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山鄉

珍珠山鄉

珍珠山鄉位於婺源縣西部,全鄉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總人口10987人,2003年實現財政收入180.3萬元,屬鄉、場合一單位。全鄉(場)共有4個村委會、5個農業分場、1個居委會。珍珠山屬鄉、場合一單位,位於婺源縣西部,東經117°26′,北緯29°11′,與景德鎮、樂平、德興接壤,距縣城46公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水電資源豐富。國土面積達126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個分場,總計61個自然村,2980戶人家,10987人。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珍珠山物產富饒。有耕地面積9045畝,水面8900畝;森林覆蓋率達89%,山林面積15.85萬畝,其中毛竹1.2畝,油茶1萬畝,濕地松1萬畝,茶葉5000畝,立木蓄積量近60萬立方米。有名貴的楠木樟樹銀杏桂花杜鵑紅豆杉紫微等珍稀樹種,盛產竹筍山蕨板栗栲櫧等純天然綠色食品。地下蘊藏有金、鎢、瓷土等大量的礦產資源。

生態環境

珍珠山生態環境優美。茫茫林海,蜿蜒起伏;山泉瀑布,千姿百態;主峰歷居山海撥1000餘米,風光秀麗的“秀水湖”面8700餘畝。晨曦中,山巔嵐霧輕移漫轉;夕照下,碧水青山,霞光輝映,處處是鳥語花香、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象,是人們旅遊、休閒的勝地。珍珠山有著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以“婺西綠谷”為主題的森林生態觀光園,以“秀水湖”為主題的湖光山色,以明清時期名人古建和古樹群為主題的自然人文景觀。

工業企業

珍珠山墾殖場創建於1957年,計畫經濟時期,擁有酒廠、化工廠等十一個遠近聞名的工業企業,僅酒廠歷年上交國家稅收1000多萬元,為婺源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現在,鄉黨委、政府致力於“抓招商興工業”,已引進利津日用品有限公司、天工木才廠、歷居木製品廠、竹菜板廠等十七家企業落戶珍珠山。

招商引資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我們始終把拓企強鄉作為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強力推進。一是實施拓企強鄉戰略。做大做強食品、木材、建材三大支柱行業,通過節能、降耗、增產、創新等方式不斷壯大企業規模,擴充企業實力,提高對鄉域經濟的拉動和對鄉財政的貢獻能力,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展空間,為反哺農業創造條件。二是堅持以財源建設為重點,鍥而不捨抓招商。牢固樹立“招商無淡季、常年抓項目”的思想,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盯住發達地區、大城市和企業集團,實行定向、定位、定量招商。目前,通過積極洽談磋商,已完成引資項目兩個,即__市經協交電公司家電二商場和寶興購物廣場,項目計畫總投資6000萬元,項目到位資金達到3700萬元。三是加強項目信息規範治理。積極推行招商引資項目信息選集治理獎勵辦法,重點徵集投資500萬元以上、有意到東北地區投資、異地建廠、總部遷移、合資合作、國家政策支持或能拉動鄉域經濟發展的意向項目信息6個,對提供有意向成果信息人,除按市定政策受獎外,鄉政府再給予500—5.000元的重獎。經過全鄉上下共同努力,現已向市招商引資信息中心提供並經確定認可的有效信息為6條,超額完成了年初工作任務指標。

社會治安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創建工作。2007年,我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創建工作,以創建“平安__”活動為載體,以全力打造“平安__”為工作目標,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機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不斷強化對全鄉社會治安秩序的治理和整頓,廣泛深入地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切實強化林、地聯責,共建共育,共創“平安”的工作機制,有效維護了全鄉的社會治安穩定。鄉黨委、政府認真分析了全鄉維穩工作的新形勢,全面整合全鄉維穩工作資源,並在綜合治理上下功夫,專門抽調綜治、司法、武裝、公安、信訪、婦聯、民政等部門掛牌成立了__鄉綜治維穩中心,由分管政法的副書記任中心主任,維穩中心圍繞治安、紀檢、信訪、調解、教育等多項工作中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實行合屬辦案,綜合治理。並建立了鄉、村、屯綜合治理三級平台,做到鄉里有維穩中心,村裡有維穩、信訪室、警務室,屯裡有信訪員、治安員、信息員。推行統一治理、集中梳理、歸口治理、依法辦理、限期處理的“五理”工作模式,收到了顯著成效,較好的維護了全鄉社會的穩定。

