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

璦琿

璦琿,歷史地名,是中國清代黑龍江省軍事重鎮之一,在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南35公里。亦作艾滸、艾虎、艾呼、艾渾、愛琿,皆為一些少數民族語的不同漢語對音。漢語稱黑龍江城,滿語稱薩哈連烏拉霍通。1858年後始出現“璦琿”字樣。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一)歷史沿革(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期)

璦ài琿huī地名系滿語“可畏”之意,一名艾渾、愛呼、艾滸。以境內的艾虎河(一名鼎河,即今俄羅斯境內的藏嘎河)故名。

周以前為肅慎地;漢至三國時期為挹婁地;晉時入寇漫汗;後魏、北齊屬豆莫婁國;隋時分屬靺鞨黑水及北室韋地;唐同之;五代至遼屬五國部;金為扶餘路的轄境;元時為斡赤斤分地,後屬開元路;明時在此設定考郎兀、忽里吉山、巴忽魯等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抗擊沙皇俄國的入侵,於黑龍江左岸(今蘇聯境內的維笑勒依村)設定鎮守黑龍江等處的將軍,築城駐兵,任命抗俄名將薩布素為第一任黑龍江將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龍江將軍移駐江右岸的達呼爾族城堡一托爾加城(今愛琿公社)並稱此地為新愛琿城,又名黑龍江城,將軍及副都統均移駐新愛琿城。而江左岸的城堡稱舊愛琿,設城守尉鎮守,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根據將軍薩布素關於墨爾根“首尾易制”的奏請,黑龍江將軍駐地移至墨爾根城,黑龍江城由城守尉駐守。庚子事變後,璦琿、黑河及黑龍江右岸的各都市均為俄軍占領。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歸還後,清政府復設璦琿副都統,同時又設定了興東道,二者以遜河為界。同年在黑河設交涉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撤消交涉局,並於此地設定
黑河副部統府,黑河副都統府設立後的第二年,即宣統元年(1909年)撤消璦琿副部統府。以兵備道代之,道台駐璦琿,與此同時設定璦琿廳。民國元年(1912年)黑河副都統府撤消,所管事務均移交璦琿廳及兵備道管理,同年改兵備道為觀察使,並移駐黑河。民國二年(1913年)改接澤廳為璦琿縣,此後觀察使改為道尹,稱之為黑河道尹,璦琿縣為黑河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本縣直隸黑龍江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二年(1933年)縣公署由璦琿移駐大黑河。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黑河管公署,此地為黑河省省會所在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將偽北安,黑河二省合併為黑龍江省,本縣劃歸黑龍江省所轄。(二)愛輝縣階段(1956-1983)1956年12月,國務院為更改地名生僻字,將璦琿縣改稱愛輝縣。同時修改的包括和田(闐)、勉(沔)縣等數十個縣市。“璦琿”二字從行政區劃上正式告別歷史舞台,成為歷史地名,由“愛輝”取而代之。
1980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黑河市,以愛輝縣的黑河鎮、幸福公社和西崗子公社的西崗子煤礦、宋集屯煤礦、東方紅煤礦為其行政區域。(三)黑河地區黑河市階段(1983-1993)

1983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愛輝縣,將該縣行政區域併入黑河市。

黑河市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北與呼瑪縣為鄰,西與嫩江縣毗連,南與孫吳縣接壤,東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海蘭泡)隔江相望。(四)黑河市愛輝區階段(1993至今)1993年2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3]12號):撤銷黑河地區,設立黑河市(地級);撤銷黑河市,設立黑河市愛輝區,新設的黑河市和愛輝區人民政府均駐原黑河市市區內。

城址

①江東舊璦琿

城在黑龍江左岸,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鎮東北,蘇聯境內維笑勒伊村(意譯為快樂村)附近。明代曾在此築忽里平寨,隸屬奴爾乾都司。此地清初已有“艾呼”之稱。17世紀中葉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將此寨焚毀。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命薩布素在璦琿建城永戍,並在此置黑龍江將軍。二十四年,清政府鑒於舊璦琿僻處江東,聯繫不便,遷黑龍江將軍駐地於下游右岸達斡爾族托爾加寨舊址。原處留副都統鎮守,二十九年裁撤。鹹豐八年(1858)《璦琿條約》簽訂後,因該城位於江東六十四屯地區內,仍歸清朝管轄。光緒二十六年(1900),沙俄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武力侵占了該城。

②江西新璦琿

在黑龍江右岸,今黑河市區南七十里的愛輝鎮。黑龍江將軍駐地遷此後,在托爾加寨的廢墟上,重修新城,仍名璦琿。康熙二十九年黑龍江將軍移駐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後,該城留副都統鎮守。《璦琿條約》即在此簽訂。光緒二十六年沙俄侵略軍攻克璦琿,縱火焚城。1909年,清政府改璦琿副都統為兵備道,設定璦琿直隸廳。1913年改為縣。

重要意義

(一)中國人口分界線(胡煥庸線)北端起點
胡煥庸線
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引進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從人地關係的角度研究我國人口問題和農業問題。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璦琿—騰衝一線為界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
璦琿—騰衝一線”(或作“愛輝—騰衝一線”)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由於由胡煥庸提出,所以常被稱為“胡煥庸線”。
20世紀30年代,胡煥庸就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我國人口地理和農業地理方面第一批論文。其中,最重要的論文包括《中國人口之分布》,第一次用等值線的方法,繪製《中國人口密度圖》。《中國人口之分布》一文著重分析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特別是我國東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鮮明對比。我國東南部地狹人稠,而西北部地廣人稀。這是人所共見的。文章通過分析對比,找出一條可以顯示兩側人口稀密懸殊的明確界線,那就是自黑龍江之璦琿(今黑河)向西南直到雲南之騰衝的直線。根據作者當時的分析,在此線之東南,全國36%的土地,養活全國96%的人口。反之,在此線之西北,在全國64%的土地上,只有全國4%的人口。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1/16。在二者之間,平均人口密度成42.6與1之比。很明顯,愛輝—騰衝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多種表述

