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

牛至

牛至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小葉薄荷,為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地區至中亞、北非、北美及我國大部分地區,生於海拔500-3 600 m的山坡、路旁、灌叢、草地、林下。古希臘時就有用牛至治療疾病的記載,古巴比倫人亦將其用於非常廣泛的醫藥用途。牛至味辛、性涼、無毒,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表、理氣化濕倒尿消腫之功效。臨床用於預防流感治療黃疽、中暑、發熱、嘔吐、急性胃腸炎、腹痛等症,其散寒解表功用勝於薄荷。美國農業部的“植物化學和植物物種學”背景資料表明,牛至含有30多種抗菌化合物,是一種潛在的天然抗生素和藥物生長促進劑。

基本信息

摘要

牛至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小葉薄荷,為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地區至中亞、北非、北美及我國大部分地區,生於海拔500-3600m的山坡、路旁、灌叢、草地、林下。牛至味辛、性涼、無毒,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表、理氣化濕倒尿消腫之功效。臨床用於預防流感治療黃疽、中暑、發熱、嘔吐、急性胃腸炎、腹痛等症,其散寒解表功用勝於薄荷。美國農業部的“植物化學和植物物種學”背景資料表明,牛至含有30多種抗菌化合物,是一種潛在的天然抗生素和藥物生長促進劑。

簡介

中文學名:牛至
別稱:奧勒岡草、俄力岡葉、披薩草、蘑菇草
二名法:Origanumvulgar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Lamiales)
科:唇形科(Lamiaceae)
屬:牛至屬(Origanum)
種:牛至(O.vulgare)

概述

牛至牛至
植物名稱: 牛至

別名: 止痢草、土香薷、小葉薄荷

拉 丁 名: Origanum vulgare‘Rogeukuppel’

科名: 唇形科

屬名: 牛至屬

適應地區: 江蘇安徽浙江新疆甘肅河南陝西至江南各省。

生態分類: 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觀賞分類: 芳香類

高度範圍: 0.25-0.6 (M)

相傳自中世紀的歐洲以來,牛至的特殊香味就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將其作成香袋隨身攜帶,在料理花茶的領域裡也佔有一席之地。牛至的英名為Oregano,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亞,是唇形花科奧勒岡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在義大利披薩中常用到牛至調味,所以又被稱為披薩草、另外還有奧勒岡俄力岡等別名。

備註:在西方國家中,牛至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直接摘取生鮮枝葉,加入肉類料理中可改善腥味,另外將葉片乾燥保存後,不論是做花茶的沖調,或是西點麵包及各式烹調料理中,都是極佳的材料。另外在傳統的醫藥功能中,牛至具有止咳化痰、治神經性頭痛及經痛、昆蟲咬傷、緩和腹痛、消化不良的功能。

牛至油

牛至牛至
牛至油是從植物'牛至'中提取的揮髮油,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全世界範圍內均有以此為原料的人用藥品保健品,長期以來,歐美把它作為食品的抗菌防腐保鮮劑,也是我國和國外大多數國家(歐盟等)批准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主要成分為酚類化合物,其中:香芹酚約占80%;百里香素約占8.7%;麝香草酚占約2.5%;萜品烯約占2.1%。研究發現,植物中的酚類化合物有抗菌作用,在含酚類化合物的植物中,牛至屬植物(牛至、百里香等)中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含量最高,含生物合成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前體(Y一赧品烯和p一異丙甲苯)的水平也很高。