在禁種鏟毒工作中,首先我們採取六個登記的方式進行排查,一是對農戶自家及承包的耕地、林地和所種植的品種進行登記;二是對各村祖輩有種植罌粟史的農戶進行登記,由派出所對這部分人進行誡免談話,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防止他們再次種毒;三是對有入獄史的人員進行登記調查,了解把握他們的動態;四是對常年搞山產品採集的人員進行登記,同時向他們宣傳毒品的危害,鼓勵他們舉報種毒、販毒犯罪行為;五是對各村屯的閒散人員進行登記,及時發現和掌控他們的行蹤;六是對流動人員和暫住人員進行登記,非凡是對每年四至七月暫住各村屯的外來人員進行具體登記以便隨時了解這類人群的動向。通過六個登記,從源頭上控制了毒品原植物的種植。在進行登記的同時還與每戶簽訂了禁種鏟毒工作保證書,這些做法作為好的經驗在全市推廣。隨後,我們又組織人力先後幾次對全鄉近兩萬畝的林地、山地進行踏查,沒有發現種毒地塊。通過努力工作我們鄉較好的完成了“力爭零種植、確保零產量”的工作目標,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在打黑除惡工作中,我們採取設立固定、流動票箱,採用無記名“海選”投票的方式,讓老百姓自己選出黑惡勢力和劣等人。把投完票的票箱集中拿到鄉綜治維穩中心統一開箱計票,對選出來的人員由派出所對其開展調查,構成犯罪的果斷嚴懲,構不成犯罪的由派出所對其誡免談話。通過排查,新安村沙德福得票最高,派出所對他開展調查,發現他只是平時好喝酒鬧事,討人煩,並不構成犯罪,派出所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在防範“門徒會”工作中,我們採取了多種有效方式,一是全鄉成立18個共108人的摸排工作小組,逐戶進行地毯式排查,在工作中堅持做到“三看一問”,“三看”即看家中是否掛有白布紅十字的“門徒會”旗幟,看婦女在禱告時是否頭蒙白布,看聚會時是否有固定場所、時間是否晚上、學習資料是什麼;“一問”即問他們所信仰的基督是否是“三贖基督”或“二兩糧”。二是要求每戶出一個代表簽訂保證書,保證全家人現在和今後不信仰“門徒會”,保證發現“門徒會”成員及時向鄉政府舉報。三是在落實包保教上,鄉黨委對排查出來的“門徒會”成員採取“六包一”的方式進行訓誡轉化工作,即鄉主要領導包,鄉包村幹部包,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包,屯長包,派出所民警包,信教成員的直系親屬包,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部轉化。2007年共發刑事案件13起,發案率同比下降31.5。治安案件發案35起,查結35起,查結率100,民事糾紛34起,調解34起,調解成功率100,無“民轉刑”案件發生。

社會事業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為了儘快改變農村公共事業滯後的狀況。一是加快通鄉通村公路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投入”的原則,抓住國家政策扶持機遇,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捐資出力,獻計獻策,加快通鄉、通村公路建設,解決農民“行路難”問題。通過一年多的積極爭取,多方協調,今年,我鄉申請立項的葦林零公里至八里灣山莊長8公里的四級水泥路面通鄉公路,已於10月中旬投入使用,啟動2條33公里通村公路建設計畫。2010年,全鄉公路硬化率要達到60。同時,珍珠村河北屯1公里硬化路路基處理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建標準化橋涵一座;投資10萬元新建文化活動廣場一處;籌資8.6萬元為珍珠村購置門市房57.65平方米,作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力爭使珍珠村完成市級試點村建設任務。二是完成鄉立國小2140平方米危房改造工程。經過立項審批,通過改造工程,合併了兩所國小,並將中國小建在一起,配有食堂、宿舍,中學生實行住宿制,進行封閉式治理,進一步調整最佳化教師隊伍,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為加強農村供水、排水等設施建設,提高自來水普及率。今年,全面完成珍珠村河東屯、五里地屯和新安村主屯自來水工程。藉助__林業局自來水改造之機,投資6萬元為珍珠奶牛園區和居民點引入新水源,該水源水質優於國家標準,徹底解決了飲用水水源不足、水質差的問題。有計畫地落實各村主屯自來水建設規劃,力爭2010年全鄉100的農戶解決飲用自來水問題。四是加快農村住房建設。通過加強住房宅基地規劃和治理,引導農民套用新技術、新材料建設新型住宅,大力節約村莊建設用地。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出台有利於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相關政策,在土地審批、建房貸款、費用收取、政策補貼等方面給予優惠。今年新建農村住房2萬平方米,農村磚瓦化住房比例達到90以上。五是加強村容村貌和環境建設。通過幾次環境整治會戰,有效解決村屯環境髒、亂、差的現狀。大力開展了村屯綠化、淨化、美化活動。積極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