由於當時的“璦琿”地名的變遷,該線就出現了“璦琿—騰衝一線”、“愛輝—騰衝一線”、“黑河—騰衝一線”等三種表述,在學術上前兩種表述較多使用,但客觀交流上造成了一定不便。

(二)清《璦琿條約》簽署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趁火打劫,於鹹豐八年(1858),強迫清廷於璦琿(現黑河)中俄簽訂與《璦琿條約》,割占了我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又稱《中俄璦琿和約》。璦琿條約是各個條約中我國割占領土最多的一個。《璦琿條約》《璦琿條約》共3條。主要內容為: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璦琿對岸精奇哩江(今俄國結雅河)上游東南的一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權和管轄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原屬中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隻航行。清政府當時沒有批准《璦琿條約》,還處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認可了《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使中國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卻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國將穆拉維約夫割占我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占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持俄國外交上的要求。”其後,俄國割占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中國西北大片領土,都是這樣乾的。《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通過該條約,沙俄割占了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正如恩格斯所說,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俄國在遠東的成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頁662)。原屬中國的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中、俄“共管”,這實際上不過是沙俄正式吞併這一地區的過渡而已。

爭議

改名之爭

新舊璦琿城的名稱在清代文獻中曾以多種音近形異的漢字出現。茲舉例如下:
楊賓《柳邊紀略》上說:“艾渾將軍所屬,東至海,西至你不楮(筆者註:尼布楚)俄羅斯界。”又說:“艾渾將軍即黑龍江將軍,此清初界也。”
《清史稿》卷五十七“地理志”云:“康熙二十二年征羅剎(筆者註:俄羅斯),始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及副都統駐江東之愛渾城。”
印鸞章《清鑒》卷五云:康熙帝“以薩布素為黑龍將軍,治愛琿城。”
鹹豐九年(1859)八月十七日,《軍機處為重申拒絕俄會商烏蘇里分界並嚴駁其無理狡辯事致俄使照會》云:“所請由京派員往愛琿城會勘之處,礙難準行。相應照會貴大臣可也。”
鹹豐十一年(1861)三月,《奕欣為俄督不得逕自派員前往黑龍江省城投送公文事致俄國照會》云:“本王大臣查去年在京所定條約第十一條內開,固畢爾那托爾行文,送交璦琿城副都統轉送黑龍江將軍,並無由貴國派員送到黑龍江省之語……。”
有上面援引的幾條材料看,“璦琿”,亦做“愛琿”、“愛渾”和“艾渾”。上面援引的後兩條材料值得注意,它們都是清朝的外交文書。外交文書遣詞用語是謹慎、規範的。在嚴肅的外交文書中“璦琿”與“愛琿”並用。
查《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和《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兩書收有“璦琿”或“愛琿”的條目。前者說:“璦琿”,“亦做愛渾、艾渾和愛琿”。後者說:“愛琿”,“舊城名,亦做愛渾、艾渾、璦琿。”但兩書都沒有提到“愛輝”的名稱。

改名的原因

地名使用的字詞含義欠佳,是更改的重要原因,像廣西邊境的鎮南關,“鎮”字的含義是不利於睦鄰友好的,所以改為“友誼關”。可是“璦琿”這個地名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辭源》對“璦”字的解釋:“美玉名。見《玉篇》。”對“琿”字的解釋:“玉名。見《玉篇》。”兩字結合起來,意義非常好,絕對沒有修改的必要。

或許有人想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趁火打劫,於鹹豐八年(1858),強迫清廷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割占了我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屈辱的一章,改“璦琿”為“愛輝”是不是跟《璦琿條約》有關係?
假使真是因為《璦琿條約》的關係而改名,這個道理不能成立。因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還逼迫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天津和北京怎么沒有改名?屈辱不能靠改名去洗雪,正確的做法是,牢記屈辱的歷史,用它去激發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精神,讓我們社會主義的祖國繁榮昌盛,昂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再說,璦琿承載的歷史內容,不光是屈辱,也有輝煌。前面提到的康熙二十二年,清始設黑龍江將軍和康熙二十三年,清軍修建璦琿新城,都是康熙帝籌劃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準備工作。1685年和1686年,清軍兩次沉重地打擊了沙俄侵略軍,迫使沙皇遣使求和。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直接指揮者,就是駐紮在璦琿新城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首次軍事較量。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可眼下,英國學者赫德森還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首次戰爭中,獲勝的是中國人。”
筆者有幸到過新舊璦琿城所在地。行文至此,腦海里浮現出當年見到的一幅圖景——在一戶居民住宅的土牆上殘留著“愛輝”的字樣。這個印象使我必須搞清楚“璦琿”是什麼時候改為“愛輝”的。我費了一番周折,後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標準地名圖集》(星球出版社,2001年版)中查到了。原來“璦琿”改為“愛輝”是從1956年12月開始的。
“璦琿”這個名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我們有理由珍惜它,當然,現行中學最新版歷史教科書中都沿用“璦琿”,這一表現體現了多數歷史學者和官方的意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