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鏈球菌

牛鏈球菌屬D組鏈球菌,常被錯誤鑑定為腸球菌或唾液鏈球菌(Str.Salivarius)、牛鏈球菌引起的最多見感染為敗血症和心內膜炎,胃腸道是該菌最常見的入侵門戶,肝膽系統、泌尿道等也是可能的入侵途徑。

簡介

牛鏈球菌是食草動物消化道內的正常菌群,常見於牛的胃腸道和糞便,也可以從狗、大熊貓、單峰駝、黑鹿、羊、考拉和馴鹿等動物的胃腸道和糞便中分離到。牛鏈球菌也是人胃腸道內的常見菌群,可以從人的胃腸道、糞便、以及食品中分離到。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牛鏈球菌是許多動物、人胃腸道內的一種無害細菌。但是,1945年,Mc-Neal和Blevins首次報導牛鏈球菌可以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患者發病前多有瓣膜異常或系修補瓣膜。牛鏈球菌敗血症或心內膜炎患者常伴有腸道惡性腫瘤
牛鏈球菌對青黴素、氨苄西林均呈高度敏感,其他抗生素如廣譜青黴素類哌拉西林、頭孢噻吩、紅黴素、克林黴素和萬古黴素均對該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牛鏈球菌敗血症、心內膜炎仍宜選用青黴素與氨基糖甙類的聯合,根據病情,萬古黴素亦可作為替代選用藥物。

研究

牛鏈球菌為非β-溶血性鏈球菌,牛鏈球菌的分類比較混亂,從人類分離的牛鏈球菌按其能否發酵甘露醇而分成2個生物型,能發酵甘露醇的菌株稱生物Ⅰ型,不能發酵甘露醇的菌株稱生物Ⅱ型。現在牛鏈球菌包括6個種,即解沒食子酸鏈球菌解沒食子酸亞種、解沒食子酸鏈球菌巴氏亞種、解沒食子酸鏈球菌馬其頓亞種、嬰兒鏈球菌嬰兒亞種、嬰兒鏈球菌結腸亞種和不解乳鏈球菌。牛鏈球菌與結腸疾病有關,牛鏈球菌血症和自然及人工瓣膜心內膜炎均與結腸癌有關,因為這種細菌常可從腫瘤患者的糞便和血液中分離到,從腫瘤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到更有意義。

盤點質控菌株(一)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蜜環菌
羊肚菌
和厚朴酚
火木層孔菌
黑脈羊肚菌
鼠李糖乳桿菌
地衣芽孢桿菌
亮菌
煙色煙管菌
籬邊粘褶菌
灰色鏈黴菌
玫瑰變紅鏈黴菌
耳匙菌
硫色絢孔菌
毛栓菌
密粘褶菌
醋化醋桿菌
牛鏈球菌
青紫鏈黴菌淺色變種
蓮座革菌
多毛栓菌
粗毛革孔菌
大孔多孔菌
毛柄金錢菌
貝葉多孔菌
高羊肚菌
裂褶菌
橄欖綠鏈黴菌
蠟狀芽孢桿菌
紫變紅鏈黴菌
鐵鏽灰鏈黴菌
灰紅鏈黴菌
玫瑰燼灰鏈黴菌
黑微紫鏈黴菌
孔雀石褐鏈黴菌
直絲孔雀石綠鏈黴菌
似天藍鏈黴菌
青紫鏈黴菌
不吸水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昆明變種
加州鏈黴菌
赭黃菌核鏈黴菌
普恩鏈霉
淡紫灰鏈黴菌褐色變種
龍勝鏈黴菌
毛紫褐鏈黴菌
紫色變異鏈黴菌
圈卷產色鏈黴菌淡色變
產色鏈黴菌無錫變種
淺天藍鏈黴菌
禾粟鏈黴菌
灰色鏈黴菌銹色變種
吸水鏈黴菌
丁香鏈黴菌
諾爾斯氏鏈黴菌
玫瑰淺紫鏈黴菌
螺鏇黴素鏈黴菌
綠色產色鏈黴菌
刺孢吸水鏈黴菌北京變種
巴西諾卡氏菌
比基尼鏈黴菌
弗氏鏈黴菌
地窖粉孢革菌
瘡茄病鏈黴菌
蘋果層孔菌
委內瑞拉鏈黴菌
維吉尼亞鏈黴菌
灰管層孔菌
白腐菌
薰衣草鏈黴菌蠶膿亞種
華美鏈黴菌
發光假蜜環菌
檸檬灰鏈黴菌
變色栓菌
產二素鏈黴菌
紫色團孢鏈黴菌
粗柄羊肚菌
紫斑鏈黴菌
紫色鏈黴菌琥珀變種
紫色直絲鏈黴菌
羊肚菌屬
灰檸檬色鏈黴菌
燼灰鏈黴菌
燼灰天藍鏈黴菌
藤黃淺藤黃鏈黴菌
棘孢小單孢菌絳紅變種
細黃鏈黴菌乳糖變種
托木爾水螺菌
膠韌革菌
灰產色鏈黴菌
雙重輪絲鏈黴菌
乳酸乳球菌乳脂亞種
千葉鏈黴菌
嗜熱棒桿菌
脫石蠟棒桿菌
球形芽孢桿菌
藤黃節桿菌
肺炎克雷柏氏菌肺炎亞種
斯氏普羅威登斯菌
淺黃鏈黴菌直絲變種
灰略紅鏈黴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