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燈

洛陽宮燈

宮燈種類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其造型優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易於保存。既可用於喜慶飾品,點綴昇平;又可作藝術宣傳,表彰新風。也可作紀念品,贈送親朋。

歷史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洛陽宮燈歷史悠久,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建都洛陽,為了慶賀,在宮廷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傳入民間, “宮燈”之名也由此而生。 隋煬帝大業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遊,全城張燈結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後,每逢元宵佳節,家家彩燈高掛,處處明燈璀璨,人人提燈漫遊,盞盞爭奇鬥豔。這種風俗傳至全國,波及海外。

清代,洛陽宮燈仍很盛行。洛陽老城人李文林,成為一代名師,所作宮燈,年產萬餘盞,遠銷省內外。慈禧太后途經洛陽時,贈她一對,受獎銅牌一枚,李家名聲大振,終成富賈。

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其造型優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易於保存。既可用於喜慶飾品,點綴昇平;又可作藝術宣傳,表彰新風。也可作紀念品,贈送親朋。
40 年來,洛陽宮燈大為發展,名師高徒,人才輩出,產品遠銷國內外,中南海的懷仁堂也掛起了洛陽宮燈。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其中尤以紅紗燈最為著名。每逢元宵佳節,宮燈遍及洛陽城,增添了節日氣氛。

傳說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掛件

每逢元宵佳節,洛陽全城,家家寶燈高掛,人人提燈勝游,處處明燈璀璨。這種風俗,風靡全國。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角龍頭燈走馬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尤以紅紗圓燈最為有名,它造型精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

既可作喜慶飾品,又可作藝術宣傳,還可作紀念品贈送親朋。1949年後,洛陽宮燈有了飛快的發展。名師高徒,人才輩出。1957年有12個品種投入國際市場,遠銷新加坡、歐美等地。1959年創新的“六角子母燈”參加全國國慶燈展,獲得極高聲譽。

種類

宮燈種類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其造型優美,宜書宜畫,撐合自如,易於保存。既可用於喜慶飾品,點綴昇平;又可作藝術宣傳,表彰新風。也可作紀念品,贈送親朋。

發展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做宮燈的貧民多無文化,他們只知道埋頭苦幹,養家戶口餬口,從沒想起也沒能力將宮燈行業的人物故事,歷史演變記之於紙,傳之於世。

尋訪洛陽宮燈的歷史演變是艱難的,要不是碰上82歲的朱學愈老人。他顫微微地給我們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名字叫做《洛陽宮燈史》,這是40多年前他歷經一番查訪後的心血結晶,裡面對明末清初至建國前後洛陽宮燈的發展情況有著較為詳細的記載,尤其是一些主要宮燈匠人的前後傳續。

洛陽做宮燈最早的是鼓樓杜家。

杜家做宮燈始於明朝。到了清初,家裡有個叫杜永昌的中了舉人做了知縣後,便與宮燈揮手拜拜。此後杜家四代人中,出過舉人,癢生、司訓等,有錢有勢了,宮燈一直難沾杜家人手。一直到清朝道光年間,估計是家道敗落,杜占元又開始以宮燈為生。光緒時候,杜占元子杜振玉“燈體字”寫得甚為出色,聲聞京城,北京不斷有官宦派人到洛陽,專為購買杜家的宮燈。和杜振玉同時代做宮燈的杜姓有杜寶貝、杜拴子、杜重塔等,另有吳發成,閻發娃、孫寶寶、崔寶榮等,是杜家的徒弟。民國時候,杜家做宮燈的有杜式娃,杜大生,杜連生、杜道三、杜才娃等,解放以後,杜家仍有杜丙光,杜天定,杜光義、杜留欣等做宮燈。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杜家宮燈之後,有東李家和西李家宮燈。這做宮燈的二李,一家在東大街東頭,一家在東大街西頭,故以“東李”“西李”稱之。

東李家宮燈,傳說始於清康熙年間,戶主叫李煒,其子李鈺、孫李紹武均繼承前輩技藝,做燈為生。李紹武婚後不久病故,其妻能幹,率領匠工做燈不停,其時東李家宮燈,因為品種全,質量好,收入頗豐,家境漸至富裕。後李紹武妻招同姓人李謨為子,繼承宮燈作坊,李謨管理有方,東李家愈加富裕。

