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石雞

歐石雞

歐洲石雞(學名:Alectoris graeca),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雞形目,雉科,石雞屬,有16亞種。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從法國阿爾卑斯山脈一直到中國天山山脈的南歐、中歐、東歐、中西亞地區,以及北美。全長約35cm。形與嘎嘎雞相似,全身體羽灰色,上體及尾暗灰色,其顯著特徵為從前額起至上胸的黑帶,下體棕灰色,飛羽白色或灰色,有儲色縱斑。棲息于山地和丘陵地區多石山坡和岩石草原地區,以及灌木、林木較多的高山。性喜成群,行為機警,行走為主,很少飛翔。雜食,主要以嫩枝、種子為食,也食小昆蟲。在多岩、有草本植物或灌木的地區營巢,繁殖期4—5月,每窩產卵7—14枚,孵化期12—14天。保護等級為近危。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名:歐石雞
拉丁名:Alectorisgraeca
英文名:RockPartridge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雞形目->->->雉科->->->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描述:

中等體型(38厘米),帶很重斑紋的鶉類。喉白,下臉部的黑色條紋過眼部和下喉部,與亮紅色嘴及肉色眼圈形成對照。上體粉灰,胸皮黃帶橘黃,兩脅具黑色、栗色橫斑及白色條紋。諸亞種存在細微差異,以荒漠中的為最淡。虹膜-褐色;嘴-紅色;腳-紅色。
叫聲:雄鳥發出一連串越來越高的ka-ka-kaka-kaka-kaka聲,緊接著幾聲帶鼻音的咯咯叫,聲如chukara-chukara-chukar。
圖片圖片

分布狀況:

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為地方性常見鳥。

習性:

成對或成群活動於開闊山區、高原、草原及乾旱草地。
俗名:朵拉雞嘎嘎雞紅腿雞

雉科·鶉族鳥類

鶉族(Perdicini),雞形目、雉科的一個族,體型較小,分布廣泛,羽色多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包括雪雞、石雞鷓鴣、山鶉、鵪鶉、山鷓鴣、竹雞等,共20屬96種,占雉科總數的60%。中國有8屬27種,其中7種為特有種。常見如石雞鵪鶉灰胸竹雞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