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興路街道

浦興街道是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街道辦事處駐上海市張楊北路518號。共有居民小區77個,設40個居委會。

基本信息

概述

浦興街道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街道辦事處上海市張楊北路518號。共有居民小區77個,設40個居委會。​

行政區劃

浦興路街道西至張楊北路與滬東新村街道接壤,南靠金橋路與金楊新村街道毗鄰,東靠楊高北路與金橋鎮相接,北臨趙家溝與高行鎮相望。面積6.3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9萬餘人,常住人口177468人,流動人口1.5萬餘人。轄39個社區。辦事處駐浦興路518號。有有張楊北路、五蓮路、金橋路、楊高北路、巨峰路、博興路、長島路、東陸路、荷澤路、台兒莊路等街巷。
[沿革]浦興路街道於1996年9月開始籌建,1997年9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轄區主要由東陸新村和金橋新村組成,面積5.24平方千米。2001年區劃調整後,原金橋鎮的金橋老街地區和周橋新村劃入浦興路街道。
[郵編]200129

浦興街道社區

下轄凌河路二社區、凌河路三社區、凌河路四社區、凌河路五社區、凌河路七社區、凌河路八社區、東陸路一社區、東陸路二社區、東陸路五社區、荷澤路一社區、荷澤路三社區、荷澤路五社區、浦興路一社區、膠東路一社區、龍臣社區、浦興路三社區、銀橋社區、膠東路第二社區、雙橋社區、金鑫社區、金澤苑社區、東荷社區、金鵬社區中大社區、證大第一社區、長島路社區、浦興路第二社區、平度社區、牟平社區、膠東路第三社區、凌河路第六社區、凌河路第一社區、證大第二社區、東陸路三社區、東陸路四社區、金橋灣社區、台兒莊社區、金橋社區和巨峰社區。

社區狀況

社區內有趙家溝、曹家溝、馬家浜3條河道。社區道路整齊,交通便捷,有張楊北路、五蓮路、金橋路、楊高北路、巨峰路、博興路、長島路、東陸路、荷澤路、台兒莊路、金楊路等主次幹道,以及22條通往新區各街鎮和市中心的公交線路。社區公共綠地達251萬平方米,還擁有原浦東第二大公園——金橋公園。隨著捷運6號線和12號線、翔殷路隧道、中環等市政配套建設,已具備較好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社區內有社區學校(分校39個)、文化中心(分中心1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就業基地、陽光驛站、陽光之家、殘疾人服務社、敬老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醫療點)、計生服務站各1個,社區圖書館2個,集貿市場7個,全日制中學4所,國小7所,幼稚園13個,託兒所2個。

位置

位於上海市東部浦東新區內,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緊靠基礎雄厚的上海市區、北倚物豐人傑的長江三角洲、面對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年平均氣溫16.2℃,一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浦東是上海重要交通樞紐,在100多公里的江海岸線上布局了洋山深水港、浦東國際機場和外高橋港區等重大功能性樞紐,先進的國際物流港口,航空運輸、鐵路軌道運輸、城際高速路共同建構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體系,使浦東距世界僅“一步之遙”。浦江大橋、海底隧道、磁懸浮列車、捷運線路織成密集的交通網路,將浦東與全國、與世界更緊密地融合為一體。伴隨著浦東經濟的高速增長,新浦東的生態環境建設得到極大改善,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城區”、“國家環保模範城區”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浦東堅持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努力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環境良好的生態城區。

信息

浦興街道

街道辦事處

張楊北路518號

50262914

浦興街書場

浦興街道正是順應歷史的發展趨勢,依託本社區文化中心興建了評彈書場,書場占地約400多平米,古色古香,雅致怡人。書場內設25張桌子,可以容納125至188名聽眾,票價為辦評彈卡3元/人次,零售票為3.5元/人次,價格也是很低廉的。書場還免費提供開水及茶杯。浦興書場在滬上頗有知名度,自創辦以來,廣受居民歡迎,場場爆滿。為了適應廣大居民的需求,浦興書場一年中除了大年三十這天閉門謝客外,其它時間都開門廣納四方之客,但仍有很多老人覬覦年三十可以有書可聽。這些老人多以本社區內及附近社區的居民為主,還有部分老人是從遠道慕名而來,請來的說書人各有千秋,頗具特色。加之工作人員服務熱情周到又細緻,為老人們事先準備好一瓶瓶的熱水,老人們一來便可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當老人們痴迷在說書人曼妙的故事裡並美滋滋地呷上一口茶的同時,工作人員還不時地為他們的杯子斟滿茶水,老人們來到這裡如沐春風。
浦興街說書場老年人的樂園
很多老年人一天沒聽說書就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點了什麼似的,他們從說書人的精彩演繹中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英氣、年輕時的憧憬、年輕時的闖勁,人生的苦澀甘甜、成敗榮辱盡在其中。說書人的三弦和琵琶能道出各朝代的人和事,能在瞬間將人們帶入遙遠的星河,目睹整個天寰的變遷和人類歷史長河的綿亘興衰。在這些安享天年的老人心中,這也是他們對人生的回顧,將他們一生的精華濃縮起來瞬間綻放。他們每天咀嚼著這些有滋有味的正史、野史,箇中樂趣心自知。
書場設在居民區附近,即使是行動不大方便的老人們,也能閒庭信步般的走向書場,對這些老人來說是多大的福分啊!
一些老的名家書場面臨拆遷,甚或拆而不遷固然令人惋惜,但是在新形勢下,方便老年人的其它模式也如雨後春筍般在茁壯成長,這就像一個勤勞能幹的母親,在油盡燈枯時,不得不面對自己的衰老,同時她也欣慰地看到她的兒女遍及各地,將她的事業勇敢地傳承下去,痛並變化著,這是逃不脫的歷史現狀,但也是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也可謂老人之“家”遍地開,新物暢懷舊事難忘。浦興社區評彈書場就是其中一枝悄然綻放的奇”葩”,沁人心脾,備受青睞,成為老人最貼心的場所,情感寄託的好去處。

