終導致失明。

病理生理

(1)常見致病真菌:為鐮刀菌麴黴菌。其他還有念珠菌屬、青黴菌屬和酵母菌等。

(2)眼部植物性外傷心史:常見有樹枝、甘蔗葉、稻草等刺傷。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3)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角膜接觸鏡的擦傷或角膜手術後,致病真菌可侵犯角膜,因為3%-28%健康人的結膜囊中也可分離出這些真菌。

(4)機體免疫功能失調:與一些菌種的發病有關。如全身或局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診斷檢查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根據角膜植物損傷史,結合角膜病灶的特徵,可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檢查找到真菌和菌絲可以確診。常用方法有角膜刮片Gram和Giemsa染色、10%-20%氫氧化鉀濕片刮片及培養均為陰性,而臨床又高度懷疑者,可考慮作角膜組織活檢。此外,免疫螢光染色、電子顯微鏡檢查和PCR技術也用於真菌角膜炎的診斷。角膜共焦顯微鏡作為非侵入性檢查,可直接發現病灶內的真菌病原體。

治療方案

1、抗真菌藥
(1)滴眼液:包括多烯類,如0.25%二性黴素B眼液、5%納他黴素;咪唑類,如0.5%咪康唑眼液;或嘧啶類,如1%氟胞嘧啶眼液。頻滴患眼,通常1/3-1h一次,晚上塗抗真菌眼膏。抗真菌藥物聯合套用協同作用,可減少藥物用量,降低毒副作用,目前仍應維持滴眼一段時間,以防止。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2)結膜下注射:對症狀嚴重者,可使用咪康唑5-10mg或二性黴素B0.1mg。

(3)全身使用:如靜脈滴注咪康唑10-30mg/(kg·d),分3次給藥,每次用量一般不超過600mg,每次滴注時間為30-60min。也可用0.2%氟康唑100mg靜脈滴注。

預防

患者絕大多數為農民,雖然整年均可發生,但主要集中在農業夏收和秋收季節。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剪指甲;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2、不要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更換隱形眼鏡時要小心。
3、與急性結膜炎的預防相同,主要是切斷傳染源與注意眼和手的衛生。
4、禁止患者在公共場所洗浴、游泳。
5、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藥物內服及針刺也有一定作用。
6、多吃一些具有寒性與清熱瀉火作用的食物與水果,如茭白、冬瓜、苦瓜、鮮藕、甘蔗、香蕉、西瓜等等。

相關報導

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一:真菌性角膜炎是什麼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所謂“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發病上,南方多於北方;1年中,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所謂“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發病上,南方多於北方;1年中,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1)起病緩慢、病程長,常在傷後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病程可持續達2~3個月。刺激症狀較輕。

(2)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其形態不一致。早期潰瘍為淺在性,表層有點狀結節樣浸潤,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濁;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不平,有乾性感,與健康角膜界限清楚。壞死組織無粘性,易取掉。深在型潰瘍,除自覺症狀較重外,表現形似“匐行性角膜潰瘍”,潰瘍面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狀,高起於角膜表面。基質有菌絲繁殖,浸潤較為緻密。因菌絲伸入潰瘍四周而形成偽足,或在潰瘍外圍呈現出所謂“衛星”病灶。有時在潰瘍邊界處可出現淺溝。在潰瘍向深部發展時,壞死組織脫落,角膜穿孔,或出現“露水”現象,可推測前房已消失。有時在壞死的角膜中,夾雜有虹膜組織,表示潰瘍已穿孔。

(3)前房積膿,特別是在早期,常為本病的特徵之一。早期積膿呈白色,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則呈淡黃色,質地粘稠不易移動,很難分清潰瘍、膿腫或積膿,膿液內常含真菌。角膜後沉降物常為棕灰色粉沫狀、顆粒狀或淡黃色漿糊狀。