李謨有3子7孫,都會做宮燈,收徒頗多。東李家興旺時,據傳有7間門面房,長年生產六角龍頭宮燈、羅漢白絹燈和紗綢宮燈,是當時的做燈業首戶。道光、同治年間,李謨子李萬升家宮燈作坊最大,萬升3個兒子,分開3個宮燈作坊,3個宮燈作坊都很有名。至清末,東李家幾個後代先後改行,都不做宮燈了。

西李家宮燈,首領人物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李文林,李文林繼承父業,其4子9孫都參與做宮燈,加上學徒,傳說其家常年有20多人生產,由於分工仔細,許多學徒出師時,只會做其中的一道工序。

李文林之子李上元以剪往宮燈上粘的雲紙出名,上元剪雲紙,每10對燈的捆一捆,放入箱中待用。1894年,慈禧與光緒從西安回北京時路過洛陽,李家獻大宮燈一對,慈禧獎銅牌一枚。進入民國,西李家逐漸衰敗,也都改行他業,遠離宮燈了。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朱家宮燈。光緒初年由朱文田創立。文田原是東李家李萬升的高徒,他刻苦鑽研技術,深諳做燈原理,並改進多項做燈工藝,他生產的宮燈,質量好,式樣美觀,長期不走形,大受買家青睞,陝甘寧等地到洛陽買燈者,往往非朱家宮燈不買。

朱文田不但做燈,還會在燈上畫簡單的武人畫,如武松、楊香武等。他有3子2女,還有5個徒弟,個個是做燈的高手。長子朱啟瑞,在吳佩孚主政洛陽時,做燈業中的頭把好手,次子朱啟明善於管理作坊,三子朱啟坤是寫燈體字的高手。抗戰時期,朱家宮燈分為兩家,一家是朱啟明與其子朱欣的“五福”牌宮燈,一家是朱啟坤與其子朱學愈的“三珠”牌宮燈。朱家宮燈從創業到解放後,從未間斷過。

王家宮燈,創始人王庚,一說是朱家宮燈朱文田的學徒,一說是繼承祖業。王庚家境貧苦,無資力,平時以經營小吃為生,年節時做燈外賣。王庚有三子,老大王大壽,老二王二壽,老三王三壽,又名王福信,是至今洛陽唯一一個繼續宮燈製作的老人。王家宮燈也是洛陽唯一一個流傳至今不息不滅的宮燈世家。

除了以上 所述,洛陽做宮燈比較有名的還有田家宮燈、趙家宮燈、張家宮燈等。

縱觀洛陽宮燈發展史,無不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息息相關。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做燈的就多,銷售量就大,反之則人少燈少。明末清初,戰亂四起,社會動盪不安,老城做燈的人家就少。乾隆末年,國泰民安,宮燈業就興盛。光緒末年,慈禧攜光緒路過洛陽,喜歡上洛陽的張合架宮燈,北京做官的紛紛遣人來買,洛陽宮燈又興盛一時,到了民初,戰亂頻仍,做燈戶又銳減。到吳佩孚主政洛陽,由於其給屬下大送官銜燈,洛陽宮燈又紅火一時。後吳被憨玉坤逼離洛陽,洛陽宮燈隨之暗淡,燈戶只剩下六七家。抗戰時期,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洛陽做燈戶只剩下兩三家,苟延殘喘。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它才有了新生。

品種分類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洛陽宮燈,品種上分為四大類,四大類中又各有若干小類,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洛陽宮燈世界。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爍爍,美不勝收。
張合架紗綢宮燈

洛陽宮燈最大的一個“與眾不同”,就是可以在用時撐開,不用時合上,伸縮自若,收藏方便,因此深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據傳,1894年,慈禧攜光緒帝途經洛陽,見洛陽宮燈張合自如,很是喜愛。隨行官員回京後口口相傳,便專門派人到洛陽購燈,由此引發當時洛陽宮燈製造業的興旺。
張合架紗綢宮燈分三種形式,圓樣宮燈老樣宮燈(蛋圓形),清化樣宮燈(長圓形)。
圓樣宮燈也叫門燈,主要用於大門的裝飾,舊時富貴人家,逢年過節,大門外門檐下一邊一個燈籠,莊嚴中透著肅穆,喜慶中映著富貴。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老樣宮燈

