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湖山鎮

泗湖山鎮

該鎮以淨下洲農場的管轄區域和原泗湖山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泗湖山鎮的行政區域,截止2008年底,該鎮新的泗湖山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17個建制村,有洞庭紅、光復、幸福、雙華四大漁場,總養殖水面1.1萬畝,截止2003年底該鎮總面積117.4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人。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泗湖山鎮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村級行政區劃的決定

根據《中共益陽市委益陽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意見》(益發〔2008〕1號)及《沅江市並村並組工作方案》等檔案精神,按照因地制宜、確保穩定,整體合併、最佳化組合,科學調整、規模適度,依法辦事、循序漸進的原則,經鎮黨委、政府集體研究,並經泗湖山鎮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調整泗湖山村級行政區劃,將我鎮現有的38個行政村調整為17個行政村。

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1、將原朱家咀村、西河口村和馮家灣村合併為朱馮村;

2、將原牛尾托村和光復村合併為牛尾托村;

3、將原坪塘嶺村和雙洲村合併為坪塘嶺村;

4、將原群益村和西華村合併為群益村;

5、將原北港村和光華村合併為北港村;

6、將原三洲村和南竹腦村合併為南竹腦村;

7、將原華田村和星台村合併為華星村;

8、將原石子埂村、莫愁湖村和護華洲村合併為石子埂村;

9、將原長安村和重華村合併為重華村;

10、將原洞庭紅村和文林村合併為洞庭紅村;

11、將原旗北村、和平村與西南村合併為和平村;

12、將原東波村和八百畝村合併為東福村;

13、將原東紅村和東安村合併為雙東村;

14、將原東林村與中和村合併為中和村,

15、將原淨下湖村、淨南村、淨北村和永樂村合併為淨下洲村;

16、將原鮮魚塘村和鮮紅村合併為兩鮮村;

17、泗湖山村按原行政區劃不變。

泗湖山鎮人民政府

2008年3月20日

泗湖山鎮2008年並村並組後村與社區行政區劃調整後信息統計表

鄉鎮 村委會名稱 小組數 社區名稱 小組數
泗湖山鎮 朱馮村 13 鍬板嘴社區 3
牛尾托村 28

坪塘嶺村 13

群益村 23

北港村 24

南竹腦村 26

石子埂村 44

洞庭紅村 26

和平村 41

華星村 8

兩鮮村 20

重華村 5

東福村 26

雙東村 27

中和村 19

淨下洲村 13

泗湖山村 13

產業經濟

截止2003年底。該鎮計稅面積4492公傾,2003年上交國家稅費615萬元。工農業總產值54000萬元,比2001年增長6.8%,其中農業總產值20500萬元,工業總產值33500萬元,財政預算收入1154.2萬元,鎮財政消赤減債77.5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448元。

基礎設施

2002年至2004年該鎮先後投資180萬元,疏浚了48華里鎮屬主幹渠,改造了7處危橋和12處節制閘,加高加固一線防洪大堤3600米;2003年投資58萬元,維修改造了4所鎮中學,4所村國小和3所鎮中心國小,改善了教學條件。

社會事業

2002年全場圓滿完成農村稅費改革,農民減負9萬元,人均負擔由88元降至72元。完成各類稅收5萬元,財政實現消赤減債5萬元。撤併國小四所,投資2萬元,擴建原中學部建成一所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綜合性學校。2003年該被評為沅江市“雙文明建設”先進鄉鎮和計畫生育、文教、衛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林業工作被評為益陽市十佳林業站。

計畫生育工作

2月10日春節剛過,沅江市泗湖山鎮黨委、政府率先發動宣傳攻勢,組織開展了轟轟烈烈的2012春節集中服務活動大型宣傳活動,活動期間共出動宣傳車20台次,印發“告全鎮育齡婦女的一封信”20000餘張,通過手機群發傳送計生服務簡訊60000條,並在鄉鎮主要公路沿線創建了計畫生育“宣傳一條路”,公路兩側懸掛大小橫幅標語300多條幅,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活動當天該鎮還聯同沅江市計生技術服務站,為全鎮332名育齡民眾進行了免費生殖健康普查,免費發放避孕藥具1000多份,受到了育齡民眾的交口稱讚。

人口數據

2002年底該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9875
31401
28474
家庭戶戶數 16208
家庭戶總人口(總) 58239
家庭戶男 30376
家庭戶女 27863
0-14歲(總) 13942
0-14歲男 7255
0-14歲女 6687
15-64歲(總) 41655
15-64歲男 22009
15-64歲女 19646
65歲及以上(總) 4278
65歲及以上男 2137
65歲及以上女 21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8672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