牛至提取物的化學組分
牛至油中含:
香芹酚Carvacrol(2-甲基-5-異丙基苯酚)----------------65-75%
百里酚Thymol(5-甲基-2-異丙基苯酚)-------------------5-8%
傘花烴p-Cymene(對異丙基苯甲烷)----------------------3-5%
萜品烯g-Terpinene-------------------------------------3-5%
牛至油預混劑含牛至油10%,並經包被處理。
牛至提取物的化學組分
全草牛至可提取出一種具有芳香味的揮髮油--牛至香精油,牛至發揮其藥理作用也主要是通過牛至香精油而實現的。牛至香精油的化學成分主要是黃篙酚、P—傘花烴、麝草香酚、r—松油烯。這四種化學組分的含量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變化很大,vokDu.D等(1993)曾報導牛至香精油的四種化學組分的含量跟緯度有關。Kokkini.S等(1997)報導。從希臘生長的牛至中提取出來的香精油,黃篙酚含量約1.7%--69.6%,P—傘花烴含量約17.3%—51.3%、麝草香酚含量約0.2%--42.8%、r—松油烯含量約0.6%--3.6%,生長在希臘北部的牛至提取出的香精油富含麝草香酚(30.3%--42.8%);而南部的則富含黃篙酚 (57.4%--9.6%)。四種化學組分中黃篙酚和麝草香酚的抗菌活性最大。

牛至牛至

牛至油10% 牛至油是從屬含酚類化合物牛至中提取的揮髮油,牛至油的主要成份是苯酚類物質,香芹酚占79.6%,百里香素占8.7%,麝香草酚占2.5%,萜品烯2.1%,其中香芹酚和百里酚,麝香草酚已證明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其活性成份具有非常強的表面活性和脂溶性,能迅速穿透病源微生物細胞膜,因此造成致病源微生物水失衡而死亡,另香芹酚和百里酚在腸道上皮細胞的外層有活性,能加速腸道上皮細胞的更新率,減少病原體對腸道上皮細胞的感染,增強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
主要成份

類香芹酚60%左右;歐百里香酚8%左右;對霰花烴5%左右;a-丁香烯、1-龍腦、里哪醇、麝香草酚、辣薄荷醇、貼品烯等30多種有機化合物含量23%左右,牛至油是我國農業部批准使用的飼料藥物添加劑之一,具有安全、高效、綠色、無配伍禁忌的純天然活性成份比較高的中藥添加劑。

化學成分

牛至牛至
對牛至的化學成分進行分離和鑑定。方法套用溶劑法進行提取,矽膠、Sephadex LH-20及Toy-opearl HW-40反覆柱色譜分離、純化,利用MS和NMR技術確定結構。結果從牛至氯仿部位分離鑑定了15個化合物,分別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胡蘿蔔苷(dancosterol,Ⅱ)、二十六烯(hexacosene,Ⅲ)、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Ⅳ)、對二苯酚(1,4-benzenediol,Ⅴ)、鄰二苯酚(1,2-benzenediol,Ⅵ)、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Ⅶ)、4-甲基-5-異丙基鄰苯二酚(thymgquinol,4-methyl-5-isopropyl-1,2-benzenediol,Ⅷ)、二氫脫氫二松柏醇(dihydrodehydro diconifery lalcohol,Ⅸ)、(-)-丁香脂酚[(-)-syringaresinol,Ⅹ]、琥珀酸(succinateacid,Ⅺ)、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ⅩⅡ)、烏蘇酸(usolicacid,ⅩⅢ)、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ⅩⅣ)、迷迭香酸乙酯(ethyl rosmarinate

藥理作用

牛至牛至
1.抗菌作用牛至體外試驗中,水煎劑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抗菌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宋內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但對弗氏痢疾桿蓖綠膿桿菌作用稍差。抗菌有效成分存在於葉和莖內,根幾無作用。給大鼠口服煎劑後,其深縮尿液在試管內有抗菌作用[1,2]。

2.免疫調節作用牛至能促進健康人和急性腎炎患者的淋巴轉化作用,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3]。

3.毒性牛至煎劑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0.78±0.13ml/kg。小劑量對家兔無明顯毒性毒性,但1ml/kg劑量以上,就出現陣顫、抽搐等明顯中毒症狀;2ml/kg劑量可引起家兔反覆抽搐,全身強直,角弓反張,反覆發作,直至死亡。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揮髮油0.14ml/kg拌食連續2星期,家兔血色素、血清丙氨酸轉醯(ALT)、尿素氮等指標均未見異常。牛至毒性可能與含有的側柏酮有關。30mg/kg苯巴比妥鈉對低劑量組家兔有一定保護作用[4]。