即蛋圓形宮燈,是老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式樣,燈型自然流暢,主要作為商店的字號燈。說起字號燈,得順便說說“開市”,舊時洛陽商業春節期間停業吃喝玩樂,過完年再開門營業,叫“開市”,正月初六是“小開市”,商戶隨自願開門營業。正月初十到十四間,由商會選定一個黃道吉日,全市商業統一“大開市”。到了那天3時左右,全市商戶張燈結彩,放鞭炮,燃煙火,熱鬧非凡。無論“大開市”“小開市”,商戶都要在店門前懸掛“字號燈”。即在燈上寫店鋪字號和經營內容,其燈型美觀,字型講究,藉此引來路人駐足評判。
清化樣宮燈為長圓形,據傳由清化縣(今焦作博愛縣)流傳而來,多為“官銜燈”和“還願燈”。“官銜燈”引出一則典故,與吳佩孚有關,傳說這個清末秀才主政洛陽時,附庸風雅,逢年過節喜歡給連長以上的下屬贈送官銜燈,由他們帶回家鄉光宗耀祖。比如一個王姓連長,他的官銜燈上除了寫“王”外,還寫有他所在師、旅、團、營、連字樣。
無論“圓樣”、“老樣”還是“清化樣”,每種宮燈都有十幾個樣式,顏色有紅有白,材料有單紗、雙絹,還有綾綢,製作時視具體用途再作分別。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拼裝架方型彩繪宮燈
這類宮燈呈方形,骨架由木頭做成,能拆能卸,收藏十分方便。分類有“方白絹”、“方羅漢”、“粗方燈”等。骨架用木有胡桃木,椴木,楊木等,也有富貴人家用紅木,紫檀木的,那自是燈中的上品了。
方形宮燈燈架四邊,均有透雕花邊,燈面講究寫字畫畫,一般由當地名人動筆,字寫古今詩詞,畫畫山水花鳥。
拼裝架多角蔡繪宮燈類
多角宮燈也是木架結構,能拆能裝,也有不能拆裝的固定架。木質與方形宮燈相同,品種有六角龍頭宮燈扇面宮燈,各種壁燈,蝴蝶型宮燈,桌燈,盒燈等。花邊有透雕,有浮雕,也有不帶花邊的。
玩燈、花燈、紙燈類

這類燈多為燈節中兒童提燈遊玩所用,燈型各種,五彩繽紛,有固定型,有活動型,有操縱變換型。常見的有猴燈、羊抵頭燈、走馬燈、還有玉兔燈、仙鶴燈、龍頭燈、三節龍燈、寶塔燈、廊宇房燈、樓檯燈、紅紗燈、葫蘆燈、六六串燈、四方小燈等。因為屬玩物,此類燈一般做工粗糙,但也有做工細膩的。燈面有紗,有絹,也有紙糊的。
需要說明的是,舊時洛陽宮燈並不像現在所見燈籠,全國各地一片紅。傳統的洛陽宮燈,紅顏色的很少,除了一些有特定用途的,比如還願燈,還有一些玩燈用為紅色外,多為白絹或白紗做面。大約現在作燈,只為觀賞,紅顏色符合人們的審美需要。舊時更注重實用性,白燈更亮照得更遠,燈面題字,看得清,還看得遠。

歌謠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

末了,把從朱學愈老師處得來的一首《洛陽宮燈用途歌》獻給大家,這首歌同樣錄於40年前,其中不乏俚語俗言,有些地方甚至艱澀難懂,但畢竟它呈現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值得一看。
洛陽宮燈用途歌

諸先生,聽我論,且請站定。我談談,宮燈的,今後前程。
在洛陽,做宮燈,與別不同。品種多,型式好,精緻玲瓏。
能張合,好包裝,攜帶便通。工藝多,書寫精,彩畫多種。
配電器,探新法,古典文明。既精巧,又經濟,雅致實用。
從實際,論今後,用途八種。慶光明,祝幸福,象徵和平。
鄉村懸,街衢掛,顯示太平。書頌詞,寫詩歌,文化革命。
畫現實,藝中美,社會新風。照明燈,絹面罩,好看擋風。
夜行路,燈面字,老遠看清。贈親友,作禮品,佳妙品種。
紅圓燈,表團圓,幸福光明。商店鋪,裝飾它,招徠客眾。
因為它,畫商標,能寫號稱。表功績,與錦標,碑匾不同。
寫功績,隨裝飾,晝夜鮮明。彰古人,頌功德,顯耀門庭。
好榮譽,傳榜樣,發揚新風。表信念,表敬意,暢書功績。
它雖然,啞不語,代人宣頌。宮燈的,諸作用,前途無窮。”

河南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