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夫騰島夜戰

盧夫騰島夜戰

盧夫騰島夜戰,二戰期間發生在挪威海域盧夫騰島的一次海戰。

基本信息

背景

盧夫騰島夜戰盧夫騰島夜戰
1940年4月,德軍悍然入侵挪威。10艘德國海軍驅逐艦被派往位於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Narvik)去奪取那裡的港口,希佩爾號重型巡洋艦則在另外4艘驅逐艦的陪伴下前往占領挪威另外一個重要港口城市特隆霍姆。德國海軍盧金斯少將(RearAdmiralGunterLutjens)率領沙恩霍斯特號和格諾森瑙號戰列巡洋艦為這兩支部隊提供遠程掩護。德軍的奇襲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但是盟軍也以驚人的勇氣做出了反擊。其中尤以螢火蟲號(HMSGlowworm)充滿犧牲精神的戰鬥最為後人稱道。1940年4月8日,希佩爾編隊前往特隆霍姆途中,遭遇了皇家海軍螢火蟲號驅逐艦。雖然意識到雙方實力相差懸殊,螢火蟲號仍然在艦長魯普的帶領下勇敢地發起了進攻。在一場充滿了英雄主義的戰鬥後,勢單力孤的螢火蟲號被擊沉,但是德軍也付出了希佩爾號被重創的代價。螢火蟲號在沉沒前發出的敵情通報直接導致了二戰中英德雙方戰列巡洋艦之間第一次正面交鋒。

在收到己方螢火蟲號與敵艦交火的報告後,坐鎮聲望號戰列巡洋艦正在維斯特弗德(Vestfjord)外海執行警戒任務的懷特沃斯少將(RearAdmiralW.J.Whitworth)立即率領聲望號和唯一一艘為它護航的灰獵犬號驅逐艦前往出事水域增援。原本有包括螢火蟲號在內共4艘驅逐艦為聲望號護航,但是此前其中兩艘H級驅逐艦由於油料不足,已經前往挪威港口加油。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局面,懷特沃斯命令附近原定為布雷行動提供掩護的8艘驅逐艦儘快加入編隊。當聲望號編隊到達螢火蟲號報告的水域後,並沒有發現德軍艦隻,而且也沒有找到此前已經被希佩爾號救起的螢火蟲號倖存者。在這種情況下,懷特沃斯決定返回維斯特弗德執行原定的警戒任務。由於海面上風急浪高,聲望號偏離了原定航線,並且和為它護航的驅逐艦失散。巧合的是,沙恩霍斯特號和格諾森瑙號也正往這一水域駛來。

戰役經過

4月9日晨4時30分,在盧夫騰島(LofotenIslands)西南海域航行的格諾森瑙號裝備的雷達探測到有不明艦隻靠近,隨即它把這一信息通報給了同行的沙恩霍斯特號。兩艦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實際上在此之前,兩艦的行蹤已經被雷達系統更為先進的聲望號發現。5時左右,沙恩霍斯特號上的水兵發現遠處有火炮射擊產生的閃光,緊接著炮彈呼嘯而來,在格諾森瑙號的舷邊掀起巨大的水柱。

兩艘德國戰列巡洋艦共裝備了18門280mm火炮,而聲望號只有6門381mm火炮,火力對比上聲望號處於劣勢。但是德國人所裝備的雷達性能遠遠達不到英國同類雷達的水平,並且工作起來也很不可靠。天氣條件理想的情況下德國人尚可通過優良光學火控系統來彌補這一差距,在北大西洋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光學火控系統的效力不免要大打折扣。這種情況下,雷達性能優劣對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時氣象水文條件都十分惡劣,而聲望號憑藉先進的射控雷達率先鎖定了德艦並先敵開火,此時其和德艦尚有約11800碼距離。

