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

紅火蟻

紅火蟻(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又名入侵紅火蟻、紅色外來火蟻、赤外來火蟻、外來紅火蟻、泊來紅火蟻(台灣),屬膜翅目,蟻科,切葉蟻亞科(台灣稱家蟻亞科),火蟻屬。紅火蟻的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難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蟻,則指被其蜇傷後會出現火灼感。紅火蟻分布廣泛,為極具破壞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國紅火蟻是入侵生物。 紅火蟻是螞蟻的一種,屬於社會性昆蟲,有多個品級,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雄蟻和工蟻(發育不全無生殖能力的雌蟻)。其中的工蟻又可分為一至多型,多型時包括大型工蟻(兵蟻)和小型工蟻。工蟻有腹柄結2個;觸角一般10節,末2節成錘棒狀;唇基兩側有縱脊向前延伸成齒。雌蟻和雄蟻有單眼,雌蟻觸角一般11節,雄蟻觸角一般12節。並胸腹節不具刺或齒。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基本信息

生物學史

紅火蟻原產南美,在1972年被正式命名,20世紀初在原產地已受到注意,被記錄在S.saevissima名下。20世紀的30年代至40年代或更早,紅火蟻和後來被同時正式命名的黑火蟻被從南美帶入美國。60年代人們才注意到入侵的火蟻有2個類型。1972年,Buren對有關的火蟻進行了分研究,紅火蟻作為新種發表,黑火蟻也被賦予了種級地位。幾年後,Wojcik等人研究了佛羅里達州的火蟻,並制訂熱帶火蟻、木火蟻和紅火蟻的鑑別檢索表。1991年,Trager完成了美洲的火蟻屬geminata組的總結性研究,涉及20種,及2雜交種,並制訂它們的檢索表。

紅火蟻入侵中國之前,火蟻屬在中國已知5種。胡經甫在《中國昆蟲名錄———第六卷》中記載了產自福州、青島、北京、嶽麓山(長沙)等地的獵食火蟻,產自青島等地的賈氏火蟻,產自福州等地的急逃火蟻,產自澳門、北京等地的熱帶火蟻,產自蘇州等地的S.soochowensis Wheeler。周梁鎰和寺山守在台灣蟻科昆蟲名錄中除熱帶火蟻外,還記錄了獵食火蟻和知本火蟻。唐覺等人、吳堅和王常祿等在有關專著中也記錄了熱帶火蟻等1至2種。由於S.soochowensis Wheeler在最初命名時就無工蟻(包括兵蟻)的描述,後來命名人也懷疑S.soochowensis僅是其他種的異名,故該種還不能計入。

中外對照
紅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Buren
膜翅目 Hymenoptera
蟻科 Formicidae
切葉蟻亞科(台灣稱家蟻亞科) Myrmicinae
火蟻屬 Solenopsis Westwood
黑火蟻 Solenopsis richteri Forel
熱帶火蟻 Solenopsis geminata(F.)
木火蟻 Solenopsis xyloni Mac Cook
獵食火蟻 Solenopsis indagatrix Wheeler
賈氏火蟻 Solenopsis jacoti Wheeler
急逃火蟻 Solenopsis fugax(Latreille)
本火蟻 Solenopsis tipuna Forel
巴西火蟻 Solenopsis saevissima Smith
無敵的 invincible
紅火蟻其他異名 Solenopsiss aevissimarichteriForel(Burenl972); Solenopsiss aevissimavarwagneri(Santschi); Solenopsis wagneri(Santschi)

