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鋼新村街道

上鋼新村街道

上鋼新村街道是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地處浦東新區城區。

基本信息

簡介

上鋼新村街道是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地處浦東新區城區西南部。轄區面積7.54平方公里,
區域範圍東至上南路,南至川楊河,西、北臨黃浦江,其中有2平方公里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選址區域。轄區內有打浦路隧道浦東入口處,盧浦大橋主引橋貫穿轄區,並有濟陽路主引橋出口,耀華路上下匝道口等上下橋道口, 昌里路浦東南路、耀華路、成山路等下道連通新區各大開發區.近年來,隨著轄區內市政道路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和社區建設管埋的不斷推進,街道經濟及招商引資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落戶註冊在街道轄區。鋼新村街道,解放前夕地域屬斯盛區楊思鄉。解放後先後屬楊思鎮和周家渡街道。1986年8月從周家渡街道劃出,建立上鋼新村街道辦事處。有1525個居民小組,常住戶口30719戶,84839人。其中有回族407人,滿、維吾爾、布依、朝鮮等族48人。

行政區劃

上鋼新村街道位於浦東新區城區西南部。轄轄上鋼一村、上鋼二村上鋼三村上鋼四村上鋼五村上鋼六村上鋼七村上鋼八村上鋼九村上鋼十村德州一村德州二村德州三村德州四村、德州五村、德州六村德州七村濟陽一村濟陽二村濟陽三村、耀華路社區、濟中社區、上南花城社區23個社區。辦事處駐歷城路56號。

歷史沿革

上鋼新村街道,解放前夕地域屬斯盛區楊思鄉。解放後先後屬楊思鎮和周家渡街道。1986年8月從周家渡街道劃出,建立上鋼新村街道辦事處因上鋼新村而得名,隸屬南市區。1993年劃歸浦東新區。1997年,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東起上南路,南沿川楊河,西臨黃浦江,北至耀華路,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9.3萬,轄47個居委會。
轄區原為農田,種植稻、棉、麥、蔬菜等。1952年,上海第三鋼鐵廠在此興建工人新村,面積2735平方米,100戶職工搬入新居。80年代以來興建大批工房。至1992年底,共建工房2000餘幢,其中高層建築8幢。解放前轄區僅有上南路、耀華路兩條道路。解放後除翻修、擴建原有道路外,新辟了歷城路、靈岩路、長青路、西營路、濟陽路、昌里路、楊高路、德州路等道路。1978年開掘的川楊河沿境而過。
1998年區劃調整後,區域面積7.54平方千米,區域範圍東至上南路,與周家渡街道毗鄰;南至川楊河,同三林鎮相望;西、北鄰黃浦江。戶籍人口10.38萬,常住人口12.64萬,其中外來流動人口1.5萬。街道下屬居委會有30個,主要管理上鋼新村、德州新村、濟陽新村、新世紀花苑等4個居民新村,以及黃浦江邊和浦鋼公司周邊的城鄉結合地區。

區劃組織

轄區原為農田,種植稻、棉、麥、蔬菜等。1952年,上海第三鋼鐵廠在此興建工人新村,面積2735平方米,100
戶職工搬入新居。80年代以來興建大批工房。至1992年底,共建工房2000餘幢,其中高層建築8幢。解放前轄區僅有上南路、耀華路兩條道路。解放後除翻修、擴建原有道路外,新辟了歷城路、靈岩路、長青路、西營路、濟陽路、昌里路、楊高路、德州路等道路。1978年開掘的川楊河沿境而過。轄區交通便利,經過境內的有83、84、86、214、隧道一線、隧道二線等公交線和周南、周陳、周魯等長途線。街道依靠學校、工廠、部隊、院所、里弄等各行各業開展創文明樓組、示範家庭、文明小區、文明單位、“十佳”新事、“十佳”服務明星等活動,每逢單月20日,組織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為民服務”活動,服務項目近百個。街道投資40餘萬元,建造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站,長青遊樂場設有錄像室、舞廳、小劇場、兒童樂園、老年茶室、圖書館等,並辦有滬劇、越劇、舞蹈、歌詠等業餘表演隊,經常在轄區進行普法、防火、愛國衛生、計畫生育、好事新風等宣傳演出。文化中心站1990年被評為市一級文化站。街道每年進行地區“科普之夏”活動。1991年建立南市區第一個科普樓組,由14戶居民組成,其中有獲國家科技獎的工程師,有教師和醫生,還有養花、烹調、家電維修等方面的能工巧匠。科普樓組定期開展普及科學知識活動。

社會事業

1988年街道提出建成“安定、優美、方便、舒適”環境的目標,建立了由各單位組成的新村管理委員會,制訂有關
房屋設施、環境衛生、治安、綠化管理等規定。同年,街道以上鋼七村為試點小區,以後在上鋼八、九、十村和德州六村推廣,促進了街道市容衛生工作全面開展。轄區1992年有新村綠地20餘萬平方米,街道綠地近2萬平方米;另有長青公園,占地28.5畝。1986~1988年連續3次獲市文明衛生街道稱號,1988年獲市無鼠害街道稱號,1990年獲市環境衛生整潔街道稱號,1992年被評為市二級衛生街道。同年,昌里路被命名為市交通市容衛生一條街。自1973年以來,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來賓參觀了上鋼地區的街道工廠、幼稚園、學校、商場及500餘戶居民宅所。1986所以來,街道先後建立了勞動服務公司、合作聯社、社會勞動服務公司3個經濟實體,1990年又建立了民政福利企業管理所。至1992年,街道有工業、商業、服務、建材等企業66個,從業人員579人,全年產值(營業額)2316.36萬元,利潤210.07萬元,上繳稅收118.36萬元。轄區還有市屬和區屬企業38家。其中耀華皮爾金頓玻璃有限公司生產的浮法玻璃遠銷海內外,浦東商場經營萬餘種商品,有“浦東中百一店”之稱。1988年起街道辦事處連續3次被評為區文明單位。

浦東新區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