功能主治

牛至牛至
解表,理氣止痛。治感冒,扁桃體炎,痧氣腹痛,胃氣痛。

①《浙江民間草藥》:開膈理氣。治胃氣痛,痧氣。

《杭州藥植志》:治感冒和吐血。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消炎,利尿鎮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附方

①治潰瘍病:牛至、紅木香各三錢,蒲公英一兩,徐長卿二錢。水煎服。

②治扁桃體炎:牛至一兩五錢,加蜂蜜適量。水煎服。

③治癤子:牛至、野菊花各三錢,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一兩。水煎服。

④治蜈蚣咬傷:牛至搗汁外敷。(選方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藥用價值

牛至牛至
牛至全草含揮髮油,主要有對一聚傘花素、香荊芥酚、麝香草酚、香葉乙酸酯等可利尿、促進食慾、改善消化、去痰、抗菌的作用,每1毫克中含抗衰老素超氧化物岐化酶187.80微克,是蔬菜中含量最高者, 其抗氧化功能非常強,以其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力而言,比蘋果高出42倍,比馬鈴薯高出30倍,比橘子高出12倍。牛至味辛,性微溫,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腫之作用。
牛至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也可以用作香蕾入藥,還能作為資源植物使用。早在東漢時期,人們已把牛至作為-種中草藥使用,它可用於治療因暑濕所引起的發熱、頭痛、身睏倦、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也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等疾病。
美國農業部的“植物化學和植物物種學”的背景資料表明,牛至含有30多種抗菌化合物,因而牛至可能是一種潛在的非藥物生長促進劑。隨著人們對人類健康的關注,抗生素添加劑可能使人病原菌產生耐藥性這一缺點使人們對抗生素的使用日益減少,採用現代高科技生產“全天然”飼料添加劑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人員研究的熱點,因而更深地了解牛至可為其作為新型非藥物生長促進劑提供參考。

營養成分

牛至的營養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可食部

0

水分(克)

82.4

能量(千卡)

0

能量(千焦)

0

蛋白質(克)

0

脂肪(克)

0

碳水化合物(克)

0.4

膳食纖維(克)

0.4

膽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

維生素A(毫克)

685

胡蘿蔔素(毫克)

4110

視黃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黃素(毫克)

0

尼克酸(毫克)

0

維生素C(毫克)

43

維生素E(T)(毫克)

0.09

a-E

0

(β-γ)-E

0

δ-E

0

(毫克)

218

磷(毫克)

51

(毫克)

442

鈉(毫克)

16.2

(毫克)

66

鐵(毫克)

10.7

鋅(毫克)

0.89

硒(微克)

0

(毫克)

0.9

(毫克)

0.6

碘(毫克)

0

使用小常識

牛至牛至
1. 花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腸胃痛,神經性疾病,緩和疲勞
2. 葉部浸出液用於洗髮膏,入浴劑
3. 取牛至3-9克,水煎服或泡茶飲,可治感冒。
4. 鮮牛至250克煎水沐浴,治皮膚濕熱瘙癢。
5. 牛至10克+紫蘇7克+枇杷葉7克+燈心菜3克煎服,一日3次依次2杯,治療傷風發熱、鼻寒、咳嗽或嘔吐等。
6. 牛汁煎湯,對風濕性關節炎有效,也可做齒齦疾病患者的含漱劑。
7. 取鮮葉或乾粉烤制香腸家禽、牛羊肉,風味尤佳。
8. 取鮮葉做沙拉、做湯、做飯,能增加飯菜的香味,促進食慾。
別名:土香薷[貴州]、白花茵陳[江西、雲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滿坡香、滿山香[雲南]、小甜草
來源:為唇形科牛至屬牛至Origanum vulgare L.,以全草入藥。夏末秋初開花時採收,將全草齊根頭割起,或將全草連根拔起,抖淨泥沙,曬乾後紮成小把。

藥用植物(一)

中藥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經相當的陌生了,中藥是我國先人經歷了千百年的經驗積累下來的。我們絕不能讓他沒落。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藥用植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