生物學史及表格參考資料

形態特徵

物種鑑別

物種鑑別物種鑑別

為了鑑別紅火蟻及其重要近似種和中國其它有關種類,可參

考下列兵蟻檢索表(⑤~⑧)。

重要近似種有:熱帶火蟻、木火蟻、黑火蟻、巴西火蟻。

物種鑑別圖片參考資料

紅火蟻及有關種類兵蟻鑑別檢索表
序號 形態1 形態2
複眼小,小眼不足10個,標註2 複眼大,小眼超過10個,標註5
複眼僅有2~4個小眼;並胸腹節長,其長度為前胸與中胸總長度的2倍- tipuna 複眼具有4個以上小眼;若僅有4個小眼,則並胸腹節至多與前胸和中胸總長度等長或短於其總長度,標註3
觸角柄節短,很少超過複眼與頭頂角之間距離的1/2- jacoti 觸角柄節長,遠超過複眼與頭頂角之間距離的1/2,標註4
頭近長方形,小而窄;頭頂緣不凹陷,近平直- indagatrix 頭較寬,頭頂緣中部凹陷- fugax
唇基中齒缺如,罕見不明顯的小齒,標註6 唇基有明顯的中齒,標註8
頭部前面觀兩側近於平行;頭頂中間明顯下凹,有帶橫紋的縱溝伸向額部;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斜面兩側具脊狀突起- geminata 頭部前面觀上寬下窄;頭頂中間縱溝淺,不帶橫紋;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斜面兩側無脊狀突起,至多在背面和其後斜面交接處有短脊或突起,標註7
較大個體頭寬在1。5mm以上,最大工蟻的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斜面的交界處兩側有一對短的縱脊或不規則形狀突起- geminata × xylo ni 最大個體頭寬不超過1。48mm,並胸腹節無背側脊- xyloni
前胸背板前側角成角狀,常有明顯的突起;背板後面部分中部通常下凹;頭部黑褐色;上顎通常黃褐色;額無深色中斑,或極少能與周圍區域分開;柄後腹第1背板有明顯的黃褐色斑- richteri 前胸背板前側角圓,通常無突起;背板後面部分中部平或凸起;頭部黃色,至少在上顎基和唇基附近如此,標註9
無深色額中斑;後腹柄結後面觀上半或23部分光亮或稍呈紋狀,下半或13部分著生橫紋與刻點- saevissima 有深色額中斑;後腹柄結後面觀長方形,頂部光亮,下面23或更大部分著生橫紋與刻點- invicta

至2005年蟻科的分類以工蟻尤其是兵蟻的描述為主。

工蟻特徵

紅火蟻紅火蟻

頭部:頭部近正方形至略呈心形,長1.00~1.47mm,寬0.90~1.42mm。

頭頂中間輕微下凹,不具帶橫紋的縱溝;唇基中齒髮達,長約為側齒的一半,有時不在中間位置;唇基中剛毛明顯,著生於中齒端部或近端;唇基側脊明顯,末端突出呈三角尖齒,側齒間中齒基以外的唇基邊緣凹陷;複眼橢圓形,最大直徑為11~14個小眼長,最小直徑約8~10個小眼長;觸角柄節長,兵蟻柄節端離頭頂約0.08至0。15倍柄節長,小型工蟻柄節端可伸達或超過頭頂。

胸部:前胸背板前側角圓至輕微的角狀,罕見突出的肩角;中胸側板前腹邊厚,厚邊內側著生多條與厚邊垂直的橫向小脊;並胸腹節背面和斜面兩側無脊狀突起,僅在背面和其後的斜面之間呈鈍圓角狀。

腹部:後腹柄結略寬於前腹柄結,前腹柄結腹面可能有一些細淺的中縱溝,柄腹突小,平截,後腹柄結後面觀長方形,頂部光亮,下面2/3或更大部分著生橫紋與刻點。

其他:雖同一蟻巢個體間顏色比較一致,但種內顏色變化大,雙色,頭、胸從桔紅色至深紅褐色,柄後腹從褐色及第1背板上有大斑,至黑褐色。

三角形額中斑和其後的窄中縱溝顏色在大多數標本中均明顯深於周圍區域。同一蟻巢中,小型工蟻顏色深於大型工蟻。至2005年已知發生於巴西、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烏拉圭、美國(Trager,1991)(約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2001年)、紐西蘭(2001年)、馬來西亞、安提瓜島和巴布達島、巴哈馬群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國維京島、美國維京島及中國台灣(2003年)、廣東吳川等部分地區(2004)、香港(2005)和澳門(2005)等地。美洲某些種類等種類其毒汁亦可使人產生膿泡,但uinquecuspis、megergates、macdonaghi和electra的兵蟻均具中單眼;interrupta的顏色變化也大,有時與紅火蟻難以區分,但前者後腹柄結後面觀近梯形,後者額中斑與周圍顏色差異明顯可資鑑別;weyrauchi與紅火蟻也很近似,但前者頭窄,最大兵蟻的頭寬指數(頭寬×100頭長)約為90,後者兵蟻達95~100,此外前者的額中斑常分為兩個長斑;pythia兵蟻與saevissima極似,與紅火蟻的主要區別可見檢索表中saevissima與紅火蟻的主要區別;pusillignis後胸側板氣門的後上區域著生細微刻點或刻點與細紋,而invicta、richteri、saevissima等種類該區域光亮。

