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學院

湖南工學院

湖南工學院(H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創辦於1978年)與原湖南大學衡陽分校(創辦於1975年)合併組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行政隸屬於湖南省教育廳主管學校辦學定位為立足湖南,面向全中國,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強的科技服務能力,培養“重基礎、重技術、重能力、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奮進中的湖南工學院,秉承“勤學、務實、圓融、卓越”的校訓,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服務社會與服務地方為突破口,堅持走“改革創新、強化基礎、辦出特色、科學發展”之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質量著稱的高水平工科套用型大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湖南工學院湖南工學院

1975年,湖南大學衡陽分校成立。1978年,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成立。2000年,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高等學校教學水平合格評價,是湖南省工程專科學校中首家獲得通過的高校。

2003年7月,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向衡陽市人民政府等部門提交“關於購置土地建設新校區的請示”並獲同意。學校在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建新校區。

2003年9月26日,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與湖南大學衡陽分校決定向上級部門請示同意合併組建本科院校。兩校聯合成立“合併升本”籌備委員會,合併後的校名定為“湖南工學院”。

2003年11月20日,湖南省教育廳向省人民政府行文“關於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與湖南大學衡陽分校合併問題的意見”,同意兩校合併,由省經委主辦主管,並由省經委牽頭籌建湖南工學院。

2003年11月26日,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批示同意省教育廳意見。

2003年12月18日,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與湖南大學衡陽分校正式合併,籌建湖南工學院。會議成立湖南工學院(籌)院務委員會,張力擔任院務委員會主任,袁德平、胡波年任副主任。

2003年12月25日,撤銷兩校黨政機關所有機構,聯合設立湖南工學院(籌)二級機構。學院分三個校區,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為湖南工學院(籌)南校區,湖南大學衡陽分校為湖南工學院(籌)西校區,酃湖校區。

2004年1月5日,成立湖南工學院(籌)新校區建設工作辦公室,張平任主任,唐世龍、黃紅衛任副主任。

2004年9月6日,省經委下文設立湖南工學院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張力任組長,胡波年、羅建華任副組長。

2004年11月,順利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升本評估,湖南省政府向教育部致函,請求組建湖南工學院。

2004年12月20日,湖南工學院(籌)酃湖校區建設工程開工。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衡陽市委書記徐明華、衡陽市長賀仁雨、省教育廳副廳長申紀雲、省經委副主任劉送保到場並講話。

2005年2月23日,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專題研究湖南工學院籌備建設的有關問題。衡陽市政府、省經委、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湖南工學院(籌)等單位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2005年10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評選首屆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結果揭曉,湖南工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被確定為首屆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是湖南省獲此殊榮的三所高校之一。

2006年8月,學院主校區從南校區搬遷至酃湖校區。

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大學衡陽分校合併組建湖南工學院。

2013年教育部同意新增加的專業:日語機械電子工程物聯網工程。

設施建設

湖南工學院現有2個校區,占地1400畝,酃湖校區坐落於衡陽市珠暉區衡陽大學城,南校區坐落於衡陽市雁峰區,校舍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

湖南工學院導視系統設計 ——由湖南美景創意標牌標識有限公司規劃設計。

設計方案:

該校圖書館導視系統設計從系統化、科學化和藝術化的角度出發,通過形式設計、氣氛喧染以及意境的營造在潛移默化中暗示出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和環境特色。色彩、造型、選材等方面都將導視系統與圖書館內部環境相融合。

教學理念

湖南工學院湖南工學院

“奮進中的湖南工學院,秉承“勤學、務實、圓融、卓越”的校訓,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服務社會與服務地方為突破口,堅持走“改革創新、強化基礎、辦出特色、科學發展”之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質量著稱的高水平工科套用型大學。”
一、強化“實踐育人”意識。

實踐教學形成鮮明特色學校堅持“實踐育人”理念,進一步強化“實踐育人”意識,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改革,緊緊抓住“套用型定位”和“綜合素質發展”這兩條綱,在人才培養多樣化、提供學生個性發展空間、培養複合型人才等方面尋求更大的突破。為了推進科學發展,從2008年10月份開始,學校圍繞“如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學生成長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如何加強科研工作,實現學科建設和產學研工作的新突破?”等重要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實踐,實踐教學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堅持校企互利雙贏。

產學研合作初見成效要建設高水平工程套用型大學,使辦學出特色,科研上水平,必須走產學研合作之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為將產學研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以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產學研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加強產學研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要”,並廣泛動員和引導學校科研人員深入基層、走向社會,解決企業技術難題,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學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積極參與企業技術開發和改造,成效顯著。

