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蘚分枝桿菌

泥炭蘚分枝桿菌,放線菌的其中一種,22℃和37℃生長。

基本信息

菌體簡介

在改良羅氏(Lowenstein—Jensen)培養基和米氏7H10(Middlebrook7H10)瓊脂上,時常為多形態的短粗桿菌,未見真正分枝,抗酸,革蘭氏陽性。時常形成簇叢,但無索帶或交叉條紋,也無孢子、莢膜或氣絲。在前一種培養基上,22℃和37℃,菌落光滑,有光澤,橙黃色;在後一種培養基上,菌落光滑、緊密、有光澤,橙黃色,通常圓頂狀,直徑2—3毫米,全緣。為暗產色生長快的分枝桿菌,22℃6天,31℃3天和37℃7天可見生長。酸性磷酸酯酶、腐胺氧化酶、硝酸鹽還原酶、Tween水解酶、脲酶、吡嗪先胺酶陽性;乙醯胺酶、苯醯胺酶、煙醯胺酶、水楊醯胺酶、尿囊素酶丙二醯胺酶陰性。富馬酸鈉、琥珀酸鈉、丙二酸鈉、草酸鈉和丙醇可作為唯一碳源。乙醯胺可作為碳氮源。苯甲酸鈉、檸檬酸鈉、馬尿酸鈉不能作為碳源。

特性特徵

20微克疊氮化物或0.1%NaNO2生長。250微克羥胺、1%脫氧膽酸鹽、3%NaCl或MacConkey瓊脂上不生長。從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肌醇、D—甘露醇產酸,絕大部分從海藻糖產酸;從L—阿拉伯糖、D—阿拉伯糖、D—木糖、L—鼠李糖、衛矛醇、L—山梨醇不產酸。從西德西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沼澤地泥炭蘚分離出183株菌,任選50株進行了分類研究。它們產生枝菌酸,有獨特的類脂和免疫擴散模型並形成特殊的敏感素。其內部相似性為98.23±2.29%是一種非致病生長快的分枝桿菌與其他生長快的分枝桿菌顯著不同。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二)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