⑴美洲地區可使人產生膿泡的種類
quinquecuspis
megergates
i nterrupta
macdonaghi
electra
pusillignis
richteri
saevissima
pythia
weyrauchi
invicta

工蟻特徵參考資料

其他階段

其他階段其他階段

生殖型雌蟻:有翅型雌蟻體長8~10mm,頭及胸部棕褐色,腹部黑褐

色,著生翅2對,頭部細小,觸角呈膝狀,胸部發達,前胸背板亦顯著隆起。雌蟻婚飛交配後落地,將翅脫落結巢成為蟻后。蟻后體形(特別是腹部)可隨壽命的增長不斷增大。

雄蟻:體長7~8mm,體黑色,著生翅2對,頭部細小,觸角呈絲狀,胸部發達,前胸背板顯著隆起。

大型工蟻- 兵蟻:體長6~7mm,形態與小型工蟻相似,體橘紅色,腹部背板色呈深褐。

卵:卵為卵圓形,大小為0。23~0。30mm,乳白色。

幼蟲:共4齡,各齡均乳白色,各齡長度為:1齡0。27~0。42mm;2齡0。42mm;3齡0。59~0。76mm;發育為工蟻的4齡幼蟲0。79~1。20mm,而將發育為有性生殖蟻的4齡幼蟲體長可達4~5mm。1~2齡體表較光滑,3~4齡體表被有短毛,4齡上顎骨化較深,略呈褐色。

蛹:為裸蛹,乳白色,工蟻蛹體長0。70~0。80mm,有性生殖蟻蛹體長5~7mm,觸角、足均外露。

其他階段圖片參考資料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紅火蟻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 Solenopsis invicta )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Parana) 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在美國南方已有12個州超過1 億公畝的土地被入侵火蟻所占據,對於美國南部這些受侵害地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每年估計約數十億美元以上。因商業活動與農業運輸全球化的影響,而使火蟻的問題不再只是美國或是美洲國家需要重視的問題。雖然入侵火蟻早已惡名昭彰,在美國其他未被入侵的州及全世界各國皆極力防範入侵火蟻的侵入,但因交通便利且世界貿易全球化的趨勢快速發展,而使防堵火蟻向外擴散的策略終究百密一疏,波多黎各也在1975~1984年間遭入侵,1998年發現入侵南加州,更於2001年入侵紅火蟻成功的跨越太平洋,於紐西蘭與澳洲建立了新的族群,且已造成部份區域農業與環境上的危害。

紅火蟻原產地是南美洲,包括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國家。該蟲1930年入侵美國,在美國南部13個州以及波多黎各、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省的桃園、嘉義和台北等有分布。

中國分布

2013年據中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區名錄,紅火蟻分布於中國7個省/區,169個縣(市、區)。

中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區名錄(2013年)
省份
縣區
福建省 福州市 馬尾區、福清市
泉州市 鯉城區、洛江區、晉江市、南安市、豐澤區
廈門市 集美區、湖裡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漳州市 漳浦縣、薌城區、龍海市、龍文區、長泰縣
龍巖市 武平縣
寧德市 東僑開發區、霞浦縣
江西省 贛州市 章貢區、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
廣東省 廣州市 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蘿崗區、增城市、從化市
清遠市 清城區、佛岡縣、陽山縣、連山縣、清新區、英德市
韶關市

武江區、湞江區、曲江區、仁化縣、翁源縣、乳源縣、新豐縣、樂昌市、南雄市

河源市 源城區、紫金縣、龍川縣、連平縣、和平縣、東源縣
梅州市 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
汕頭市 潮陽區
揭陽市 普寧市
汕尾市 城區、紅海灣區、海豐縣、陸河縣、陸豐市
惠州市 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大亞灣區、仲愷高新區
東莞市
深圳市

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區、大鵬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