三、注重學生科技創新,培養創造性人才影響深遠

大學是創新的搖籃。培育濃厚的校園創新文化,培養富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是大學承擔的核心使命。學校正是承載著這樣的神聖使命,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每年都撥出專項基金為學生提供創新活動的平台,大力推進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學院把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作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近4年內投入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經費80萬元,建立電子創新設計實驗室和機械創新設計實驗室等科技創新活動基地,組織全院大學生開展了以科技作品研製、學術論文撰寫、電子設計製作、數學建模、創新設計與製造、英語演講等為主要內容的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校訓

勤學、務實、圓融、卓越勤學”,就是指勤奮學習,精益求精,學會“學習”;“務實”,就是指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學會“做事”;“圓融”,就是指包容他人,溝通協作,學會“交流”;“卓越”,就是指自強不息,追求一流,學會“拼搏”。

學科建設

校園校園

該校注重學科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有較強實力的機械與自動化類、電氣與信息類、管理與安全類以及建工與材料類專業群,截止2014年3月有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重點專業等10餘個,有33個本科專業,其中安全工程和工商管理專業分別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湖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安全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為湖南省“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材料學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建築工程與藝術設計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數理教學部、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及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教學院(部),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億餘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10餘萬冊。

湖南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湖南工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湖南工學院建築工程與藝術設計學院 湖南工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南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南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系 湖南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師資力量

學校截止2014年3月在職教職工1000餘人,專任教師中教授70人,副教授300餘人,博、碩士共400餘人。有一批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高校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湖南省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省政府院士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等榮譽的高水平教師。

學術科研

學校擁有眾多國家級、省級科研平台,截止2014年3月有校外實習基地70餘個,校內實習工廠2個,各類實驗室各類實驗室42個,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優秀實習教學基地11個,省級實踐教學建設項目和科研平台各2個,省級基礎課示範實驗室、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省級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各3 個,省級科研平台2個,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基地1個。有省級教學團隊3 個,省級優秀教研室4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1 門。

合作交流

校園校園

學校注重校企合作,推進國際合作。以湖南工學院董事會為平台,以國際交流與合作為重點,分別與大亞灣核電站、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湖南南方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韓國亞洲大學、愛爾蘭沃特福德理工學院、英國桑德蘭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台灣中華大學、日本星城大學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先後有百餘位中外專家學者來校任教講學,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2009年7月6日,學院與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湖南省高校‘水泥新工藝’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被授予“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2010年5月14日,學院省級高校“水泥工業新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在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掛牌。2010年5月18日,湖南工學院與湖南南方水泥集團簽訂了校企戰略合作協定。

2011年10月12日,學院與中國石油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133所高校名列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2011年10月19日,學院與韓國亞洲大學的簽訂合作協定。

我校現有校外實習基地70餘個,校內實習工廠2個,各類實驗室42個,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優秀實習教學基地11個。

現任領導

校園校園

謝國保:(黨委書記)

張力:(校長、黨委副書記)

羅建華:(黨委副書記)

劉俊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平:(黨委委員、副校長)

陳世平:(副校長)

王利華:(黨委委員、副校長)

曹執令:(黨委委員、副校長)

劉龍昌:(紀委書記)

崔曉利:(黨委委員、副校長)

胡波年:(正校級督導)

羅蔚:(正校級督導)

榮譽獎項

“首屆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湖南省高校優秀教務處”

“湖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湖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湖南省文明高校”和“湖南省黨建工作先進高校”

知名校友

校園校園

王勇,1982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唐林卡,1982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所十四所主任、研究員。

劉安民,1982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機械製造及控制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湖南工學院現代製造技研究所所長。

羅京明,1984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香港雪琪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張強,1984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武漢明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鄒偉生,1986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安全技術管理專業,湖南大學教授、博士後。

鄒海鷗,1989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工業分析專業,深圳市蕾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向東,1996年畢業於湖南工學院安全技術管理專業,湖南大學國家“985”特聘專家,中央電視台財經評論員。

李堅,畢業於1999年,現為華強集團方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駐美國紐約分公司技術部經理

劉海,畢業於2004年現為集藝圖形設計工作室老闆,同時兼福湘木業有限公司華中區域經理。

湖南大學一覽表

湖南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普通院校 湘潭大學 | 湖南科技大學 | 長沙理工大學 | 南華大學 | 吉首大學 | 湖南工程學院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工業大學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 懷化學院 | 湖南文理學院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 湖南理工學院 | 衡陽師範學院 | 長沙醫學院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長沙師範專科學校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學院 | 湘南學院 | 長沙學院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科技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湖南工學院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湖南女子職業大學 | 湖南軟體職業學院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 長沙教育學院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