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麻黃湯

甘草麻黃湯是一種中藥湯劑,以甘草、麻黃為料,主治里水、身體面目悉腫、腰以上腫甚、身微熱、口不渴、無汗、小便不利者等。

基本信息

甘草麻黃湯

正文

甘草麻黃湯

來源

《金匱要略》卷中。

異名

麻黃甘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

組成

甘草6克 麻黃12克

用法

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300毫升,溫服150毫升,重複汗出,不汗再服。藥後注意避免風寒。

主治

里水。身體面目悉腫,腰以上腫甚,身微熱,口不渴,無汗,小便不利者。

配圖

相關連線

方劑名稱

甘草麻黃湯

方劑別名

麻黃湯、麻黃甘草湯、二物湯、麻甘湯、走馬通聖散

藥物組成

甘草2兩,麻黃4兩。

處方來源

《金匱》卷中。

方劑主治

里水,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

用藥禁忌

慎風寒;忌海藻、菘菜。

用法用量

以水5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3升,溫服1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附註

麻黃湯(《千金翼》卷十九)、麻黃甘草湯(《三因》卷十四)、二物湯(《普濟方》卷三八六)、麻甘湯(《醫學入門》卷七)、走馬通聖散(《金匱要略今釋》卷五引《秘傳經驗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