中山市
江門市 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鶴山市
佛山市 禪城區、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
肇慶市 封開縣、四會市
雲浮市 新興縣
陽江市 江城區、陽西縣、陽東縣、陽春市
茂名市 茂南區、茂港區、電白縣、高州市、信宜市
湛江市 廉江市、吳川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興寧區、青秀區、江南區、西鄉塘區、良慶區、邕寧區
桂林市 疊彩區、陽朔縣
柳州市 城中區、魚峰區、柳江縣
梧州市 萬秀區、龍圩區、長洲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岑溪市
貴港市 港北區、港南區、桂平市
玉林市 玉州區、容縣、陸川縣、北流市
欽州市 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
防城港市 防城區
百色市 右江區
河池市 金城江區
來賓市 興賓區、象州縣、金秀縣
賀州市 八步區、昭平縣、鐘山縣、富川縣、平桂管理區
海南省 海口市 瓊山區、美蘭區
三亞市
瓊海市 儋州市;文昌市;定安縣;澄邁縣;陵水縣
四川省 攀枝花市 鹽邊縣
涼山州 西昌市
雲南省 玉溪市 紅塔區
普洱市 思茅區、寧洱縣、墨江縣
楚雄州 元謀縣

2012年07月03日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發布本身張家界發現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是中國的入侵物種,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收錄的最具有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分布於中國台灣(2004.7)、香港、廣東、澳門、福建、廣西、湖南以及雲南。

台灣舊紀錄中有3種火蟻屬(Solenopsis)種類被紀錄。2003年9~10月於桃園與嘉義地區發現疑似火蟻入侵農地案例,經採樣鑑定後確定是危害美國、澳洲與紐西蘭的入侵紅火蟻已於台灣地區發現,且陸續獲知有農民與民眾被螞蟻叮咬而送醫的案例。

熱帶火蟻

熱帶火蟻Solenopsis geminata(F.)工蟻鑑別特徵:

熱帶火蟻熱帶火蟻

頭部:頭部近正方形至近梯形,長1.06~2.20mm,寬0.98~2.33mm。複眼前常輕微

凹陷;頭頂中間明顯下凹,有帶橫紋的縱溝伸向額部,頭頂兩側葉近半球形;唇基兩側齒明顯,其間的前緣凹陷,中齒缺如,罕見不明顯的小齒;上顎具齒,但常因碾磨種子而變得平鈍;複眼最大直徑為9~11個小眼寬,最小直徑約7~9個小眼寬;偶見中單眼;觸角柄節短,彎,離頭頂約0.3至0.5倍柄節長;

胸部:前胸背板前緣兩側圓,至多略呈角狀;中胸側板前腹邊厚,多缺刻,呈現為齒狀、角狀或近四邊形突起;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斜面兩側具脊狀突起;

腹部:後腹柄結略寬於前腹柄結,後腹柄結後面著生橫紋與刻點,前腹柄結腹面的柄腹突由1至2個小齒構成,稀見很窄的半透明突。

分布:美國南部至南美的廣大區域,包括巴西東北沿海區域、亞馬遜盆地西部、秘魯沿海等地。已傳入熱帶亞洲和非洲。

其他:頭部和中胸背板毛密,有時胸側板亦見。雖同一蟻巢個體間顏色比較一致,但種內顏色變化大,從桔紅色僅柄後腹深褐色,至黑褐色僅上顎基附近及足(尤其端部)紅褐色。小型工蟻色較深且較一致。台灣、印度北部、馬來半島的種群個體均為淺紅色,具發達的中側片突起。發現於熱帶西非,似產自美國喬治亞、佛羅里達等地的黑色型。南美西部的該種種群個體平均小於其他地區種群個體,人被蜇後,產生的痛感及膿泡與紅火蟻等種類相同。該種兵蟻運動較慢,攻擊性不強。

【熱帶火蟻】參考資料

木火蟻

木火蟻Solenopsis xyloni Mac Cook工蟻鑑別特徵:

頭部:頭部略呈心形,長1.00~1.50mm,寬0.89~1.53mm。頭頂中間輕微下凹,不具帶橫紋的縱溝;唇基中齒缺如,側脊明顯,末端突出呈短圓齒,側齒間的唇基邊緣直,或凹陷,或呈波浪狀;複眼約含有70~80個小眼,最大直徑為9~11個小眼長,最小直徑約7~9個小眼長;觸角柄節短,兵蟻離頭頂約0.25至0.45倍柄節長,最小的工蟻離頭頂也有柄節端的近2倍寬的距離;

