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

老馬

《老馬》寫於1932年,是臧克家詩集《烙印》中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基本信息

原文

臧克家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932.4

詩人介紹

臧克家,筆名少全, 何嘉,1905年10月8日生於 山東諸城市臧莊.1923年考入省立 第一師範,1930年進入 山東大學學習,並得到了老詩人 聞一多, 王統照的熱心教誨,並在他們的指導下於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 烙印》.臧克家是 中國新詩的開拓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主要詩集有《 烙印》、《 罪惡的黑手》、《 運河》、《從軍行》、《 一顆新星》、《春風集》等。《 老馬》是詩人的標誌性作品,也奠定了詩人明快,嚴峻的創作詩風.

寫作背景

寫作《老馬 》的時代背景:《老馬》寫於1932年,是臧克家詩集《烙印》中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說:“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我對 蔣介石政權全盤否定,而對於革命的前途,覺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鬱而悲憤的。”作者親眼看到了一匹命運悲慘令人同情的老馬,不寫出來,心裡就有一種壓力。通過賞析這首詩,我們能夠更具體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詩創作的成就和特色。被人們譽為“農民詩人”。

賞析

遺貌取神 意蘊無窮

——談《老馬》的象徵意義

對《老馬》這首詩,臧克家曾說:"寫老馬就是寫老馬本身,讀者如何理解,那是讀者的事,見仁見智,也不全相同."

根據西方接受美學的理論,一件作品的誕生,不僅要經過作家的創造,還要經過讀者的再創造.我們讀過《老馬》究竟有什麼感悟呢

首先,從詩題看:詩的標題是《老馬》,但詩人沒有詳細描寫老馬衰弱病殘的外形,而是著重寫它的命運,感受和心境,這種以貌取神的寫法,賦予了這首詩深刻的意蘊.

其次,從老馬的處境和命運特徵看:詩中的老馬似乎生來就得無條件的承受裝大車的命運,即使"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也橫豎不說一句話","只好把頭沉重的垂下."這裡詩人寫出了老馬任勞任怨的命運和忠厚善良的性格.這匹老馬也曾思考過自己不幸的命運,但它始終是"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淚只往心裡咽."從這裡我們也能體會到老馬的愚昧無知.儘管老馬任勞任怨,也要常常挨皮鞭.無奈"只好抬起頭望望前面."詩人寫出了老馬的悲慘命運,痛苦的感受和悲涼的心境,增強了老馬悲劇的感染力.

音韻:隔句押韻,即“夠”、“扣”押“ou”韻,“話”、“下”押“ia”韻,“命”、“影”押“ing”韻,“咽”、“面”押“ian”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