黨風建設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抓黨風廉政建設。近年來,我鄉黨委、政府果斷貫徹落實中心和省市紀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部署,一手抓經濟發展不動搖,一手抓懲治腐敗不放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努力推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新的內涵。我鄉在推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適時引導鄉村幹部創造性地開展了爭做“五員型”幹部活動,非凡是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和村委會換屆選舉,使鄉村兩級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基層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不斷深化;二是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和正面教育。廣大黨員非凡是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思想基礎更加堅實;三是果斷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大力糾正各種行業不正之風。僅2007年,我鄉黨委先後對5名鄉村幹部進行了戒勉談話,對3名同志在使用前進行了廉政談話。共立案4起,查處3名違紀幹部,收繳違紀資金4.3萬元,使一些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解決,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2007年我鄉紀委立案兩起,查處了兩個支部中的兩名違紀黨員;四是深入貫徹《實施綱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倡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鄉紀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鄉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鄉黨委於2007年4月7日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市紀委工作會議精神和楊書記在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上的重要指示,明確我鄉2007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任務,落實我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從而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熟悉,集聚民心,形成合力,努力開創我鄉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新局面。我鄉曾著力推行《__鄉黨風廉政建設“四十不準”制度》和《經濟承諾制度》,結合當前工作實際,認真完善和豐富了內容,深入推行下去。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經常教育領導幹部過好五關、做好三個模範、做“五官端正”的幹部。所謂五關:一是政治關,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始終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權力關,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是金錢關,不為物慾所動,不為利益所惑,清政廉潔。四是人情關,不以情代紀、代法,不拿原則做交易。五是生活關,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自覺拒腐防變,廉潔奉公。三個模範:一是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實踐“三個代表”模範。二是加強道德修養,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艱苦奮鬥的模範。三是加強法紀教育,做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遵紀守法的模範。所謂“五官”端正,即手不伸,腿不懶,耳不偏,嘴不饞,眼不花。手不伸,就是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不搞權錢交易,廉潔奉公;腿不懶,就是經常深入到民眾中去,了解實情,解決民眾生產生活中碰到的難題;耳不偏,就是善聽真言,非凡是逆耳忠言,不被溜須拍馬之徒的讒言所迷惑;嘴不饞,就是不把吃請視為小節,在燈紅酒綠面前保持一身正氣;眼不花,就是善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盡力加以解決。“五官”端正的幹部,就是作風端正的幹部,才會是民眾期盼和歡迎的幹部。

尚志市珍珠山鄉

珍珠山鄉珍珠山鄉
珍珠山鄉位於尚志市東南部,亞布力滑雪場大鍋盔山西麓,行政區域面積為1,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724畝,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鄉。境內有葦河林業局8個林場,全鄉轄6個行政村、34個自然屯,總人口31,321人,距濱綏鐵路葦河車站七公里,301國道5公里。

珍珠山鄉是哈爾濱市著名的“食用菌產業化專業鄉”。黑木耳塊、八寶山珍、山野菜、開口松籽、林蛙、蜂產品、天麻、平貝、礦泉水等是本鄉特產;八里灣山莊九公里森林公園、三道沖河源頭漂流及虎跳崖瀑布、石人溝山澗小溪、石簸箕五花山等是理想的旅遊佳地。