胸部:前胸背板前側角圓,無突出的角;中胸側板前腹邊厚,外翻,但比較規則,無缺刻;並胸腹節背面和斜面兩側無脊狀突起;

腹部:後腹柄結略寬於前腹柄結,後腹柄結後面上半部分多光亮,下半部分光亮至呈橫紋,前腹柄結腹面的柄腹突明顯窄齒狀,半透明,但小於複眼,有時窄齒基後伸。

至2005年分布:美國的南部和墨西哥的亞熱帶地區。

其他:頭部和中胸與熱帶火蟻一樣,均是背板毛密,有時胸側板亦見。木火蟻雖同一蟻巢個體間顏色比較一致,但種內顏色變化大,從桔紅色僅柄後腹後面部分深褐色,至黑褐色僅上顎基附近及足(尤其端部)紅褐色。同一蟻巢小型工蟻與大型工蟻顏色一致。和熱帶火蟻一樣,可能在顏色方面有規律,即棲息於濕度較大的生境中的個體顏色較深,比較乾燥的沙漠地帶的個體顏色較淺。

Hung和Vinson根據同工酶試驗結果認為,熱帶火蟻和木火蟻間存在雜交種。根據Trager-熱帶火蟻和木火蟻間的雜交種geminata×xyloni的主要特徵是,大型工蟻的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斜面的交界處兩側有1對短的縱脊或不規則形狀突起。

黑火蟻

黑火蟻Solenopsis richteri Forel工蟻鑑別特徵:

頭部:大型工蟻頭部橢圓形至略呈心形,長1.04~1.41mm,寬0.87~1.35mm。頭頂中間下凹,有中縱溝;唇基中齒常較紅火蟻短鈍,唇基側脊明顯,末端突出成角狀齒;觸角柄節長,兵蟻柄節端離頭頂約0.08至0.15倍柄節長,小型工蟻柄節端可伸達或超過頭頂;

胸部:前胸背板前側角成角狀,常有明顯的突起,背板後面部分中部通常下凹(而其他種類一般正常凸起);並胸腹節背面和其後的斜面之間呈鈍圓角狀,偶呈脊狀;

腹部:後腹柄結略寬於前腹柄結,後腹柄結後面上半或2/3部分光亮或稍呈紋狀,下半或1/3部分著生橫紋與刻點。

分布: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的阿拉巴馬、密西西比等地。

其他:主要為黑色,但上顎、唇基側葉、觸角窩、胸縫、足跗節、觸角索節和柄後腹斑塊深褐色至黃褐色;額中斑黑色,但許多標本與周圍區域界限不明顯;保存比較久的標本和一些新鮮標本色較淺,頭、胸褐色,但多少有些黃色斑駁。

化學和遺傳學的研究結果表明,紅火蟻和黑火蟻之間出現有雜交種richteri×invicta,呈似黑火蟻顏色被洗脫後的顏色,頭、胸比柄後腹更褐或更斑駁,柄後腹斑塊暗,後緣不明顯,額中斑可見,頭部橢圓形至略呈心形。南美一些地區該種的一些標本在形態上似北美的雜交種。北美的“純”黑火蟻在形態上的變異比南美的黑火蟻小。

巴西火蟻

巴西火蟻Solenopsis saevissima Smith工蟻鑑別特徵:

頭部:頭部近梯形或近正方形至輕微卵圓形,長1.00~1.41mm,寬0.85~1.38mm。頭頂中間下凹,有中縱溝;唇基中齒不發達,常不在中間位置,唇基剛毛明顯,著生於中齒或近端;唇基側脊明顯,末端突出成角狀齒;

胸部:前胸背板前側角成角狀,但無明顯的肩瘤,或僅有小突起,背板後面部分通常扁平或輕微凸起;並胸腹節背面和和其後的斜面之間呈鈍圓角狀,偶呈脊狀;

巴西火蟻巴西火蟻

腹部:與黑火蟻相同

分布:巴西。

其他:該種較紅火蟻細小,更限於熱帶地區,除顏色外,形態上更似黑火蟻。種內顏色變異大,顏色式樣的分布與紅火蟻相同,即北方地區個體以紅色為主,東南地區個體以深褐色為主。