蒲興社區學校

3月1日上午,浦興社區學校電腦沙龍班開學第一天出現了新氣象,上完一小時課後,30多名學員在班長楊基淮帶領下走出教室,因地制宜地在二樓過道上排起整齊的隊伍,由陳琴芳領操做起了廣播體操,10分鐘完整的做完廣播體操,學員全身直冒汗,嘗到了鍛鍊身體的甜頭,掀起一道全民健身的風景線!為新學期,新開始開了一個好頭。
蒲興社區學校
據悉,浦興社區學校每天上、下午學員都能自覺做課間廣播體操,已形成一種全民健身活動,學員們說:課間做廣播體操益處多。

主要領導

黨工委書記 趙衛安

趙衛安,男,1958年3月生,漢族,大學文化,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7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浦興社區(街道)黨工委書記。
趙衛安同志歷任空軍航空兵第三師八團機械師、政治部幹部科幹事,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幹部部任免處正連職幹事,空軍後勤第四訓練團政治處主任,浦東新區城區工作黨委政工處主任科員,洋涇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2001年至2004年作為援藏幹部,任西藏自治區江孜縣委書記。後任機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川沙功能區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川沙新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武裝部部長。2006年9月任浦興社區(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2008年11月至今任浦興社區(街道)黨工委書記。 聯繫方式:50262914
分工:主持負責社區(街道)黨工委全面工作

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張安平

張安平,男,1970年1月出生,漢族,浙江寧波人,1994年3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共浦東新區浦興社區(街道)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浦興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曾任浦東新區財稅局辦公室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財稅局稅政處處長助理、負責人。財政局專項資金管理中心負責人、副主任。財政局財務會計處副處長。財政局專項資金管理中心主任。財稅局經濟發展處(農業處)處長。
聯繫方式:50262914
分工:主持負責街道辦事處全面工作

黨工委副書記 劉述富

劉述富,男,1974年11月生,漢族,江西南康人,學歷研究生,中共黨員,199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浦興社區(街道)工作委員會委員、副書記。
1997年7月起任浦興路街道辦事處科員。2001年4月浦東新區城工委社區管理處科員、副主任科員。2005年3月起任浦東新區城工委(農工委)社會管理處主任科員。2005年6月起任中共浦東新區機場鎮黨委組織委員、組織人事科科長。2006年01月起任上海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域管理委員會社會管理處處長助理。2007年5月起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域管委會社會管理處副處長、華夏社區黨委副書記、主任。2007.06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幹部總領隊秘書。2010年08月起任中共浦東新區浦興社區(街道)工作委員會委員、副書記。
聯繫方式:50262914
分工:宣傳、民眾文化、工青婦工作

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唐世君

1995年12月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歷任:39341部隊戰士、技術員,川沙縣合慶鄉黨委秘書、團委書記、紀委委員,川沙縣合慶被單廠黨支部書記、廠長,浦東新區合慶被單廠黨支部書記、廠長,合慶實業總公司副總經理,浦東新區合慶鎮黨委委員兼實業總公司副總經理,浦東新區合慶鎮副鎮長,浦東新區機場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鎮長。2005年5月,任浦東新區浦興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聯繫方式:50262914
分工:負責市政衛生、市政建設與管理委員會工作

發展

近三年,先後實施了31箇舊小區的綜合整新工程, 3萬餘戶居民受益;實施了迎世博美化街面工程,對14條主要社區道路全面進行了店招店牌改造;探索城管進小區、物業管理達標考核、疏導點管理、違章整治、建築垃圾集中清運機制提高市容環境管理水平;實施兩個文化中心改造、兩個衛生服務點建設、兩個託兒所改造、六個集貿市場標準化建設,購買了為老服務中心用房等公共服務保障實事項目;在全區率先探索建立“兩個實有”(實有人口和實有房屋管理)體制機制,並大力推進社區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二期平台開發建設;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協調辦公用房,建立實體化運作的社區綜治中心;制定並實施“大愛浦興,和諧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創辦創作了“一報一歌一書一片一戲一冊”(大愛浦興社區報、浦興街歌《夢想的家園》、《大愛》書、《秋日的陽光》和《魅力浦興》短片、《情滿人家》方言戲、《浦興如歌》畫冊等),極大地提高了浦興的歸屬感、凝聚力;培育發展了社區志願者協會、就業聯席會、創業聯誼會、物業聯席會、業委研究會、海英心理諮詢室等一批社會組織,社區公共服務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率先探索全面實行了機關、三中心、黨群幹部的職業化建設;社區財政收入從2006年1.23億元到2009年底實現6.08億元,連年創新高,年財政收入年平均增幅近50%,實現了財政收入的跨越式發展。
在“大愛”精神的引領下,社區先後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社區、全國低保救助管理達標單位、上海市文明社區、上海市平安社區、上海市和諧社區示範街道、上海市社區建設模範街道、上海市充分就業示範社區、上海市燃氣安全示範社區、上海市文廣行政事務社區服務優秀視窗、上海市先進僑聯分會、14個市級文明小區和26個區級文明小區、3個市級文明單位等一批先進和榮譽稱號。

浦東新區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