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坐落於素有“錦繡瀟湘”之稱,文化底蘊深厚,舜文化、瑤文化、柳文化、女書文化、稻作文化、理學發源地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是湖南永州市的最高學府。該校創建於1941年,前身為湖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1971年創辦專科教育,2002年由原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零陵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南科技學院。截至2013年,該校占地面積1300餘畝,建築面積45萬餘平方米,被評為省“園林式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湖南科技學院教學樓
1941年,湖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建立;1954年春,校址從道縣搬至永州市零陵區楊梓塘社區;
1970年12月,零陵地區革命委員會委派工作組進駐原零陵師範學校,負責零陵地區師訓班的籌備工作。1971年5月,創辦零陵地區師資培訓班;
1976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湖南師範學院零陵分院;
1977年下學期,零陵分院招收了恢復聯考制度後的首屆新生110名,學制3年。1979年5月,經零陵地委批准,零陵分院與零陵師範學校正式分家,零陵師範學校新建校址,原校址交給了零陵分院;
1981年7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零陵師範專科學校。張祖采任黨委書記,劉堅一任黨委副書記兼校長,趙國璋為副書記,李邦清、周祖盛、陳雁谷為副校長。該校占地面積為75畝,建築總面積為14337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總面積為4700平方米;
1981年學校開設了中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5個專業,專任教師為110人,其中講師為25人,招生357人,1982年增開了歷史專業,學制均為三年。1983年下期,增設了幹部專修科,學制兩年,招生420人。1984年專任教師為158人,其中有講師42人。該校占地面積為200畝,建築總面積為32796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總面積圍8367平方米;
1985年2月,陳宏能任黨委書記,羅爾康任黨委副書記兼校長,杜方智任黨委副書記,唐朝闊、黃裕民、胡顯詞任副校長,專任教師為146人,其中講師43人;
1987年1月,湖南省委批准零陵師專由正處級建制升格為副廳級建制,胡顯詞改任紀委書記;
1989年8月升格後的領導班子組成,周嗣海任黨委書記,羅爾康任黨委副書記兼校長,杜方智、徐達福任黨委副書記,唐朝闊、黃裕民、周雲峰任副校長,胡顯詞任紀委書記;
1990年專任教師為170人,其中副教授為34人,講師為63人;
1991年12月唐朝闊任黨委副書記,1992年1月任校長;
1993年7月,學校更名為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4月管天球、佘國華任副校長,陳雄一任紀委書記,蔣璟萍任工會主席;
1999年5月,蔣璟萍任黨委副書記。專任教師為208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47人,講師90人;
2000年,專任教師為292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114人;
2002年5月,零陵師專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零陵學院,2002年10月零陵學院第一屆班子成立。陳建民為學院黨委書記,管天球為黨委副書記、院長,谷明光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唐艷明、歐小松、鄧楠為副院長;
2004年7月,教育部同意零陵學院更名為湖南科技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該校獲得省級以上課題350餘項,省級以上科研獎勵100餘項,教師發表論文4000餘篇,出版著作近100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211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6篇;科技開發項目10餘項;該校申請國家專利2項,紅薯乙醇燃料生產研發和油茶高產套用集成示範項目獲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和省科技廳重大專項立項,生物質能源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被評為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學術資源

截至2013年,該校擁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億餘元,圖書館藏書85餘萬冊,固定資產總值5億餘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為中國人文社科百強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的核心期刊。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
舜文化研究所 中國(永州)南方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
柳宗元研究所 素質教育研究所
女書與瑤文化研究所 有機催化合成研究所
油茶研究所 理論物理研究所
油茶開發項目獲國家發改委立項資助;油茶高產套用集成示範項目獲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和省科技廳重大專項立項;“生物質能源”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油茶籽油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產學研示範基地均被評為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湖南科技學院湖南科技學院
截至2013年11月,該校16個教學系部,38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工程專業被確定為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化學專業被確定為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專業,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被確定為湖南省特色專業。化學輔修生物專業被確定為省重點專業。
湖南科技學院音樂系
湖南科技學院新聞傳播
湖南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系
湖南科技學院美術
湖南科技學院中國語言文學
湖南科技學院信息技術與教育系
湖南科技學院法律系
湖南科技學院外國語言文學
湖南科技學院體育系
湖南科技學院電子工程
湖南科技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系
湖南科技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
湖南科技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工程系
湖南科技學院土木工程與建設管理系
湖南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
湖南科技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11月,該校擁有中國古代文學、有機化學等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擁有中國古代文學、有機化學、理論物理、計算數學、文藝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等7個校級重點學科。

教學成果

截至2013年,該校《語文教學論》、《中學語文學科教育學》被定為省級重點建設課程,獲得省級以上建設項目100餘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20餘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湖南省教育廳重點教改課題等省級以上教改課題共157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教師出版著作46部,編寫教材39部。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在職教職員工1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740餘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職稱70餘人、副高職稱180餘人,博士50餘人、碩士540餘人。有省青年骨幹教師40餘人,新世紀121人才、省級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教學名師10餘人。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已有40餘人到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訪學進修,有20餘位外籍學者、近100名國內著名專家來校任教或講學。

所獲榮譽

湖南科技學院教學樓
所獲榮譽一覽
全國高校後勤工作先進集體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湖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湖南省文明單位 2012-2013年度全國畢業生典型經驗高校就業50強
湖南省文明高校 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
湖南省黨建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第七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三等獎

校園文化

湖南科技學院學院廣場
校訓
德才兼備,自強不息
校歌
《瀟湘之歌》
群力詞
唐孟沖曲
肩負時代重任
胸情青春信念群英薈萃在瀟湘
校園永遠是春天德才兼備
自強不息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無論潮起潮落
千迴百轉瀟湘總是奔流在發展的前沿舜德薪火相傳
柳學流長源遠地靈人傑育英才
瀟湘為我展新顏科教創新
敢為人先
春華秋實飲水思源
無論海角天涯
星移斗轉瀟湘總是我們永恆的眷戀

學校領導

湖南科技學院雪景
職務 姓名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陳弘
校黨委副書記 唐艷明
副校長  鄧楠、宋宏福 
正校級督導員 袁先友
校工會主席陳仲庚

湖南大學一覽表

湖南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普通院校 湘潭大學 | 湖南科技大學 | 長沙理工大學 | 南華大學 | 吉首大學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 懷化學院 | 湖南文理學院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 湖南理工學院 | 衡陽師範學院 | 長沙醫學院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長沙師範專科學校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學院 | 湘南學院 | 長沙學院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湖南女子職業大學 | 湖南軟體職業學院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 長沙教育學院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