在亞馬遜盆地西部,該種與當地的紅火蟻的主要區別在於,該種無深色額中斑,柄後腹斑塊占第1背板的34或更大部分;在東南區域,本種個體小,色深,與當地的深色紅火蟻的主要區別在於明顯的黃額和唇基(有時達頭部前面的15至25)與頭部其他部分的褐色的高度對比,以及黃額上深色額中斑的缺失。

疫情防治

因紅火蟻的危害巨大,紅火蟻的入侵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檢測方法

首先明確具體的地理位置、調查範圍大小。如發現可疑螞蟻,應儘量獲取調查地點、調查植物等對象詳細的背景資料,包括民眾最初發現紅火蟻為害的可能時間、為害情況、可能的來源、調入植物的來源、調入時間等。除問卷調查外,其他各種調查中,一般需要採集螞蟻標本,明確標出所取樣本/標本的瓶號、地點、日期、調查人,並在樣本瓶中放人一張用鉛筆寫好的相同內容的標籤紙。

火蟻啃食木頭火蟻啃食木頭

問卷調查法:採取詢問的方法向當地機構/居民調查了解紅火蟻發生、為害情況,分析、獲取蟻害的傳播擴散情況及其來源。每個居民委員會或行政村詢問調查20~30人以上。對詢問過程發現的紅火蟻可疑存在地區應迅速進行深入重點調查。

目視法:開車目視法:行車時速需在20公里以下。每5公里隨機調查3次,每次調查200米長路段。重點是觀察路右側草坪、綠化帶、荒地、田埂、樹木、電線桿基部等地點是否有隆起的蟻丘。步行目視法,以街道辦事處(鄉鎮)或居民委員會(行政村)為單位選定調查區域,計畫的行走路線要復蓋整個調查區域。步行觀察附近有無可疑蟻丘,重點調查紅火蟻發生風險高的地點如公園、住宅區的草坪、綠化帶、苗圃、荒地、田埂、河岸、水庫和池塘周圍、廢土場、樹木、電線桿基部、高爾夫球場以及可能調入盆栽植物、垃圾、肥料的地點。如發現可疑蟻丘須仔細檢查,測量蟻丘長、寬、高(以地面為基準),採取螞蟻標本,並用紅色標誌牌或標誌旗插於其旁,標定位置。

誘餌誘集法:在未見明顯蟻巢/蟻丘的高風險區域進行,以明確是否是疫點或發生區準確邊界。誘餌誘集法中常用的誘餌包括火腿腸、午餐肉等,常用的配置方式是容器+火腿腸片或午餐肉塊,鐵絲+火腿腸片或午餐肉塊。按方格式設定誘餌,兩誘餌間距離10米,並用標示旗標定誘餌位置。根據調查面積大小調整誘餌數量,但要多於10個,應儘量復蓋所有的調查區域。誘集時間應在上午8時至下午5時紅火蟻活動較密集的時段。放置後30~60min左右收回,取出紅火蟻、製成標本供鑑定種類、計算數量。(誘餌誘集法只有在約20~32℃溫度範圍內才有效。)

產地檢疫:對生產場地採用目測法和誘集法進行全面調查。

目測法,調查生產場地周圍環境中尤其是荒草地、垃圾堆、草坪等地是否有紅火蟻、蟻巢、蟻道。隨機抽取應檢物品目視表面和裡面,注意有無紅火蟻、蟻巢、蟻道。如發現紅火蟻,收集於標本瓶中,用70%酒精浸泡,並標明產地檢疫單編號、物品類型、產地、日期、採集人及發現情況。

誘集法,方格式設定誘餌,每10米1個。誘餌設定區域要復蓋所有生產場地及應檢物品。

調運檢疫:採用目測法或誘集法檢查調運應檢物品是否有活動的紅火蟻,是否有蟻巢、蟻道等痕跡。

目測法,從不同部位目視應檢物品表面和裡面,注意有無紅火蟻、蟻巢、蟻道。如發現紅火蟻,製成標本,並標明農業植物調運檢疫單編號、物品類型、產地、日期、採集人及發現情況等。

誘集法,如應檢物品較多,體積較大(≥5m³),除採用目測法檢查外,還可採用誘集法進行檢查。具體方法是在應檢物品的表面不同部位放置誘餌(火腿腸片,厚度5毫米;或午餐肉塊,大小25px3左右),約20~30min後迅速取出,檢查誘餌上是否有螞蟻。