一般情況下,真菌不會侵犯正常角膜,但當眼外傷、手術或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以及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後及乾眼症等,可使非致病的真菌變為致病菌,引起角膜繼發性真菌感染;或當角膜被真菌污染的農作物如穀物、枯草、樹枝等擦傷及角膜異物挑除後引起真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以麴黴菌多見,其次是鐮刀菌、白色念珠菌、頭芽孢菌及鏈絲菌等。

診斷比較困難,必須與細菌性角膜潰瘍進行鑑別。有農業性眼外傷史,典型的臨床表現,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再者,疑為真菌感染時,應作角膜病變處刮片。將取下的壞死組織放於玻片上,滴5%氫氧化鉀一滴,覆蓋破片,立即鏡檢,尋找真菌菌絲。有條件時應進行真菌培養。

通常需要和細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鑑別。
二:角膜炎及其分類

因各種原因導致黑眼珠的炎症反應通稱為角膜炎。角膜炎時患者伴有明顯的視力減退和較強的刺激症狀;眼科檢查可見角膜光澤消失、透明度減低、潰瘍形成、睫狀充血。因各種原因導致黑眼珠的炎症反應通稱為角膜炎。角膜炎時患者伴有明顯的視力減退和較強的刺激症狀;眼科檢查可見角膜光澤消失、透明度減低、潰瘍形成、睫狀充血。

角膜炎症的分類,因病因、症狀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很難作出一種適用於各種疾病的分類法,臨床多根據某一角度來進行分類:

按解剖層次分深層、淺層。

(1)深層角膜炎:炎症病變局限於基質的深部、後彈力層附近者。

(2)淺層角膜炎:炎症病變局限於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的淺部。

從組織學上講,炎性病變主要在上皮,有時波及基質淺層。 按解剖部位分中央部、周邊部。

(1)中央部角膜炎:炎症病變位於角膜光學區(中央區4毫米)者。多見於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

(2)周邊部角膜炎:炎症病變位於角膜的邊緣部者。多見於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

按病理變化分急性、亞急性、慢性、化膿性、非化膿性、肉芽腫性。

(1)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驟,症狀劇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潰瘍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匐行性角膜潰瘍、淋菌性角膜炎等。

(2)慢性角膜炎:起病隱蔽、症狀較輕、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角膜實質炎、盤狀角膜炎、黴菌性角膜炎等。

(3)亞急性角膜炎:發病過程介於急性和慢性之間的角膜炎。

(4)化膿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饋瘍伴有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5)非化膿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潰瘍或有潰瘍但無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按病原分外生性、內生性、混合性。

(1)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細胞層而發生的炎症。

(2)內生性角膜炎:指來自全身的內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症。多為變態反應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

按臨床表現分點狀、線狀、盤狀、錢狀、樹枝狀、地圖片狀。

(1)點狀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層,出現針頭大小的浸潤,很快破潰,螢光素可以著色者;多見於病毒感染。

(2)線狀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點狀浸潤融合擴大成線條狀者或位於角膜後壁的深層條紋狀渾濁者。

(3)盤狀角膜炎:病變位於基質層圓形灰白色直徑在4毫米以上,但仍保留一圈未被侵犯,邊緣清楚。

(4)錢狀角膜炎:系由多種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淺不一的小圓盤狀浸潤,形似錢幣的角膜炎。在我國多為8型腺病毒感染。

(5)樹枝狀角膜炎、地圖狀角膜炎:均系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細胞浸潤、壞死脫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狀和深度的潰瘍和混濁。

按炎症性質分潰瘍性、非潰瘍性。

潰瘍性角膜炎:角膜炎症浸潤進一步擴大加深,上皮至基質壞死脫落形成創面者。

按病因分細菌、病毒、黴菌角膜炎等。

眼科疾病

眼睛是人類感觀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一半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認字、看圖賞畫、看人物、欣賞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別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光線,再將這些視覺 人的眼睛非常敏感,形象轉變成神經信號,傳送給大腦。由於視覺對人如此重要,所以每個人每隔一兩年都應檢查一次視力。以防止眼睛疾病給人類帶來的痛苦也難以想像的.得到及時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