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弓

角弓

角弓是用竹、木與角片複合而成的弓,一般與角相反的背面還會鋪筋。

原文

篇名:角弓
出處:詩經··小雅·魚藻之什
所屬朝代:西周
作品體裁:詩
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
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愈。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已斯亡。
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題解

士大夫刺主遠骨肉親佞人。

注釋

騂騂(音辛):弓調貌。角弓:以角飾弓也。翩:反貌。反:弓之為物,張之則內來,弛之則外反。胥:相。胥:皆。
令:善。綽綽:寬裕舒緩貌。裕:寬。
老馬反為駒:以教駒者教老馬,比喻教之過遲。一說視老馬為駒,任之以勞;一說人貪取;自忘其老。饇(音域):飽。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疑為古諺語。指有人趨炎附勢不用教;巴結人如塗泥,塗了又塗。猱,猿類。徽:美。猷:道。小人與屬:小人都來依附。
瀌瀌(音標):雨雪盛貌。晛(音線):日氣。莫肯下遺:指小人不肯卑下順從。式:用。婁:斂。浮浮:雨雪盛貌。蠻、髦:南蠻、夷髦。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

譯文

角弓精心調整好,弓弦放鬆向外反。都是兄弟和親戚,互相千萬莫疏遠。
你和兄弟相疏遠,人民就都照樣辦。你教人民做好事,大家也會跟著乾。
這是善良好兄弟,相互寬容能包涵。如果兄弟不良善,互相傷害生禍患。
有人行為不善良,互相指責怨對方。貪圖爵祿不謙讓,到頭自己也滅亡。
老馬當作駒子養,後果如何他不想。譬如吃飯要吃飽,好比喝酒要儘量。
莫教猴子樹上爬,莫在泥上塗泥巴。君子如有好辦法,小人就會追隨他。
大雪紛紛滿天飄,太陽一出自然消。小人不肯自謙讓,常常無禮耍驕傲。
大雪紛紛飄未休,太陽一出化水流。小人愚昧如蠻夷,我為此事心憂愁。

賞析

關於《角弓》的主題,《毛詩序》已說得相當明白:“《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好讒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詩也。”雖然詩中所刺,是否確指幽王難以認定,但為王室父兄刺王好近小人,不親九族,而骨肉相怨的作品是可信的。從社會分析的角度看,這首詩反映的實際上是遠自父系氏族社會沿襲而來的一種宗法思想,也就是以宗族為紐帶而相互依存結為政治經濟勢力的思想。雖然在詩的第一章提及兄弟昏姻,好像是將同姓兄弟與異姓兄弟並說,以至於何楷以為這首詩是“刺幽王寵任昏姻而疏遠兄弟之詩”(《詩經世本古義》)。但從詩第三章兩提兄弟不及昏姻可見詩的重點是落在同姓兄弟上的。
全詩共八章,取喻多奇,因而給人“光怪陸離,眩人耳目”的感覺,仔細誦讀,方可發現各章之間確有內在脈絡流動,且有機交融,渾然一體。
首章“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是用角弓不可鬆弛暗喻兄弟之間不可疏遠。“兄弟昏姻”已如前所述,是同類連及,並無確指,著重點是同宗兄弟。“兄弟昏姻,無胥遠矣”,為全詩主題句,以下各章,多方申述,皆以此為本。
第二章敘說疏遠王室父兄的危害。“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四句皆以語氣詞煞尾,父兄口氣,語重心長。作為君王而與自家兄弟疏遠,結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風丕變,教化不存。
第三章用兄弟之間善與不善的兩種不同結果增強說服的效果。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處,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殘害,不能自保。如果說這一章還是因說理的需要而作的正反兩方面的假設,那么第四章則是通過現實中已成為風氣的責人不責己的小人做法直言王行不善的社會惡果。“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不善良的兄弟間只知相互怨怒,不顧禮儀道德,為爭爵祿地位各不相讓,涉及一己小利便忘了大德。所以鍾惺云:“‘相怨一方’,說盡千古人情。‘受爵不讓’是相怨之根。故‘老馬’以下皆承此意。”(《評點詩經》)
第五、六兩章以奇特的比喻、切直的口吻從正反兩方面勸誘周王。只有自身行為合乎禮儀,才能引導小民相親為善。“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取譬新奇,以物喻人,指責小人不知優老而顛倒常情的乖戾荒唐,一個“反”字凸現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如食宜饇,如酌孔取”,正面教導養老之道。第六章更是新意新語競出。“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用猿猴不用教也會上樹,泥巴塗在泥上自然粘牢比喻小人本性無德,善於攀附,如果上行不正,其行必有過之。後兩句“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又是正面勸戒,如果周王有美德,小民也會改變惡習,相親為善的。此意與後世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正相一致。
詩的最後兩章以雪花見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驕橫而無所節制和不可理喻。“莫肯下遺,式居婁驕”和“如蠻如髦”說的是小人,卻暗指周王無道。有鑒於此,詩人不禁長嘆“我是用憂”,此“憂”非為自身憂,也非為小人憂,而是為國家為天下而深懷憂患。
全詩因是父兄口吻,所以“少微婉,多切直”(陳子展《詩經直解》引孫緘語),少了一些通常意義上的詩味。又正因為是父兄口吻,全詩以氣貫通,或取譬,或直言,都在光怪陸離中顯示出一種酣暢,一種奔涌的激情。孫鑛所給的“風骨自高奇”的評價可謂知音之論。

詞語

角弓
讀音:jiǎogōng
詞義:①用動物的角和竹木、魚膠牛筋製作的弓;②以動物的角裝飾的弓
①示例:騂騂角弓,翩翩反矣。——《詩·小雅·角弓》;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將軍角弓不得控。——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風勁角弓鳴。——唐· 王維觀獵
詳解:以獸角為飾的硬弓。《詩·小雅·角弓》:“駁騂角弓,翩其反矣。” 朱熹集傳:“角弓,以角飾弓也。”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四人皆持角弓,違者則射之,有乘高窺瞰者,亦射之。” 清 費錫璜 《少年行》:“臂上角弓強,腰間劍似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