根據受檢物品數量的大小,放置的誘餌數量不同,但最少5片/塊以上。用鐵絲穿過誘餌插於應檢物品上,使誘餌緊貼於應檢物品表面。誘集法適用條件:氣溫在20~32℃以上。

不同類型的應檢物品檢查部位、數量不一樣。帶土苗木、盆栽植物和花卉等其他植物時按隨機法和代表性原則進行多點抽樣檢查。當土壤及介質土、草皮總量小於5000千克,按總量的10%左右進行棋盤式分上、中、下三層抽查;當總量大於5000千克,按總量的5%~10%取樣抽查。採用誘集法檢查時,每1000千克放置一個誘餌,但一批應檢物品最少放置5片/塊以上。其他應檢物品如器具/機械、貨櫃、木材、木包裝等按隨機法和代表性原則進行多點抽樣檢查,重點檢查黏附、殘存土壤、雜物的部位。

預防措施

嚴格控制紅火蟻發生區物品外運,防止人為攜帶疫情外傳。對發生疫區外調的物品、運輸工具進行嚴格檢查及消滅紅火蟻處理,防止任何可能帶有紅火蟻的貨物調出疫區,同時做好產地檢疫工作。

(1)嚴格限制從發生區外運垃圾、土壤、農家肥料、草皮、乾草、作物秸稈、盆栽植物、帶土植物、運土工具/設備等;

(2)檢查、監測出入境交通工具,防止紅火蟻的人為傳播擴展;

(3)徹底清除經過發生區的主要交通幹線兩旁的紅火蟻;

(4)嚴格控制疫區外運物品,做好產地檢疫防止紅火蟻外傳;

(5)防止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紅火蟻隨水流傳播,加強對經過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的江河堤岸巡查,徹底消滅沿河堤岸的紅火蟻;

(6)在適當的地方設立封鎖檢疫站,進行嚴格檢查處理,防止紅火蟻隨貨物外運;

(7)加強宣傳培訓工作,提高民眾認識,自覺採取行動防止紅火蟻擴散。

在調運檢疫或產地檢疫中常用藥劑種類有阿維菌素、聯苯菊酯、敵敵畏、毒死蜱、二嗪農、苯氧威、氟蟲腈、氟蟻腙、烯蟲酯、蚊蠅醚、七氟菊酯、氯氰菊酯等。

防治方法

火蟻火蟻

紅火蟻是應當加以消滅的,但在消滅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本地的螞蟻和其它生態系統。一旦破壞了土生螞蟻的棲息地就有可能造成生態位的空缺,反而有助於入侵紅火蟻的傳播和發生,因此必須予以認真區分,尤其是區分土著火蟻和入侵紅火蟻。

社群基因: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有"單蟻后"及"多蟻后"兩種社會型態,科學家一直好奇區分機制,中國台灣地區研究員王忠信與美國、英國、瑞士學者合作發現特定"社群染色體"扮演關鍵角色,有助於消滅紅火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

科學家希望透過基因研究,找出對抗紅火蟻的良方。研究發現紅火蟻會有"單蟻后"和"多蟻后"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型態,主要是透過約600個"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調控。這600個超級基因決定紅火蟻是"單蟻后"及"多蟻后"族群。研究人員表示,"單蟻后"族群的工蟻,會殺死其他族群的蟻后;"多蟻后"族群則會接納擁有"多蟻后"基因的蟻后,而殺死"單蟻后"基因的蟻后。

紅火蟻幼蟲紅火蟻幼蟲

剋星防治:因為紅火蟻來自南美,在南美和"南美果蠅"彼此相剋。這種蠅是一種"蚤蠅"(phorid fly)。通過寄生方式進攻紅火蟻。幼蟲孵化以後食用螞蟻的體內組織等為食物。同時幼蟲可以控制紅火蟻的身體動作,也就是行動方式。據說《異形》的靈感就是來源於這種蠅。

化學藥劑:二階段處理方法是將二種處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這也是最被研究人員與防治人員所推薦使用的方法。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而約在10~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二階段處理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二階段化學防治藥劑防治方法建議用藥,經農藥諮議委員會通過3種餌劑與6接觸性藥劑可以使用於農地的火蟻防治工作上。

