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諾卡氏菌

大西洋諾卡氏菌

大西洋諾卡氏菌,無氣絲。基絲有分枝,直徑0.4-0.6微米。10-12小時後,斷裂為球桿菌和球菌。老培養物內完全為類球菌和微胞囊。形態Ⅰ群。不抗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大西洋諾卡氏菌
拉丁學名:Nocardia atlantica
諾卡氏菌病

參考文獻:瓦克斯曼:放線菌第二卷,38-39,(1961)1974,伯傑細菌鑑定手冊第八版,744-745,1974。

形態特徵

無氣絲。基絲有分枝,直徑0.4-0.6微米。10-12小時後,斷裂為球桿菌和球菌。老培養物內完全為類球菌和微胞囊。形態Ⅰ群。不抗酸。

性狀特徵

合成和有機培養基:基絲鮮黃色至橙黃色,質度麵團狀,表面光滑,中央隆起。
明膠液化火山口狀、後層狀。牛奶酸性,凝固,後緩慢腖化。澱粉不水解。纖維素分解。瓊脂緩慢消化。藻酸分解。硝酸鹽還原。水解幾丁質。不產生H2S和吲哚。不從吲哚產生靛藍。生長適溫28-30℃。在蒸餾水培養基和直到6%海鹽濃度的培養基內生長良好。鹽濃度不影響形態和顏色。觸酶陽性。從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鼠李糖、棉子糖、水楊苷產酸;從乳糖、甘露醇、山梨醇、衛矛醇不產酸。利用乳酸鹽、葡糖酸鹽;不利用醋酸鹽、丙酸鹽、丁酸鹽、檸檬酸鹽、蘋果酸鹽、草酸鹽。D-精氨酸和谷氨酸可作為氮碳源。DL-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甘氨酸、L-亮氨酸、DL-苯丙氨酸、L-脯氨酸、酪氨酸只能作氮源。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為貧乏氮源。從亞硝酸鹽、硝酸鹽、天冬素和蛋白腖緩慢產生氨,利用尿素為氮源,不積累氨。

形態描述

無氣絲。基絲有分枝,直徑0.4-0.6微米。10-12小時後,斷裂為球桿菌和球菌。老培養物內完全為類球菌和微胞囊。形態Ⅰ群。不抗酸。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二)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