一個“龍頭”企業把珍珠山鄉的經濟擺“活”了
靠山吃山,把山產品“弄”下山,換成票子,裝進兜,完事。這有著最初商品味道的農民,今天不再做著“簡單”的勞作,他們要“挖掘”山貨的真正價值。處於綿延起伏的張廣才嶺余脈腹地的尚志市珍珠山鄉,“九山半水半分田”,鄉轄百餘里大山,資源富有。木耳、猴頭、元蘑、榛蘑香菇、蕨菜、猴腿黃花菜等被人譽為“八寶山珍”,遍布山野。長在山中,爛在山中,年復一年。有頭腦開竅農民上山采珍挖寶,也僅僅零打碎敲,小打小鬧。改革開放,鄉上也開始“念起山水經,唱起山林歌”,但“經”不靈,“歌”不昂。全鄉光從事木耳栽培為主的專業戶達到了1780戶,占全鄉農戶的74%,可是,木耳的產量雖然大增,效益卻上不去。“原字號”方式自行出售,沒固定市場,價格又低,一度農戶動搖起來,想棄掉木耳產業。

把資源優勢,變商品優勢,把零星分散的山珍產品,變成品牌,這將是惟一出路。鄉里的決策者形成了共識。呼喚“龍頭”企業的帶動。鄉上決定創辦珍珠山自然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山特產品加工和生產。1996年,投資95萬元,建了年加工200噸產品的自然食品加工廠,當年立項,當年建廠,引進壓制木耳塊技術,當年加工木耳塊30噸,實現了產值300萬元,獲利30萬元。農民們第一次驚喜地看到,出於自己手中的山產品,竟變成了精美包裝的“山珍”,還遠銷到韓國、日本、俄羅斯。他們感到了“龍頭”的威力。

珍珠山鄉猴頭蘑
開始加力把“龍頭”打造好,轉過年來,他們擴大了“八寶山珍”系列食用菌產品的產量;1998年又新上了一套生產線;2000年在海林市二道河鎮興建了分廠。去年又花200萬元添置了先進的加工設備。“龍頭”一擺,連線起了千家萬戶。春季企業與農戶簽訂契約,回收木耳猴頭蘑等產品;企業幫農戶解決部分製作菌種專項資金;企業為農戶提供保護價收購產品,弱化農戶的風險;農民可向企業投資入股,實現生產經營不脫節。利益銜接,產品暢銷,產品價格得到保證,農民腰包鼓了,調動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民韓立明1999年生產8萬袋地栽木耳,收入16萬元,去年發展到14萬袋,收入28萬元。

打品牌,塑形象,擴大綠色山特產品的市場。一流的商品,一流的包裝,合理的價格,贏得用戶的青睞,讓食者“一買不忘,一吃還想”。精美的包裝,要有精製的產品,從購原料,到加工,到終端產品,嚴把關口,讓消費者認可“珍珠山”牌產品。幾年來,他們在哈爾濱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廣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建立了16個辦事處,開闢100多個經銷網點。每個網點,都獲得民眾的好評。在香港世界食品博覽會上,與韓國華豐商社簽訂了木耳等山產品長年的供貨契約。在廣州綠色食品展銷會上,當場直銷額達52萬元。品牌,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1999年企業被省鄉企局評為百家鄉鎮產業化龍頭企業;2000年被哈市鄉企系統評為最佳效益企業;2000年被確定為全省綠色食品十佳加工企業之一。

“龍頭”把珍珠山鄉的經濟擺“活”了,牽動全鄉食用菌和藥材產業的發展,去年地栽木耳1400多萬袋,比上年增長2.8倍,平貝種植面積1000多畝,增長25%。現已有木耳專業村5個,猴頭專業村1個,平貝專業村5個,專業村占總村數的80%,專業戶占農戶的70%。僅食用菌、平貝兩項收入就占到農業總收入的60%以上。

相關條目

參考連結

http://www.wyttx.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84
http://www.foodqs.com/news/alibaba/info.asp?id=1378377&zt=zx
http://www.sz-ybl.com/800/xzlj/zzs/zsyz.htm

婺源縣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