防治藥劑
餌劑 (Baits)
(獨立蟻巢處理)接觸型殺蟲劑(Individual Mound Treatments-Contact Insecticides)
賜諾殺(spinosyns)
百滅寧(permethrin)
芬普尼(fipronil)
賽滅寧(cypermethrin)
百利普芬(pyriproxyfen)
第滅寧(deltamethrin)
芬化利(fenvalerate)
加保利(carbaryl)
安丹 (propoxur)

大部分火蟻餌劑用藥的劑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顆粒為餌劑的基質及大豆油為載體,也就是說黃色固體的材質是去油脂的玉米顆粒,而作用的藥劑原料是加在大豆油中,再將含有藥劑的大豆油與玉米顆粒混合,而大豆油將是餌劑吸引螞蟻來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常會因為過期而開始腐敗,而影響對螞蟻的誘引力,所以需要在餌劑新鮮的時候儘快使用。餌劑中所使用的藥劑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毒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Insect Growth Regulators,IGR)。一般研究調查顯示不管餌劑使用那一種藥劑類型,所獲得的防治效果都僅能防除85%~95%的火蟻族群。但明顯的差異在於可見螞蟻族群數量減少開始時間與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長調節劑的成效要比較延後,但其卻較有利於去控制火蟻族群的拓展階段。散播火蟻餌劑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部分狀況約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灑1公斤的藥劑。

注意事項

獨立蟻丘處理法: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

疫情防治參考資料

相關事件

紅火蟻紅火蟻

案例一

孟連村位於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西南約12公里處,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村莊往日的寧靜。2015年3月1日上午,該村平地坡村民張群飛在耕種自家農田時,不小心踩塌了田埂上一個土堆,沒想到下面竟藏著一個蟻巢,成千上萬的紅螞蟻瞬間向他發起攻擊,導致他腿上多處被咬傷,紅腫化膿疼痛難忍。

2015年3月4日上午,蒲廟鎮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實地勘察發現,孟連村數百畝農田的田埂上,不僅大大小小的蟻巢隨處可見,而且咬人的竟是源自南美洲的農業及醫學害蟲紅火蟻。

這些螞蟻個頭較大,身體呈紅褐色,性情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一旦被其叮咬,皮膚先是紅腫並形成一層水泡,然後逐漸潰爛化膿,疼痛難忍。

據孟連村衛生所的醫生介紹,咬傷張群飛紅螞蟻生性兇猛,只要其巢穴遭到破壞,就會群起而攻之。他們已經接治過多起被咬傷的病例。通常來說,身體抵抗力強的村民三兩天就能治癒;但對於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孩子,往往要折騰十天八天。

紅火蟻紅火蟻

邕寧區疾病防控中心主任林盛智提醒,在有紅火蟻的地區勞動時要穿著雨靴並戴上厚些的手套,發現紅火蟻后不要觸動,不要踩踏蟻巢,更不要用手去觸摸,防止被咬傷,如不慎被叮咬要及時用肥皂水清洗,降低毒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案列二

2015年7月,泉州惠安黃塘鎮的小伙子小陳摘花生時被地里的螞蟻咬了,竟昏迷3個小時,還一度口吐白沫。父親陳先生說,地里經常出現小小的“鼓包”,他曾經嘗試著挖開,發現裡面藏著很多螞蟻。這些螞蟻個頭都在3毫米左右,身體大多呈紅色。大夥找來懂行的查看,才知道是紅火蟻。“村里很多人都說,在地里遇見過。”醫生建議,若傷勢輕微,可自己及時用肥皂水清洗,並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若感覺不適,則應及時就醫診治,以免發生意外。

圖說世界

鈍口螈 外表很萌的六角恐龍
寄居蟹 寄居蟹上演交配狂歡季
盔犀鳥 頭胄貴如犀鳥象牙的鳥
犰狳 巴西世界盃吉祥物原型
旱獺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松鼠
雪豹 世界上最美的貓科動物
貓眼星雲 恆星爆發殘留貓眼星雲
好奇號傳回超萌自拍照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世界最奇妙的螞蟻排行榜

世界上至少有1.4萬種螞蟻,所有螞蟻的重量差不多相當於全球人口的總體重。以下是英國《衛報》刊登的令人驚嘆的螞蟻世界
切葉蟻| 鬥犬蟻| 紅火蟻|寬節箭蟻|大齒猛蟻|收割蟻|織工蟻|阿根廷蟻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