在被聲望號轟擊了近十分鐘後,隨著雙方距離的縮短兩艘德艦才得以向聲望號還擊。5時13分,聲望號將火力由格諾森瑙號轉向沙恩霍斯特號。此後德艦邊打邊撤,懷特沃斯則率艦全力追趕,雙方的交火斷斷續續一直持續到早6時。在經歷了近20分鐘的沉寂後,6時20分,聲望號重又向格諾森瑙號開火,德艦也立即還擊。由於雷達故障,沙恩霍斯特號向聲望號發射的炮彈落點距離聲望號較遠,無法對其構成真正的威脅。相比而言,格諾森瑙號的運氣則好得多,在5分鐘內它先後命中聲望號兩次。一枚280mm炮彈擊中聲望號前主桅的下部,但是並未爆炸。另一枚炮彈則擊中了聲望號後部Y炮塔區域。這枚炮彈同樣沒有爆炸。它從聲望號舵機上方的右舷射入,穿過了主甲板和上層甲板之間的空間後,擊穿另一側的船殼落入水中。這兩枚炮彈都沒有對聲望號的主裝甲帶帶來考驗,它依舊能不受影響地投入到戰鬥中。

對德國人的炮擊,聲望號同樣以準確的炮火還以顏色,它發射的一枚381mm炮彈擊中了格諾森瑙號的艦上指揮中心,雖然同樣沒有爆炸,但是它切斷了該處的供電和通訊用電纜,產生的碎片還殺死了1名德軍軍官和5名水兵,另外格諾森瑙號的前部光學測距儀也被破壞。由於供電中斷,格諾森瑙號不得不將火控系統的指揮權交付後部輔助火控站。然而此後聲望號發射的另外一枚炮彈又準確擊中了格諾森瑙號的艦體後部,摧毀了它的後炮塔。

對德國人來說,形勢越來越不利。惡劣天氣加上雷達故障,沙恩霍斯特號如同一個盲人,而格諾森瑙號喪失了三分之一的火力,更不用說它的火控系統也被摧毀。盧金斯在衡量了局勢後理智地認識到再這樣打下去決不是皇家海軍的對手,己方任何一艘戰列巡洋艦被擊傷減速,都會被隨後趕來的皇家海軍艦隻消滅。他命令編隊全速向北撤退,經過一路狂奔,9日上午,他們終於脫離了和聲望號的接觸。隨後幾天中,盧金斯率領他的編隊往西在北海上兜了一個大圈,以圖迷惑可能追來的盟軍。幾天中的高速行駛和北海的狂風巨浪讓德國人吃足了苦頭--海水湧入了這兩艘戰列巡洋艦的前炮塔,造成了電路大範圍的損壞,揚彈機所用馬達也出現了故障。誰料禍不單行,沙恩霍斯特號的右舷主機又發生了故障,這使得它的航速降低到25節。不過這次運氣似乎在德國人一邊,在經歷了數日的艱苦跋涉之後,最終這兩艘德國戰艦終於得以避開盟軍艦隻的搜尋,於4月12日跌跌撞撞回到了德國北部的威廉港(Wilhelmshaven)。沙恩霍斯特號回港後,其主機和火炮系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檢修。格諾森瑙號也對受傷的火控系統和後部炮塔進行了維修。

影響

盧夫騰島海戰是二戰中為數不多的戰列巡洋艦之間的交鋒,皇家海軍憑藉先進的雷達技術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雖然在盟國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納粹德國就占領了挪威的大部。但是憑藉包括盧夫騰島夜戰在內皇家海軍於挪威海域取得的一系列勝利,盟軍得以和德軍在納爾維克形成了對峙局面。由於無法進行海上補給,該處德軍所需的大量物資不得不通過空運來維持。形勢逐漸變得對盟軍有利。5月28日,盟軍重新奪回了納爾維克市區。然而在德軍對法國和低地國家發起入侵後,盟軍開始從挪威撤軍,德國終於得以占領了挪威全境。但是在挪威戰役期間,德國海軍損失了許多寶貴的艦隻,這使得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德軍水面部隊無法全力投入戰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