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分枝桿菌

嗜血分枝桿菌

嗜血分枝桿菌,短桿菌,偶爾略彎曲,或成小繩狀,抗酸性強。是非結核分枝桿菌之一,1978年Sompolinsky等首次從以色列1名霍奇金病患者的皮膚肉芽腫和皮下膿腫膿液標本中分離所得。

基本信息

簡介

嗜血分枝桿菌是非結核分枝桿菌之一,1978年Sompolinsky等首次從以色列1名霍奇金病患者的皮膚肉芽腫和皮下膿腫膿液標本中分離所得。

特徵

短桿菌,偶爾略彎曲,或成小繩狀,抗酸性強。不為革蘭氏染色所染,未見運動性。在加60微分子氯高鐵血紅素的7H10瓊脂上培養3周,相差顯微鏡觀察,活細胞平均0.6×2.4微米(0.4—0.7×1.4—3.2微米);用Zieh—Neelsen法固定染色細胞平均0.4×1.6微米(0.3—0.5×1.2—2.2微米)吡嗪醯胺酶和煙醯胺酶陽性;脲酶陰性。觸酶陰性。不合成煙酸。硝酸鹽不還原。不水解吐溫。芳基硫酸酯酶陰性。碲酸鹽不還原。鐵攝取陰性。

嗜血分枝桿菌嗜血分枝桿菌

不耐5%NaCl。中性紅陽性。磷酸酯酶陰性。吲哚陰性。半乳糖苷酶陰性。高度抗異煙肼、鏈黴素,但對P—氨基水楊酸敏感,為每毫升100微克硝基苯甲酸所抑制。靜脈、肌肉、皮下大量注射懸液與小鼠和豚鼠不引起顯著病變。大部分動物3個月內不死亡,但一些小鼠2—4周內死亡:肝、腎、脾臟塗片內有許多分枝桿菌,大部分菌在單核血細胞或巨紅細胞內。肌肉注射與蛙或蟾蜍,室溫下無影響,但30℃8—20天內死亡,肝塗片內有菌。DNA內G+C含量為66.0摩爾%。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二)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